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紅杏出牆
今日離開皇城,來日取你皇位 作者:墨行天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梁浩然給內衛府下達了第一個任務,暗中監視三大將軍府,哪怕有任何一絲動靜都要傳到他耳邊
當晚,梁浩然收到內衛府的消息時,內心總算鬆了口氣,他現在最怕的就是三大將軍突然有動靜
‘這些人還算安分,可光安分還不行,得把他們收為己用才能確保日後不出問題’
‘除了三大將軍府外,還有其他官員,當初那個老不死還在的時候,本宮根本不敢有任何越界的動作’
‘一旦讓那個老不死的察覺到本宮威脅到他,可能那時候本宮早就已經被貶為庶民了’
‘既然現在已經死了,那也就不必再忌憚此事,隻要內衛府被牢牢掌控在朕的手中,朝中那個官員遲早都會臣服於朕’
‘外公所言不錯,拉攏一批,敲打一批,既然這些人不識好歹,那朕不妨支持一批新人,讓他們與朝中各派抗衡,這樣一來就無人威脅到朕的江山’
‘要不’梁浩然內心突然有了一個想法
‘嗯,可以考慮讓二位舅父他們上來,分別把他們安插進入戶部、吏部’
梁浩然立即從楊穎欣的懷中坐立起來
“陛下這是?”
“皇後不必著急,朕要辦一件大事”他快速來到桌前,桌麵上擺放著數排竹牌,每片竹牌上都刻有一個名字
梁浩然伸手取來一支筆,分別在兩片竹牌上打了一個叉
戶部尚書盧錫安
兵部左侍郎祖馬龍
“陛下,這是?”楊穎欣有些疑惑的看著他的動作
“皇後啊,朕近日思來想去,總覺得朝堂上的勢力不一定都會向著朕”
“再加上近日所發生的事情,這些勢力暗中可能已經聯合,萬一他們選擇在朕登基的那天一同發作,那朕的臉麵該往哪放?”
“這”楊穎欣的臉色頓時變得慘白,要知道自己的男人才死得半個多月,自己就先紅杏出牆
萬一這事傳出去,那這個臉可就丟大了,雖然大梁律令上已經明確規定,父死妻從子,可也要等到入葬有效三年之後才行
“那不知陛下?”
“朕不打算公開父皇的死訊,先等到登基穩定後再商議此事”
“陛下是想秘不發喪?”
“嗯,一切都是為了穩固朝堂,相信父皇能理解朕的苦衷”
“那不知陛下這是?”
“朕打算把這二人給換掉,讓舅父上位”
“這”楊穎欣頓時驚呆了,內心就像一顆石頭墜入平靜的海麵,頓時引起驚濤駭浪
“陛下,這怎麽可以?”
“皇後不必擔心,朕已經掌控了他們所犯下的罪行,等到登基的那天,朕要拿他們立威”
楊穎欣是個聰明人,她從梁浩然的話中聽到了言外之意
“陛下是想?”
“不錯,隻要二位舅父齊心協力,與外公合謀,如此一來,朕對朝堂的把控將會得到進一步加強”
“那…秦會?”
梁浩然露出一抹藐視的輕笑:“哼,那個老狐狸雖然隱藏的很好,可依然被朕抓住了尾巴,他逃不過朕的手掌心”
“而且他的手腳也不幹淨,當初父皇還在時,他就借機弄到了不少好處”
“那,為何當初秦會不被先王除掉?”
“哈哈哈,皇後想漏了一個地方,皇後可知道為何曆代王朝皇帝都喜歡用貪官嗎?”
“臣妾不知”
“因為貪官的把柄都落在皇帝的手裏,他們是貪了點,但他們更清楚哪些東西應該碰,哪些東西不應該去碰”
“就比如皇權,父皇在的時候,秦會是很貪,可他從來沒有對皇權伸過手,他也知道自己的把柄落到父皇的手上,所以才會盡心盡力為父皇做事”
“就像當年為了除掉林家,秦會為父皇做了很多上不了台麵的事”
“一旦此事敗露,秦會肯定主動站出來攬掉一切責任,而父皇也不過是多費了一些口舌,把所有責任都通通推掉”
……
“陛下是打算將秦會收為己用?”
