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信,將趙一凡帶迴到十八年前的那個冬天。
它述說了一段感人肺腑的真情。這段情,整整隱藏了十八年。在此刻,終於重見天日。可惜,斯人已去。
上官嫣,是恩師一道的一生至愛。因為她,他被逐出相國寺,幾番機緣巧合,入了逍遙門。而那隻發釵,便是二人的定情信物。本應是一段美滿良緣,卻在十八年前戛然而止。
根源,便是一道效力幾十年的逍遙門。
上官嫣隻求一世平安,而一道則不忍退出。二人的感情自此出現裂痕。十八年前,上官嫣身懷有孕,下了最後通牒。無奈之下,她綁架了一名孩童,脅迫他做出讓步。而這名時年六歲的小孩,便是趙一凡。
這份情,終是在那個寒冷的冬天,冰封。
二人自此形同陌路。
而趙一凡與一道,因此事結緣。
此時此刻,趙一凡淚眼朦朧,盯著那支發釵出神。
這是一支早已生鏽了的發釵。唯有鑲嵌的翡翠,晶瑩透亮,還留存著當年的光澤。
物是人非。
令趙一凡無比震撼心魄的是,一道之所以收他為徒,並非簡單的慧眼識人。事情的真相,乃是幼時的趙一凡,見識到世間絕頂的武藝,心生欽佩,懇求無果之後,便以向官府報案相要挾,一道這才打破一生不收徒弟的誓言,勉勉強強收了他。
而這,卻種下了苦果。張德忠一生的痛苦,由此發跡。
一道與上官嫣的這段情,本是孽情。一個是出家的和尚,一個是妙齡的姑娘,自然為世人所不容。所以至二人情絕,外人一概不知。而這番深情,也成為一道一生唯一所要懺悔之事。在他的內心深處,仍是以佛門弟子自居,卻又惦念紅塵,始終難以參悟。
出世入世,一道的一生,都是被二者死死裹挾,樂在其中,卻又糾纏不清,痛苦無望。
死後,他想要了結一切。
一切成空。
他的遺命,便是令趙一凡將發釵送還上官嫣。同時,將當年出家所用的那串佛珠,歸還相國寺。
趙一凡抹幹眼淚,依命將那封信焚毀,心情慢慢平複下來。留在漆盒中的,還有一本經書。此書,一道在信中並未提及。
他拿起來,打量一二。隻見是一本年代久遠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隨手翻看著,並無異樣。直翻到最後一頁,有一排小字,寫著:苦念一生,倒背如流;其中三昧,仍不可得。惜哉惜哉!
趙一凡心中一顫,又默念幾遍,不由感慨萬千,茫茫然失了心魄。
夜已深。
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腦中天馬行空地一通亂想。
上官嫣,何許人也?她便是名揚天下第一糕點房——塵仙樓的店主。
那日大簫對塵仙樓的一番溢美之詞,還迴響在耳畔。當時說得玄乎其玄,現在迴想起來,卻是一點也不為過。想來一個被情所傷的女子,又怎肯時常拋頭露麵?所以,見過她的人自是不多。還有那一套極為低調的售賣之法,也是極為符合她的心境。
說來也巧,為何在十八年前,她偏偏綁架了自己?難道,是因為貪吃糕點不成?
胡亂想著,趙一凡迷迷糊糊睡去。
次日一早,他正打算出府完成恩師遺命,長公主姍姍而來。緊跟在其後的蘇若耷拉著腦袋,顯然是動了怒氣。
看見蘇若,趙一凡這才猛然警醒,那晚大火之後,竟忘了帶他出皇宮。他謝過長公主,隨即將蘇若拉至一旁,笑著道歉。又問了幾句太後的情形,一說話,二人仍複如常。
長公主親臨,趙元興及夫人按禮數拜見之後,揣度著她的心思,便留郡主和趙一清與她說私房話。
三個女人一台戲,趙一凡見狀,溜之大吉,去辦正事。
半個時辰之後,尋至塵仙樓。
這塵仙樓,處在禦街與汴河的相交處,靠近州橋,占盡地利。此樓有三層,最高處,掛著牌匾。趙一凡抬頭望去,三個鍍金大字洋洋灑灑,龍飛鳳舞,一看便是狂草。真有種塵世仙界之感。
這個時辰,樓內糕點早已被搶購一空,關門大吉。顧念到這雷打不動的規矩,趙一凡心生敬重,隻得另尋他法。
尋來尋去,繞到後門。他上前敲門,半晌,這才從門縫探出個腦袋,喝道:“今日賣完了,公子明日再來罷!”說著,就要關門。
趙一凡忙一手抵住門,對著老婆子滿臉的褶子,勉強笑道:“大娘,我並非來買糕點。在下前來,是有事求見尊店主,還望通報一聲。”
一聽此言,那老婆子上下打量了趙一凡一眼,不由分說擺著手,厲聲道:“不見不見!我家主子誰都不見!”
