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一切都是誤會
穿越宋朝,他們叫我弑君者 作者:山寨版大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棺材裏藏了人!
麵對突如其來的破風聲,孫延召明知有人偷襲,也不迴身查看,下意識一個前滾翻躲開了攻擊。
他剛要轉身迴擊,卻突然聽到側身的方向傳來了弓箭離弦的種種聲響,趕緊抓起身旁的一張棺材板豎在身前,“咚咚”兩聲悶響,箭尖皆紮進了木頭裏,即便是隔著木板,也震得他手掌發麻。
看來偷襲之人不止一個。
目前能確認的,身前一人手持某種鈍器,而牆上還有一名弓弩手伺機而動,這一前一後,一高一低,算是形成了犄角之勢。
對方顯然不想給他留有任何思考的時間,近前這人揮舞手中兵器,一記掃擊,帶著鐵器摩擦的聲響襲來。
此時孫延召才看清,眼前之人所用的是何兵器。正是趙匡胤年輕時所使的一種兵器,名叫盤龍棍,又叫長梢子,傳說中正是用此棍,打遍天下四百州郡,為柴榮和他自己掙下了不世的偉業。
這盤龍棍看上去有點像是長兵器版的雙截棍,一截長,一截短,中間用粗大的鐵環相連。長的那頭雙手握,短的那頭專打人,揮動起來如鞭梢,能產生鞭打力,比起普通的棍棒更難控製,可對鐵甲的滲透性更強,隻要打上,必定骨斷筋折,內裏受損。
這種重兵器最是危險,即便穿著鐵甲也扛不住,更別說是一身棉服了。可此時被前後夾擊,更不能一味的後退。
正所謂明槍易擋,暗箭難防。他不僅要注意身前的盤龍棍,還得提防高處的弓弩,這般下去,時間長了難免出錯。
可他哪還有犯錯的空間,稍不注意,便得落得身亡的下場。
眼看盤龍棍步步緊逼,孫延召有心衝進漆黑的廳堂之中躲避,利用更狹窄的空間和屋頂與這二人周旋。
他一個閃身躲過盤龍棍,抬腳就往黑洞洞的廳堂裏衝,可才剛到廳堂口,隻見一個巨大的黑影從裏麵極速衝出,每走一步都好似地動山搖。孫延召也沒想到裏麵還藏著一個,隻見兩隻蒲扇般的大手向他拍了過來。
孫延召一看不好,腳下剛躲開追來的盤龍棍,眼下避無可避,隻好小臂交叉在身前,硬抗這兩隻大手。砰的一聲,孫延召隻感覺整個身體輕飄飄地飛了起來,重重摔在棺材堆裏。
這人好大的勁力!
他全身的骨頭都好像被打碎了一般,可在死亡的威脅下,容不得他耽擱,艱難從棺材中爬起,活動了一下身體,判斷骨頭應該沒有問題。
很快,那巨大的黑影從廳堂挪步到了義莊的大門前,巨大的身體把大門擋的水泄不通。這三人也暫且休整,一人在身前,一人在牆上,一人則堵住了大門封住退路,顯然是要合圍了孫延召。
孫延召拍了拍身的灰塵,怒火中燒,這三人招招都想要自己的命,那就看看誰的命更硬。他左右手各掐住一塊方才地上撿的石子,突然轉身,找到弓弩手的位置,猛地擲了出去。
雖然投擲的不算精準,可還是把弓弩手嚇得跳到牆後躲閃。這可是個好機會,趁這個工夫,孫延召拔出腰間匕首,調頭向持盤龍棍的漢子殺去。
對方人多勢眾,必須要在短時間內先解決一人,不然麵臨就是被圍攻的下場。同時心裏明白,按照夜梟的要求,三招!如若不能在三招之內先結果一人,那就沒必要硬扛,想辦法逃了便是。
對付盤龍棍,短的那頭最是危險,萬萬不能在短的那一截的攻擊範圍內,但長兵器同樣有其弊端,不宜收招,隻要近了身,攻擊性就會大大下降。對此,他也有一定的經驗,麵對盤龍棍的掃擊,他以退為進,躲過棍風,從盤龍棍的攻擊死角徑直衝了進去。
拿棍的大漢驚喝一聲,大叫道:“不好,快來幫忙!”
孫延召隻聽得身後惡風陣陣,可開弓沒有迴頭箭,進了內圍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手中匕首就要給這大漢的身上開幾個窟窿,突然聽得門外有人大喊:“都住手了!你們胡鬧!”
