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侯雖是因軍功被列封為侯可是這府中卻還是具有很濃烈的書卷氣息。前廳的整體的布局排列倒也是千篇一律和其他府上倒也是相當相似,就在顧願還在心頭暗想的時候那塊放置在整個前廳正中間的那塊石頭倒是不自覺的吸引了顧願的注意。
顧願看到這塊石頭突然不走了就是這樣呆呆的望著像是在想什麽似的。看到這沈瀚海笑著說道:奇人看奇石這也算是美談了。
顧願像是沒聽到前麵的話似的就問道:奇石,為何說這是奇石呢?
哈哈哈,那是因為這塊石頭的形狀過於奇怪不同於假山的形狀有那麽多的空洞當作裝飾很不錯,而這塊石頭的造型更像一般的石頭隻是它是一個圓形的遠遠看去就像是一個球形物體。這塊石頭並不是人工打磨的而是自然形成的。最關鍵的是一開始發現這塊石頭的時候就是工匠覺得驚奇這才將其搬迴到後麵打磨的時候才發現這塊石頭非常堅硬堅硬到幾乎無法打磨的程度幾位工匠使用工具打磨了數天也沒有明顯的變形這才以這樣的樣子保留了下來,後來明帝為表彰侯爺之功這才賞賜了這塊奇石給予侯爺,沈瀚海解釋道。
原來是這麽迴事,顧願看著那塊奇石不禁的點了點頭說道。
正廳其他的布局倒是和其他府邸沒有什麽不同。說話之間仆人便是將顧願和沈瀚海帶到了宴席所在之廳。
隻能說優秀的人到哪邊都可以引起他人的注意。雖說沈瀚海官職不是頂尖的,可是那千裏射殺敵軍首將的英勇戰績也是值得別人津津樂道的。
沈將軍身邊這位是誰?地下有人小聲的問道。
是他,這邊看過前一日看過沈瀚海和顧願那場比武的人可是大有人在啊!他啊,人家名頭大著呢,他可是大周三皇子靖王。
大周,大周的皇子現在也可以在大唐炫耀了,聽到有人這麽說不禁有人嘲諷道。
咦,可不能這麽說人家還是有點本事的,畢竟人家在比武場都擊敗了沈將軍了。
啊沈將軍放水吧,就他我不信。
就算是真的又如何呢?這是宴會,可不是那幫粗人的練武場,有勇無謀不堪大用。顧願和沈瀚海才剛剛進來還沒走到座位之上便是聽到這邊上此起彼伏得嘲諷聲而且是毫不避諱的說的很大聲,像是生怕顧願聽不到似的。
剛剛為什麽要攔著我,沈瀚海才剛剛坐下就很急得問顧願道。原來剛剛那幫人在嘲諷顧願的時候沈瀚海就想發難的,可是就在他要動手的時候顧願卻拉住了沈瀚海。
你剛剛要是真動手就是真像他說的有勇無謀了,顧願淡淡的說了一句。
那就這麽看著他們這麽出言譏諷我們,沈瀚海說到這也是有些急了。你看我像是受人欺負還沒有任何動靜的人嗎?顧願看著沈瀚海突然他笑了而且笑得很鬼魅。
沈瀚海安靜下來了,他還是頭一次看見顧願露出這樣的笑容。我相信你,不要讓我失望就好,過了半晌沈瀚海突然冒出來一句。顧願沒有迴應。
說話之間,一位青年從大門出現沒有做過多停留便是直接向著中間的主位而去。諸位願意光臨寒舍,在下也是表示十分的歡迎。隻是剛剛家父身體稍感不適為了不掃諸位雅興,休息之前也是明確表示宴會繼續隻是他老人家也不適合在出來了,所以特意命小子出來相陪諸位,那位青年說到這裏也是雙手作揖以表歉意。
公子客氣了,紀侯身體不適身為小輩應當前往探望的才是,怎敢受此大禮,眾位座中有一人站起來說道。是啊、是啊,此話一出瞬間便是征得了眾多人的一致同意。