說罷,一用力,強行將門關上。看如此態度,趙一凡始料未及,也隻好作罷,另謀它策。
迴到府中,已是正午。長公主也已告辭。
一見到夫君,趙允熙湊過來笑道:“凡哥哥,方才出了件大事。隻可惜,你沒看到。”
“哦?”趙一凡登時來了興致,低迷的情緒一掃而空,“什麽大事?”
二人坐下,趙允熙娓娓道來。原來,方才她和清兒陪長公主往後花園散心,遇到了暫住家中的狄青。二人相見,不知不覺都紅了臉。
趙一凡看她如此歡欣雀躍,隻當有什麽大事,一聽這個,有點哭笑不得。男女初次見麵,羞澀不安,紅臉也是正常。
趙允熙看他直搖頭,嗔怒道:“凡哥哥,這可是大事。我與長公主自小情同姐妹,何時見過她如今日這般?且她常年清心寡欲,氣定神閑。方才你未看到,她同狄青說話時,聲音都在發抖。可見,對這個狄青,自是不同尋常。”
“那你可有問她?”趙一凡笑道,不置可否。
“清兒哪能饒她?私下便問了。”趙允熙不自覺紅了臉,些許羞澀,“不過,公主不肯說,很快便告辭了。依我看,若公主真能存了此心,還了俗,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趙一凡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左耳進右耳出,並不放在心上,心中隻暗自琢磨塵仙樓之事。
思來想去,也隻有夜探塵仙樓,或許有望能見到上官嫣。
它述說了一段感人肺腑的真情。這段情,整整隱藏了十八年。在此刻,終於重見天日。可惜,斯人已去。
上官嫣,是恩師一道的一生至愛。因為她,他被逐出相國寺,幾番機緣巧合,入了逍遙門。而那隻發釵,便是二人的定情信物。本應是一段美滿良緣,卻在十八年前戛然而止。
根源,便是一道效力幾十年的逍遙門。
上官嫣隻求一世平安,而一道則不忍退出。二人的感情自此出現裂痕。十八年前,上官嫣身懷有孕,下了最後通牒。無奈之下,她綁架了一名孩童,脅迫他做出讓步。而這名時年六歲的小孩,便是趙一凡。
這份情,終是在那個寒冷的冬天,冰封。
二人自此形同陌路。
而趙一凡與一道,因此事結緣。
此時此刻,趙一凡淚眼朦朧,盯著那支發釵出神。
這是一支早已生鏽了的發釵。唯有鑲嵌的翡翠,晶瑩透亮,還留存著當年的光澤。
物是人非。
令趙一凡無比震撼心魄的是,一道之所以收他為徒,並非簡單的慧眼識人。事情的真相,乃是幼時的趙一凡,見識到世間絕頂的武藝,心生欽佩,懇求無果之後,便以向官府報案相要挾,一道這才打破一生不收徒弟的誓言,勉勉強強收了他。
而這,卻種下了苦果。張德忠一生的痛苦,由此發跡。
一道與上官嫣的這段情,本是孽情。一個是出家的和尚,一個是妙齡的姑娘,自然為世人所不容。所以至二人情絕,外人一概不知。而這番深情,也成為一道一生唯一所要懺悔之事。在他的內心深處,仍是以佛門弟子自居,卻又惦念紅塵,始終難以參悟。
出世入世,一道的一生,都是被二者死死裹挾,樂在其中,卻又糾纏不清,痛苦無望。
死後,他想要了結一切。
一切成空。
他的遺命,便是令趙一凡將發釵送還上官嫣。同時,將當年出家所用的那串佛珠,歸還相國寺。
趙一凡抹幹眼淚,依命將那封信焚毀,心情慢慢平複下來。留在漆盒中的,還有一本經書。此書,一道在信中並未提及。
他拿起來,打量一二。隻見是一本年代久遠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隨手翻看著,並無異樣。直翻到最後一頁,有一排小字,寫著:苦念一生,倒背如流;其中三昧,仍不可得。惜哉惜哉!
