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魚死網破
穿越宋朝,他們叫我弑君者 作者:山寨版大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於曦心中已把劉少友一幹人等認作了殺害於驍兇手。
他說道:“怪我方才多嘴打斷,還請小郎君接著講下去。”
麵對於曦的套問,孫延召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的小心,生怕哪句話被聽出破綻。
他接著說下去:“然後我四處觀察了一陣,也始終沒見著其他人,起初還以為他們都走了,就壯著膽子想過去看個究竟,可就在這時,裏麵三進院宅子那兒冒起了滾滾的黑煙,我一看不好,這是裏宅走了水。我看這宅子多是木製的,又不知附近有沒有水源,燒起來可就麻煩了。如今董芸和蕭燕燕還不知所蹤,我怕耽擱時間,哪裏有空再過去看於驍,趕緊向後院的衝去。可才剛邁出兩三步,那後宅方向突然走出來兩個人,也就是我慢了兩步,身子正好被一根柱子擋著,不然非打上照麵不可,我嚇了一身冷汗,不敢出去,躲在柱子後,就聽那二人說道。
“‘廢物,人你也看不住,讓你去後院看著蕭燕燕,現在人呢?這下好了,於曉瑤跑了,蕭燕燕也不知所蹤。’
‘那現在怎麽辦?您可要給我指條活路啊!’另外一人聲音顫抖道。
‘你可害慘了我,’這人頓了頓,片刻後道,“唉,這樣,蕭燕燕你先別管了,她未必知曉咱們參與,但那於曉瑤絕不能讓她活著離開幽州,你現在就去通知城裏的幫眾,給我全城找,一個角落都不許放過,務必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好,我這就去。’這人剛邁出兩步又被叫住了。
‘等等……隻有死人才不會亂說,記住要斬草除根,死無對證。你我的性命全係於此了。’
‘放心,這事我一定辦妥當,絕不給您添亂。’
‘那快去吧!’
其中一人先行一步離開,隨後另一人停在於驍的屍體旁,嘴裏嘟囔了半天,我離得遠也聽不清,過了一會這人也走了。
我當時心急如焚啊,可算等到他們走了,同時也暗唿僥幸,幸好沒被他們瞧見,不然以劉家的狠辣手段,我恐怕早就死了。得知蕭燕燕逃離魔掌,我也是鬆了口氣。但董芸還在宅子的某個角落,眼看裏宅的火勢更勝,我不敢耽擱,挨間查找她的行蹤。當時黑煙滾滾熏的眼睛都要睜不開,除了已經燒塌的屋子外,趕緊翻找其餘的房間,一趟下來幾間大屋裏沒有,但我也沒放棄,最終在一小間雜物房裏看到已經暈過去的董芸。我一探還有鼻息,雖然微弱,可還活著,就趕緊用濕布捂住了她口鼻,給背了出來。一路小跑出了正門,正好碰到董伯伯帶著人趕來,之後我聽說於曉瑤也被留守府的蕭管家給抓住,可後來卻不明不白死在了地牢之中。”
董如海聽到這裏,臉色鐵青一言不發,他商海沉浮多年,心中把程傑所講的反複咀嚼幾遍。
認為此事起因就是那劉少友想借娶妻之名,暗地裏奪取董家家業,把整個幽州見得光的,見不得光的大大小小產業都攫取到他劉家的名下。說起來倒也是符合他劉家老老小小的做事風格。而特意找了兩個外地人來做局,顯然是想置身事外。同時也認為程傑是因董家而遭受了無妄之災。畢竟在他的心中程傑不過是一個剛到幽州兩三月的獵戶。劉少友還不至於如此陣仗來對付。
一旁的於曦同樣陷入的沉思。他當然不會輕易聽信程傑的一家之言,但不妨礙在心中反複琢磨這個“故事”。
按程傑所講述的,於驍和於曉瑤死於何人之手,程傑其實並未親眼見到。但於曦認為大概率與程傑、董芸無關。於驍死在宅子裏,最大的嫌疑毫無疑問是劉家。而於曉瑤死在地牢中,死無對證,那按程傑所講,恐怕也是被劉家所滅口。
“劉少友!”