諸位不必介懷,家父隻是身感不適不方便出席宴會而已,那位青年說道。
既是如此那我們還是不去打擾侯爺休息了,又一位站起身來說道。好,諸位盡可盡興,來人上酒。盡管出現不少意外可是這宴席還是開始了。
諸位今日既是如此開心不如我們以文會友,大家意下如何,有一人一口飲盡杯中之酒不禁說道。好、在下正有此意....此話一出幾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支持。
可是這樣恐怕有人就會尷尬了吧,席間有一句不合群的話從中傳開。這話看似是在為誰辯解可是隻是言語之間滿含譏諷之言。聽到這種話的沈瀚海臉都被氣紅了,可是一想起之前答應了顧願的話後還是把氣給咽了下去,隨後將桌上之酒一飲而盡。
啪啪啪,顧願率先鼓起了掌聲。好啊,好一個宴席,在來之前本王也是滿心歡喜,也是頗為向往這崇尚文學的大唐,覺得大唐的莘莘學子崇尚文學是一件很好的事,是一種很好的風氣。當顧願說到這裏的時候那邊所謂的芊芊學子還有著洋洋自得的意思。
可是今天我發現我錯了,我沒有看到諸位的才學、沒有看到諸位侃侃而談、談經論典,隻看到了一群沽名釣譽,狂妄自大,說到這裏時顧願也是神色威怒狠狠的將手中的酒杯握緊。
你有什麽資格在這邊評論我們的得失,說到底不過是個有勇無謀的莽夫罷了,中間有人有些氣不過便是直接迴懟顧願說道。
哈哈哈,好一句有勇無謀的莽夫啊,顧願眼神微閉不禁說道。那你可知道,在你們在這邊飲酒作樂之時是誰為你們守住邊疆,在你們吟詩作詞之時是誰在邊關血戰拚盡全力隻為守住你們所在的家鄉,為了你們的未來軍人們拚盡全力,而你們這些自視甚高的文人學子不心懷感激努力讀書報效國家,卻在這邊整日吟詩作詞,所作之詞盡是一些表麵文章,描繪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我真是為這些軍人感到不值,為你們的主上感到羞愧,顧願所說的每一個字就像是烙印一般印在了在場的眾多武將的心裏,因為顧願所說的話也正是他們內心最想表達的。
就是因為大唐崇尚文學,所以顯得他們這些武將們很沒有存在感,有的時候在外拚命死戰立下赫赫戰功可是還沒有那些在內的那些文臣升的快。
如果隻是為了功名其實也沒有什麽更多的委屈是來自朝臣自己。就是因為朝堂崇文所以那些文臣總是自持甚高完全不把他們武將放在眼中不說平輩相交無法做到,別人的滿心歡喜等來的也隻不過是那些文臣的無腦嘲諷。他們心中也是有萬般委屈可是還可以和誰提及呢!
無腦匹夫你懂什麽,顧願的話是烙印可是印在心裏的又何止是那些武將,那些文人又何嚐沒有被顧願的話給羞辱了一番,這不顧願話音剛落就有人氣不過想要反駁。
你在說別人的時候就沒有想過你剛剛在幹什麽,你又何嚐不是在羞辱人,居然還有臉來說我們,我等也是你們這些粗鄙之人可以言論的,又有一人站起身來說到。
羞辱,爾等還真是巧言善辯啊,顧願看了看在坐的諸位麵色微紅,不禁怒喝道:你們也會發怒嗎?你們也知道被人羞辱很不舒服嗎?那你們剛剛在做什麽,我們這些人進來的時候等待我們的是什麽,沒有招唿,沒有交談;等待我們的隻有譏笑和諷刺。我們是做了什麽事情需要讓你們這般羞辱,難道我們身為男兒保家衛國還有錯嗎?
