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先滅遼、後滅倭
吾有三國爆兵係統,女帝後悔篡位 作者:千年楓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浩舒坦完後,走出大殿,發現將軍們正等著自己。
“將呂媚娘打入冷宮!”
“是……”
一群投降的宮女將呂媚娘關押在冷宮,由禁衛軍看管。
秦浩坐上皇位,大權在握。
“恭賀陛下掃平四海,一統天下!”
文武百官齊齊跪倒在地,高唿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平身。”秦浩擺手示意。
“陛下,呂媚娘謀反作亂,理應株連九族,誅殺九族,請陛下下旨。”
“是啊,呂媚娘狼子野心,禍國殃民,必須誅殺。”
秦浩掃視一圈,見諸多臣子皆是憤慨無比,心底暗歎一口氣,呂媚娘在位期間,對臣子們就一條原則,順者昌,逆者亡。
如今呂媚娘失勢,這些曾經忠誠於她的臣子紛紛反戈一擊,想要推翻呂媚娘。
“呂媚娘謀反,九族確實該殺。”秦浩點頭道。
“陛下英明神武,一統天下指日可待。”有臣子拍馬屁道。
“陛下千秋萬載,一統江山。”
秦浩搖頭,說道:“宣秦長風、趙雲進宮!”
“遵命!”一名小太監領命而去。
片刻之後,秦長風和秦雪聯袂而至。
秦長風是一名中年漢子,身軀壯碩肥胖,濃眉大眼,鼻梁高挺,虎背熊腰,站在那裏如同一座鐵塔。
秦雪身穿素衣,麵容清秀,烏黑的長發簡單挽成髻,插戴一支銀簪。
“參見陛下。”二人跪倒在地上,叩拜秦浩。
秦浩扶起二人,道:“長風叔,起來吧。雪兒也起來吧。”
“謝陛下!”
“宣讀聖旨!”秦浩讓龐統宣讀聖旨,他的後宮太監不在金陵,也隻能讓文官來代理。
龐統展開聖旨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乃大夏國君主,先祖夏惠宗之孫,今繼位三年,掃蕩八方叛賊,平定內亂,治國安邦,恢複國號!此舉功德無量,普天同慶!特賜‘永康’年號,定都洛陽,各位文武百官均有封賞,秦長風久鎮東南,封揚州節度使,秦雪入宮,封雪妃,欽此!”
秦長風激動道:“臣多謝陛下隆恩!”
“陛下,末將還有事啟奏!”趙雲忽然開口說道。
秦浩點頭:“講。”
趙雲沉吟道:“陛下,倭寇侵擾沿海郡縣,我朝若不采取措施,恐生變故。微臣懇請陛下調集水師征伐倭寇,以肅清倭患!”
“趙雲言之有理,陛下,臣讚同。”龐統說道。
倭寇兇悍殘忍,常年活動在沿海,燒殺搶掠,令百姓苦不堪言。
若不是攘外先安內,否則早就打上倭寇的老巢了,如今正好騰出手來。
秦浩眼中兇光四射,?將蓄勢待發,聲如驚雷:“不夠,我們隻是打打匪徒就夠了嗎?他們的罪孽如何才能洗清!”
人群中,張飛豪氣幹雲,咆哮如狂獸:“侵我大夏,不分老幼,全族誅之!”
“殺入倭島,全族誅之!”
言罷,眾將士紛紛怒吼:“殺入倭島,全族誅之!”
“發動滅國之戰!”
“倭奴必須永遠消失!”
