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戶部巨大的虧空
大唐:我能搞錢,多娶公主合理吧 作者:九品戒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聽李淵這麽說,武士彠就算是傻子也知道從荊州把他叫來長安城,肯定是有大事要找他,武士彠坐直了身體,一邊朝李世民點著頭,一邊說道,“陛下有話但請直言,若有需要老臣的地方,老臣必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自從李淵退居太安宮後,武士彠跟李唐皇室就沒有了深度交流的機會,這好不容易李世民有事找他,他自然願意表現一下自己的忠心,穩固一下武家在皇室心中的地位。
李世民沉著臉,歎了口氣,“長安城裏興起的禦珍坊,不知卿家是否有耳聞。。。”
武士彠點了點頭,那香皂,水晶糖,早都已經有人賣到了荊州,武士彠本就是從商出身,對這種新奇且賺錢的東西,怎麽可能視而不見。
李世民從頭到尾,簡單的把事情說了一遍。
武士彠一邊聽著,一邊皺眉,整件事聽起來都是範陽盧氏與房梁公次子房俊的糾葛,似乎隱隱的還牽扯到了皇室。
禦珍坊的生意賺錢,被大世家盯上也屬正常。
隻是,武士彠還沒想明白,這種事,跟他能有什麽關係,不論是範陽盧氏的事,還是清河房氏的事,都不是他們武家能插手。
房俊被賜婚,那是皇家的駙馬,皇家肯定是要向著房俊說話。
所以,武士彠能聽明白的,隻有他的立場,那就是站在李唐皇室這邊,站在房俊這邊。
等聽到李世民說,房玄齡,房遺直,父子倆全都因為謀逆被打入了大理寺,武士彠更是一陣心驚。
想那玄武門之變都是房玄齡謀劃的,他可是李世民最信任的臣子之一,說房玄齡謀逆,不知國家大事的普通百姓相信也就算了,可立於朝堂之上的那些朝廷重臣也相信這種無稽之談?
武士彠略一思索,便把問題放在了戶部被掏空這件事上了。
當年李淵在位的時候,武士彠也曾任過戶部尚書,國庫被掏空意味著什麽,武士彠比誰都清楚。
而且,當年武士彠能讓李淵倚仗的,便是武家的財富。
所以,武士彠覺得,李世民這次叫自己來長安城,多半是想倚仗他武家多年來積累下的賺錢手段,用以彌補戶部的巨大缺口。
可短時間賺取大量錢財來彌補戶部這個巨大的缺口,別說他武士彠如今已經老了,就算是正值壯年之時,武士彠也做不出如此成績來啊,要是他有那個能力,當年李淵在位的時候,也不用把戶部交還給世家手裏。
但李世民已經找上了他,他肯定不能拒絕這件事,所以,武士彠隻能硬著頭皮說道,“陛下,戶部的事,需要老臣如何做?”
不管能不能做到,他武士彠必須先把這件事應承下來,畢竟應有的態度,還是需要表現出來的。、
至於戶部的事能不能辦成,能不能彌補這巨大的缺口,那就是另一迴事了。
不過,讓武士彠意外的是,李世民找他來,根本就不是為了堵戶部的窟窿。
“房遺直謀逆的事,已經被證實是誣陷,荊州長史劉柬之子劉文瑾已經招認。。。”李世民瞥了武士彠一眼,繼續說道,“根據劉文瑾的供訴,房遺直被陷害謀逆這件事,跟你的兒子武元慶有關!”
“什麽!?”武士彠被李世民的話,驚的猛然站起了身。
他兒子武元慶陷害房玄齡之子房遺直謀逆?
這怎麽可能呢?
清河房氏跟範陽盧氏掰手腕,兩邊較勁,怎麽還把他兒子給攪和進去了?
“陛下。。。”武士彠幾乎是下意識的開口。
別人他不了解,可武元慶是他兒子,他總不可能連自己的兒子都不了解吧?
武士彠任職荊州都督,可以說是荊州所有職權中的一把手,荊州境內雖然也有範陽盧氏的產業,但卻沒什麽範陽盧氏的核心人物在,而且,他兒子武元慶,跟範陽盧氏的人也沒什麽走動啊,又怎麽可能會幫範陽盧氏的人去陷害房遺直謀逆呢?