我們做到了我們可以做的一切可是你們呢?你們句句不離粗鄙、有勇無謀這些字眼,為了什麽?還不是為了體現你們,體現你們那可憐的自尊心罷了,為了讓別人覺得你們尊貴、為了讓別人覺得你們與眾不同、讓別人覺得你們高人一等,顧願的那些話就像是一把鋒利的刀深深的紮進了那些讀書人的心中。
粗鄙狂徒隻是巧言善辯,說到底是有表無實,又一位氣不過上前譏諷顧願。
哈哈哈,你們也就會說這些汙言穢語了,你們能說什麽,你們可以說什麽,你們還能說什麽,說到這裏顧願不由得狂笑起來隨後又頗為落寞的搖了搖頭似乎是在為沒有知己而感到遺憾。
你個狂徒,你可敢與我比一比文章。顧願的一席話讓他們忍不了了直接站起來說道。
顧願聽到有人這麽說便是直接飲盡杯中酒,喝完便將酒杯一扔轉身向著前方擺好的筆墨台走去邊走邊說道:好,我就等你這句話了,我顧願雖為軍人卻也略知這治國之道今日我便寫下這一篇治國論。顧願也是再無他言,也是沒有多加思索便是直接提起手中筆便開始寫。
隻見那支筆也是在紙上龍遊鳳飛,眾位最為好奇的當屬於紀侯之子。原先一開始的時候紀侯之子聽見那些學子出言譏諷的時候那臉色就已經很難看了。本來想著出言阻止,可是剛想開口便被顧願搶先了,後來看見顧願要寫治國論當時便是直接站在了顧願的後麵準備一看究竟。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民貧則危鄉輕家,危鄉輕家則敢淩上犯禁,淩上犯禁則難治也。故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是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後治之。紀侯之子看著顧願所寫也是不自禁的讀了出來。
眾人聽到紀侯之子所說乃是出自於顧願的筆下也是大為震驚,紛紛圍了上來想要一看究竟。
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製不一,號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國富而粟多也。夫富國多粟生於農,故先王貴之。凡為國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則民無所遊食,民無所遊食則必農。民事農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國富。國富者兵強,兵強者戰勝,戰勝者地廣。是以先王知眾民、強兵、廣地、富國之必生於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農事。今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農夫終歲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則民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則田荒而國貧矣。有人不禁接著讀道。
凡農者月不足而歲有餘者也,而上征暴急無時,則民倍貸以給上之征矣。耕耘者有時,而澤不必足,則民倍貸以取庸矣。秋糴以五,春糶以束,是又倍貸也。故以上之證而倍取於民者四,關市之租,府庫之征粟十一,廝輿之事,此四時亦當一倍貸矣。夫以一民養四主,故逃徙者刑而上不能止者,粟少而民無積也。
嵩山之東,河汝之間,蚤生而晚殺,五穀之所蕃孰也,四種而五獲。中年畝二石,一夫為粟二百石。今也倉廩虛而民無積,農夫以粥子者,上無術以均之也。故先王使農、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終歲之利無道相過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民作一則田墾,奸巧不生。田墾則粟多,粟多則國富。奸巧不生則民治。富而治,此王之道也。沈瀚海看到此處也是眼冒精光,心中對顧願的佩服不由得多了一些。
不生粟之國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所歸也;粟也者,財之所歸也;粟也者,地之所歸也。粟多則天下之物盡至矣。故舜一徙成邑,二徙成都,參徙成國。舜非嚴刑罰重禁令,而民歸之矣,去者必害,從者必利也。先王者善為民除害興利,故天下之民歸之。所謂興農者,利農事也;所謂除害者,禁害農事也。農事勝則入粟多,入粟多則國富,國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雖變俗易習、驅眾移民,至於殺之,而民不惡也。此無粟之功也。上不利農則粟少,粟少則人貧,人貧則輕家,輕家則易去、易去則上令不能必行,上令不能必行則禁不能必止,禁不能必止則戰不必勝、守不必固矣。夫令不必行,禁不必止,戰不必勝,守不必固,命之曰寄生之君。此由不利農少粟之害也。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務,有人之塗,治國之大道也。
沒一會兒功夫顧願便已經將這篇後來被眾多君主奉為經典的傳世名篇給完成了。寫完之後顧願也沒有迴頭,直接將手中筆往後一扔。這才站起身來欲要離去,後頭一看才發現後麵有好多人在後麵看著。
本王無意打擾紀侯的雅興實在是這宴席容不下我,還要請小侯爺傳達本王的歉意,告辭。顧願站起身後看向紀侯之子雙手抱拳說道。
既是如此,那我也走了,告辭。沈瀚海看向眾人一眼之後向著小侯爺說了一句隨後便隨著顧願走出了正廳。
愣了好一會兒的小侯爺這才反應過來,隨後完全沒有管這還在正廳的眾人,當即便向著顧願離開的方向追了出去。
顧願看到這塊石頭突然不走了就是這樣呆呆的望著像是在想什麽似的。看到這沈瀚海笑著說道:奇人看奇石這也算是美談了。
顧願像是沒聽到前麵的話似的就問道:奇石,為何說這是奇石呢?
