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根深蒂固的門閥世家
今日離開皇城,來日取你皇位 作者:墨行天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遼東襄平郡府內,林俊峰一直坐在那裏,似乎在等待著什麽
不久後,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隨即抬頭望去,隻見祝玉龍快步走了進來
“公子,南方出事了”
“坐”林俊峰伸手指了下旁邊,順便給他倒了一碗水
祝玉龍也不做其他,伸手端起碗就大飲了一口
等他稍微歇息後,林俊峰才問道:“南方出什麽事了?”
他從懷中取出信件,遞了過去:“公子,這是南方傳來的急信”
林俊峰立即接了過來,從上到下都看了一遍
“嗯,還真如當初推斷的那樣,你立即傳信,讓一部分太平道北上冀州”
祝玉龍立即明白他的意思:“公子是想拖住征北大軍,引征東大軍全部出動”
“嗯,現在他們肯定已經知道暗中還有一隻推手,所以不敢輕舉妄動”林俊峰輕點了一下頭,眼神中透露著一絲狡詐
“既然他們不動,那就給他們創造機會”
“對了,可打聽到是何人領軍?”
“目前還沒有消息,現在應該在傳來的路上”
“……”
“明白了,那屬下這就去安排”
“嗯,去吧”
就在他快走到門口的時候,林俊峰突然叫住了他
“等等”
祝玉龍停下腳步,迴過頭來:“公子還有何吩咐?”
“傳信給我們的人,讓他們裝的像一些,不要太過於刻意,多少也要擋一下”
祝玉龍突然想到了一個好笑的畫麵,隨後笑著點了點頭
……
林俊峰站在窗邊望著遠處
‘既然中原動蕩已經開始,那也該對倭寇動手了’
‘正好趁現在解決這個麻煩,免得到時候再來一次’
“來人”
“公子”一個聲音從角落裏傳來
“傳信問一問夢辰,水軍的訓練情況及戰船的情況”
“是”
林俊峰抬頭望向南方:“也不知道你能堅持到幾時,但願你能給力一些,別一下就沒了”
“最起碼,必須在東征倭寇結束之後你在倒下也可以,這樣就有更多的心思放在中原這盤棋上”
這時候,祝玉龍快速走了進來:“公子,信已經傳過來了,此次長安那位派遣呂梁為帥,張峰、高淳為副帥”
“從征東大軍中分出十萬人馬,另收編各州郡現有兵馬組建二十萬大軍南下”
“不過,據潛伏在他們身邊的暗衛迴信,目前三人兵分兩路各自前往揚州和荊州,…”
“另外,他們似乎尋找了新的幫手,公子肯定沒想到這些人是誰”
“噢?不妨說來聽聽”林俊峰迴過頭來
“公子,他們在南下的途中派人拜訪了各地大族,似乎是想要從他們手上獲得兵源和糧草補給”
……
林俊峰想了想,他們的確隻有這條路最好選
“若是我沒記錯的話,這呂梁都是隴右一帶世家之人吧?”
“不錯,呂家再隴右一帶的勢力的確非常強,另外兩個分別是汝南高家、洛陽張家”
林俊峰深吸了一口氣:“這些世家養了大量佃農,有大量的土地及豐厚的家底”
“我突然發現,這天下爭來爭去都是世家因利益分配上出了問題,再加上與皇權的明爭暗鬥,這也導致一個接著一個王朝不斷的更替,而世家依然是那個世家”
祝玉龍坐在椅子上:“這也是沒辦法的,畢竟很多東西都掌控在世家手中,皇權若想穩定,就必須讓出足夠多的利益,不然,永無寧日”
“嗯,不談這些了”
這時候,公孫策、季羨林二人從門外走了進來
“公子”
“嗯,坐”
二人坐好後,林俊峰繼續說道:“相信你們都知道消息了”
“嗯,也是剛聽說的,不過,朝廷派誰領軍?”