冤有頭債有主,於曦也不可能因弟弟妹妹的死殺遍幽州府上百萬人,今日本是衝著董家而來,可如今聽完了講述,倒覺得仍需耐心查探,今日先把劉少友記在了心中,準備日後登門拜訪。
其實孫延召也不知於曉瑤到底死於誰手,至今也未有任何確鑿證據,可他認為劉家確有不小的嫌疑。整個幽州城裏,能讓於曉瑤不明不白死在地牢裏的怕也不多了。
一旁的盧穀倒是聽了個熱鬧,他曾與劉少友有過幾麵之緣,也不喜此人的飛揚跋扈,幾次言語間也都不太愉快。但劉家勢大,再加上劉少友錙眥必報的性格,他在幽州的地界上也隻能忍氣吞聲,不敢與之衝突。
但也不妨礙他看熱鬧不嫌事大,唯恐天下不亂,假裝義憤填膺道:“想不到那劉少友竟是這種人……”
孫延召見盧穀開口,生怕他沒憋好屁,打亂了他的計劃,趕緊打斷道:“伯父,今日之事要被那劉少友得知我也在場,怕要滅我的口。”
董如海猛地拍椅子的扶手,衝著孫延召道:“賢侄你放心,我董家不僅要護你周全,還要為你和我董家討迴公道!來人啊!”
董如海衝著廳堂外大喊一聲,然後對於曦、盧穀二人說道:“兩位,這是我與劉家的恩怨,你們實不必趟這渾水,今日之事就當全沒聽過可好,這人情,我董某人必定牢記在心。”
聽聞董如海下了逐客令,於曦卻一動未動,他心中也好奇董如海會怎麽做,謹慎迴道:“董兄,咱們雖是初見,可小弟卻覺得一見如故很是交心。既然已在局中,多一個人多一份力,小弟又怎麽能這般離去,隻要董兄有需要的地方,隻管開口便是,我於曦義不容辭。”
盧穀見於曦不走,皺了皺眉,也隻能說道:“我也不走,伯父待我恩深似海,怎能說走就走。如此豈不是與禽獸無異。”
董如海心中實有些驚訝,那劉家號稱幽州“地下”留守,絕非善類,沒想到他們聽到劉家的名號竟還不願離去。沉吟片刻,最終還是點頭道:“好,你二人就留下為我董家做個見證,哪怕我董家就此從幽州消失,也絕不後退一步,如違此誓,就如此杯。”
說著隻聽“啪”的一聲脆響,董如海手中的茶杯被摔成碎片。
他說道:“怪我方才多嘴打斷,還請小郎君接著講下去。”
麵對於曦的套問,孫延召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的小心,生怕哪句話被聽出破綻。
他接著說下去:“然後我四處觀察了一陣,也始終沒見著其他人,起初還以為他們都走了,就壯著膽子想過去看個究竟,可就在這時,裏麵三進院宅子那兒冒起了滾滾的黑煙,我一看不好,這是裏宅走了水。我看這宅子多是木製的,又不知附近有沒有水源,燒起來可就麻煩了。如今董芸和蕭燕燕還不知所蹤,我怕耽擱時間,哪裏有空再過去看於驍,趕緊向後院的衝去。可才剛邁出兩三步,那後宅方向突然走出來兩個人,也就是我慢了兩步,身子正好被一根柱子擋著,不然非打上照麵不可,我嚇了一身冷汗,不敢出去,躲在柱子後,就聽那二人說道。
“‘廢物,人你也看不住,讓你去後院看著蕭燕燕,現在人呢?這下好了,於曉瑤跑了,蕭燕燕也不知所蹤。’
‘那現在怎麽辦?您可要給我指條活路啊!’另外一人聲音顫抖道。
‘你可害慘了我,’這人頓了頓,片刻後道,“唉,這樣,蕭燕燕你先別管了,她未必知曉咱們參與,但那於曉瑤絕不能讓她活著離開幽州,你現在就去通知城裏的幫眾,給我全城找,一個角落都不許放過,務必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好,我這就去。’這人剛邁出兩步又被叫住了。
‘等等……隻有死人才不會亂說,記住要斬草除根,死無對證。你我的性命全係於此了。’
‘放心,這事我一定辦妥當,絕不給您添亂。’
‘那快去吧!’
