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郎!這是怎麽迴事?”
就在趙一凡閉上眼,心無雜念,打算接受這命運的安排之時,猛然間,遠處傳來小簫的聲音。他像是從虛無縹緲中迴到這現世,心中一顫動,眼角流出一滴淚來。
原來小簫在外等的心焦,他隻聽見裏麵傳來趙一凡的聲音,倒像是自言自語。卻怎麽也想不到,另有一高人,將聲音規避,隻傳與對話之人。他在外越想越覺得蹊蹺,擔心七郎有險,顧不得許多,忙進來查看。
發現趙一凡之時,他已躺在地上,卻見一和尚捏著他的手腕,像是在號脈一般,更是驚奇,不知這二人為何如此情形。他哪裏會想得到,再晚來一步,七郎的右手便會被折斷手筋,從此殘廢。無法用劍,便無法再擔當重任。
那僧人聽見小簫的話,並未動手,而是將趙一凡的手放了迴去。轉頭問道:“這位施主,你方才叫的,可是‘七郎’?”
小簫趕過去,不明所以,將差點虛脫的趙一凡扶起來,滿臉的疑惑:“是七郎。大師,這是何意?”又迴頭緊張道,“七郎,你沒事罷?這禿驢方才意欲何為?”
“五郎,不得無禮。”趙一凡輕聲囑咐道,長歎一聲,慶幸躲過一切。
那僧人撿起那串佛珠,站起身,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施主可是逍遙門五郎和七郎。”
“是又如何?!”小簫幹脆迴道,他已經察覺到趙一凡臉色煞白,定然有事。若是開打,豈能少了他五郎的份!
一聽此話,趙一凡心中驚訝,繼而恍然大悟。他這才想到:難不成,這位大師,是一空師叔的徒弟,奉命守護密詔。這是最合乎情理的解釋。怪就怪,他方才多心,若是提早報上名號,也可免這一番打鬥。
趙一凡心下輕快,拱手笑道:“大師見諒,在下正是逍遙門七郎趙一凡。一道乃是在下的恩師。不知大師是何人?可否相告?”
“不敢不敢。貧僧法號一空。阿彌陀佛。”那僧人自始自終神情自若,心胸坦然。
一空禪師?!
趙一凡和小簫不約而同驚喊道。再打量這僧人,皮膚白淨,毫無皺紋。怎麽看,都是三十出頭的模樣。而根據一道的年齡推算而來,一空禪師至少也已然是花甲之年,胡須全白才是。
“你——就是一空師叔?”趙一凡有些結巴,他還是難以置信,“是在下恩師一道的同門師兄?”
“不敢不敢,施主稱貧僧法號便可。”
趙一凡這才醒過神來,出家人不打妄語,看來此人的確是一空師叔。迴過頭一想,方才對戰之時,那功力深厚,確實非年輕小輩可企及。
他忙跪下,連磕頭三下,“徒兒趙一凡拜見一空師叔。方才多有得罪,還請師叔海涵。”
一空一手攙趙一凡起身,口中連連“阿彌陀佛”。
小簫在旁撇著嘴,一臉壞笑道:“我說大師,你好好的,怎麽說在外雲遊?害的我們連下三濫的手段都使出來了。你倒是悠哉悠哉,在這裏乘涼,成了個活神仙。你也普度眾生一下罷。第一個,需要度的,就是我。”
“罪過,罪過。”一空的目光看向小簫道,“施主心胸坦蕩,氣度瀟灑,乃有福之人。貧僧知師弟與其徒兒有難,這才在此守候。想那害人之人定然心有不甘,若再尋到此處,故要將他度化。卻並不知徒兒已然安全無事。實在罪過。”
趙一凡終於得知事情的真相。原來,一空師叔使出障眼法,為的便是守護密詔。但佛家有殺戒,隻得將罪惡之人度化。
“師叔,你怎知,我們師徒有難?”趙一凡不解道。
“阿彌陀佛。不可說,不可說。”
一聽此佛語,趙一凡知道,再問下去,也是無益。佛教大師總透著絲絲神秘,他們看透生死,主張善惡生死因果輪迴。自然,總有常人難以理解之事。那些得道高僧,都可算得出圓寂之時。這些,也就不足為奇了。
想想,趙一凡心中悄然一樂。暗想,大師算的其實並無錯。他怎麽可能算得出二十一世紀的人會穿越迴來呢?如果真要算出來,恐怕要得道成仙才可吧!