哈哈哈,那是因為這塊石頭的形狀過於奇怪不同於假山的形狀有那麽多的空洞當作裝飾很不錯,而這塊石頭的造型更像一般的石頭隻是它是一個圓形的遠遠看去就像是一個球形物體。這塊石頭並不是人工打磨的而是自然形成的。最關鍵的是一開始發現這塊石頭的時候就是工匠覺得驚奇這才將其搬迴到後麵打磨的時候才發現這塊石頭非常堅硬堅硬到幾乎無法打磨的程度幾位工匠使用工具打磨了數天也沒有明顯的變形這才以這樣的樣子保留了下來,後來明帝為表彰侯爺之功這才賞賜了這塊奇石給予侯爺,沈瀚海解釋道。
原來是這麽迴事,顧願看著那塊奇石不禁的點了點頭說道。
正廳其他的布局倒是和其他府邸沒有什麽不同。說話之間仆人便是將顧願和沈瀚海帶到了宴席所在之廳。
隻能說優秀的人到哪邊都可以引起他人的注意。雖說沈瀚海官職不是頂尖的,可是那千裏射殺敵軍首將的英勇戰績也是值得別人津津樂道的。
沈將軍身邊這位是誰?地下有人小聲的問道。
是他,這邊看過前一日看過沈瀚海和顧願那場比武的人可是大有人在啊!他啊,人家名頭大著呢,他可是大周三皇子靖王。
大周,大周的皇子現在也可以在大唐炫耀了,聽到有人這麽說不禁有人嘲諷道。
咦,可不能這麽說人家還是有點本事的,畢竟人家在比武場都擊敗了沈將軍了。
啊沈將軍放水吧,就他我不信。
就算是真的又如何呢?這是宴會,可不是那幫粗人的練武場,有勇無謀不堪大用。顧願和沈瀚海才剛剛進來還沒走到座位之上便是聽到這邊上此起彼伏得嘲諷聲而且是毫不避諱的說的很大聲,像是生怕顧願聽不到似的。
剛剛為什麽要攔著我,沈瀚海才剛剛坐下就很急得問顧願道。原來剛剛那幫人在嘲諷顧願的時候沈瀚海就想發難的,可是就在他要動手的時候顧願卻拉住了沈瀚海。
你剛剛要是真動手就是真像他說的有勇無謀了,顧願淡淡的說了一句。
那就這麽看著他們這麽出言譏諷我們,沈瀚海說到這也是有些急了。你看我像是受人欺負還沒有任何動靜的人嗎?顧願看著沈瀚海突然他笑了而且笑得很鬼魅。
沈瀚海安靜下來了,他還是頭一次看見顧願露出這樣的笑容。我相信你,不要讓我失望就好,過了半晌沈瀚海突然冒出來一句。顧願沒有迴應。
說話之間,一位青年從大門出現沒有做過多停留便是直接向著中間的主位而去。諸位願意光臨寒舍,在下也是表示十分的歡迎。隻是剛剛家父身體稍感不適為了不掃諸位雅興,休息之前也是明確表示宴會繼續隻是他老人家也不適合在出來了,所以特意命小子出來相陪諸位,那位青年說到這裏也是雙手作揖以表歉意。
公子客氣了,紀侯身體不適身為小輩應當前往探望的才是,怎敢受此大禮,眾位座中有一人站起來說道。是啊、是啊,此話一出瞬間便是征得了眾多人的一致同意。
諸位不必介懷,家父隻是身感不適不方便出席宴會而已,那位青年說道。
既是如此那我們還是不去打擾侯爺休息了,又一位站起身來說道。好,諸位盡可盡興,來人上酒。盡管出現不少意外可是這宴席還是開始了。
