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盛情邀請
穿越宋朝,他們叫我弑君者 作者:山寨版大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書房……書房……
孫延召又在絞盡腦汁迴想慶明月是否說過關於書房的事,可搜幹刮淨也想不起來任何與之有關的話語。
完了,這迴可要壞菜!
書房中到底有沒有那一幅字?他認為大概率還是有的。
就像酒店之中常會壘著許多酒壇子那般,書房畢竟是書寫養性之地,說是附庸風雅也好,篤信好學也罷,真掛著幾幅字那是再正常不過,如若沒有反而奇怪了。
可到底是哪四個字?這可是有無數種可能。比如說常在電視劇中看到紫禁城裏的“正大光明”,現代的辦公室中比較流行的“天道酬勤”、“厚德載物”、“寧靜致遠”一類的倒閉雞湯。
總而言之實在太多,想要蒙一把,是絕蒙不來的。孫延召一時想不出,隻能先試著確認到底有沒有這幅字,看看耶律玄是否在誑他。
他小心試探道:“這麽多年了,小時候的事記不太清,我怎麽覺得書房裏沒什麽。”同時仔細觀察著耶律玄的反應。
其實耶律玄已不懷疑孫延召是慶家子弟,反而更在意孫延召是否是慶齊山的嫡孫。
齊州慶氏是個大族,田地、房產、人口眾多,有長房、二房、三房甚至四房,還有一些上不得台麵的庶出子女,這些人的地位跟長房嫡孫有著天差地別。
書房中的字連他這個外人都知曉的,那慶氏長房一脈怎會答不出?如這小子答不上來,隻能說明其未進過慶齊山的書房,也絕非慶氏的嫡子嫡孫。
如此,即便日後出了什麽意外,慶齊山這般歲數也不可能為了其他幾房、甚至庶出的孩子而出手。
孫延召從耶律玄的臉上瞧出了細微的變化,雖不明顯,可那雙眼睛微微向左轉動,好像對迴答不甚滿意。
這麽看那幅字恐怕是真實存在的!
怎麽辦?該怎麽辦?孫延召心中默念:冷靜,冷靜。
待強迫自己鎮定下來,開始迴想慶明月是否提及過字畫一類的?
字畫……好像也沒有。
但他記得慶明月曾說過,她的易水劍訣隻學過最基礎的劍式,後續無人教授,是偷看過曆代家主書寫的劍訣舊典手記才有今日之功。舊典的手記中詳細描寫了易水劍訣的各種細節、難點、甚至如何領會劍意和突破各種難關。
型易學,意難悟,其中劍意的領悟最為艱難,要是沒有前人提點,捅不破那層窗戶紙,便是下一輩子的苦功也無濟於事。
如此珍貴的手記所藏之處也必定是慶齊山的私人隱秘之處。要麽是臥房,要麽就是那……書房。
這般想來,慶明月或許進過慶齊山的書房,偷看過劍訣舊典手記。
他又想起曾問及慶齊山是個什麽樣的人,慶明月隻說慶齊山是個偽君子,與那所標榜的“風光月霽”四字全然不符。
當時他還覺得奇怪,風光月霽也不常用,怎會突然用這四字。
現在想想這四字恐怕是從哪裏見到的,極有可能是書房中抒發情感,表達內心的一時之作,或許就是耶律玄所說的那幅字。
他雖不敢保證,可如今也沒有其他的確切答案,時間緊迫,倒不如拚上一把。
他眼睛睜得大大的,裝作想起什麽的模樣,“噢,噢,我好像想起來了,對,確實有一幅字,就是時間太久了,有點記不太得,我想想,好像是風、月什麽的,風、月,風、月,風雲月露?”
什麽亂七八糟的!耶律玄聞言,一臉的黑線。可風、月二字,雖不中,亦不遠矣,還以為此子真想起來了,心中又有少許的期盼。
孫延召見耶律玄聽到自己提及“風、月”二字,眼中短暫放光,就知自己肯定賭對了,假裝撓撓頭,“不對,不對,我再想想,不是風雲月露,是風、光,對是風光月霽才是!”