祝玉龍應道:“呂梁為主帥、張峰、高淳二人為副帥”
“原來是他們”公孫策捋著胡須:“當年在金陵為官之時,曾與呂家有過一些來往,這個呂家的來頭可不小,傳承至今已經快有八百年了”
“宋文帝時期,呂家之祖呂明曾擔任過宰相一職,後來因站錯隊伍,在此後數百年裏起起伏伏,…”
“八百年啊,宋朝傳國三百三十五年,乾朝二百九十八年,兩個王朝加起來都還沒有一個呂家傳承時間長”
“除了呂家之外,還有不少都是傳承了數百年的大家族”
“唉,可以說是根深蒂固啊”
……
林俊峰聽完他說的這些話後,突然想到那個人
一個讓天下門閥世家膽寒之人
“公子暗中命人組建太平道,是否是因為此事?”季羨林似乎猜透了他的用意,而林俊峰也不打算隱瞞此事
“嗯,多少有一點吧,若不將他們鏟除,這片天地很難再有新生”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世家將會再次現身,不過隻要牢牢掌控住軍權、政權,調整官員選拔製度,製定嚴格的律法,…”
“公子,可征西大軍?”
“放心,到時候自有辦法對付他們,隻要熊偉峰別在這個時候突然倒下,那我們的計劃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
……
數天後,張角收到了密信,立即將張梁、張寶找過來
“大哥,這麽著急喚我們迴來是有什麽事情?”張寶剛進門就問道
“嗯,公子命人傳來密信,讓我們北上冀州”
“冀州?”
“不錯,不把地方放出來,那幾個就不敢輕易動手,所以必須給他們創造機會,這是公子信中的意思”
張寶、張梁互相看了一眼,隨即問道:“是所有人都北上嗎?”
“不必,隻需帶上一部分人就可以,現在熊偉峰在南方造反,那些百姓肯定會四處逃竄,躲避災難”
“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兄弟二人頓時明白了過來
“大哥你說,我們按照你的意思做”
“…”在三兄弟的安排下,太平道開始暗中向北靠攏,中原各州也留下了一部分人馬
不久後,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隨即抬頭望去,隻見祝玉龍快步走了進來
“公子,南方出事了”
“坐”林俊峰伸手指了下旁邊,順便給他倒了一碗水
祝玉龍也不做其他,伸手端起碗就大飲了一口
等他稍微歇息後,林俊峰才問道:“南方出什麽事了?”
他從懷中取出信件,遞了過去:“公子,這是南方傳來的急信”
林俊峰立即接了過來,從上到下都看了一遍
“嗯,還真如當初推斷的那樣,你立即傳信,讓一部分太平道北上冀州”
祝玉龍立即明白他的意思:“公子是想拖住征北大軍,引征東大軍全部出動”
“嗯,現在他們肯定已經知道暗中還有一隻推手,所以不敢輕舉妄動”林俊峰輕點了一下頭,眼神中透露著一絲狡詐
“既然他們不動,那就給他們創造機會”
“對了,可打聽到是何人領軍?”
“目前還沒有消息,現在應該在傳來的路上”
“……”
“明白了,那屬下這就去安排”
“嗯,去吧”
就在他快走到門口的時候,林俊峰突然叫住了他
“等等”
祝玉龍停下腳步,迴過頭來:“公子還有何吩咐?”
