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急報之時,已是正午。
趙一凡抬眼望望天空,晴空萬裏。隨即定定心神,趕往礬樓。
二人相見,直言正事。
東方飛鴻從袖中掏出一封信,邊遞給趙一凡,邊解釋道:“此信,我是剛剛收到。是六郎派人送來的密信。”
六郎?趙一凡的心陡然一驚。
在記憶中,這個逍遙門六郎,常年留守西夏興州,密切注意西夏動向,風平浪靜之時,一年來不了一封信。而這已經是今年的第二封信,可見事關重大。第一封,是在年初之時。正因為有他的情報,一道才得知西夏有一批細作秘密進京,進而暗中調查。
“你是說,這是大胡子派人送來的?”趙一凡盯著信,確認道。
大胡子,是六郎的稱謂。至於大名,無人知曉。此人,也隻有趙一凡的師父一道見過,其餘人從來都無緣得見。據說,因其臉上的一圈絡腮胡,由此得名‘大胡子’。
東方飛鴻點點頭,臉上滿是狐疑:“隻是,平日裏密信都是由幾人分送,再合成一信。而此信,送信之人稱無須再等旁人。此舉實在不合常理,大胡子也太草率了些,若是信被人所劫,豈不是會暴露身份!”
趙一凡也覺有些蹊蹺,不過送信之人既然能通過方遠及東方飛鴻的盤問,此信想必不會有假。
“送信之人何在?”趙一凡想了想,決定見見他。若是日後有機會去西夏,也就不必再費周章聯絡。
“已經走了。”東方飛鴻一手提著酒壺,爽快迴道,“多停留一刻,便多一份危險。如今京城之內西夏使臣尚在,還是小心為好。”
趙一凡悵然一笑,隨即打開手中的密信。
這信,與平常信件無異。
白紙黑字,隻有二句:王已病危,子備發兵。機不可失,一戰可成。
雖隻有短短十六字,但是卻字字珠璣。從此信可看出,六郎提示此刻乃是最好的時機。如今西夏與甘州迴鶻近日便會交戰,鷸蚌之爭漁翁得利,趁機直搗西夏老巢,必會大勝。從而開疆擴土,一本萬利。
拿下西夏,甘州自然不在話下。從而河西走廊一帶可盡收大宋疆域。
趙一凡踟躕片刻,決定進宮麵聖。此事實在事關重大,已然超出逍遙門可掌控的範圍。
臨走,他猛然想起一件事,頓住腳,迴身問道:“可有紫煙的蹤跡?”
東方飛鴻搖搖頭,幹脆道:“沒有。看來,此次二人是分開行動。想要從李雲崢那裏探查到她的下落,估計沒有可能。”
這個,是趙一凡最為憂慮的。他們一人在明一人在暗,很有可能這是他們的策略,兵分二路,一人令對手轉移視線,而另一人,暗自行動。
“十二郎,一定要想辦法找到她。這封密信提醒我,他們的此次行動,很可能會配合西夏的軍事行動。無事便好,可若是有事,定當是驚天大事。必要時,動用一切力量,一定要找到她!”趙一凡目光犀利,語氣極為堅決。
他說這番話,是有一定根據。東方飛鴻常年在京都,脈絡十分廣泛。與丐幫等三教九流之人的交情,也是非同一般。隻要撒下大網,不愁紫煙不會現身。
僅憑著一點點蛛絲馬跡,逍遙門之人便會順藤摸瓜,繼而找到她。
東方飛鴻哈哈大笑道:“放心!這一次,要將冰美人給五郎抓迴來,省得他魂牽夢繞。”
二人擊掌一笑。
隨後,趙一凡告辭往宮中進發。
半個時辰之後,來到福寧殿。
趙禎此刻在午睡,聽到趙一凡覲見,便知馬虎不得。但礙於宮中規矩,且又不能太過寵信趙一凡,引起他人猜忌。索性再多睡片刻,這才醒轉,等收拾妥當,命他覲見。
二人閑聊片刻,他命眾人宮外侍候,這才談及正事。
看過密信,趙禎微微一笑,擺擺手,蠻不在乎:“七郎,此信不甚要緊。”
聽此言,趙一凡放下心來。其實,他的心中一直在嘀咕,到底陛下會不會主動去挑起戰爭?到此刻,已然有了答案。
自宋朝建立,大小戰事不斷,百姓苦不堪言。好不容易迎來一段相對和平時期,正好恢複元氣,休養生息。
“主子,此事可否告知太後?”趙一凡謹慎問道。
趙禎未曾多想,一口迴絕:“不必。大娘娘身體欠安,仍是每日湯藥不斷,還是不要驚擾才是。”
“依主子,此事該如何處置?”想來想去,趙一凡還是決定要個明確的答複。
趙禎品口茶,靜靜看向趙一凡,決斷道:“七郎,此事朕已知曉便是。發兵,事關國家社稷,牽扯太多。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他的聲音,不帶任何感情因素,聽起來,冷冰冰,令人敬而遠之。
然而,趙一凡卻另外有所憂慮:“陛下,隻怕我們無心別人有意。”
“此話怎講?”趙禎眉頭微皺,滿是不解。
“如今西夏與遼國關係甚為密切,更何況,遼國的興平公主遠嫁西夏,成秦晉之好。縱觀局勢,唯一讓其難以把握的,便是我國的態度。我們無心出兵,怕隻怕,西夏以小人之心,猜度我們會偷襲它。這樣一來,這些西夏細作的動機,便可窺一二。”趙一凡沉著自若,語氣沉穩,慢慢道來。
進宮的路上,他做了各種各樣的假設。其中,最大的疑點,便是李雲崢為何會以使臣的身份再次出現。這其中,必然不是巧合,而是,有不為人知的內情。
更何況,西夏使臣覲見的時間,為何偏偏選在此時?正因為有了今日的密信,他才留意到這一點。而這一點,恰恰是最為至關重要的一點,極容易被忽視。
趙禎不置可否,手捏著下巴不緊不慢發問,心中卻是暗自思量:“七郎所言甚是。依你之見,如今該當如何?”