小簫嬉皮笑臉道:“大師,你們佛教之人總說,不可說。那麽,我便請教一個可說之事:不知大師貴庚?可否教教在下如何永葆年輕?”
趙一凡白了他一眼:這種問題,都能問出來?!他搶道:“師叔,事情緊急。我今日便是來取密詔。求師叔準許。”
一空點點頭,道:“阿彌陀佛,施主盡管去取。因果循環。緣起即滅,緣生已空。貧僧也可了一樁心願。日後正道歸真,再無羈絆。”
不知為何,趙一凡聽此言,倒聽出一番蒼涼之感。他謝過師叔,轉身往方才的書櫃處走去,按下機關,隨即書櫃震顫,往後挪出二尺,閃出秘道的入口來。
趙一凡沿階而下,走入幽黑的秘道。他未點火把,也用不著火折子,隻需稍加適應,憑借著入口的亮光便足以將裏麵看得清清楚楚。邊走,他邊計算著步伐。在十八步之時,他停下腳步,在牆壁上摸索起來。按一道的說法,牆壁處有一機關,隻要找到它,便會打開一處暗格,裏麵所放之物,便是密詔。
趙一凡沉下心來,冷靜尋找。他的左手暗暗用力,劃過每一寸牆壁。隻要有機關,都逃不過他的掌心。
嘭!
果如一道所言,一個暗格猛然彈出。趙一凡心花怒放,一個劍步邁過去,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普通的灰布包裹,毫不起眼。謹慎起見,他迅速打開來,裏麵是一個長方形精美的漆盒。他這才放下心來,應該不假。
他重又將東西包裹好,提在手裏,這才發現底下墊了厚厚一層灰白的粉末,不覺會心讚許:果然周密,連防潮之物都是一絲不苟。
關上暗格,趙一凡將目光探向秘道深處,黑漆漆一片,不知通往何處。而這望不到頭的秘道兩側,依他腦中的經驗來判斷,必然有不少密室。既然是藏經樓的秘道,也會放些佛教的孤本罷。
拿到東西,不便久留,趙一凡將一切恢複原狀,迴到一空師叔及小簫身邊。二人已然是聊得不亦樂乎。一問一答,頗有意趣。
小簫眉角飛揚,看趙一凡歸來,放下話頭,道:“七郎,方才大師說,即使咱們不來取密詔,他也會在仲秋節,借著聖上到相國寺祈福之時,將密詔呈上。”
一聽此言,趙一凡滿心欽佩:一空師叔乃方外之人,仍能放下一切,插手這塵俗之事,實在可配得上“空”字。不過,如今五月末,離八月十五還有兩個半月,而情勢危急,看來是等不到那時候了。
趙一凡感激道:“多謝師叔。恩師在天有靈,也可安息了。我定然不叫他失望。”
一空禪師聽此言,讓小簫在旁邊等候片刻,他要單獨囑咐趙一凡幾句。小簫嘻嘻哈哈過去,隻要他想聽,怎麽能聽不到呢?
一空語重心長道:“施主,你殺念太重,迴頭是岸。切記,得饒人處且饒人。種善因,行善事,方是大道。切勿讓心魔迷了心智。阿彌陀佛。”
趙一凡的心事,他的疑問,就在一空師叔的隻言片語中得到了化解。為了冤死的恩師,還有他的前生,他又怎能咽得下這口怒氣。他要用張德忠的頭顱,來祭奠冤魂。心魔,難道,這就是心魔?