此言一出,耶律玄再無半點的懷疑,這少年無疑就是慶齊山的嫡孫。
他說道:“看來小兄弟確實進過書房,見過那幅字了。”
“那是當然,我有必要撒謊嗎?”此時一陣寒風吹過,孫延召打了一個哆嗦,這才注意因方才緊張,全身都出了一層冷汗。
耶律玄不解道:“小兄弟是慶老爺子的嫡孫,老爺子既是天下第一的劍客,最上乘的劍訣唾手可得,又何必舍近求遠去學那公孫離的劍?”
孫延召晃了晃手指,把當日慶明月的話給重複了一遍:“學過才知,慶家的劍比起墨門的劍可以說是各有千秋。而且祖父也對墨羽劍訣多加稱讚,稱其為‘明心之劍’,日後若能融合兩家所長,定能超越慶家祖輩。”
耶律玄點頭說道:“小兄弟誌向遠大,佩服佩服。說起來咱們也算不打不相識。”
孫延召心想:個屁,要不是有慶齊山當靠山,還不見得怎樣呢。
耶律玄接著說道:“我倒是有個不情之請。想請小兄弟到我家做客與我去中京待上一段時間,若有冒犯實則不願,隻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想拿小兄弟做個餌引那公孫離入甕。”
“還是不去了吧,說來我也離家甚久,想要迴齊州一趟了。”
“小兄弟要不願,我也不會勉強,不過是想請小兄弟過去遊玩,看看我大遼盛況,”耶律玄見孫延召要再開口,指向了不遠處的董家父女,先說道,“還是莫急著迴答,再好好想想。”
這哪裏是請,分明是帶了威脅強迫的意味在裏麵。
孫延召責問道:“你不是說了。隻要我說出實情,就放他們平安離去。”
“我也說過,非常時用非常手段。若能引那公孫離到中京,這等機會又怎能錯過,隻要是你自願跟我走,我也就不用辱沒祖宗姓氏,他們又能安然離去,豈非兩全其美?”
“你這是詭辯,難道就不怕引來的不是我師父,而是我祖父?”孫延召又拿出了慶齊山這張虛假的底牌。
耶律玄笑道:“等到了中京,我好吃好喝招待,小兄弟想來則來,想走便走,我絕不阻攔。便是你祖父親至,也絕挑不出個不字來?你們漢人有句話,叫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到時你若非走不可,我便再來幽州尋你便是!董家的門我還是認得的。”
孫延召又在絞盡腦汁迴想慶明月是否說過關於書房的事,可搜幹刮淨也想不起來任何與之有關的話語。
完了,這迴可要壞菜!
書房中到底有沒有那一幅字?他認為大概率還是有的。
就像酒店之中常會壘著許多酒壇子那般,書房畢竟是書寫養性之地,說是附庸風雅也好,篤信好學也罷,真掛著幾幅字那是再正常不過,如若沒有反而奇怪了。
可到底是哪四個字?這可是有無數種可能。比如說常在電視劇中看到紫禁城裏的“正大光明”,現代的辦公室中比較流行的“天道酬勤”、“厚德載物”、“寧靜致遠”一類的倒閉雞湯。
總而言之實在太多,想要蒙一把,是絕蒙不來的。孫延召一時想不出,隻能先試著確認到底有沒有這幅字,看看耶律玄是否在誑他。
他小心試探道:“這麽多年了,小時候的事記不太清,我怎麽覺得書房裏沒什麽。”同時仔細觀察著耶律玄的反應。
其實耶律玄已不懷疑孫延召是慶家子弟,反而更在意孫延召是否是慶齊山的嫡孫。
齊州慶氏是個大族,田地、房產、人口眾多,有長房、二房、三房甚至四房,還有一些上不得台麵的庶出子女,這些人的地位跟長房嫡孫有著天差地別。
書房中的字連他這個外人都知曉的,那慶氏長房一脈怎會答不出?如這小子答不上來,隻能說明其未進過慶齊山的書房,也絕非慶氏的嫡子嫡孫。
如此,即便日後出了什麽意外,慶齊山這般歲數也不可能為了其他幾房、甚至庶出的孩子而出手。
孫延召從耶律玄的臉上瞧出了細微的變化,雖不明顯,可那雙眼睛微微向左轉動,好像對迴答不甚滿意。
這麽看那幅字恐怕是真實存在的!
怎麽辦?該怎麽辦?孫延召心中默念:冷靜,冷靜。
待強迫自己鎮定下來,開始迴想慶明月是否提及過字畫一類的?