孫延召認得這聲音正是劉管家寧不缺,腳下一個滑步來到持棍大漢的身後,匕首死死地抵在其頸部!
隻見大門被人一腳踢開,門外一人手舉火把,正是寧不缺,邊往裏麵跑邊喊道:“程兄弟,都是誤會,誤會啊!”
孫延召冷笑道:“我說寧老哥,這還是誤會嗎?他們三人偷襲與我,可是招招要命!咱們會麵的地點,除了你我還有誰知道,這不就是你找來的人,還敢說誤會!”
這時孫延召身前的持棒大漢說道:“好漢做事好漢當,這是大哥告訴我們的不假,可要殺你的是我甘鳳武!”
“你我無冤無仇,殺我做什麽?”孫延召問道。
“你冒充夜梟就該殺!”甘鳳武說道。
這時寧不缺急道:“程兄弟,這真是個誤會,這都是夜梟在城裏的潛伏,想著大家一起來見一見麵,也為那件大事商討商討,想不到……唉!”
甘鳳武怒道:“大哥,你怎能信個娃子說的話!我甘某人就用這一腔熱血,讓大家夥睜開眼!莫被他欺騙嘍。”
說著,甘鳳武脖子就往匕首的刃上去撞!
正所謂聽其言觀其行,這甘鳳武還真是一名忠肝義膽之士,孫延召也才相信這一切都是誤會,趕緊一扭手背,把無刃的那頭對了過去。
弓弩手見狀大叫:“甘二哥!”
甘鳳武脖子一拉,卻沒覺得如何,這才瞅見匕首無刃,罵道:“假惺惺!”
孫延召搖頭,收迴匕首,把人猛地一退,甘鳳武被這一把推出老遠,隨即轉身持棍就要再上。
寧不缺嗬斥道:“鳳武,還敢胡鬧!”說著上前一把抓住棍身。
孫延召沉聲道:“四位還請聽我一言!”
甘鳳武喝到:“休要胡言,想我在幽州五年,還從未聽說沒有密令的夜梟!”
“有密令也好,沒密令也罷,”孫延召指著滿地的棺材板,說道,“咱們何不坐下詳談!”
麵對突如其來的破風聲,孫延召明知有人偷襲,也不迴身查看,下意識一個前滾翻躲開了攻擊。
他剛要轉身迴擊,卻突然聽到側身的方向傳來了弓箭離弦的種種聲響,趕緊抓起身旁的一張棺材板豎在身前,“咚咚”兩聲悶響,箭尖皆紮進了木頭裏,即便是隔著木板,也震得他手掌發麻。
看來偷襲之人不止一個。
目前能確認的,身前一人手持某種鈍器,而牆上還有一名弓弩手伺機而動,這一前一後,一高一低,算是形成了犄角之勢。
對方顯然不想給他留有任何思考的時間,近前這人揮舞手中兵器,一記掃擊,帶著鐵器摩擦的聲響襲來。
此時孫延召才看清,眼前之人所用的是何兵器。正是趙匡胤年輕時所使的一種兵器,名叫盤龍棍,又叫長梢子,傳說中正是用此棍,打遍天下四百州郡,為柴榮和他自己掙下了不世的偉業。
這盤龍棍看上去有點像是長兵器版的雙截棍,一截長,一截短,中間用粗大的鐵環相連。長的那頭雙手握,短的那頭專打人,揮動起來如鞭梢,能產生鞭打力,比起普通的棍棒更難控製,可對鐵甲的滲透性更強,隻要打上,必定骨斷筋折,內裏受損。
這種重兵器最是危險,即便穿著鐵甲也扛不住,更別說是一身棉服了。可此時被前後夾擊,更不能一味的後退。
正所謂明槍易擋,暗箭難防。他不僅要注意身前的盤龍棍,還得提防高處的弓弩,這般下去,時間長了難免出錯。
可他哪還有犯錯的空間,稍不注意,便得落得身亡的下場。
眼看盤龍棍步步緊逼,孫延召有心衝進漆黑的廳堂之中躲避,利用更狹窄的空間和屋頂與這二人周旋。
他一個閃身躲過盤龍棍,抬腳就往黑洞洞的廳堂裏衝,可才剛到廳堂口,隻見一個巨大的黑影從裏麵極速衝出,每走一步都好似地動山搖。孫延召也沒想到裏麵還藏著一個,隻見兩隻蒲扇般的大手向他拍了過來。
孫延召一看不好,腳下剛躲開追來的盤龍棍,眼下避無可避,隻好小臂交叉在身前,硬抗這兩隻大手。砰的一聲,孫延召隻感覺整個身體輕飄飄地飛了起來,重重摔在棺材堆裏。
這人好大的勁力!