辭別一空師叔,趙一凡的心無比的平靜。或許真如一空師叔所說,他中了心魔,事事總覺緊張無望,壓力已然到了爆炸的極限,難以伸屈自如。
在身旁的小簫無比興奮,訴說一空禪師的種種過人之處,滿是欽佩之情。趙一凡從話語間,這才得知,一空禪師居然有控製聲音的本事。這需要極強的內力,控製氣流的走向。看來,他要學的,還很多。看著小簫臉上的神采飛揚,他不覺想起師叔言他“有福之人”的話來。
一路有所思,趙一凡這趟相國寺之行,也算是頗有心得。迴到王府,已是日薄西山。
用過飯,眾人在書房圍坐。
大簫已將趙一凡囑托之事安排妥當。趙一凡將心中隱憂細細告知王爺,趙元儼倒是看得很開,並不放在心上。閑聊片刻,各自迴房歇息。
趙一凡同大小簫迴到臥房,正欲要打開包裹,大簫笑吟吟走過來道:“七郎,莫急。下午郡主派人送來藥膏,先塗上再說。丫鬟此刻正熬著藥,等會要趁熱服下。郡主吩咐了,一定要按時用藥,才可盡快康複。我可不敢抗命,隻有監督與你。”
“今日這一鬧,咱們就是光明正大在王府住著,也無用多慮。她太後還能幾次三番親來搜查不成?倒是有幾日安生日子過了。”小簫一躍到床上,渾身舒服,心情爽快。隨即,他又將今日一空禪師之事向大簫娓娓道來。
大簫替趙一凡褪下衣衫,不覺一驚,隻見其背部的傷口重又裂開,將纏裹的白布浸染的點點斑斑。得知來龍去脈後,他歎道:“這反反複複,不知你這傷如何才得好?”
趙一凡擺擺頭,無謂道:“不妨事。這兩日,我覺得氣色好多了。渾身也有的是力氣,畢竟養了這麽多天。傷也是皮外傷,會很快好的。”
“七郎,你真是多福。有個這麽賢良的妻子,又有阿蓮那樣的一往情深。你這輩子,可真是沒白活。”小簫發出一聲長歎。
一聽這話,趙一凡啞然失笑:這個有福之人還有他豔羨之事?三人說笑一番。小簫隻不肯提過往情史,讓趙一凡恨的牙癢癢,拿他無法。
一時丫鬟送過藥來,趙一凡喝罷,插上門,三人圍坐在床上,心中狂跳:這密詔究竟寫了些什麽,很快便會揭曉。
就在趙一凡閉上眼,心無雜念,打算接受這命運的安排之時,猛然間,遠處傳來小簫的聲音。他像是從虛無縹緲中迴到這現世,心中一顫動,眼角流出一滴淚來。
原來小簫在外等的心焦,他隻聽見裏麵傳來趙一凡的聲音,倒像是自言自語。卻怎麽也想不到,另有一高人,將聲音規避,隻傳與對話之人。他在外越想越覺得蹊蹺,擔心七郎有險,顧不得許多,忙進來查看。
發現趙一凡之時,他已躺在地上,卻見一和尚捏著他的手腕,像是在號脈一般,更是驚奇,不知這二人為何如此情形。他哪裏會想得到,再晚來一步,七郎的右手便會被折斷手筋,從此殘廢。無法用劍,便無法再擔當重任。
那僧人聽見小簫的話,並未動手,而是將趙一凡的手放了迴去。轉頭問道:“這位施主,你方才叫的,可是‘七郎’?”
小簫趕過去,不明所以,將差點虛脫的趙一凡扶起來,滿臉的疑惑:“是七郎。大師,這是何意?”又迴頭緊張道,“七郎,你沒事罷?這禿驢方才意欲何為?”
“五郎,不得無禮。”趙一凡輕聲囑咐道,長歎一聲,慶幸躲過一切。
那僧人撿起那串佛珠,站起身,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施主可是逍遙門五郎和七郎。”
“是又如何?!”小簫幹脆迴道,他已經察覺到趙一凡臉色煞白,定然有事。若是開打,豈能少了他五郎的份!
一聽此話,趙一凡心中驚訝,繼而恍然大悟。他這才想到:難不成,這位大師,是一空師叔的徒弟,奉命守護密詔。這是最合乎情理的解釋。怪就怪,他方才多心,若是提早報上名號,也可免這一番打鬥。
趙一凡心下輕快,拱手笑道:“大師見諒,在下正是逍遙門七郎趙一凡。一道乃是在下的恩師。不知大師是何人?可否相告?”
