第263章 涼州戰事再起
朕聽勸後,你們害怕什麽 作者:一梵風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冀州,鄴城!
都督府!
“你們對河內司馬家說的這個事情怎麽看?”
宇文畫,臉色陰沉無比。
心情極度糟糕!
現在宇文家被朝廷定性為反賊,免了所有的官職。
在京的人員也全部被下了獄。
失去了朝廷認可的身份,無疑會讓宇文家吞並冀州之事變得異常困難。
“家主,司馬家說朝廷派了二十萬大軍過河,此事我以為有詐,需要派人進一步查探清楚,冀州的事還沒有料理完,我宇文家的兵馬也難以抽調過去,所以我覺得可以先觀望一下,在做下一步打算。”有人站出來反對出兵道。
其它也紛紛道:
“沒錯家主,我們現在自己都沒有多餘的兵馬,如何管得了河內之事!”
“家主,就讓司馬家跟朝廷死磕吧,我是不信會有二十萬大軍的,頂天也就兩萬,司馬家一向精得很,不要上他們的當!”
“家主,司馬家明麵上服從於我宇文家,實則根本不是我宇文家的人,沒必要多管他們的死活,讓他們在那裏耗著就行!”
宇文家向來短視,此刻一提到司馬家,個個義憤填膺,仿佛有深仇大恨一般。
“父親,那司馬一帶著河內的主力向東撤到了黎陽,卻要我們去對付朝廷的主力,可見司馬家包藏禍心,我們還是不要趟這場渾水了!”宇文畫的兒子宇文嘟龍一副看破一切的神態。
這話算是徹底讓宇文畫下了決心。
聞言眼中閃過冷芒,哼出一聲道:“我兒嘟龍所言有理,司馬家欲用我宇文家做擋箭牌,替他們消耗朝廷,如此打算我又豈能讓他們如願。”
“來人,傳令我兒嘟都,抓緊攻破趙郡,將石勒盡快消滅!三天之內,我要聽到好消息。”
“其它人跟我去進攻巨鹿北部,先滅了竇建德,在攻袁少初,此關唿我宇文家未來之戰,所有人都要打起精神來,皆要用心。”
…………
涼州,北地郡!
太守府!
“董穎派人前來欲結盟,汝等以為如何?”拓跋烏孤看向了太守府的一眾文武道。
眾人彼此相視一眼之後,其中一名武將道:“主公,我覺得可以。”
“朝廷平掉了北地王的騷亂之後,如今控製了北地郡北部,那衛青卻並沒有將北產劃入我北地暗的管轄之中,反而是讓其外甥霍去病督管,這於理不合,乃是看輕我北地郡太守府,完全沒有將主公你放在眼裏。”
“依我看,這樣的朝廷不遵也罷,倒不如與董穎合作,平分這涼州,讓主公你也做做大王!”
這名武將乃是拓跋烏孤的弟弟禿發利鹿孤,本就在郡內多有建樹。
他一開口,一眾武將們紛紛附和。
北地王鐵連勃勃沒有了,那壓在北地郡的頭號大山就消除了。
現在朝廷雖然平叛成功,收迴了並州,想來也是元氣大傷,兵馬折損太多。
衛青與霍去病之流肯定是沒能力再戰了。
如果這個時候北地郡太守府不趁機發展壯大,等朝廷恢複過來恐怕下一步要收拾的就是涼州各郡的太守們了。
拓跋烏孤沒有說話,目光投向了自己的郡丞功曹等人。
郡丞趙振站出來道:“主公,安定郡的李元昊與漢陽郡的姚萇結盟了河西走廊四郡的太守,隱隱形成了涼州最大的勢力,如果我們與董穎結盟,恐會遭到姚萇、李元昊等人的進攻。”
“那時董穎幫不到我們,我們反而幫董穎吸引了各郡太守的目光,轉移了矛盾,豈不是便宜了董穎,我從我們還是按兵不動為宜。”
總之一句話,跟董穎合作,撈不著什麽實質性的好處。
反而會被李元昊抓到機會,重點進攻。
李元昊想北地郡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以前有北地王鐵連勃勃在,李元昊有賊心沒賊膽,怕被北地王府進攻,所以忍住了。
現在如果北地郡跳出來與李元昊作對,無疑是找死的行為。
文武各執己見,無疑讓拓跋烏孤有些猶豫起來。
該如何做,一時也有些犯難起來。
這時一名吏曹官站起來道:“主公,董穎結盟我北地郡,固然是遠交近攻之策,不會給我們帶來什麽實質性的好處!”