趙一凡提議道:“陛下,以免西夏人在京都生事,不如想辦法讓其盡早離開。”
“此話有幾分道理。隻是,仲秋將至,又怎能對其失禮?隻怕要等節後,才可命禮部為其送行。”趙禎麵色平和,沉思片刻,還是覺得不妥。
不過,趙一凡仍然堅持己見:“可是陛下,正因仲秋節,京都熱鬧非凡,才容易惹出事端。還請陛下三思。”
“七郎,你未免太過小心。”趙禎的臉上閃過一絲不悅,表情些許嚴肅,“朕知道之前西夏細作的事,讓你很是憂心。不過,使臣覲見,是太過正常之事,小心防範是必須的,過猶不及。”
話已至此,趙一凡隻得隨口應下,心中卻是怏怏不樂。
他的一顆心,仍是懸在半空,焦躁難安。
不知為何,他越來越感覺到,空氣中充溢著的火藥氣息。太後的預感沒有錯。現在,他所能做的,也隻能是盡心竭力去防範。希望,一切都不過是自己的臆測。
今日的覲見,令趙一凡心中很是不爽,初次體會到伴君如伴虎的感覺。尤其是趙禎臉上種種微妙的變化,都逃不出他的眼睛,讓人很不是滋味,心也跟著黯淡下去。
入夜時分,對著窗外的一彎明月,他突然生出了恨意:管你什麽逍遙門,管你什麽皇上,老子不願伺候你!
ps:各位書友,寫書不易,求支持!有票票的,可否支持一下?留下你的評論,告訴我,你與我同在!告訴我,我並不孤單!拜謝!
趙一凡抬眼望望天空,晴空萬裏。隨即定定心神,趕往礬樓。
二人相見,直言正事。
東方飛鴻從袖中掏出一封信,邊遞給趙一凡,邊解釋道:“此信,我是剛剛收到。是六郎派人送來的密信。”
六郎?趙一凡的心陡然一驚。
在記憶中,這個逍遙門六郎,常年留守西夏興州,密切注意西夏動向,風平浪靜之時,一年來不了一封信。而這已經是今年的第二封信,可見事關重大。第一封,是在年初之時。正因為有他的情報,一道才得知西夏有一批細作秘密進京,進而暗中調查。
“你是說,這是大胡子派人送來的?”趙一凡盯著信,確認道。
大胡子,是六郎的稱謂。至於大名,無人知曉。此人,也隻有趙一凡的師父一道見過,其餘人從來都無緣得見。據說,因其臉上的一圈絡腮胡,由此得名‘大胡子’。
東方飛鴻點點頭,臉上滿是狐疑:“隻是,平日裏密信都是由幾人分送,再合成一信。而此信,送信之人稱無須再等旁人。此舉實在不合常理,大胡子也太草率了些,若是信被人所劫,豈不是會暴露身份!”
趙一凡也覺有些蹊蹺,不過送信之人既然能通過方遠及東方飛鴻的盤問,此信想必不會有假。
“送信之人何在?”趙一凡想了想,決定見見他。若是日後有機會去西夏,也就不必再費周章聯絡。
“已經走了。”東方飛鴻一手提著酒壺,爽快迴道,“多停留一刻,便多一份危險。如今京城之內西夏使臣尚在,還是小心為好。”
趙一凡悵然一笑,隨即打開手中的密信。
這信,與平常信件無異。
白紙黑字,隻有二句:王已病危,子備發兵。機不可失,一戰可成。
雖隻有短短十六字,但是卻字字珠璣。從此信可看出,六郎提示此刻乃是最好的時機。如今西夏與甘州迴鶻近日便會交戰,鷸蚌之爭漁翁得利,趁機直搗西夏老巢,必會大勝。從而開疆擴土,一本萬利。
拿下西夏,甘州自然不在話下。從而河西走廊一帶可盡收大宋疆域。
趙一凡踟躕片刻,決定進宮麵聖。此事實在事關重大,已然超出逍遙門可掌控的範圍。
臨走,他猛然想起一件事,頓住腳,迴身問道:“可有紫煙的蹤跡?”