“不敢不敢。貧僧法號一空。阿彌陀佛。”那僧人自始自終神情自若,心胸坦然。
一空禪師?!
趙一凡和小簫不約而同驚喊道。再打量這僧人,皮膚白淨,毫無皺紋。怎麽看,都是三十出頭的模樣。而根據一道的年齡推算而來,一空禪師至少也已然是花甲之年,胡須全白才是。
“你——就是一空師叔?”趙一凡有些結巴,他還是難以置信,“是在下恩師一道的同門師兄?”
“不敢不敢,施主稱貧僧法號便可。”
趙一凡這才醒過神來,出家人不打妄語,看來此人的確是一空師叔。迴過頭一想,方才對戰之時,那功力深厚,確實非年輕小輩可企及。
他忙跪下,連磕頭三下,“徒兒趙一凡拜見一空師叔。方才多有得罪,還請師叔海涵。”
一空一手攙趙一凡起身,口中連連“阿彌陀佛”。
小簫在旁撇著嘴,一臉壞笑道:“我說大師,你好好的,怎麽說在外雲遊?害的我們連下三濫的手段都使出來了。你倒是悠哉悠哉,在這裏乘涼,成了個活神仙。你也普度眾生一下罷。第一個,需要度的,就是我。”
“罪過,罪過。”一空的目光看向小簫道,“施主心胸坦蕩,氣度瀟灑,乃有福之人。貧僧知師弟與其徒兒有難,這才在此守候。想那害人之人定然心有不甘,若再尋到此處,故要將他度化。卻並不知徒兒已然安全無事。實在罪過。”
趙一凡終於得知事情的真相。原來,一空師叔使出障眼法,為的便是守護密詔。但佛家有殺戒,隻得將罪惡之人度化。
“師叔,你怎知,我們師徒有難?”趙一凡不解道。
“阿彌陀佛。不可說,不可說。”
一聽此佛語,趙一凡知道,再問下去,也是無益。佛教大師總透著絲絲神秘,他們看透生死,主張善惡生死因果輪迴。自然,總有常人難以理解之事。那些得道高僧,都可算得出圓寂之時。這些,也就不足為奇了。
想想,趙一凡心中悄然一樂。暗想,大師算的其實並無錯。他怎麽可能算得出二十一世紀的人會穿越迴來呢?如果真要算出來,恐怕要得道成仙才可吧!
小簫嬉皮笑臉道:“大師,你們佛教之人總說,不可說。那麽,我便請教一個可說之事:不知大師貴庚?可否教教在下如何永葆年輕?”
趙一凡白了他一眼:這種問題,都能問出來?!他搶道:“師叔,事情緊急。我今日便是來取密詔。求師叔準許。”
一空點點頭,道:“阿彌陀佛,施主盡管去取。因果循環。緣起即滅,緣生已空。貧僧也可了一樁心願。日後正道歸真,再無羈絆。”
不知為何,趙一凡聽此言,倒聽出一番蒼涼之感。他謝過師叔,轉身往方才的書櫃處走去,按下機關,隨即書櫃震顫,往後挪出二尺,閃出秘道的入口來。
趙一凡沿階而下,走入幽黑的秘道。他未點火把,也用不著火折子,隻需稍加適應,憑借著入口的亮光便足以將裏麵看得清清楚楚。邊走,他邊計算著步伐。在十八步之時,他停下腳步,在牆壁上摸索起來。按一道的說法,牆壁處有一機關,隻要找到它,便會打開一處暗格,裏麵所放之物,便是密詔。
趙一凡沉下心來,冷靜尋找。他的左手暗暗用力,劃過每一寸牆壁。隻要有機關,都逃不過他的掌心。
嘭!