愈演愈烈的呐喊聲如狂潮般洶湧,此刻,無人懷疑這宏偉宣言的實現。眼前這支軍隊,這雄心滿懷的新國君,讓每個人心懷信念,銘記在心。
經過一番商議後,由皇甫嵩、朱儁、盧植統兵十萬,對著尚未投降的交州地區進行征伐,張角率領黃巾軍的精銳北上青州,同時,派人進入倭島聯絡張寶、賈詡。
調集司馬懿、薑維、周瑜三大軍團,先肅清倭寇之患,後兵分三路先後對倭島的南部島嶼進行戰略分割,周瑜為討倭南路軍大都督,其麾下的軍團戰由馬超代理,負責埋伏在下關海域附近打擊援軍。
其餘兩大兵團從九州島西海岸登陸,一路向東橫推,大軍所到之處,雞犬不留。
秦浩則率領關羽趙雲兩大軍團返迴北方,對遼國發起總攻擊。
遼國雖強,但終究隻是蠻夷,秦浩有把握滅掉遼國。
……
遼國。
遼國皇宮,金鸞殿。
“太後駕到!”太監尖利嗓音傳遍整個大殿。
“參見太後,願太後福壽安康。”遼國皇室子弟躬身行禮。
遼國蕭太後端莊雍容,鳳目輕眯,帶著威嚴:“都平身吧。”
隨即,她坐在龍椅上,淡漠道:“眾愛卿,南齊已經覆滅,你們覺得遼國該怎麽辦?”
遼國皇室眾多成員聞言,陷入沉默當中。
自大敗後,遼國便陷入恐懼之中,許多王公貴族開始將府中的財物轉移,壓根就沒想反抗,有許多正打算在深山老林裏安營紮寨,準備當土匪。
“陛下。”遼國貴族青年蕭衍走出隊列,拱手道:“太後,如今秦浩剛滅南齊,短時間之內難以再次對我國發起戰爭,我等可趁機休養生息,待夏國衰弱,我遼國再發起進攻。”
“哼,你真認為秦浩會停止進攻?”遼國太後冷笑道。
蕭衍臉色頓時變白。
“哀家告訴你,秦浩野心勃勃,欲稱霸世界。我們與秦浩為敵,遲早要被吞並,不如早做打算,如今秦浩的主力大軍正在北上,哀家建議諸位愛卿,趕緊撤離王城,退守長白山。”蕭太後說道。
“什麽?撤退?”一些王公大臣頓時炸鍋了。
他們辛辛苦苦建立的基業,如今卻要拱手相讓,任誰都不甘心。
“太後,您這話說的就不對了,我王城守衛森嚴,秦浩豈敢貿然進犯?”有王公不滿道。
“傳哀家命令,願意走的跟哀家走,不願意走的留下斷後,不用哀家多說了吧!”蕭太後神色冰寒。
“遵命!”一些人猶豫片刻,最終選擇逃跑。
很快,大半王公大臣帶著家小離去,剩下的人都不願意撤離。
他們堅持要和王城共存亡。
蕭太後搖頭歎息,他們是舍不得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一旦秦浩大軍壓境消滅遼國,也隻是時間問題,他們又怎麽舍得放棄富饒的土地?
秦浩的虎豹騎徐晃暫代統領,郭嘉、荀彧為軍師,計劃從青州乘船渡海,在遼東平原登陸,直撲遼京。
騎兵速度非常快,剛好趕到蕭太後出城之前抵達遼京城下。
看著密密麻麻的鐵甲洪流,遼國將士無不膽戰心驚。
“太後,敵軍來襲,我等應當怎麽辦?”蕭衍問道。
“慌什麽?哀家仍有三萬精銳守城,就憑幾萬騎兵,焉能拿下哀家的京都?”蕭太後喝斥一句,她身穿鎧甲站在城牆上,俯視秦浩大軍。
沒想到秦浩大軍的速度太快,她想出城也來不及了。
“報,太後,各王公貴族已經帶著私家軍從北門逃了,還放言,一切遵從太後您的意思。”國師巴圖魯匆忙而至。
“廢物!一幫廢物,我大遼如果失去了權力中心,覆巢之下,豈有完卵,何況北方還有曹賊大軍在活動,即便是去了,也是兇多吉少,真是一幫蠢貨。”蕭太後憤怒罵道,王公貴族的提前逃跑對士氣打擊影響太大了,尤其是他們帶走的軍隊,占整個衛戍軍隊的1\/3,還有許多依附於他們的奴仆,早知今日當初就不應該下令,讓王公貴族撤離城池,如今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巴圖魯不敢說話,蕭太後說的十分正確,北麵並不太平,而南麵的長白山距離近,安全性高,但是被秦浩的騎兵封堵了去路,撤退已經無望,唯有拚死一戰。
“將呂媚娘打入冷宮!”
