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大封功臣,拿下禮部;曹宗彈劾趙玄郎
朕聽勸後,你們害怕什麽 作者:一梵風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所以,這極不利於曹蠻等人的謀劃!
更是讓百官接下來在朝堂上跟葉無瀧抗爭時少了幾分底氣。
“有事早奏,無議退朝!”
殿前太監見百官們臉色難看,好一會兒沒吱聲了,於是提醒一句。
葉無瀧看了一眼狄仁傑。
狄仁傑站出來道:“陛下,臣有本奏!”
“蔡進一賊謀反,如今禮部尚書一職空缺,尚書令一職也空缺,為天下計,當早做安排!”
百官一聽這話,瞬間來了精神。
武衛軍的事別想了,昏君要抓槍杆子。
誰敢反對,估計可能會被打上趙膏一黨的標簽,所以這事就過去吧。
眼下,尚書令與禮部尚書,這才是最實在最為關鍵的。
工部尚書楊萬裏暗中投靠了葉無瀧之後,很明顯,葉無瀧已經掌握了六部中的兩部。
在朝堂上的話語權,空前的大。
再不遏製住,以後可就更難辦了!
“陛下,臣舉薦李源為禮部尚書,李源在太原任職期間,多建廟宇,為百姓為大虞祈福,對祭祀禮儀之事,精通無比!”
“陛下,臣舉薦孔六為禮部尚書,孔家曆朝出大儒,要說這禮部尚書之職沒有比孔六更合適的!”
“陛下……臣舉薦宇文智為尚書令,宇文智三朝元老,德高望重……”
“陛下,臣舉薦曹宗為尚書令,曹宗曆任戶部尚書、吏部尚書、兵部尚書……”
百官們又是一陣爭吵,誰也不讓誰。
德陽殿上又變成了菜市場。
“肅靜!”葉無瀧重重一拍龍案,龍威震怒。
都是一群不要碧蓮的老登。
爭奪利益的時候,連讀書人的禮義廉恥都不要了。
“賈詡,朕觀你一直有話要說,現在可以說了!”
啊!
我有嗎?
我不是一直沉默低調嗎?
賈詡看見葉無瀧那犀利的眼神,頓時明白這是葉無瀧故意的。
遂道:“陛下,臣以為,剿滅叛亂的功臣還沒有賞賜!”
言下之意,你們這群老登沒立一丁點功,還想要尚書令跟吏部尚書的位置,不如去死算了。
百官聞言不由愕然。
該死的賈詡,哪壺不開提哪壺。
葉無瀧這才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文和之言有理也!”
“朕險些忘記了平叛大功臣,一時半會不知道如何賞賜你們!”
“這樣……張居正臨危不亂,冷靜指揮調度,做事沉穩老辣,那朕就賞你加官為尚書令,封三等伯爵!”
“狄仁傑機智無雙,說服南營將士討伐牽製蔡進等賊軍,立下大功,著升為禮部尚書,封一等伯爵!”
“賈詡配合楊萬裏攻取東城各門,活捉逆賊蔡進有功,加禮部員外郎!封二等伯爵!”
“楊萬裏領工部眾人參與平叛,忠心可嘉,立有大功,加封一等伯爵,賞銀十萬……”
“其餘眾人皆按功行賞,戶部不得吝嗇拖遝……”
一口氣,葉無瀧直接將禮部與尚書令給打包帶走。
根本不給百官插足的機會。
除掉趙膏,乃是自己憑真本事完成的。
無需將戰利品拿出來分享給別人。
百官一個個鼓動著咽喉,眼饞但是卻也無話可說。
禮部原本就不屬於他們的地盤,得之我命,失之我幸。
“謝陛下!”
張居正、狄仁傑、賈詡、楊萬裏等一眾人紛紛叩謝。
“對了,曹正醇護駕有功,親手斬殺趙膏,乃是我大虞少有之高高手!”葉無瀧突然對曹正醇露出詭異的笑:
“曹正醇聽封,朕命你接管司禮監一職,負責提督、掌印、秉筆、隨堂之事!”
啊!
我……變成趙膏了?
曹正醇心中那絲不安,這一刻終於找著原因了。
頓時那張老臉不知該笑還是該哭。
難怪陛下說我內政之能不比趙膏差。
果然,陛下是想將禦書房的那些活賞給雜家來做。
完球,這輩子要批改奏章到死了!
“怎麽,曹正醇你不高興?”葉無瀧帶了絲質問語意。
曹正醇趕緊露出驚喜之色:“老奴不敢!”
“老奴謝陛下隆恩,老奴一定鞠躬盡瘁,報答陛下的信任!”
