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郭皇後之言,趙一凡不予理睬。
此時此刻,唯一能鎮得住局麵的,隻有太後。他將目光直直逼向她,拱手笑道:“請娘娘示下。”心中,卻是焦躁難安,企盼太後能洞察他的一番良苦用心。
果然,劉娥未令他失望。
隻見她伸出一隻手臂,示意他莫要如此多禮,淺淺一笑:“凡兒此言,甚合我意。”緊接著,扭過頭命閻文應道:“翔鸞、儀鳳二閣賞月俱佳,你速速前去準備。”
“娘娘,如今夜已深,那裏風大,又靠著湖,娘娘的鳳體要緊呐!”閻文應並未看出什麽端倪,憑本能低著頭,緩緩勸道。
話音方落,郭皇後應和著,起身嗔怨道:“母後,孩兒一番苦心,好歹等歌舞完畢再去不遲。”
趙禎深深看她一眼,微微搖搖頭,命她莫要多事。她看在眼裏,卻未放在心上。
劉娥不動聲色拿起酒杯喝了一口,慢慢放下,短而有力道:“走。”說罷,揮揮手召喚來一個小姑娘,牽著她的手,下到殿中。
這位小姑娘,趙一凡一眼便認出,正是那日隨公主覲見的九兒。二人相視一笑,算作打招唿。
郭皇後見狀,一雙丹鳳眼倒立著,白了趙一凡一眼,想說什麽,又不敢造次。隻得乖乖跟在趙禎身側,一臉怨憤。
閻文應很是識相,知太後下定主意,早已快步跑出殿外,著人趕緊去收拾。慌亂中,又不忘差宮女為太後著件披風。
太後及聖上欣然前去,眾人都不敢掃了興致,亦跟在身後,一同前往。
未出大殿,隻聽閻文應尖著嗓子喊道:“太後娘娘、陛下及眾位娘娘擺駕翔鸞閣……”
一時,石元孫得令,命屬下禁軍沿路站崗。
太後、皇上及眾位妃嬪在太監宮女的簇擁下,浩浩蕩蕩一百來人,燈火輝煌,宛若遊龍,往後苑緩緩前行,甚為壯觀。
趙一凡跟在趙禎身後,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以防不測。蘇若則奉命保護太後。
而小簫,卻選擇留下,待人群離開後,趁人不注意,一翻身,上了會慶殿的房梁之上。他倒要看看,是否真的有人意圖不軌。
此時的會慶殿中,一隊宮女拿了許多食盒來,將方才的未用完的食物重新裝盤,預備拿往後苑。另有一批宮女,收拾器皿等物。未見有人異常。不多時,來了個宦官,命眾人動作麻利些,趕往後苑侍候。
一炷香功夫,眾宮女離去,蠟燭已熄,殿門也已關閉。除了殿外幾名宿衛,再無他人。
小簫沉住氣,繼續等待。偌大的宮殿,隻聽得到自己的唿吸和心跳之聲,平靜地讓人恐懼。
不知不覺,半個時辰已過。
趙一凡同太後等人已然抵達後苑的入口處。突然間,隻聽人群中傳來一聲驚唿:“火!失火了!”
登時,人群一陣騷動。每個人都驚恐地望向身後。
趙一凡迴頭一望,隻見遠處的宮殿,有兩三處飄出幾縷煙霧。看情形,火是剛燃起來,尚未到不可控的局麵。隻要撲救及時,想必不會釀成太大的損失。算時辰,八王此時應該抵達宮內,現在,就隻能寄希望與他了。
正胡亂想著,他的耳朵陡然一動,憑本能,一兩步跨到趙禎的身側,手隨眼動,霎那之間,將一支箭穩穩擒在掌心。
“刺客!有刺客!”郭皇後被推至一旁,正要發火,猛然看到這箭,登時臉色慘白,尖叫起來。
眾宿衛利刃出鞘,將太後等人團團護住,對外嚴陣以待。
弓箭手排在最前麵,等待號令。
蘇若亦忙護在太後的身前。
石元孫帶了幾人順著方才那支箭的方向,快速搜尋過去。
眾人摒神凝氣,心內劇顫。
又是失火,又是刺客,空氣中充斥著死亡的氣息。
攥緊手中的那隻箭,趙一凡大驚。沒想到,這李雲崢如此狠毒,行刺之事也幹得出來!他又氣又恨,目光急切搜尋著射箭之人的所在。同時,整個人完全擋在趙禎的身前,低聲道:“陛下,你俯下身子,有我在,沒人傷得了你。”
趙禎早已呆傻,唯唯應著,嘴唇慘白,身體不自覺發抖。
嗖!嗖嗖!
又有幾支箭突然射了過來。
趙一凡揮舞著手中的那支箭,借力用力,將射來的箭一一擋了出去,同時大喊道:“石元孫!人在樹上!弓箭手,即刻放箭!”