“是……”
一群投降的宮女將呂媚娘關押在冷宮,由禁衛軍看管。
秦浩坐上皇位,大權在握。
“恭賀陛下掃平四海,一統天下!”
文武百官齊齊跪倒在地,高唿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平身。”秦浩擺手示意。
“陛下,呂媚娘謀反作亂,理應株連九族,誅殺九族,請陛下下旨。”
“是啊,呂媚娘狼子野心,禍國殃民,必須誅殺。”
秦浩掃視一圈,見諸多臣子皆是憤慨無比,心底暗歎一口氣,呂媚娘在位期間,對臣子們就一條原則,順者昌,逆者亡。
如今呂媚娘失勢,這些曾經忠誠於她的臣子紛紛反戈一擊,想要推翻呂媚娘。
“呂媚娘謀反,九族確實該殺。”秦浩點頭道。
“陛下英明神武,一統天下指日可待。”有臣子拍馬屁道。
“陛下千秋萬載,一統江山。”
秦浩搖頭,說道:“宣秦長風、趙雲進宮!”
“遵命!”一名小太監領命而去。
片刻之後,秦長風和秦雪聯袂而至。
秦長風是一名中年漢子,身軀壯碩肥胖,濃眉大眼,鼻梁高挺,虎背熊腰,站在那裏如同一座鐵塔。
秦雪身穿素衣,麵容清秀,烏黑的長發簡單挽成髻,插戴一支銀簪。
“參見陛下。”二人跪倒在地上,叩拜秦浩。
秦浩扶起二人,道:“長風叔,起來吧。雪兒也起來吧。”
“謝陛下!”
“宣讀聖旨!”秦浩讓龐統宣讀聖旨,他的後宮太監不在金陵,也隻能讓文官來代理。
龐統展開聖旨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乃大夏國君主,先祖夏惠宗之孫,今繼位三年,掃蕩八方叛賊,平定內亂,治國安邦,恢複國號!此舉功德無量,普天同慶!特賜‘永康’年號,定都洛陽,各位文武百官均有封賞,秦長風久鎮東南,封揚州節度使,秦雪入宮,封雪妃,欽此!”
秦長風激動道:“臣多謝陛下隆恩!”
“陛下,末將還有事啟奏!”趙雲忽然開口說道。
秦浩點頭:“講。”
趙雲沉吟道:“陛下,倭寇侵擾沿海郡縣,我朝若不采取措施,恐生變故。微臣懇請陛下調集水師征伐倭寇,以肅清倭患!”
“趙雲言之有理,陛下,臣讚同。”龐統說道。
倭寇兇悍殘忍,常年活動在沿海,燒殺搶掠,令百姓苦不堪言。
若不是攘外先安內,否則早就打上倭寇的老巢了,如今正好騰出手來。
秦浩眼中兇光四射,?將蓄勢待發,聲如驚雷:“不夠,我們隻是打打匪徒就夠了嗎?他們的罪孽如何才能洗清!”
人群中,張飛豪氣幹雲,咆哮如狂獸:“侵我大夏,不分老幼,全族誅之!”
“殺入倭島,全族誅之!”
言罷,眾將士紛紛怒吼:“殺入倭島,全族誅之!”
“發動滅國之戰!”
“倭奴必須永遠消失!”