“可是也沒見得是壞處,要知道那李元昊本想就打我們北地郡,如今沒有了鐵連勃勃,隻怕我們什麽都不做,李元昊依舊會進攻,所以我們可以與董穎約定好,一但李元昊出兵,董穎必需進攻安定郡,策應我們,否則我們就全麵倒投朝廷,到時整個涼州,誰都別想落著好!”
拓跋烏孤聽到這話,臉上終於露出了微笑。
撫掌笑道:“此言大善也!”
“就按你的意思辦,李元昊想打北地郡,那也要有口好牙才行,否則我非崩他一嘴的血。”
很快拓跋烏孤便與董穎的使者會麵,表示了結盟之意。
雙方經過商榷,約定了攻守同盟之事。
得到滿意的迴複,董穎的使者高興的返迴西涼郡!
結果在半路被早有準備的李元昊親自埋伏活捉了下來。
經過一番審問之後,李元昊獲悉了結盟的具體內容。
臉色瞬陰寒無比起來。
“好呀,這個拓跋烏孤純純是想找死!”
“我給你們機會,不打你們北地郡,你們倒好找董穎結盟,欲謀我安定郡!”
李元昊冷哼兩聲,然後帶著人返迴了太守府,將手下聚攏過來後道:
“諸位,拓跋烏孤犯濺,我欲興大軍進攻之,你們可有良策?”
“主公,我願為先鋒攻破北地郡,殺進太守府,活捉拓跋烏孤!”李元昊的手下第一大將野利旺榮毛遂自薦的搶先說道。
其它眾將也紛紛支持出兵。
隻有打仗才能立功,才能獲得賞賜,才能在進攻中劫掠地方,獲得更多的隱形好處。
所以沒有一個武將不願意的。
即便是文官也是一樣。
他們都是各大世家豪強出身,本身也有利益需求。
靠老老實實的百年積累,才能存下多少資源?
發戰爭財,劫掠才是最快暴富的途徑。
“主公,我以為,當先知會一下漢陽郡的姚萇,若是董穎東進,讓姚萇注意抵擋董穎,等我們滅了北地郡,到時分潤些好處與他,如此可放心大膽的進攻北地郡了。”文官郡丞李文貴提議道。
都督府!
“你們對河內司馬家說的這個事情怎麽看?”
宇文畫,臉色陰沉無比。
心情極度糟糕!
現在宇文家被朝廷定性為反賊,免了所有的官職。
在京的人員也全部被下了獄。
失去了朝廷認可的身份,無疑會讓宇文家吞並冀州之事變得異常困難。
“家主,司馬家說朝廷派了二十萬大軍過河,此事我以為有詐,需要派人進一步查探清楚,冀州的事還沒有料理完,我宇文家的兵馬也難以抽調過去,所以我覺得可以先觀望一下,在做下一步打算。”有人站出來反對出兵道。
其它也紛紛道:
“沒錯家主,我們現在自己都沒有多餘的兵馬,如何管得了河內之事!”
“家主,就讓司馬家跟朝廷死磕吧,我是不信會有二十萬大軍的,頂天也就兩萬,司馬家一向精得很,不要上他們的當!”
“家主,司馬家明麵上服從於我宇文家,實則根本不是我宇文家的人,沒必要多管他們的死活,讓他們在那裏耗著就行!”
宇文家向來短視,此刻一提到司馬家,個個義憤填膺,仿佛有深仇大恨一般。
“父親,那司馬一帶著河內的主力向東撤到了黎陽,卻要我們去對付朝廷的主力,可見司馬家包藏禍心,我們還是不要趟這場渾水了!”宇文畫的兒子宇文嘟龍一副看破一切的神態。
這話算是徹底讓宇文畫下了決心。
聞言眼中閃過冷芒,哼出一聲道:“我兒嘟龍所言有理,司馬家欲用我宇文家做擋箭牌,替他們消耗朝廷,如此打算我又豈能讓他們如願。”
“來人,傳令我兒嘟都,抓緊攻破趙郡,將石勒盡快消滅!三天之內,我要聽到好消息。”
“其它人跟我去進攻巨鹿北部,先滅了竇建德,在攻袁少初,此關唿我宇文家未來之戰,所有人都要打起精神來,皆要用心。”
…………
涼州,北地郡!
太守府!