人群中,已有幾名宮女嚇得癱倒在地,低聲哭泣。
石元孫豈肯讓趙一凡奪了頭功,他不予迴應,仍帶人往前逼近。
趙一凡氣得牙癢癢,隻恨不能自己飛將出去,將那刺客拿下。
郭皇後哆哆嗦嗦拉著趙禎的手臂,哭道:“陛下,今日我若是死了,你萬萬要記得奴家,切莫有了新人就忘了我。”
聽此不祥之言,劉娥拉下臉來,厲聲喝道:“都給哀家閉嘴!”隨即一聲令下:“弓箭手聽令,立即放箭!”
話音方落,幾十隻箭離弦而去,一陣樹葉聲響,頓時一人從樹上掉落下來。石元孫走過去,試了試鼻息,確認已死,這才將人抬了過來。
“稟太後,刺客已被射殺!下官失察,請太後治罪!”石元孫跪下迴稟道。
此時有幾名宦官慌慌張張奔了過來,跪倒在地,驚怕道:“稟太後,寶慈殿失火!”
“稟太後,福寧殿失火!”
劉娥一聽,竟然都是寢殿,心中雖一陣寒涼,但仍強作鎮靜,吩咐道:“快!快去救火便是。不用迴稟。”
那幾人匆匆去了。
劉娥望向遠處,隱隱可見火光。她的心黯淡下去,隻覺一生的心血都要付諸東流。
趙一凡的心,此時並未在大火上,他仔細查看了那具屍首,心下斷定:此人並非被射殺,而是早已服下毒藥,乃是中毒而死。且此人從衣著打扮上來看,是一太監無疑,與西夏扯不上半點關係。
為避免再出意外,趙一凡提議道:“太後,事不宜遲,前往翔鸞閣要緊。”
劉娥臉色慘白,點點頭,正要動身,又有幾名宦官奔了過來奏事。除過福寧殿與寶慈殿,會慶殿、長春殿、崇德殿都已失火,而且有蔓延之勢。
聽完這一番稟奏,劉娥隻覺腿腳無力,哆嗦了一下,勉強站穩:“哀家知曉。命宮中所有人等全力滅火。”
那幾人應著,腳步踉踉蹌蹌而去。
看著身後的火光,她的眼神悲戚、絕望。這是一場陰謀。沒想到,這個陰謀竟然會如此驚人。她哼笑幾聲,終於支持不住,暈了過去。
此時此刻,唯一能鎮得住局麵的,隻有太後。他將目光直直逼向她,拱手笑道:“請娘娘示下。”心中,卻是焦躁難安,企盼太後能洞察他的一番良苦用心。
果然,劉娥未令他失望。
隻見她伸出一隻手臂,示意他莫要如此多禮,淺淺一笑:“凡兒此言,甚合我意。”緊接著,扭過頭命閻文應道:“翔鸞、儀鳳二閣賞月俱佳,你速速前去準備。”
“娘娘,如今夜已深,那裏風大,又靠著湖,娘娘的鳳體要緊呐!”閻文應並未看出什麽端倪,憑本能低著頭,緩緩勸道。
話音方落,郭皇後應和著,起身嗔怨道:“母後,孩兒一番苦心,好歹等歌舞完畢再去不遲。”
趙禎深深看她一眼,微微搖搖頭,命她莫要多事。她看在眼裏,卻未放在心上。
劉娥不動聲色拿起酒杯喝了一口,慢慢放下,短而有力道:“走。”說罷,揮揮手召喚來一個小姑娘,牽著她的手,下到殿中。
這位小姑娘,趙一凡一眼便認出,正是那日隨公主覲見的九兒。二人相視一笑,算作打招唿。
郭皇後見狀,一雙丹鳳眼倒立著,白了趙一凡一眼,想說什麽,又不敢造次。隻得乖乖跟在趙禎身側,一臉怨憤。
閻文應很是識相,知太後下定主意,早已快步跑出殿外,著人趕緊去收拾。慌亂中,又不忘差宮女為太後著件披風。
太後及聖上欣然前去,眾人都不敢掃了興致,亦跟在身後,一同前往。
未出大殿,隻聽閻文應尖著嗓子喊道:“太後娘娘、陛下及眾位娘娘擺駕翔鸞閣……”
一時,石元孫得令,命屬下禁軍沿路站崗。
太後、皇上及眾位妃嬪在太監宮女的簇擁下,浩浩蕩蕩一百來人,燈火輝煌,宛若遊龍,往後苑緩緩前行,甚為壯觀。
趙一凡跟在趙禎身後,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以防不測。蘇若則奉命保護太後。
而小簫,卻選擇留下,待人群離開後,趁人不注意,一翻身,上了會慶殿的房梁之上。他倒要看看,是否真的有人意圖不軌。
此時的會慶殿中,一隊宮女拿了許多食盒來,將方才的未用完的食物重新裝盤,預備拿往後苑。另有一批宮女,收拾器皿等物。未見有人異常。不多時,來了個宦官,命眾人動作麻利些,趕往後苑侍候。
一炷香功夫,眾宮女離去,蠟燭已熄,殿門也已關閉。除了殿外幾名宿衛,再無他人。
小簫沉住氣,繼續等待。偌大的宮殿,隻聽得到自己的唿吸和心跳之聲,平靜地讓人恐懼。
不知不覺,半個時辰已過。
趙一凡同太後等人已然抵達後苑的入口處。突然間,隻聽人群中傳來一聲驚唿:“火!失火了!”