“不錯,正有此意”梁浩然很是肯定的點了點頭,把一片刻有秦會二字的竹牌覆蓋住
“隻要能這三人收入朕的麾下,哪怕朝中百官再怎麽反對都不是朕的對手”
“可如何確認此三人會臣服於陛下呢?”
“哈哈哈,他們會主動臣服的”
“陛下,這三人皆不是普通人,雖然他們的家人都掌控在陛下的手中,可陛下有沒有想過?萬一他們壯士斷腕,一同背叛了陛下,再加上他們在軍中的威望,恐怕要有大禍啊”
“哼,他們敢”梁浩然冷哼了一聲,眼光很是鋒利:“隻要他們稍微敢動一下,朕的人就會動手,親自結果了他們”
“皇後不要忘了現在內衛府已經被朕牢牢掌控在手中,朝中百官的所有信息都掌控在朕的手上,大梁十三州一百零八郡一千一百八十個縣,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朕都能在最短時間內知道”
“陛下是說,這三人身邊有內衛府的人?”
“嗯,父皇早有先見之明,在他們離開的時候就已經收買了他們身邊的所有人,哪怕是他們現在府上的一個丫鬟都是朕的人,誰也逃不過朕的手掌心”
“那太好了,如此一來,陛下就不用那麽操心”楊穎欣一臉興奮的抱著她,一雙小手伸向某個地方摸索
“哈哈哈…,不錯,皇後最能體諒朕了”
就在享受服務的時候,梁浩然內心卻在想著另外一件事情
‘光是外舅他們還不行,這樣的確可以讓整個朝堂無人敢與朕作對’
‘可他們終究是外戚,一旦朝堂上出現一家獨大,那朕的位置可就危險,所以暗中還要扶持一支勢力與之抗衡’
‘這些人必須要絕對忠誠於朕,隻要離開了朕就死路一條的那種,隻有如此他們才會永遠忠誠於朕,不會叛變’
‘不過,該選擇誰呢?一般人肯定不行,這些人必須是朕身邊最親近的人’
‘內衛府隻能負責打探各種消息,與那些老狐狸鬥是鬥不過的,所以得找一個比較精明的人來坐鎮這個位置’
‘那該找誰呢?’
……
當晚,梁浩然收到內衛府的消息時,內心總算鬆了口氣,他現在最怕的就是三大將軍突然有動靜
‘這些人還算安分,可光安分還不行,得把他們收為己用才能確保日後不出問題’
‘除了三大將軍府外,還有其他官員,當初那個老不死還在的時候,本宮根本不敢有任何越界的動作’
‘一旦讓那個老不死的察覺到本宮威脅到他,可能那時候本宮早就已經被貶為庶民了’
‘既然現在已經死了,那也就不必再忌憚此事,隻要內衛府被牢牢掌控在朕的手中,朝中那個官員遲早都會臣服於朕’
‘外公所言不錯,拉攏一批,敲打一批,既然這些人不識好歹,那朕不妨支持一批新人,讓他們與朝中各派抗衡,這樣一來就無人威脅到朕的江山’
‘要不’梁浩然內心突然有了一個想法
‘嗯,可以考慮讓二位舅父他們上來,分別把他們安插進入戶部、吏部’
梁浩然立即從楊穎欣的懷中坐立起來
“陛下這是?”
“皇後不必著急,朕要辦一件大事”他快速來到桌前,桌麵上擺放著數排竹牌,每片竹牌上都刻有一個名字
梁浩然伸手取來一支筆,分別在兩片竹牌上打了一個叉
戶部尚書盧錫安
兵部左侍郎祖馬龍
“陛下,這是?”楊穎欣有些疑惑的看著他的動作
“皇後啊,朕近日思來想去,總覺得朝堂上的勢力不一定都會向著朕”
“再加上近日所發生的事情,這些勢力暗中可能已經聯合,萬一他們選擇在朕登基的那天一同發作,那朕的臉麵該往哪放?”
“這”楊穎欣的臉色頓時變得慘白,要知道自己的男人才死得半個多月,自己就先紅杏出牆
萬一這事傳出去,那這個臉可就丟大了,雖然大梁律令上已經明確規定,父死妻從子,可也要等到入葬有效三年之後才行
“那不知陛下?”