“董穎派人前來欲結盟,汝等以為如何?”拓跋烏孤看向了太守府的一眾文武道。
眾人彼此相視一眼之後,其中一名武將道:“主公,我覺得可以。”
“朝廷平掉了北地王的騷亂之後,如今控製了北地郡北部,那衛青卻並沒有將北產劃入我北地暗的管轄之中,反而是讓其外甥霍去病督管,這於理不合,乃是看輕我北地郡太守府,完全沒有將主公你放在眼裏。”
“依我看,這樣的朝廷不遵也罷,倒不如與董穎合作,平分這涼州,讓主公你也做做大王!”
這名武將乃是拓跋烏孤的弟弟禿發利鹿孤,本就在郡內多有建樹。
他一開口,一眾武將們紛紛附和。
北地王鐵連勃勃沒有了,那壓在北地郡的頭號大山就消除了。
現在朝廷雖然平叛成功,收迴了並州,想來也是元氣大傷,兵馬折損太多。
衛青與霍去病之流肯定是沒能力再戰了。
如果這個時候北地郡太守府不趁機發展壯大,等朝廷恢複過來恐怕下一步要收拾的就是涼州各郡的太守們了。
拓跋烏孤沒有說話,目光投向了自己的郡丞功曹等人。
郡丞趙振站出來道:“主公,安定郡的李元昊與漢陽郡的姚萇結盟了河西走廊四郡的太守,隱隱形成了涼州最大的勢力,如果我們與董穎結盟,恐會遭到姚萇、李元昊等人的進攻。”
“那時董穎幫不到我們,我們反而幫董穎吸引了各郡太守的目光,轉移了矛盾,豈不是便宜了董穎,我從我們還是按兵不動為宜。”
總之一句話,跟董穎合作,撈不著什麽實質性的好處。
反而會被李元昊抓到機會,重點進攻。
李元昊想北地郡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以前有北地王鐵連勃勃在,李元昊有賊心沒賊膽,怕被北地王府進攻,所以忍住了。
現在如果北地郡跳出來與李元昊作對,無疑是找死的行為。
文武各執己見,無疑讓拓跋烏孤有些猶豫起來。
該如何做,一時也有些犯難起來。
這時一名吏曹官站起來道:“主公,董穎結盟我北地郡,固然是遠交近攻之策,不會給我們帶來什麽實質性的好處!”
“可是也沒見得是壞處,要知道那李元昊本想就打我們北地郡,如今沒有了鐵連勃勃,隻怕我們什麽都不做,李元昊依舊會進攻,所以我們可以與董穎約定好,一但李元昊出兵,董穎必需進攻安定郡,策應我們,否則我們就全麵倒投朝廷,到時整個涼州,誰都別想落著好!”
拓跋烏孤聽到這話,臉上終於露出了微笑。
撫掌笑道:“此言大善也!”
“就按你的意思辦,李元昊想打北地郡,那也要有口好牙才行,否則我非崩他一嘴的血。”
很快拓跋烏孤便與董穎的使者會麵,表示了結盟之意。
雙方經過商榷,約定了攻守同盟之事。
得到滿意的迴複,董穎的使者高興的返迴西涼郡!
結果在半路被早有準備的李元昊親自埋伏活捉了下來。
經過一番審問之後,李元昊獲悉了結盟的具體內容。
臉色瞬陰寒無比起來。
“好呀,這個拓跋烏孤純純是想找死!”
“我給你們機會,不打你們北地郡,你們倒好找董穎結盟,欲謀我安定郡!”
李元昊冷哼兩聲,然後帶著人返迴了太守府,將手下聚攏過來後道:
“諸位,拓跋烏孤犯濺,我欲興大軍進攻之,你們可有良策?”
“主公,我願為先鋒攻破北地郡,殺進太守府,活捉拓跋烏孤!”李元昊的手下第一大將野利旺榮毛遂自薦的搶先說道。
其它眾將也紛紛支持出兵。
隻有打仗才能立功,才能獲得賞賜,才能在進攻中劫掠地方,獲得更多的隱形好處。
所以沒有一個武將不願意的。
即便是文官也是一樣。
他們都是各大世家豪強出身,本身也有利益需求。
靠老老實實的百年積累,才能存下多少資源?
發戰爭財,劫掠才是最快暴富的途徑。
“主公,我以為,當先知會一下漢陽郡的姚萇,若是董穎東進,讓姚萇注意抵擋董穎,等我們滅了北地郡,到時分潤些好處與他,如此可放心大膽的進攻北地郡了。”文官郡丞李文貴提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