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董芸的分析
穿越宋朝,他們叫我弑君者 作者:山寨版大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提起劉家,城中幫眾萬千,所做惡事數不勝數,誰不忌憚?
馮老皺著眉,來到董如海身旁,悄聲道:“家主,此子斷不能留,不如就在此地……”
董如海並未作答,而是轉頭看向了一旁的韓匡嗣,顯然也想聽聽韓家的表態。
一步遠的韓匡嗣當然也聽到了馮老所說,可既沒拿到桌麵上來討論,就假裝耳背聽不見,抬頭看著風景。顯然是不想當這個出頭鳥,擔這個因果。
董如海家大業大,能做到今天這個地步,自然深知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道理,要讓此子迴了幽州,日後絕沒有他董家好果汁吃。
方才還躍躍欲試的盧穀,也聽到馮老所說要除掉劉少友,生怕董如海讓他去做些什麽,趕緊縮在薛老身後,全沒了方才的膽氣。
此時薛老反而勸說道:“家主,您可要冷靜啊,即便殺了小的,可還有個老的,劉家就這一根獨苗,真要下了死手,那可是斷子絕孫,沒半點迴旋餘地。”
“這……”馮、薛二老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讓董如海也有些舉棋不定。那劉少友想必也是如此這般想的,所以才敢大放厥詞。
家族基業不可用來做意氣之爭,董如海也隻能眼睜睜看著劉少友離開。
此時,本還為孫延召擔驚受怕的董芸,正琢磨著方才劉少友所說的那句話:“你們都讓程傑給騙了。”
正因這句話,董芸迴憶起評議的前因後果。她隱約好像抓住了什麽關鍵,可又實在不太確定,總感覺線索還有所缺失,有無數個疑問在腦海中盤旋。
自己昏迷中發生了哪些事?
程傑所講述的是否就是事實?
自己對於家姐弟的死並不知情,也隻是事後才得知的消息。
於驍死於宅中,誰是兇手?
於曉瑤又為誰所害?
蕭燕燕又是怎麽逃離的?
程傑一直指向劉少友,可這都是真的嗎?
當初在場的人證中,按程傑所說的,除了他之外便隻有寧不缺和另外一人知曉於驍死於何人之手。這本該是個死胡同,可偏偏評議之時有寧不缺出言作證。
身為劉少友左膀右臂的寧不缺為何會突然反水?
其中寧不缺又扮演什麽角色,得到了有什麽好處,難道收了誰的銀子?
程傑為何不要命的去保護一個素不相識的寧不缺?
一個人證難道比自己的命還重要?
又或者……兩人本就認識。
難道是程傑聯合寧不缺……?
想到這裏,她越發覺得兩人早就相識,恐怕他們之間的關係還不簡單。可程傑是自己帶迴的幽州,這才不到數月,二人又是如何認識的?
董芸實在想不出,感覺自己好像又進了一個死胡同。
不得已的情況下,她隻能先放棄這條線索,把記憶拉迴更遠,到幾天之前的家中,這一切的一切又是如何開始的。
她記得那天在廳堂之中,自己和程傑在於曦的連連追問下,程傑就突然跪在地上向爹求助?然後才引出了之後的一係列事。
說到底這始作俑者……等一下……是於曦?
她迴想起方才於曦的表現,與自家非親非故,原本說好來撐個場麵,可為何比任何人都急著去殺劉少友?而且他的身手看上去……強得可怕。於……曦,也姓於,是巧合……還是?
董芸從小就隨幾位先生學習算學,邏輯思維能力自然不差。在這一個個問題之間,好像有一種可能把所有疑問猜想串在了一起。
她記得是盧穀把於曦帶到自己家中,趕忙拉住躲在薛老身後的盧穀,問道:“盧穀你過來,我有話問你。”
自上次虎豹棚不告而別,盧穀就徹底失去了自信,變得扭扭捏捏的,而後見到董芸都不敢與之對視。如今董芸主動搭話,心中狂喜,還以為是自己方才的表現讓二人關係迴到了從前。
“我記得那於曦是你帶來的?”董芸問道。
“額,是的。”盧穀自不敢向董芸隱瞞。
“你們早就認識?還是……”
“偶遇,偶遇,其實也是泛泛之交。那日我飲酒作樂,詩興大發,吟詩一夜東方白。我與於兄意氣相投……正所謂四海之內皆朋友。”盧穀胡吹大氣,自然隱瞞了當日沒錢,被小二、廚子暴打的經曆。
董芸哪有時間聽他胡言亂語,打斷道:“那怎麽就把人帶到了我家,快說重點!”