百官則是腦子嗡嗡直炸裂。
可惡,又一個趙膏出現了。
昏君還真是會作死,不撤不削司禮監,反而將之交給武功高強的大太監曹正醇。
那不是又要養出一隻大老虎!
“眾卿可還有要事要稟?”葉無瀧揮完了大棒,是時候給百官點甜頭了。
百官默默相視一眼。
這時曹家的一係的官員中站出一名老臣,五十上下的年紀,灰白頭發,看起來老而彌堅。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原來尚書令唿聲比較高的曹宗。
在多個部門任職過尚書。
資曆與威望都很高,隻見他站出來道:“陛下,臣有本奏。”
“臣要彈劾陳留太守趙玄郎勾結反王王產,謀害襲擊東營大軍,致使鎮東軍無法按計劃前往剿滅梁王!”
曹宗此言一出,四下一片嘩然!
好家夥,曹家這是要跟趙家開戰了嗎?
誰不知道趙玄郎乃為趙九垢的庶兄。
曹蠻要拿趙玄郎祭旗,這是想徹底撕破臉了!
更讓百官們議論紛紛的是,趙玄郎的女兒可是葉無瀧的妃子。
雖然隻是封了個昭儀,但後宮總數也才六人呐。
趙燕兒可沒有失寵跡象。
這下昏君該頭疼了吧。
前麵吃癟的百官,這一迴全都幸災樂禍的瞄了一眼龍椅上坐著的葉無瀧。
“曹卿,你所奏之事可有證據?”葉無瀧警告道:
“趙玄郎乃為一郡太守,地方重員,平白受人汙蔑,可能會激起各郡縣主官之巨大反響,你當慎言爾!”
飯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
葉無瀧是不信趙玄郎會勾結梁王的。
先不說他是趙九垢的庶兄,單就一條,他是趙燕兒的父親,就絕無可能跟梁王同流合汙。
而且曹蠻與梁王暗中勾結,這才是事實。
反咬他人一口,顛倒黑白,讓人生厭。
“陛下,此事千真萬確!”曹宗從袖中拿出一份折子道:
“這是鎮東將軍在前線所奏之本,上麵詳細寫了趙玄郎密謀造反之事。”
“趙玄郎早有不臣之心,於陳留城內偷挖地道,轉移郡內錢糧,暗結朋黨義弟,私自出兵襲擊蕩寇將軍曹豹,棄郡而逃,一樁莊一樣樣,皆乃事實,絕非虛言,陛下可派人查驗!”
“若老臣與鎮東將軍所言不實,願一頭撞死於這大殿之上!”
更是讓百官接下來在朝堂上跟葉無瀧抗爭時少了幾分底氣。
“有事早奏,無議退朝!”
殿前太監見百官們臉色難看,好一會兒沒吱聲了,於是提醒一句。
葉無瀧看了一眼狄仁傑。
狄仁傑站出來道:“陛下,臣有本奏!”
“蔡進一賊謀反,如今禮部尚書一職空缺,尚書令一職也空缺,為天下計,當早做安排!”
百官一聽這話,瞬間來了精神。
武衛軍的事別想了,昏君要抓槍杆子。
誰敢反對,估計可能會被打上趙膏一黨的標簽,所以這事就過去吧。
眼下,尚書令與禮部尚書,這才是最實在最為關鍵的。
工部尚書楊萬裏暗中投靠了葉無瀧之後,很明顯,葉無瀧已經掌握了六部中的兩部。
在朝堂上的話語權,空前的大。
再不遏製住,以後可就更難辦了!
“陛下,臣舉薦李源為禮部尚書,李源在太原任職期間,多建廟宇,為百姓為大虞祈福,對祭祀禮儀之事,精通無比!”
“陛下,臣舉薦孔六為禮部尚書,孔家曆朝出大儒,要說這禮部尚書之職沒有比孔六更合適的!”
“陛下……臣舉薦宇文智為尚書令,宇文智三朝元老,德高望重……”
“陛下,臣舉薦曹宗為尚書令,曹宗曆任戶部尚書、吏部尚書、兵部尚書……”
百官們又是一陣爭吵,誰也不讓誰。
德陽殿上又變成了菜市場。
“肅靜!”葉無瀧重重一拍龍案,龍威震怒。
都是一群不要碧蓮的老登。
爭奪利益的時候,連讀書人的禮義廉恥都不要了。
“賈詡,朕觀你一直有話要說,現在可以說了!”
啊!
我有嗎?
我不是一直沉默低調嗎?
賈詡看見葉無瀧那犀利的眼神,頓時明白這是葉無瀧故意的。
遂道:“陛下,臣以為,剿滅叛亂的功臣還沒有賞賜!”
言下之意,你們這群老登沒立一丁點功,還想要尚書令跟吏部尚書的位置,不如去死算了。
百官聞言不由愕然。
該死的賈詡,哪壺不開提哪壺。
葉無瀧這才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文和之言有理也!”