果如一道所言,一個暗格猛然彈出。趙一凡心花怒放,一個劍步邁過去,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普通的灰布包裹,毫不起眼。謹慎起見,他迅速打開來,裏麵是一個長方形精美的漆盒。他這才放下心來,應該不假。
他重又將東西包裹好,提在手裏,這才發現底下墊了厚厚一層灰白的粉末,不覺會心讚許:果然周密,連防潮之物都是一絲不苟。
關上暗格,趙一凡將目光探向秘道深處,黑漆漆一片,不知通往何處。而這望不到頭的秘道兩側,依他腦中的經驗來判斷,必然有不少密室。既然是藏經樓的秘道,也會放些佛教的孤本罷。
拿到東西,不便久留,趙一凡將一切恢複原狀,迴到一空師叔及小簫身邊。二人已然是聊得不亦樂乎。一問一答,頗有意趣。
小簫眉角飛揚,看趙一凡歸來,放下話頭,道:“七郎,方才大師說,即使咱們不來取密詔,他也會在仲秋節,借著聖上到相國寺祈福之時,將密詔呈上。”
一聽此言,趙一凡滿心欽佩:一空師叔乃方外之人,仍能放下一切,插手這塵俗之事,實在可配得上“空”字。不過,如今五月末,離八月十五還有兩個半月,而情勢危急,看來是等不到那時候了。
趙一凡感激道:“多謝師叔。恩師在天有靈,也可安息了。我定然不叫他失望。”
一空禪師聽此言,讓小簫在旁邊等候片刻,他要單獨囑咐趙一凡幾句。小簫嘻嘻哈哈過去,隻要他想聽,怎麽能聽不到呢?
一空語重心長道:“施主,你殺念太重,迴頭是岸。切記,得饒人處且饒人。種善因,行善事,方是大道。切勿讓心魔迷了心智。阿彌陀佛。”
趙一凡的心事,他的疑問,就在一空師叔的隻言片語中得到了化解。為了冤死的恩師,還有他的前生,他又怎能咽得下這口怒氣。他要用張德忠的頭顱,來祭奠冤魂。心魔,難道,這就是心魔?
辭別一空師叔,趙一凡的心無比的平靜。或許真如一空師叔所說,他中了心魔,事事總覺緊張無望,壓力已然到了爆炸的極限,難以伸屈自如。
在身旁的小簫無比興奮,訴說一空禪師的種種過人之處,滿是欽佩之情。趙一凡從話語間,這才得知,一空禪師居然有控製聲音的本事。這需要極強的內力,控製氣流的走向。看來,他要學的,還很多。看著小簫臉上的神采飛揚,他不覺想起師叔言他“有福之人”的話來。
一路有所思,趙一凡這趟相國寺之行,也算是頗有心得。迴到王府,已是日薄西山。
用過飯,眾人在書房圍坐。
大簫已將趙一凡囑托之事安排妥當。趙一凡將心中隱憂細細告知王爺,趙元儼倒是看得很開,並不放在心上。閑聊片刻,各自迴房歇息。
趙一凡同大小簫迴到臥房,正欲要打開包裹,大簫笑吟吟走過來道:“七郎,莫急。下午郡主派人送來藥膏,先塗上再說。丫鬟此刻正熬著藥,等會要趁熱服下。郡主吩咐了,一定要按時用藥,才可盡快康複。我可不敢抗命,隻有監督與你。”
“今日這一鬧,咱們就是光明正大在王府住著,也無用多慮。她太後還能幾次三番親來搜查不成?倒是有幾日安生日子過了。”小簫一躍到床上,渾身舒服,心情爽快。隨即,他又將今日一空禪師之事向大簫娓娓道來。
大簫替趙一凡褪下衣衫,不覺一驚,隻見其背部的傷口重又裂開,將纏裹的白布浸染的點點斑斑。得知來龍去脈後,他歎道:“這反反複複,不知你這傷如何才得好?”
趙一凡擺擺頭,無謂道:“不妨事。這兩日,我覺得氣色好多了。渾身也有的是力氣,畢竟養了這麽多天。傷也是皮外傷,會很快好的。”
“七郎,你真是多福。有個這麽賢良的妻子,又有阿蓮那樣的一往情深。你這輩子,可真是沒白活。”小簫發出一聲長歎。
一聽這話,趙一凡啞然失笑:這個有福之人還有他豔羨之事?三人說笑一番。小簫隻不肯提過往情史,讓趙一凡恨的牙癢癢,拿他無法。
一時丫鬟送過藥來,趙一凡喝罷,插上門,三人圍坐在床上,心中狂跳:這密詔究竟寫了些什麽,很快便會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