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即便蕭冶將高陵作為替死鬼拉了出來,民間還是傳有關於蕭冶以權謀私的事,原本在民間就聲名狼藉的蕭冶此刻更是雪上加霜。


    另一邊在朝堂之上蕭冶的處境也遠沒有之前那麽有優勢,原本在蕭離迴歸之前整個朝堂就是蕭冶的一言堂。整個朝堂隻有蕭冶的人,其他人都隻能選擇明哲保身。


    其他反對蕭冶的人都在蕭冶剛剛入主京城的時候以叛黨的名義被清洗掉了,這也漸漸讓蕭冶放下心來,之後的蕭冶也很少出現在朝堂之上。


    可是隨著蕭離的迴歸,朝堂上的局勢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原本那些選擇明哲保身的人一個接著一個跳了出來,這讓原本不喜上朝的蕭冶也天天出現在朝堂之上。


    民怨一事剛剛結束,第二天以蕭離為首的眾多保皇派就對蕭冶在朝堂之上發難起來。


    皇宮大殿之上,禮部尚書郭巡隨即站出來道:陛下前兩日民怨一事所鬧頗大,不過在下倒是聽聞這件事倒是和襄陽王脫不開關係啊!


    聽聞之後蕭策雙眼露出了一抹難以掩飾的精光隨即開口道。


    哦,朕久居宮中對宮外之事相知甚少,這件事難道不是那高陵以權謀私嗎?


    蕭策這話乍一聽像是在為蕭冶開脫實則是給一個疑問讓郭巡接著說下去。


    陛下,此時臣也是道聽途說,不過這說的確是像有這事一般,臣倒是覺得襄陽王貴為國之重臣理應自證清白,不然讓眾多百姓誤會下去也不是事啊!


    話音剛落一旁的兵部尚書許疆隨即站著出來。


    郭尚書這話何意,襄陽王自然與此事無關既然自身清白又何須像別人證明。


    雖然蕭冶將高陵治罪的事傷了很多跟著蕭冶的人的心,可是他們很清楚,他們的利益是和蕭冶深度綁定的,所以要是襄陽王倒台了他們也絕對不會好過。


    許尚書這話不覺得有問題嗎?既然清白又怎麽會怕自證。就是因為襄陽王是清白的所以更應該自證這樣才能讓百姓信服,讓天下信服。


    ......


    許疆一個武官又怎麽會說的過郭巡,沒兩句就被郭巡壓製了。


    好了,蕭策在龍椅上將爭辯的兩人喝止。還有想法的嗎?


    臣覺得郭大人言之有理。


    臣附議。


    臣反對


    ....


    陸續數位大臣紛紛站起來表態,盡管有很多大臣已經公開選擇站在蕭冶的對立麵可是和蕭冶的人相比還是差距不小。


    蕭離和韓禮秋兩人見蕭冶在朝中勢力還是很大並且蕭冶也並沒有開口解釋什麽就紛紛閉上了嘴巴。


    蕭策見蕭離一直沒有說話,心中就已經明白此刻想要借這件事搬到蕭冶簡直做夢。


    好了,朕相信王叔絕對不是這樣的人。


    多謝陛下信任,蕭冶這才開口說出了上朝以來的第一句話。


    郭巡等人雖然不服可是在看到韓秋禮的眼神示意之後也乖乖閉上了嘴。


    蕭冶雖然處變不驚可是心中卻已大變,現在的朝堂早就不是之前那樣。雖然自己在朝中還有優勢,可一言堂的時代過去了。


    坐在皇位上的蕭策則很滿意現如今的局麵,之前他一度被蕭冶壓製的喘不過氣現在這種現象終於過去了。


    一驚一喜都是兩人在朝堂上的收獲,隨著下朝兩人都各懷心思的離開了大殿。


    深夜顧願宅院大堂內,高宣還是一如既往的前來匯報今日所發生的事。


    你是說今天蕭離準備像蕭冶發難的,顧願聽聞之後隨即笑了笑。


    要是蕭冶真的這麽好對付也就不需要我千裏迢迢來南楚一趟了。


    他們這麽做會不會影響我們的計劃?高宣突然想到什麽連忙問道。


    顧願隨即搖了搖頭道:這麽做確是會讓蕭冶警惕起來,不過他最多隻會警惕朝堂上的政敵罷了。不過這樣也好隻要蕭冶的注意力都在朝堂上,我們的後續行動也會更加順利。


    高宣點了點頭。


    對了,之前讓你通知蕭離的事說了嗎?顧願問道。


    高宣搖了搖頭道:沒有這幾天一直在跟著魏嬰虹的事,沒來的及和蕭將軍說。


    去說吧,萬一蕭冶因為今天的事想狗急跳牆就不好了。


    顧願並沒有著急,其實對於他來說蕭策的生死一點都不重要。他之所以這麽做一是想要報答蕭離當年對他師傅的救命之恩,二也是因為他不想因為這件事讓自己的心境有缺失。


    可是我該怎麽說呢?高宣也不知道該怎麽將這件事提起,所以要提前和顧願溝通好,以免露餡。


    你就說那日動亂之後蕭冶找到我,對我任命巡城營維持治安的事很滿意。他曾向我保證日後必定會給我一個爵位,在他鬆懈之時我問到了禦膳房中有貓膩。


    你就這麽和他說剩下的事就交給他們自己做吧,畢竟他們也不能什麽事都靠我們吧。


    是!高宣得到命令後隨即退下了。


    另一邊高宣在離開之後就將顧願所說的話帶到了蕭府之中,在得知之後蕭離臉上的殺意更盛,最後在蕭欽的勸誡下這才沒有當即進宮而是第二天在去宮中將人秘密逮捕。


    整個禁軍在蕭離請辭之前共有五萬人,蕭冶任命薛奮上位之後就借著由頭將禁軍裁撤至三萬。


    現在的禁軍依舊分為四個營,而在蕭離上位不久就借個由頭將原本蕭冶的手下撤掉,換上自己的心腹。


    今天白日正是蕭離心腹當值,所以在其當值之後不久,蕭離帶著人馬走到了禦膳房中。平時裏隻顧著燒飯做菜的廚子門哪裏見過這種陣仗,一見到滿身戎裝的禁軍之後一個個都嚇的不敢說話了。


    蕭離沒有親自進去,他深知這裏麵埋著的人就是蕭冶的心腹。可自己和蕭冶的關係並不好這是公認的。


    那當值的一營統領在蕭離的授意下開口道:昨夜陛下派人賞賜自己的禦膳給勞苦功高的襄陽王,可是誰知道襄陽王在服用禦膳之後居然一病不起。說是不是你們誰在禦膳之中下藥了。


    那統領說話義正言辭活像一個蕭冶心腹前來問罪。


    下麵一堆人聽聞之後連忙驚唿不是我、我沒有。


    隻有一人聽聞之後臉色驟變嘴邊不禁呢喃:王爺怎麽會吃?


    那人說完之後才發現不對立刻低頭怕被發現。


    可是還是被眼尖的統領發現了異常,隨即他雙眼一亮立刻將其提了出來。


    那人一邊反抗一邊口中大唿冤枉。


    可是都被抓現行的他說的話誰又會信呢。


    蕭離也並沒有因為這個就斷定,而是將禦膳房中的人都單獨關押,談話之後才知道這個人正是前兩年才被安排來禦膳房的。


    問到這裏蕭離已經明白要找的人就是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周之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夜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夜秋並收藏一周之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