登時,人群一陣騷動。每個人都驚恐地望向身後。
趙一凡迴頭一望,隻見遠處的宮殿,有兩三處飄出幾縷煙霧。看情形,火是剛燃起來,尚未到不可控的局麵。隻要撲救及時,想必不會釀成太大的損失。算時辰,八王此時應該抵達宮內,現在,就隻能寄希望與他了。
正胡亂想著,他的耳朵陡然一動,憑本能,一兩步跨到趙禎的身側,手隨眼動,霎那之間,將一支箭穩穩擒在掌心。
“刺客!有刺客!”郭皇後被推至一旁,正要發火,猛然看到這箭,登時臉色慘白,尖叫起來。
眾宿衛利刃出鞘,將太後等人團團護住,對外嚴陣以待。
弓箭手排在最前麵,等待號令。
蘇若亦忙護在太後的身前。
石元孫帶了幾人順著方才那支箭的方向,快速搜尋過去。
眾人摒神凝氣,心內劇顫。
又是失火,又是刺客,空氣中充斥著死亡的氣息。
攥緊手中的那隻箭,趙一凡大驚。沒想到,這李雲崢如此狠毒,行刺之事也幹得出來!他又氣又恨,目光急切搜尋著射箭之人的所在。同時,整個人完全擋在趙禎的身前,低聲道:“陛下,你俯下身子,有我在,沒人傷得了你。”
趙禎早已呆傻,唯唯應著,嘴唇慘白,身體不自覺發抖。
嗖!嗖嗖!
又有幾支箭突然射了過來。
趙一凡揮舞著手中的那支箭,借力用力,將射來的箭一一擋了出去,同時大喊道:“石元孫!人在樹上!弓箭手,即刻放箭!”
人群中,已有幾名宮女嚇得癱倒在地,低聲哭泣。
石元孫豈肯讓趙一凡奪了頭功,他不予迴應,仍帶人往前逼近。
趙一凡氣得牙癢癢,隻恨不能自己飛將出去,將那刺客拿下。
郭皇後哆哆嗦嗦拉著趙禎的手臂,哭道:“陛下,今日我若是死了,你萬萬要記得奴家,切莫有了新人就忘了我。”
聽此不祥之言,劉娥拉下臉來,厲聲喝道:“都給哀家閉嘴!”隨即一聲令下:“弓箭手聽令,立即放箭!”
話音方落,幾十隻箭離弦而去,一陣樹葉聲響,頓時一人從樹上掉落下來。石元孫走過去,試了試鼻息,確認已死,這才將人抬了過來。
“稟太後,刺客已被射殺!下官失察,請太後治罪!”石元孫跪下迴稟道。
此時有幾名宦官慌慌張張奔了過來,跪倒在地,驚怕道:“稟太後,寶慈殿失火!”
“稟太後,福寧殿失火!”
劉娥一聽,竟然都是寢殿,心中雖一陣寒涼,但仍強作鎮靜,吩咐道:“快!快去救火便是。不用迴稟。”
那幾人匆匆去了。
劉娥望向遠處,隱隱可見火光。她的心黯淡下去,隻覺一生的心血都要付諸東流。
趙一凡的心,此時並未在大火上,他仔細查看了那具屍首,心下斷定:此人並非被射殺,而是早已服下毒藥,乃是中毒而死。且此人從衣著打扮上來看,是一太監無疑,與西夏扯不上半點關係。
為避免再出意外,趙一凡提議道:“太後,事不宜遲,前往翔鸞閣要緊。”
劉娥臉色慘白,點點頭,正要動身,又有幾名宦官奔了過來奏事。除過福寧殿與寶慈殿,會慶殿、長春殿、崇德殿都已失火,而且有蔓延之勢。
聽完這一番稟奏,劉娥隻覺腿腳無力,哆嗦了一下,勉強站穩:“哀家知曉。命宮中所有人等全力滅火。”
那幾人應著,腳步踉踉蹌蹌而去。
看著身後的火光,她的眼神悲戚、絕望。這是一場陰謀。沒想到,這個陰謀竟然會如此驚人。她哼笑幾聲,終於支持不住,暈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