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還是皺眉:“這樣割河南尹,是不是有些重了。”


    何南尹本為京師之地,一下子沒了數縣,無疑是弱了京師王畿。


    賈詡冷冷笑道:“將潁川郡的陽城山、輪氏、負黎聚、陽城、邟鄉劃給河南尹就行了!”


    我……這,真毒!


    割這割那,黑虎掏心掏向了豫州。


    賈詡呐,你特麽的真是個人才。


    張居正這一迴也沒意見了。


    “好好好,陽謀之計,不管是柴昌還是豫州皆無人可說什麽!”葉無瀧笑道:


    “就按文和之意劃一新郡,郡名就叫新城郡,太守就讓……楊延昭去擔任,除了其本部人馬之外,在新城郡招募組建一萬郡兵。”


    想了想,葉無瀧又道:“傳旨給李嗣業,命其在弘農郡招募兩萬新軍,用於駐防函穀關,糧草錢糧就讓柴昌從弘農郡直接調撥!”


    “柴昌若敢不給,那就給朕滅了。”


    眾人微微眯起雙眼。


    要說狠,還得是陛下。


    剛分了弘農郡,又讓柴昌割肉。


    地主家的餘糧也得掏空。


    “陛下,若是不放心柴昌,臣還有一計!”賈詡可不是啥好人,趁機補一刀道:


    “臣以為可從刑部派人,出京巡遊郡縣,查找地方不法之事,為百姓伸張做主,揚陛下仁德威名。”


    嘶!


    狄仁傑與張居正、楊萬裏等人皆倒吸一口涼氣。


    賈詡這是要徹底釜底抽薪呐。


    這一刀砍的是地方縣令。


    光明正大的撤換太守治下的縣令。


    縣令乃是太守府的支柱。


    沒有縣令的支持,太守這張台子可不得傾倒下去。


    “妙妙妙!”葉無瀧笑道:


    “有一人才朕正想讓他去刑部,巡遊郡縣之事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了!”


    酷吏來俊臣可不就來活了?


    可惜沒送來大明的海瑞、大宋的包拯、大漢的陳湯,不然來一個四方巡遊,八府案查,豈不是美滋滋的。


    “陛下,要說弱化世家大族之計,臣也有一事要說!”張居正道:


    “我朝雖然設有太學,供天下士子讀書,舉薦入朝為官!”


    “但是能進太學的人非富即貴,都是世家貴勳子弟,舉薦獲官者也是他們!”


    “此乃一大弊病,極不利朝廷長治久安,臣請議行科舉之製,用考核之法甄選天下人才。”


    別看大虞的官員也要考試才能入朝,但是那種考試更多的是象征意義,走一個過場。


    並不是擇優取士,靠硬實力選出來的官員。


    能力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更麻煩的是,這些世家子弟霸占著官員名額位置,導致寒門跟庶民沒有機會晉升,無法報效朝廷。


    這也是地方太守做大的一個推手,這些人才進不了中央,那就隻能成為有野望的諸侯們的幕後幕僚跟手下。


    科舉!


    這是一個好東西。


    葉無瀧何嚐不想實施。


    但是他反問了張居正一句:“張卿,你覺得真開放科舉,以現在世家子弟掌握的知識來看,寒門跟庶民有多少能比得過,真的能選拔上?”


    科舉是需要基礎的。


    華夏時代,科舉始於隋,但是縱觀隋唐也不過是走過場,有其名,而無其實。


    科舉真正興於宋,那時因為有了文化大興基礎,普通百姓也有財力供讀了,這才出現一大批平民官員。


    “這……”張居正啞然,這裏不是大明,書籍還相當昂貴,知識自然也很難獲取。


    寒門與庶民依舊獲取不易。


    “所以,當務之急不是搞製度出來,而是……普及知識,降低知識獲取的難度!”葉無瀧旋即從袖中拿出了一套活字印刷術的技術資料出來。


    “你們都好好看看這個吧!”


    “如果工部能在造紙方麵有大突破,朕相信,知識會更便宜,能讀得起書的百姓會更多!”


    狄仁傑先接過去看了一眼。


    頓時雙眸直放亮光。


    活字印刷術可比雕刻印刷省事省錢方便多了。


    楊萬裏接過後,頓時露出恍然大悟之色:“唉,真是一層窗戶紙,怎麽沒有人早一步想到這個,捅破它!”


    用做陶器的方式,燒製出反刻的陶字,然後按書籍內容排列組合,刷上墨汁便可以印出一張字跡工整的書頁。


    實在是太巧妙了。


    陶字才幾個錢,隨便燒燒就有了。


    損壞了也不怕。


    想什麽時候用立即就能用,不用等雕刻師傅慢慢的雕刻了,人力成本,時間成本都大大的節省。


    更重要的是不會浪費,可以重複使用。


    “陛下,竟將此物……弄出來了,臣敬服。”張居正一副我早該想到才的表情。


    大明可不缺這玩意,為何腦子裏就是沒有多少記憶呐。


    直到陛下說出來,這才像是被解封一樣慢慢跳出來。


    葉無瀧隻是笑,沒有多說什麽。


    “楊卿,想必這個沒啥難度,你隨便派個人監製就行!”葉無瀧看向楊萬裏:


    “連弩你研究得如何?”


    “以我朝的材料,能大批量的生產嗎?”


    楊萬裏被問及此事,陡然坐直了身體,抱拳迴道:“迴陛下,連弩臣已經拆解過一架,經過數日的研究,已經知道如何複製了!”


    “以我朝的材料,完全沒有問題,甚至威力還能更強,現在隻差……錢糧,陛下給我充足的人手,想要多少就能製出多少。”


    工部都在楊萬裏手裏,工匠都是帝國最好的。


    葉無瀧點點頭:“朕先撥給你五百萬兩銀子,50萬石糧食,你給朕先造一萬架出來。”


    “錢不夠再給朕說,如果夠了,那就給朕改良一下大虞的冶煉方式。”


    說著,葉無瀧又從袖中拿出數本圖冊,直接交給了楊萬裏。


    隻要工部能吃透冶煉技術資料,那就能生產出更強的鋼材,打造出更鋒利耐用的武器戰甲。


    朝廷的兵馬也能往上提高幾個點,甚至是翻倍的戰鬥力。


    “這這這……神書!”


    “真是神書也!”


    楊萬裏接手一瞧,整個人都陷進去了。


    按新的冶煉技術資料顯示,煉出來的鋼材,硬度之強韌性之足,勝傳統的數倍還要多。


    而且革新了技術之後,生產量更是十倍百倍的提高。


    隻要礦石能跟得上,理論上武裝百萬大軍也無需多長時間。


    這能不讓楊萬裏激動嗎?


    這麽好的東西,陛下怎麽一下子又拿出一件,簡直讓人應接不暇,震驚又震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聽勸後,你們害怕什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梵風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梵風順並收藏朕聽勸後,你們害怕什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