趙一凡心中一顫,又默念幾遍,不由感慨萬千,茫茫然失了心魄。
夜已深。
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腦中天馬行空地一通亂想。
上官嫣,何許人也?她便是名揚天下第一糕點房——塵仙樓的店主。
那日大簫對塵仙樓的一番溢美之詞,還迴響在耳畔。當時說得玄乎其玄,現在迴想起來,卻是一點也不為過。想來一個被情所傷的女子,又怎肯時常拋頭露麵?所以,見過她的人自是不多。還有那一套極為低調的售賣之法,也是極為符合她的心境。
說來也巧,為何在十八年前,她偏偏綁架了自己?難道,是因為貪吃糕點不成?
胡亂想著,趙一凡迷迷糊糊睡去。
次日一早,他正打算出府完成恩師遺命,長公主姍姍而來。緊跟在其後的蘇若耷拉著腦袋,顯然是動了怒氣。
看見蘇若,趙一凡這才猛然警醒,那晚大火之後,竟忘了帶他出皇宮。他謝過長公主,隨即將蘇若拉至一旁,笑著道歉。又問了幾句太後的情形,一說話,二人仍複如常。
長公主親臨,趙元興及夫人按禮數拜見之後,揣度著她的心思,便留郡主和趙一清與她說私房話。
三個女人一台戲,趙一凡見狀,溜之大吉,去辦正事。
半個時辰之後,尋至塵仙樓。
這塵仙樓,處在禦街與汴河的相交處,靠近州橋,占盡地利。此樓有三層,最高處,掛著牌匾。趙一凡抬頭望去,三個鍍金大字洋洋灑灑,龍飛鳳舞,一看便是狂草。真有種塵世仙界之感。
這個時辰,樓內糕點早已被搶購一空,關門大吉。顧念到這雷打不動的規矩,趙一凡心生敬重,隻得另尋他法。
尋來尋去,繞到後門。他上前敲門,半晌,這才從門縫探出個腦袋,喝道:“今日賣完了,公子明日再來罷!”說著,就要關門。
趙一凡忙一手抵住門,對著老婆子滿臉的褶子,勉強笑道:“大娘,我並非來買糕點。在下前來,是有事求見尊店主,還望通報一聲。”
一聽此言,那老婆子上下打量了趙一凡一眼,不由分說擺著手,厲聲道:“不見不見!我家主子誰都不見!”
說罷,一用力,強行將門關上。看如此態度,趙一凡始料未及,也隻好作罷,另謀它策。
迴到府中,已是正午。長公主也已告辭。
一見到夫君,趙允熙湊過來笑道:“凡哥哥,方才出了件大事。隻可惜,你沒看到。”
“哦?”趙一凡登時來了興致,低迷的情緒一掃而空,“什麽大事?”
二人坐下,趙允熙娓娓道來。原來,方才她和清兒陪長公主往後花園散心,遇到了暫住家中的狄青。二人相見,不知不覺都紅了臉。
趙一凡看她如此歡欣雀躍,隻當有什麽大事,一聽這個,有點哭笑不得。男女初次見麵,羞澀不安,紅臉也是正常。
趙允熙看他直搖頭,嗔怒道:“凡哥哥,這可是大事。我與長公主自小情同姐妹,何時見過她如今日這般?且她常年清心寡欲,氣定神閑。方才你未看到,她同狄青說話時,聲音都在發抖。可見,對這個狄青,自是不同尋常。”
“那你可有問她?”趙一凡笑道,不置可否。
“清兒哪能饒她?私下便問了。”趙允熙不自覺紅了臉,些許羞澀,“不過,公主不肯說,很快便告辭了。依我看,若公主真能存了此心,還了俗,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趙一凡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左耳進右耳出,並不放在心上,心中隻暗自琢磨塵仙樓之事。
思來想去,也隻有夜探塵仙樓,或許有望能見到上官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