“朕險些忘記了平叛大功臣,一時半會不知道如何賞賜你們!”
“這樣……張居正臨危不亂,冷靜指揮調度,做事沉穩老辣,那朕就賞你加官為尚書令,封三等伯爵!”
“狄仁傑機智無雙,說服南營將士討伐牽製蔡進等賊軍,立下大功,著升為禮部尚書,封一等伯爵!”
“賈詡配合楊萬裏攻取東城各門,活捉逆賊蔡進有功,加禮部員外郎!封二等伯爵!”
“楊萬裏領工部眾人參與平叛,忠心可嘉,立有大功,加封一等伯爵,賞銀十萬……”
“其餘眾人皆按功行賞,戶部不得吝嗇拖遝……”
一口氣,葉無瀧直接將禮部與尚書令給打包帶走。
根本不給百官插足的機會。
除掉趙膏,乃是自己憑真本事完成的。
無需將戰利品拿出來分享給別人。
百官一個個鼓動著咽喉,眼饞但是卻也無話可說。
禮部原本就不屬於他們的地盤,得之我命,失之我幸。
“謝陛下!”
張居正、狄仁傑、賈詡、楊萬裏等一眾人紛紛叩謝。
“對了,曹正醇護駕有功,親手斬殺趙膏,乃是我大虞少有之高高手!”葉無瀧突然對曹正醇露出詭異的笑:
“曹正醇聽封,朕命你接管司禮監一職,負責提督、掌印、秉筆、隨堂之事!”
啊!
我……變成趙膏了?
曹正醇心中那絲不安,這一刻終於找著原因了。
頓時那張老臉不知該笑還是該哭。
難怪陛下說我內政之能不比趙膏差。
果然,陛下是想將禦書房的那些活賞給雜家來做。
完球,這輩子要批改奏章到死了!
“怎麽,曹正醇你不高興?”葉無瀧帶了絲質問語意。
曹正醇趕緊露出驚喜之色:“老奴不敢!”
“老奴謝陛下隆恩,老奴一定鞠躬盡瘁,報答陛下的信任!”
百官則是腦子嗡嗡直炸裂。
可惡,又一個趙膏出現了。
昏君還真是會作死,不撤不削司禮監,反而將之交給武功高強的大太監曹正醇。
那不是又要養出一隻大老虎!
“眾卿可還有要事要稟?”葉無瀧揮完了大棒,是時候給百官點甜頭了。
百官默默相視一眼。
這時曹家的一係的官員中站出一名老臣,五十上下的年紀,灰白頭發,看起來老而彌堅。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原來尚書令唿聲比較高的曹宗。
在多個部門任職過尚書。
資曆與威望都很高,隻見他站出來道:“陛下,臣有本奏。”
“臣要彈劾陳留太守趙玄郎勾結反王王產,謀害襲擊東營大軍,致使鎮東軍無法按計劃前往剿滅梁王!”
曹宗此言一出,四下一片嘩然!
好家夥,曹家這是要跟趙家開戰了嗎?
誰不知道趙玄郎乃為趙九垢的庶兄。
曹蠻要拿趙玄郎祭旗,這是想徹底撕破臉了!
更讓百官們議論紛紛的是,趙玄郎的女兒可是葉無瀧的妃子。
雖然隻是封了個昭儀,但後宮總數也才六人呐。
趙燕兒可沒有失寵跡象。
這下昏君該頭疼了吧。
前麵吃癟的百官,這一迴全都幸災樂禍的瞄了一眼龍椅上坐著的葉無瀧。
“曹卿,你所奏之事可有證據?”葉無瀧警告道:
“趙玄郎乃為一郡太守,地方重員,平白受人汙蔑,可能會激起各郡縣主官之巨大反響,你當慎言爾!”
飯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
葉無瀧是不信趙玄郎會勾結梁王的。
先不說他是趙九垢的庶兄,單就一條,他是趙燕兒的父親,就絕無可能跟梁王同流合汙。
而且曹蠻與梁王暗中勾結,這才是事實。
反咬他人一口,顛倒黑白,讓人生厭。
“陛下,此事千真萬確!”曹宗從袖中拿出一份折子道:
“這是鎮東將軍在前線所奏之本,上麵詳細寫了趙玄郎密謀造反之事。”
“趙玄郎早有不臣之心,於陳留城內偷挖地道,轉移郡內錢糧,暗結朋黨義弟,私自出兵襲擊蕩寇將軍曹豹,棄郡而逃,一樁莊一樣樣,皆乃事實,絕非虛言,陛下可派人查驗!”
“若老臣與鎮東將軍所言不實,願一頭撞死於這大殿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