“朕不打算公開父皇的死訊,先等到登基穩定後再商議此事”
“陛下是想秘不發喪?”
“嗯,一切都是為了穩固朝堂,相信父皇能理解朕的苦衷”
“那不知陛下這是?”
“朕打算把這二人給換掉,讓舅父上位”
“這”楊穎欣頓時驚呆了,內心就像一顆石頭墜入平靜的海麵,頓時引起驚濤駭浪
“陛下,這怎麽可以?”
“皇後不必擔心,朕已經掌控了他們所犯下的罪行,等到登基的那天,朕要拿他們立威”
楊穎欣是個聰明人,她從梁浩然的話中聽到了言外之意
“陛下是想?”
“不錯,隻要二位舅父齊心協力,與外公合謀,如此一來,朕對朝堂的把控將會得到進一步加強”
“那…秦會?”
梁浩然露出一抹藐視的輕笑:“哼,那個老狐狸雖然隱藏的很好,可依然被朕抓住了尾巴,他逃不過朕的手掌心”
“而且他的手腳也不幹淨,當初父皇還在時,他就借機弄到了不少好處”
“那,為何當初秦會不被先王除掉?”
“哈哈哈,皇後想漏了一個地方,皇後可知道為何曆代王朝皇帝都喜歡用貪官嗎?”
“臣妾不知”
“因為貪官的把柄都落在皇帝的手裏,他們是貪了點,但他們更清楚哪些東西應該碰,哪些東西不應該去碰”
“就比如皇權,父皇在的時候,秦會是很貪,可他從來沒有對皇權伸過手,他也知道自己的把柄落到父皇的手上,所以才會盡心盡力為父皇做事”
“就像當年為了除掉林家,秦會為父皇做了很多上不了台麵的事”
“一旦此事敗露,秦會肯定主動站出來攬掉一切責任,而父皇也不過是多費了一些口舌,把所有責任都通通推掉”
……
“陛下是打算將秦會收為己用?”
“不錯,正有此意”梁浩然很是肯定的點了點頭,把一片刻有秦會二字的竹牌覆蓋住
“隻要能這三人收入朕的麾下,哪怕朝中百官再怎麽反對都不是朕的對手”
“可如何確認此三人會臣服於陛下呢?”
“哈哈哈,他們會主動臣服的”
“陛下,這三人皆不是普通人,雖然他們的家人都掌控在陛下的手中,可陛下有沒有想過?萬一他們壯士斷腕,一同背叛了陛下,再加上他們在軍中的威望,恐怕要有大禍啊”
“哼,他們敢”梁浩然冷哼了一聲,眼光很是鋒利:“隻要他們稍微敢動一下,朕的人就會動手,親自結果了他們”
“皇後不要忘了現在內衛府已經被朕牢牢掌控在手中,朝中百官的所有信息都掌控在朕的手上,大梁十三州一百零八郡一千一百八十個縣,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朕都能在最短時間內知道”
“陛下是說,這三人身邊有內衛府的人?”
“嗯,父皇早有先見之明,在他們離開的時候就已經收買了他們身邊的所有人,哪怕是他們現在府上的一個丫鬟都是朕的人,誰也逃不過朕的手掌心”
“那太好了,如此一來,陛下就不用那麽操心”楊穎欣一臉興奮的抱著她,一雙小手伸向某個地方摸索
“哈哈哈…,不錯,皇後最能體諒朕了”
就在享受服務的時候,梁浩然內心卻在想著另外一件事情
‘光是外舅他們還不行,這樣的確可以讓整個朝堂無人敢與朕作對’
‘可他們終究是外戚,一旦朝堂上出現一家獨大,那朕的位置可就危險,所以暗中還要扶持一支勢力與之抗衡’
‘這些人必須要絕對忠誠於朕,隻要離開了朕就死路一條的那種,隻有如此他們才會永遠忠誠於朕,不會叛變’
‘不過,該選擇誰呢?一般人肯定不行,這些人必須是朕身邊最親近的人’
‘內衛府隻能負責打探各種消息,與那些老狐狸鬥是鬥不過的,所以得找一個比較精明的人來坐鎮這個位置’
‘那該找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