武士彠想幫自己兒子辯解幾句,可他剛開口,話就被李世民給打斷了。
“父皇不想你武家子嗣入大理寺受刑,所以朕才命人去招你入宮。”李世民朝王德擺了擺手,“武元慶此時就在宮中,朕給你一炷香的時間。”
王德躬了躬身,隨即對著武士彠做了個請的手勢,“武大人,請隨老奴來~!”
武士彠下意識的將目光挪向李淵。
李淵點頭迴應道,“去吧,跟孩子好好說,你放心,隻要孩子把實情說出來,有朕在,誰也不能為難你武家!”
武士彠滿臉發懵,神情木訥的跟著王德出了太安宮。
王德帶著武士彠走後,太安宮的大殿上,除了李淵跟李世民外,就隻剩下了李淵的貼身太監,喜子。
李淵歎了口氣,搖著頭端起了麵前的酒盞,“房俊這小子,腹有良謀,胸有錦繡,朕也十分看好。”
“最難得的,還是他那斂財的手段!”
“如今,房俊更是我李家的駙馬,皇室理當傾盡全力保住房俊,保住房家。”
“但房俊畢竟年幼,說到底他還是個毛頭小子,與世家門閥交手,即便是他爹都要慎之又慎,如他這般隨意,朕這心裏始終感覺懸在半空。”
“這小子斂財的手段確實無人能及,可就你我父子能見到的這些,根本無法填平國庫的虧空!”
李淵頓了頓,仰頭將酒盞中的酒一飲而盡。
李世民微微皺眉,“父皇可是擔心房俊所言不實,既無法在朝堂上應對範陽盧氏的家主,也無法彌補填平國庫的虧空?”
“朕已經命人仔細盤算過了。”李淵放下了手中的酒盞,頓了頓說道,“戶部如今虧空了我大唐整整兩年的稅收!”
“除此之外,戶部還拖欠了兵部半年的軍餉。”
“這前前後後加在一起,起碼虧空了三千多萬貫錢!”
“此外,還要加上朝廷每日的開銷用度。。。初步估算,到明年的這個時候,房俊至少要賺到五千萬貫錢,才能勉強填平戶部的虧空!”
“五千萬貫錢,就靠一個禦珍坊,你覺得可行?”
自從李淵退居太安宮後,武士彠跟李唐皇室就沒有了深度交流的機會,這好不容易李世民有事找他,他自然願意表現一下自己的忠心,穩固一下武家在皇室心中的地位。
李世民沉著臉,歎了口氣,“長安城裏興起的禦珍坊,不知卿家是否有耳聞。。。”
武士彠點了點頭,那香皂,水晶糖,早都已經有人賣到了荊州,武士彠本就是從商出身,對這種新奇且賺錢的東西,怎麽可能視而不見。
李世民從頭到尾,簡單的把事情說了一遍。
武士彠一邊聽著,一邊皺眉,整件事聽起來都是範陽盧氏與房梁公次子房俊的糾葛,似乎隱隱的還牽扯到了皇室。
禦珍坊的生意賺錢,被大世家盯上也屬正常。
隻是,武士彠還沒想明白,這種事,跟他能有什麽關係,不論是範陽盧氏的事,還是清河房氏的事,都不是他們武家能插手。
房俊被賜婚,那是皇家的駙馬,皇家肯定是要向著房俊說話。
所以,武士彠能聽明白的,隻有他的立場,那就是站在李唐皇室這邊,站在房俊這邊。
等聽到李世民說,房玄齡,房遺直,父子倆全都因為謀逆被打入了大理寺,武士彠更是一陣心驚。
想那玄武門之變都是房玄齡謀劃的,他可是李世民最信任的臣子之一,說房玄齡謀逆,不知國家大事的普通百姓相信也就算了,可立於朝堂之上的那些朝廷重臣也相信這種無稽之談?