“額是!其實我們是在酒樓偶遇的,酒後閑聊之間正好提及董伯伯,於曦說自己販賣牛羊馬匹,想要認識認識董財神問我能否出麵介紹一下,我看他出手挺闊綽,想著也是個生意人,多條朋友多條路,幫兩邊說和介紹一下。”
“這就是了……”董芸喃喃說道,她猜測於曦應該就是於氏姐弟的親屬,這次前來幽州城,就是報仇來的。
而眾所周知,於驍死後,自己和程傑就是從那宅子裏出來的,而蕭燕燕在街上追擊於曉瑤,不知多少雙眼睛都看到了。
可能是程傑無意間知道了於曦的身份,所以就當場編了個謊,把這事徹底栽到了劉少友的頭上,以此來保護當時在場的蕭燕燕和自己。
如今蕭燕燕不在幽州,那……董芸想通之後,深知程傑用心良苦,眼淚不住地往下滴落。此時恨不得轉頭迴去尋程傑。
盧穀還以為董芸感激於曦仗義相助。趕緊說道:“芸妹,你放心,於大哥仗義,會為咱董家討迴公道,便是那劉少友上天入地,於大哥也定會幫我們把他找出來。”
董芸聞言,嚇得渾身發冷,眼淚瞬間止住了。
是啊,劉少友隻要活著,於曦定會前去尋仇。可……不行!不能讓於曦和劉少友再見麵了,故事編的再圓,也總有漏洞。如果讓劉少友安全迴去,沉下心來找出反證,那恐怕……
她轉頭看向劉少友正在遠去的背影,心道:以那於曦的手段,隻有不能開口的死人才能保程傑和我全家上下安全。你既找於家姐弟要程傑的命,今日死在此處,也算是死有餘辜。惡事做盡,多行不義必自斃。”
馮老皺著眉,來到董如海身旁,悄聲道:“家主,此子斷不能留,不如就在此地……”
董如海並未作答,而是轉頭看向了一旁的韓匡嗣,顯然也想聽聽韓家的表態。
一步遠的韓匡嗣當然也聽到了馮老所說,可既沒拿到桌麵上來討論,就假裝耳背聽不見,抬頭看著風景。顯然是不想當這個出頭鳥,擔這個因果。
董如海家大業大,能做到今天這個地步,自然深知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道理,要讓此子迴了幽州,日後絕沒有他董家好果汁吃。
方才還躍躍欲試的盧穀,也聽到馮老所說要除掉劉少友,生怕董如海讓他去做些什麽,趕緊縮在薛老身後,全沒了方才的膽氣。
此時薛老反而勸說道:“家主,您可要冷靜啊,即便殺了小的,可還有個老的,劉家就這一根獨苗,真要下了死手,那可是斷子絕孫,沒半點迴旋餘地。”
“這……”馮、薛二老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讓董如海也有些舉棋不定。那劉少友想必也是如此這般想的,所以才敢大放厥詞。
家族基業不可用來做意氣之爭,董如海也隻能眼睜睜看著劉少友離開。
此時,本還為孫延召擔驚受怕的董芸,正琢磨著方才劉少友所說的那句話:“你們都讓程傑給騙了。”
正因這句話,董芸迴憶起評議的前因後果。她隱約好像抓住了什麽關鍵,可又實在不太確定,總感覺線索還有所缺失,有無數個疑問在腦海中盤旋。
自己昏迷中發生了哪些事?
程傑所講述的是否就是事實?
自己對於家姐弟的死並不知情,也隻是事後才得知的消息。
於驍死於宅中,誰是兇手?
於曉瑤又為誰所害?
蕭燕燕又是怎麽逃離的?
程傑一直指向劉少友,可這都是真的嗎?