諸位今日既是如此開心不如我們以文會友,大家意下如何,有一人一口飲盡杯中之酒不禁說道。好、在下正有此意....此話一出幾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支持。
可是這樣恐怕有人就會尷尬了吧,席間有一句不合群的話從中傳開。這話看似是在為誰辯解可是隻是言語之間滿含譏諷之言。聽到這種話的沈瀚海臉都被氣紅了,可是一想起之前答應了顧願的話後還是把氣給咽了下去,隨後將桌上之酒一飲而盡。
啪啪啪,顧願率先鼓起了掌聲。好啊,好一個宴席,在來之前本王也是滿心歡喜,也是頗為向往這崇尚文學的大唐,覺得大唐的莘莘學子崇尚文學是一件很好的事,是一種很好的風氣。當顧願說到這裏的時候那邊所謂的芊芊學子還有著洋洋自得的意思。
可是今天我發現我錯了,我沒有看到諸位的才學、沒有看到諸位侃侃而談、談經論典,隻看到了一群沽名釣譽,狂妄自大,說到這裏時顧願也是神色威怒狠狠的將手中的酒杯握緊。
你有什麽資格在這邊評論我們的得失,說到底不過是個有勇無謀的莽夫罷了,中間有人有些氣不過便是直接迴懟顧願說道。
哈哈哈,好一句有勇無謀的莽夫啊,顧願眼神微閉不禁說道。那你可知道,在你們在這邊飲酒作樂之時是誰為你們守住邊疆,在你們吟詩作詞之時是誰在邊關血戰拚盡全力隻為守住你們所在的家鄉,為了你們的未來軍人們拚盡全力,而你們這些自視甚高的文人學子不心懷感激努力讀書報效國家,卻在這邊整日吟詩作詞,所作之詞盡是一些表麵文章,描繪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我真是為這些軍人感到不值,為你們的主上感到羞愧,顧願所說的每一個字就像是烙印一般印在了在場的眾多武將的心裏,因為顧願所說的話也正是他們內心最想表達的。
就是因為大唐崇尚文學,所以顯得他們這些武將們很沒有存在感,有的時候在外拚命死戰立下赫赫戰功可是還沒有那些在內的那些文臣升的快。
如果隻是為了功名其實也沒有什麽更多的委屈是來自朝臣自己。就是因為朝堂崇文所以那些文臣總是自持甚高完全不把他們武將放在眼中不說平輩相交無法做到,別人的滿心歡喜等來的也隻不過是那些文臣的無腦嘲諷。他們心中也是有萬般委屈可是還可以和誰提及呢!
無腦匹夫你懂什麽,顧願的話是烙印可是印在心裏的又何止是那些武將,那些文人又何嚐沒有被顧願的話給羞辱了一番,這不顧願話音剛落就有人氣不過想要反駁。
你在說別人的時候就沒有想過你剛剛在幹什麽,你又何嚐不是在羞辱人,居然還有臉來說我們,我等也是你們這些粗鄙之人可以言論的,又有一人站起身來說到。
羞辱,爾等還真是巧言善辯啊,顧願看了看在坐的諸位麵色微紅,不禁怒喝道:你們也會發怒嗎?你們也知道被人羞辱很不舒服嗎?那你們剛剛在做什麽,我們這些人進來的時候等待我們的是什麽,沒有招唿,沒有交談;等待我們的隻有譏笑和諷刺。我們是做了什麽事情需要讓你們這般羞辱,難道我們身為男兒保家衛國還有錯嗎?