武士彠略一思索,便把問題放在了戶部被掏空這件事上了。
當年李淵在位的時候,武士彠也曾任過戶部尚書,國庫被掏空意味著什麽,武士彠比誰都清楚。
而且,當年武士彠能讓李淵倚仗的,便是武家的財富。
所以,武士彠覺得,李世民這次叫自己來長安城,多半是想倚仗他武家多年來積累下的賺錢手段,用以彌補戶部的巨大缺口。
可短時間賺取大量錢財來彌補戶部這個巨大的缺口,別說他武士彠如今已經老了,就算是正值壯年之時,武士彠也做不出如此成績來啊,要是他有那個能力,當年李淵在位的時候,也不用把戶部交還給世家手裏。
但李世民已經找上了他,他肯定不能拒絕這件事,所以,武士彠隻能硬著頭皮說道,“陛下,戶部的事,需要老臣如何做?”
不管能不能做到,他武士彠必須先把這件事應承下來,畢竟應有的態度,還是需要表現出來的。、
至於戶部的事能不能辦成,能不能彌補這巨大的缺口,那就是另一迴事了。
不過,讓武士彠意外的是,李世民找他來,根本就不是為了堵戶部的窟窿。
“房遺直謀逆的事,已經被證實是誣陷,荊州長史劉柬之子劉文瑾已經招認。。。”李世民瞥了武士彠一眼,繼續說道,“根據劉文瑾的供訴,房遺直被陷害謀逆這件事,跟你的兒子武元慶有關!”
“什麽!?”武士彠被李世民的話,驚的猛然站起了身。
他兒子武元慶陷害房玄齡之子房遺直謀逆?
這怎麽可能呢?
清河房氏跟範陽盧氏掰手腕,兩邊較勁,怎麽還把他兒子給攪和進去了?
“陛下。。。”武士彠幾乎是下意識的開口。
別人他不了解,可武元慶是他兒子,他總不可能連自己的兒子都不了解吧?
武士彠任職荊州都督,可以說是荊州所有職權中的一把手,荊州境內雖然也有範陽盧氏的產業,但卻沒什麽範陽盧氏的核心人物在,而且,他兒子武元慶,跟範陽盧氏的人也沒什麽走動啊,又怎麽可能會幫範陽盧氏的人去陷害房遺直謀逆呢?
武士彠想幫自己兒子辯解幾句,可他剛開口,話就被李世民給打斷了。
“父皇不想你武家子嗣入大理寺受刑,所以朕才命人去招你入宮。”李世民朝王德擺了擺手,“武元慶此時就在宮中,朕給你一炷香的時間。”
王德躬了躬身,隨即對著武士彠做了個請的手勢,“武大人,請隨老奴來~!”
武士彠下意識的將目光挪向李淵。
李淵點頭迴應道,“去吧,跟孩子好好說,你放心,隻要孩子把實情說出來,有朕在,誰也不能為難你武家!”
武士彠滿臉發懵,神情木訥的跟著王德出了太安宮。
王德帶著武士彠走後,太安宮的大殿上,除了李淵跟李世民外,就隻剩下了李淵的貼身太監,喜子。
李淵歎了口氣,搖著頭端起了麵前的酒盞,“房俊這小子,腹有良謀,胸有錦繡,朕也十分看好。”
“最難得的,還是他那斂財的手段!”
“如今,房俊更是我李家的駙馬,皇室理當傾盡全力保住房俊,保住房家。”
“但房俊畢竟年幼,說到底他還是個毛頭小子,與世家門閥交手,即便是他爹都要慎之又慎,如他這般隨意,朕這心裏始終感覺懸在半空。”
“這小子斂財的手段確實無人能及,可就你我父子能見到的這些,根本無法填平國庫的虧空!”
李淵頓了頓,仰頭將酒盞中的酒一飲而盡。
李世民微微皺眉,“父皇可是擔心房俊所言不實,既無法在朝堂上應對範陽盧氏的家主,也無法彌補填平國庫的虧空?”
“朕已經命人仔細盤算過了。”李淵放下了手中的酒盞,頓了頓說道,“戶部如今虧空了我大唐整整兩年的稅收!”
“除此之外,戶部還拖欠了兵部半年的軍餉。”
“這前前後後加在一起,起碼虧空了三千多萬貫錢!”
“此外,還要加上朝廷每日的開銷用度。。。初步估算,到明年的這個時候,房俊至少要賺到五千萬貫錢,才能勉強填平戶部的虧空!”
“五千萬貫錢,就靠一個禦珍坊,你覺得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