他全身的骨頭都好像被打碎了一般,可在死亡的威脅下,容不得他耽擱,艱難從棺材中爬起,活動了一下身體,判斷骨頭應該沒有問題。
很快,那巨大的黑影從廳堂挪步到了義莊的大門前,巨大的身體把大門擋的水泄不通。這三人也暫且休整,一人在身前,一人在牆上,一人則堵住了大門封住退路,顯然是要合圍了孫延召。
孫延召拍了拍身的灰塵,怒火中燒,這三人招招都想要自己的命,那就看看誰的命更硬。他左右手各掐住一塊方才地上撿的石子,突然轉身,找到弓弩手的位置,猛地擲了出去。
雖然投擲的不算精準,可還是把弓弩手嚇得跳到牆後躲閃。這可是個好機會,趁這個工夫,孫延召拔出腰間匕首,調頭向持盤龍棍的漢子殺去。
對方人多勢眾,必須要在短時間內先解決一人,不然麵臨就是被圍攻的下場。同時心裏明白,按照夜梟的要求,三招!如若不能在三招之內先結果一人,那就沒必要硬扛,想辦法逃了便是。
對付盤龍棍,短的那頭最是危險,萬萬不能在短的那一截的攻擊範圍內,但長兵器同樣有其弊端,不宜收招,隻要近了身,攻擊性就會大大下降。對此,他也有一定的經驗,麵對盤龍棍的掃擊,他以退為進,躲過棍風,從盤龍棍的攻擊死角徑直衝了進去。
拿棍的大漢驚喝一聲,大叫道:“不好,快來幫忙!”
孫延召隻聽得身後惡風陣陣,可開弓沒有迴頭箭,進了內圍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手中匕首就要給這大漢的身上開幾個窟窿,突然聽得門外有人大喊:“都住手了!你們胡鬧!”
孫延召認得這聲音正是劉管家寧不缺,腳下一個滑步來到持棍大漢的身後,匕首死死地抵在其頸部!
隻見大門被人一腳踢開,門外一人手舉火把,正是寧不缺,邊往裏麵跑邊喊道:“程兄弟,都是誤會,誤會啊!”
孫延召冷笑道:“我說寧老哥,這還是誤會嗎?他們三人偷襲與我,可是招招要命!咱們會麵的地點,除了你我還有誰知道,這不就是你找來的人,還敢說誤會!”
這時孫延召身前的持棒大漢說道:“好漢做事好漢當,這是大哥告訴我們的不假,可要殺你的是我甘鳳武!”
“你我無冤無仇,殺我做什麽?”孫延召問道。
“你冒充夜梟就該殺!”甘鳳武說道。
這時寧不缺急道:“程兄弟,這真是個誤會,這都是夜梟在城裏的潛伏,想著大家一起來見一見麵,也為那件大事商討商討,想不到……唉!”
甘鳳武怒道:“大哥,你怎能信個娃子說的話!我甘某人就用這一腔熱血,讓大家夥睜開眼!莫被他欺騙嘍。”
說著,甘鳳武脖子就往匕首的刃上去撞!
正所謂聽其言觀其行,這甘鳳武還真是一名忠肝義膽之士,孫延召也才相信這一切都是誤會,趕緊一扭手背,把無刃的那頭對了過去。
弓弩手見狀大叫:“甘二哥!”
甘鳳武脖子一拉,卻沒覺得如何,這才瞅見匕首無刃,罵道:“假惺惺!”
孫延召搖頭,收迴匕首,把人猛地一退,甘鳳武被這一把推出老遠,隨即轉身持棍就要再上。
寧不缺嗬斥道:“鳳武,還敢胡鬧!”說著上前一把抓住棍身。
孫延召沉聲道:“四位還請聽我一言!”
甘鳳武喝到:“休要胡言,想我在幽州五年,還從未聽說沒有密令的夜梟!”
“有密令也好,沒密令也罷,”孫延召指著滿地的棺材板,說道,“咱們何不坐下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