東方飛鴻搖搖頭,幹脆道:“沒有。看來,此次二人是分開行動。想要從李雲崢那裏探查到她的下落,估計沒有可能。”
這個,是趙一凡最為憂慮的。他們一人在明一人在暗,很有可能這是他們的策略,兵分二路,一人令對手轉移視線,而另一人,暗自行動。
“十二郎,一定要想辦法找到她。這封密信提醒我,他們的此次行動,很可能會配合西夏的軍事行動。無事便好,可若是有事,定當是驚天大事。必要時,動用一切力量,一定要找到她!”趙一凡目光犀利,語氣極為堅決。
他說這番話,是有一定根據。東方飛鴻常年在京都,脈絡十分廣泛。與丐幫等三教九流之人的交情,也是非同一般。隻要撒下大網,不愁紫煙不會現身。
僅憑著一點點蛛絲馬跡,逍遙門之人便會順藤摸瓜,繼而找到她。
東方飛鴻哈哈大笑道:“放心!這一次,要將冰美人給五郎抓迴來,省得他魂牽夢繞。”
二人擊掌一笑。
隨後,趙一凡告辭往宮中進發。
半個時辰之後,來到福寧殿。
趙禎此刻在午睡,聽到趙一凡覲見,便知馬虎不得。但礙於宮中規矩,且又不能太過寵信趙一凡,引起他人猜忌。索性再多睡片刻,這才醒轉,等收拾妥當,命他覲見。
二人閑聊片刻,他命眾人宮外侍候,這才談及正事。
看過密信,趙禎微微一笑,擺擺手,蠻不在乎:“七郎,此信不甚要緊。”
聽此言,趙一凡放下心來。其實,他的心中一直在嘀咕,到底陛下會不會主動去挑起戰爭?到此刻,已然有了答案。
自宋朝建立,大小戰事不斷,百姓苦不堪言。好不容易迎來一段相對和平時期,正好恢複元氣,休養生息。
“主子,此事可否告知太後?”趙一凡謹慎問道。
趙禎未曾多想,一口迴絕:“不必。大娘娘身體欠安,仍是每日湯藥不斷,還是不要驚擾才是。”
“依主子,此事該如何處置?”想來想去,趙一凡還是決定要個明確的答複。
趙禎品口茶,靜靜看向趙一凡,決斷道:“七郎,此事朕已知曉便是。發兵,事關國家社稷,牽扯太多。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他的聲音,不帶任何感情因素,聽起來,冷冰冰,令人敬而遠之。
然而,趙一凡卻另外有所憂慮:“陛下,隻怕我們無心別人有意。”
“此話怎講?”趙禎眉頭微皺,滿是不解。
“如今西夏與遼國關係甚為密切,更何況,遼國的興平公主遠嫁西夏,成秦晉之好。縱觀局勢,唯一讓其難以把握的,便是我國的態度。我們無心出兵,怕隻怕,西夏以小人之心,猜度我們會偷襲它。這樣一來,這些西夏細作的動機,便可窺一二。”趙一凡沉著自若,語氣沉穩,慢慢道來。
進宮的路上,他做了各種各樣的假設。其中,最大的疑點,便是李雲崢為何會以使臣的身份再次出現。這其中,必然不是巧合,而是,有不為人知的內情。
更何況,西夏使臣覲見的時間,為何偏偏選在此時?正因為有了今日的密信,他才留意到這一點。而這一點,恰恰是最為至關重要的一點,極容易被忽視。
趙禎不置可否,手捏著下巴不緊不慢發問,心中卻是暗自思量:“七郎所言甚是。依你之見,如今該當如何?”
趙一凡提議道:“陛下,以免西夏人在京都生事,不如想辦法讓其盡早離開。”
“此話有幾分道理。隻是,仲秋將至,又怎能對其失禮?隻怕要等節後,才可命禮部為其送行。”趙禎麵色平和,沉思片刻,還是覺得不妥。
不過,趙一凡仍然堅持己見:“可是陛下,正因仲秋節,京都熱鬧非凡,才容易惹出事端。還請陛下三思。”
“七郎,你未免太過小心。”趙禎的臉上閃過一絲不悅,表情些許嚴肅,“朕知道之前西夏細作的事,讓你很是憂心。不過,使臣覲見,是太過正常之事,小心防範是必須的,過猶不及。”
話已至此,趙一凡隻得隨口應下,心中卻是怏怏不樂。
他的一顆心,仍是懸在半空,焦躁難安。
不知為何,他越來越感覺到,空氣中充溢著的火藥氣息。太後的預感沒有錯。現在,他所能做的,也隻能是盡心竭力去防範。希望,一切都不過是自己的臆測。
今日的覲見,令趙一凡心中很是不爽,初次體會到伴君如伴虎的感覺。尤其是趙禎臉上種種微妙的變化,都逃不出他的眼睛,讓人很不是滋味,心也跟著黯淡下去。
入夜時分,對著窗外的一彎明月,他突然生出了恨意:管你什麽逍遙門,管你什麽皇上,老子不願伺候你!
ps:各位書友,寫書不易,求支持!有票票的,可否支持一下?留下你的評論,告訴我,你與我同在!告訴我,我並不孤單!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