“傳信給我們的人,讓他們裝的像一些,不要太過於刻意,多少也要擋一下”
祝玉龍突然想到了一個好笑的畫麵,隨後笑著點了點頭
……
林俊峰站在窗邊望著遠處
‘既然中原動蕩已經開始,那也該對倭寇動手了’
‘正好趁現在解決這個麻煩,免得到時候再來一次’
“來人”
“公子”一個聲音從角落裏傳來
“傳信問一問夢辰,水軍的訓練情況及戰船的情況”
“是”
林俊峰抬頭望向南方:“也不知道你能堅持到幾時,但願你能給力一些,別一下就沒了”
“最起碼,必須在東征倭寇結束之後你在倒下也可以,這樣就有更多的心思放在中原這盤棋上”
這時候,祝玉龍快速走了進來:“公子,信已經傳過來了,此次長安那位派遣呂梁為帥,張峰、高淳為副帥”
“從征東大軍中分出十萬人馬,另收編各州郡現有兵馬組建二十萬大軍南下”
“不過,據潛伏在他們身邊的暗衛迴信,目前三人兵分兩路各自前往揚州和荊州,…”
“另外,他們似乎尋找了新的幫手,公子肯定沒想到這些人是誰”
“噢?不妨說來聽聽”林俊峰迴過頭來
“公子,他們在南下的途中派人拜訪了各地大族,似乎是想要從他們手上獲得兵源和糧草補給”
……
林俊峰想了想,他們的確隻有這條路最好選
“若是我沒記錯的話,這呂梁都是隴右一帶世家之人吧?”
“不錯,呂家再隴右一帶的勢力的確非常強,另外兩個分別是汝南高家、洛陽張家”
林俊峰深吸了一口氣:“這些世家養了大量佃農,有大量的土地及豐厚的家底”
“我突然發現,這天下爭來爭去都是世家因利益分配上出了問題,再加上與皇權的明爭暗鬥,這也導致一個接著一個王朝不斷的更替,而世家依然是那個世家”
祝玉龍坐在椅子上:“這也是沒辦法的,畢竟很多東西都掌控在世家手中,皇權若想穩定,就必須讓出足夠多的利益,不然,永無寧日”
“嗯,不談這些了”
這時候,公孫策、季羨林二人從門外走了進來
“公子”
“嗯,坐”
二人坐好後,林俊峰繼續說道:“相信你們都知道消息了”
“嗯,也是剛聽說的,不過,朝廷派誰領軍?”
祝玉龍應道:“呂梁為主帥、張峰、高淳二人為副帥”
“原來是他們”公孫策捋著胡須:“當年在金陵為官之時,曾與呂家有過一些來往,這個呂家的來頭可不小,傳承至今已經快有八百年了”
“宋文帝時期,呂家之祖呂明曾擔任過宰相一職,後來因站錯隊伍,在此後數百年裏起起伏伏,…”
“八百年啊,宋朝傳國三百三十五年,乾朝二百九十八年,兩個王朝加起來都還沒有一個呂家傳承時間長”
“除了呂家之外,還有不少都是傳承了數百年的大家族”
“唉,可以說是根深蒂固啊”
……
林俊峰聽完他說的這些話後,突然想到那個人
一個讓天下門閥世家膽寒之人
“公子暗中命人組建太平道,是否是因為此事?”季羨林似乎猜透了他的用意,而林俊峰也不打算隱瞞此事
“嗯,多少有一點吧,若不將他們鏟除,這片天地很難再有新生”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世家將會再次現身,不過隻要牢牢掌控住軍權、政權,調整官員選拔製度,製定嚴格的律法,…”
“公子,可征西大軍?”
“放心,到時候自有辦法對付他們,隻要熊偉峰別在這個時候突然倒下,那我們的計劃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
……
數天後,張角收到了密信,立即將張梁、張寶找過來
“大哥,這麽著急喚我們迴來是有什麽事情?”張寶剛進門就問道
“嗯,公子命人傳來密信,讓我們北上冀州”
“冀州?”
“不錯,不把地方放出來,那幾個就不敢輕易動手,所以必須給他們創造機會,這是公子信中的意思”
張寶、張梁互相看了一眼,隨即問道:“是所有人都北上嗎?”
“不必,隻需帶上一部分人就可以,現在熊偉峰在南方造反,那些百姓肯定會四處逃竄,躲避災難”
“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兄弟二人頓時明白了過來
“大哥你說,我們按照你的意思做”
“…”在三兄弟的安排下,太平道開始暗中向北靠攏,中原各州也留下了一部分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