我們做到了我們可以做的一切可是你們呢?你們句句不離粗鄙、有勇無謀這些字眼,為了什麽?還不是為了體現你們,體現你們那可憐的自尊心罷了,為了讓別人覺得你們尊貴、為了讓別人覺得你們與眾不同、讓別人覺得你們高人一等,顧願的那些話就像是一把鋒利的刀深深的紮進了那些讀書人的心中。
粗鄙狂徒隻是巧言善辯,說到底是有表無實,又一位氣不過上前譏諷顧願。
哈哈哈,你們也就會說這些汙言穢語了,你們能說什麽,你們可以說什麽,你們還能說什麽,說到這裏顧願不由得狂笑起來隨後又頗為落寞的搖了搖頭似乎是在為沒有知己而感到遺憾。
你個狂徒,你可敢與我比一比文章。顧願的一席話讓他們忍不了了直接站起來說道。
顧願聽到有人這麽說便是直接飲盡杯中酒,喝完便將酒杯一扔轉身向著前方擺好的筆墨台走去邊走邊說道:好,我就等你這句話了,我顧願雖為軍人卻也略知這治國之道今日我便寫下這一篇治國論。顧願也是再無他言,也是沒有多加思索便是直接提起手中筆便開始寫。
隻見那支筆也是在紙上龍遊鳳飛,眾位最為好奇的當屬於紀侯之子。原先一開始的時候紀侯之子聽見那些學子出言譏諷的時候那臉色就已經很難看了。本來想著出言阻止,可是剛想開口便被顧願搶先了,後來看見顧願要寫治國論當時便是直接站在了顧願的後麵準備一看究竟。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民貧則危鄉輕家,危鄉輕家則敢淩上犯禁,淩上犯禁則難治也。故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是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後治之。紀侯之子看著顧願所寫也是不自禁的讀了出來。
眾人聽到紀侯之子所說乃是出自於顧願的筆下也是大為震驚,紛紛圍了上來想要一看究竟。
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製不一,號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國富而粟多也。夫富國多粟生於農,故先王貴之。凡為國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則民無所遊食,民無所遊食則必農。民事農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國富。國富者兵強,兵強者戰勝,戰勝者地廣。是以先王知眾民、強兵、廣地、富國之必生於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農事。今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農夫終歲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則民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則田荒而國貧矣。有人不禁接著讀道。
凡農者月不足而歲有餘者也,而上征暴急無時,則民倍貸以給上之征矣。耕耘者有時,而澤不必足,則民倍貸以取庸矣。秋糴以五,春糶以束,是又倍貸也。故以上之證而倍取於民者四,關市之租,府庫之征粟十一,廝輿之事,此四時亦當一倍貸矣。夫以一民養四主,故逃徙者刑而上不能止者,粟少而民無積也。
嵩山之東,河汝之間,蚤生而晚殺,五穀之所蕃孰也,四種而五獲。中年畝二石,一夫為粟二百石。今也倉廩虛而民無積,農夫以粥子者,上無術以均之也。故先王使農、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終歲之利無道相過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民作一則田墾,奸巧不生。田墾則粟多,粟多則國富。奸巧不生則民治。富而治,此王之道也。沈瀚海看到此處也是眼冒精光,心中對顧願的佩服不由得多了一些。
不生粟之國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所歸也;粟也者,財之所歸也;粟也者,地之所歸也。粟多則天下之物盡至矣。故舜一徙成邑,二徙成都,參徙成國。舜非嚴刑罰重禁令,而民歸之矣,去者必害,從者必利也。先王者善為民除害興利,故天下之民歸之。所謂興農者,利農事也;所謂除害者,禁害農事也。農事勝則入粟多,入粟多則國富,國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雖變俗易習、驅眾移民,至於殺之,而民不惡也。此無粟之功也。上不利農則粟少,粟少則人貧,人貧則輕家,輕家則易去、易去則上令不能必行,上令不能必行則禁不能必止,禁不能必止則戰不必勝、守不必固矣。夫令不必行,禁不必止,戰不必勝,守不必固,命之曰寄生之君。此由不利農少粟之害也。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務,有人之塗,治國之大道也。
沒一會兒功夫顧願便已經將這篇後來被眾多君主奉為經典的傳世名篇給完成了。寫完之後顧願也沒有迴頭,直接將手中筆往後一扔。這才站起身來欲要離去,後頭一看才發現後麵有好多人在後麵看著。
本王無意打擾紀侯的雅興實在是這宴席容不下我,還要請小侯爺傳達本王的歉意,告辭。顧願站起身後看向紀侯之子雙手抱拳說道。
既是如此,那我也走了,告辭。沈瀚海看向眾人一眼之後向著小侯爺說了一句隨後便隨著顧願走出了正廳。
愣了好一會兒的小侯爺這才反應過來,隨後完全沒有管這還在正廳的眾人,當即便向著顧願離開的方向追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