其中一人先行一步離開,隨後另一人停在於驍的屍體旁,嘴裏嘟囔了半天,我離得遠也聽不清,過了一會這人也走了。
我當時心急如焚啊,可算等到他們走了,同時也暗唿僥幸,幸好沒被他們瞧見,不然以劉家的狠辣手段,我恐怕早就死了。得知蕭燕燕逃離魔掌,我也是鬆了口氣。但董芸還在宅子的某個角落,眼看裏宅的火勢更勝,我不敢耽擱,挨間查找她的行蹤。當時黑煙滾滾熏的眼睛都要睜不開,除了已經燒塌的屋子外,趕緊翻找其餘的房間,一趟下來幾間大屋裏沒有,但我也沒放棄,最終在一小間雜物房裏看到已經暈過去的董芸。我一探還有鼻息,雖然微弱,可還活著,就趕緊用濕布捂住了她口鼻,給背了出來。一路小跑出了正門,正好碰到董伯伯帶著人趕來,之後我聽說於曉瑤也被留守府的蕭管家給抓住,可後來卻不明不白死在了地牢之中。”
董如海聽到這裏,臉色鐵青一言不發,他商海沉浮多年,心中把程傑所講的反複咀嚼幾遍。
認為此事起因就是那劉少友想借娶妻之名,暗地裏奪取董家家業,把整個幽州見得光的,見不得光的大大小小產業都攫取到他劉家的名下。說起來倒也是符合他劉家老老小小的做事風格。而特意找了兩個外地人來做局,顯然是想置身事外。同時也認為程傑是因董家而遭受了無妄之災。畢竟在他的心中程傑不過是一個剛到幽州兩三月的獵戶。劉少友還不至於如此陣仗來對付。
一旁的於曦同樣陷入的沉思。他當然不會輕易聽信程傑的一家之言,但不妨礙在心中反複琢磨這個“故事”。
按程傑所講述的,於驍和於曉瑤死於何人之手,程傑其實並未親眼見到。但於曦認為大概率與程傑、董芸無關。於驍死在宅子裏,最大的嫌疑毫無疑問是劉家。而於曉瑤死在地牢中,死無對證,那按程傑所講,恐怕也是被劉家所滅口。
“劉少友!”
冤有頭債有主,於曦也不可能因弟弟妹妹的死殺遍幽州府上百萬人,今日本是衝著董家而來,可如今聽完了講述,倒覺得仍需耐心查探,今日先把劉少友記在了心中,準備日後登門拜訪。
其實孫延召也不知於曉瑤到底死於誰手,至今也未有任何確鑿證據,可他認為劉家確有不小的嫌疑。整個幽州城裏,能讓於曉瑤不明不白死在地牢裏的怕也不多了。
一旁的盧穀倒是聽了個熱鬧,他曾與劉少友有過幾麵之緣,也不喜此人的飛揚跋扈,幾次言語間也都不太愉快。但劉家勢大,再加上劉少友錙眥必報的性格,他在幽州的地界上也隻能忍氣吞聲,不敢與之衝突。
但也不妨礙他看熱鬧不嫌事大,唯恐天下不亂,假裝義憤填膺道:“想不到那劉少友竟是這種人……”
孫延召見盧穀開口,生怕他沒憋好屁,打亂了他的計劃,趕緊打斷道:“伯父,今日之事要被那劉少友得知我也在場,怕要滅我的口。”
董如海猛地拍椅子的扶手,衝著孫延召道:“賢侄你放心,我董家不僅要護你周全,還要為你和我董家討迴公道!來人啊!”
董如海衝著廳堂外大喊一聲,然後對於曦、盧穀二人說道:“兩位,這是我與劉家的恩怨,你們實不必趟這渾水,今日之事就當全沒聽過可好,這人情,我董某人必定牢記在心。”
聽聞董如海下了逐客令,於曦卻一動未動,他心中也好奇董如海會怎麽做,謹慎迴道:“董兄,咱們雖是初見,可小弟卻覺得一見如故很是交心。既然已在局中,多一個人多一份力,小弟又怎麽能這般離去,隻要董兄有需要的地方,隻管開口便是,我於曦義不容辭。”
盧穀見於曦不走,皺了皺眉,也隻能說道:“我也不走,伯父待我恩深似海,怎能說走就走。如此豈不是與禽獸無異。”
董如海心中實有些驚訝,那劉家號稱幽州“地下”留守,絕非善類,沒想到他們聽到劉家的名號竟還不願離去。沉吟片刻,最終還是點頭道:“好,你二人就留下為我董家做個見證,哪怕我董家就此從幽州消失,也絕不後退一步,如違此誓,就如此杯。”
說著隻聽“啪”的一聲脆響,董如海手中的茶杯被摔成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