愈演愈烈的呐喊聲如狂潮般洶湧,此刻,無人懷疑這宏偉宣言的實現。眼前這支軍隊,這雄心滿懷的新國君,讓每個人心懷信念,銘記在心。
經過一番商議後,由皇甫嵩、朱儁、盧植統兵十萬,對著尚未投降的交州地區進行征伐,張角率領黃巾軍的精銳北上青州,同時,派人進入倭島聯絡張寶、賈詡。
調集司馬懿、薑維、周瑜三大軍團,先肅清倭寇之患,後兵分三路先後對倭島的南部島嶼進行戰略分割,周瑜為討倭南路軍大都督,其麾下的軍團戰由馬超代理,負責埋伏在下關海域附近打擊援軍。
其餘兩大兵團從九州島西海岸登陸,一路向東橫推,大軍所到之處,雞犬不留。
秦浩則率領關羽趙雲兩大軍團返迴北方,對遼國發起總攻擊。
遼國雖強,但終究隻是蠻夷,秦浩有把握滅掉遼國。
……
遼國。
遼國皇宮,金鸞殿。
“太後駕到!”太監尖利嗓音傳遍整個大殿。
“參見太後,願太後福壽安康。”遼國皇室子弟躬身行禮。
遼國蕭太後端莊雍容,鳳目輕眯,帶著威嚴:“都平身吧。”
隨即,她坐在龍椅上,淡漠道:“眾愛卿,南齊已經覆滅,你們覺得遼國該怎麽辦?”
遼國皇室眾多成員聞言,陷入沉默當中。
自大敗後,遼國便陷入恐懼之中,許多王公貴族開始將府中的財物轉移,壓根就沒想反抗,有許多正打算在深山老林裏安營紮寨,準備當土匪。
“陛下。”遼國貴族青年蕭衍走出隊列,拱手道:“太後,如今秦浩剛滅南齊,短時間之內難以再次對我國發起戰爭,我等可趁機休養生息,待夏國衰弱,我遼國再發起進攻。”
“哼,你真認為秦浩會停止進攻?”遼國太後冷笑道。
蕭衍臉色頓時變白。
“哀家告訴你,秦浩野心勃勃,欲稱霸世界。我們與秦浩為敵,遲早要被吞並,不如早做打算,如今秦浩的主力大軍正在北上,哀家建議諸位愛卿,趕緊撤離王城,退守長白山。”蕭太後說道。
“什麽?撤退?”一些王公大臣頓時炸鍋了。
他們辛辛苦苦建立的基業,如今卻要拱手相讓,任誰都不甘心。
“太後,您這話說的就不對了,我王城守衛森嚴,秦浩豈敢貿然進犯?”有王公不滿道。
“傳哀家命令,願意走的跟哀家走,不願意走的留下斷後,不用哀家多說了吧!”蕭太後神色冰寒。
“遵命!”一些人猶豫片刻,最終選擇逃跑。
很快,大半王公大臣帶著家小離去,剩下的人都不願意撤離。
他們堅持要和王城共存亡。
蕭太後搖頭歎息,他們是舍不得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一旦秦浩大軍壓境消滅遼國,也隻是時間問題,他們又怎麽舍得放棄富饒的土地?
秦浩的虎豹騎徐晃暫代統領,郭嘉、荀彧為軍師,計劃從青州乘船渡海,在遼東平原登陸,直撲遼京。
騎兵速度非常快,剛好趕到蕭太後出城之前抵達遼京城下。
看著密密麻麻的鐵甲洪流,遼國將士無不膽戰心驚。
“太後,敵軍來襲,我等應當怎麽辦?”蕭衍問道。
“慌什麽?哀家仍有三萬精銳守城,就憑幾萬騎兵,焉能拿下哀家的京都?”蕭太後喝斥一句,她身穿鎧甲站在城牆上,俯視秦浩大軍。
沒想到秦浩大軍的速度太快,她想出城也來不及了。
“報,太後,各王公貴族已經帶著私家軍從北門逃了,還放言,一切遵從太後您的意思。”國師巴圖魯匆忙而至。
“廢物!一幫廢物,我大遼如果失去了權力中心,覆巢之下,豈有完卵,何況北方還有曹賊大軍在活動,即便是去了,也是兇多吉少,真是一幫蠢貨。”蕭太後憤怒罵道,王公貴族的提前逃跑對士氣打擊影響太大了,尤其是他們帶走的軍隊,占整個衛戍軍隊的1\/3,還有許多依附於他們的奴仆,早知今日當初就不應該下令,讓王公貴族撤離城池,如今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巴圖魯不敢說話,蕭太後說的十分正確,北麵並不太平,而南麵的長白山距離近,安全性高,但是被秦浩的騎兵封堵了去路,撤退已經無望,唯有拚死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