當初在場的人證中,按程傑所說的,除了他之外便隻有寧不缺和另外一人知曉於驍死於何人之手。這本該是個死胡同,可偏偏評議之時有寧不缺出言作證。
身為劉少友左膀右臂的寧不缺為何會突然反水?
其中寧不缺又扮演什麽角色,得到了有什麽好處,難道收了誰的銀子?
程傑為何不要命的去保護一個素不相識的寧不缺?
一個人證難道比自己的命還重要?
又或者……兩人本就認識。
難道是程傑聯合寧不缺……?
想到這裏,她越發覺得兩人早就相識,恐怕他們之間的關係還不簡單。可程傑是自己帶迴的幽州,這才不到數月,二人又是如何認識的?
董芸實在想不出,感覺自己好像又進了一個死胡同。
不得已的情況下,她隻能先放棄這條線索,把記憶拉迴更遠,到幾天之前的家中,這一切的一切又是如何開始的。
她記得那天在廳堂之中,自己和程傑在於曦的連連追問下,程傑就突然跪在地上向爹求助?然後才引出了之後的一係列事。
說到底這始作俑者……等一下……是於曦?
她迴想起方才於曦的表現,與自家非親非故,原本說好來撐個場麵,可為何比任何人都急著去殺劉少友?而且他的身手看上去……強得可怕。於……曦,也姓於,是巧合……還是?
董芸從小就隨幾位先生學習算學,邏輯思維能力自然不差。在這一個個問題之間,好像有一種可能把所有疑問猜想串在了一起。
她記得是盧穀把於曦帶到自己家中,趕忙拉住躲在薛老身後的盧穀,問道:“盧穀你過來,我有話問你。”
自上次虎豹棚不告而別,盧穀就徹底失去了自信,變得扭扭捏捏的,而後見到董芸都不敢與之對視。如今董芸主動搭話,心中狂喜,還以為是自己方才的表現讓二人關係迴到了從前。
“我記得那於曦是你帶來的?”董芸問道。
“額,是的。”盧穀自不敢向董芸隱瞞。
“你們早就認識?還是……”
“偶遇,偶遇,其實也是泛泛之交。那日我飲酒作樂,詩興大發,吟詩一夜東方白。我與於兄意氣相投……正所謂四海之內皆朋友。”盧穀胡吹大氣,自然隱瞞了當日沒錢,被小二、廚子暴打的經曆。
董芸哪有時間聽他胡言亂語,打斷道:“那怎麽就把人帶到了我家,快說重點!”
“額是!其實我們是在酒樓偶遇的,酒後閑聊之間正好提及董伯伯,於曦說自己販賣牛羊馬匹,想要認識認識董財神問我能否出麵介紹一下,我看他出手挺闊綽,想著也是個生意人,多條朋友多條路,幫兩邊說和介紹一下。”
“這就是了……”董芸喃喃說道,她猜測於曦應該就是於氏姐弟的親屬,這次前來幽州城,就是報仇來的。
而眾所周知,於驍死後,自己和程傑就是從那宅子裏出來的,而蕭燕燕在街上追擊於曉瑤,不知多少雙眼睛都看到了。
可能是程傑無意間知道了於曦的身份,所以就當場編了個謊,把這事徹底栽到了劉少友的頭上,以此來保護當時在場的蕭燕燕和自己。
如今蕭燕燕不在幽州,那……董芸想通之後,深知程傑用心良苦,眼淚不住地往下滴落。此時恨不得轉頭迴去尋程傑。
盧穀還以為董芸感激於曦仗義相助。趕緊說道:“芸妹,你放心,於大哥仗義,會為咱董家討迴公道,便是那劉少友上天入地,於大哥也定會幫我們把他找出來。”
董芸聞言,嚇得渾身發冷,眼淚瞬間止住了。
是啊,劉少友隻要活著,於曦定會前去尋仇。可……不行!不能讓於曦和劉少友再見麵了,故事編的再圓,也總有漏洞。如果讓劉少友安全迴去,沉下心來找出反證,那恐怕……
她轉頭看向劉少友正在遠去的背影,心道:以那於曦的手段,隻有不能開口的死人才能保程傑和我全家上下安全。你既找於家姐弟要程傑的命,今日死在此處,也算是死有餘辜。惡事做盡,多行不義必自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