字畫……好像也沒有。
但他記得慶明月曾說過,她的易水劍訣隻學過最基礎的劍式,後續無人教授,是偷看過曆代家主書寫的劍訣舊典手記才有今日之功。舊典的手記中詳細描寫了易水劍訣的各種細節、難點、甚至如何領會劍意和突破各種難關。
型易學,意難悟,其中劍意的領悟最為艱難,要是沒有前人提點,捅不破那層窗戶紙,便是下一輩子的苦功也無濟於事。
如此珍貴的手記所藏之處也必定是慶齊山的私人隱秘之處。要麽是臥房,要麽就是那……書房。
這般想來,慶明月或許進過慶齊山的書房,偷看過劍訣舊典手記。
他又想起曾問及慶齊山是個什麽樣的人,慶明月隻說慶齊山是個偽君子,與那所標榜的“風光月霽”四字全然不符。
當時他還覺得奇怪,風光月霽也不常用,怎會突然用這四字。
現在想想這四字恐怕是從哪裏見到的,極有可能是書房中抒發情感,表達內心的一時之作,或許就是耶律玄所說的那幅字。
他雖不敢保證,可如今也沒有其他的確切答案,時間緊迫,倒不如拚上一把。
他眼睛睜得大大的,裝作想起什麽的模樣,“噢,噢,我好像想起來了,對,確實有一幅字,就是時間太久了,有點記不太得,我想想,好像是風、月什麽的,風、月,風、月,風雲月露?”
什麽亂七八糟的!耶律玄聞言,一臉的黑線。可風、月二字,雖不中,亦不遠矣,還以為此子真想起來了,心中又有少許的期盼。
孫延召見耶律玄聽到自己提及“風、月”二字,眼中短暫放光,就知自己肯定賭對了,假裝撓撓頭,“不對,不對,我再想想,不是風雲月露,是風、光,對是風光月霽才是!”
此言一出,耶律玄再無半點的懷疑,這少年無疑就是慶齊山的嫡孫。
他說道:“看來小兄弟確實進過書房,見過那幅字了。”
“那是當然,我有必要撒謊嗎?”此時一陣寒風吹過,孫延召打了一個哆嗦,這才注意因方才緊張,全身都出了一層冷汗。
耶律玄不解道:“小兄弟是慶老爺子的嫡孫,老爺子既是天下第一的劍客,最上乘的劍訣唾手可得,又何必舍近求遠去學那公孫離的劍?”
孫延召晃了晃手指,把當日慶明月的話給重複了一遍:“學過才知,慶家的劍比起墨門的劍可以說是各有千秋。而且祖父也對墨羽劍訣多加稱讚,稱其為‘明心之劍’,日後若能融合兩家所長,定能超越慶家祖輩。”
耶律玄點頭說道:“小兄弟誌向遠大,佩服佩服。說起來咱們也算不打不相識。”
孫延召心想:個屁,要不是有慶齊山當靠山,還不見得怎樣呢。
耶律玄接著說道:“我倒是有個不情之請。想請小兄弟到我家做客與我去中京待上一段時間,若有冒犯實則不願,隻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想拿小兄弟做個餌引那公孫離入甕。”
“還是不去了吧,說來我也離家甚久,想要迴齊州一趟了。”
“小兄弟要不願,我也不會勉強,不過是想請小兄弟過去遊玩,看看我大遼盛況,”耶律玄見孫延召要再開口,指向了不遠處的董家父女,先說道,“還是莫急著迴答,再好好想想。”
這哪裏是請,分明是帶了威脅強迫的意味在裏麵。
孫延召責問道:“你不是說了。隻要我說出實情,就放他們平安離去。”
“我也說過,非常時用非常手段。若能引那公孫離到中京,這等機會又怎能錯過,隻要是你自願跟我走,我也就不用辱沒祖宗姓氏,他們又能安然離去,豈非兩全其美?”
“你這是詭辯,難道就不怕引來的不是我師父,而是我祖父?”孫延召又拿出了慶齊山這張虛假的底牌。
耶律玄笑道:“等到了中京,我好吃好喝招待,小兄弟想來則來,想走便走,我絕不阻攔。便是你祖父親至,也絕挑不出個不字來?你們漢人有句話,叫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到時你若非走不可,我便再來幽州尋你便是!董家的門我還是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