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範陽盧氏,釜底抽薪
大唐:我能搞錢,多娶公主合理吧 作者:九品戒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世民一開始還抱著一絲僥幸的心理,畢竟那是戶部,彭梓瑜隻是一個戶部侍郎,他就算貪墨一些錢財,也終歸有數。
總不能,整個戶部的錢,都讓一個戶部侍郎給敗光了吧?
結果,派人一查問,戶部的情況,竟然跟崔文瑞說的一樣,整個戶部的賬上,現錢隻剩下了幾百文!
房俊疑惑的看著王德,“王叔,國庫的錢糧,應該沒都放在長安城吧?”
國庫裏的錢,那是都在長安城了,但糧食不是,長安城裏的糧食,隻是整個國庫的一小部分,大唐治下的各州府中,都設有朝廷的糧倉。
這種糧食,一般有兩個用途,一是民間有災情的時候,方便近距離調配賑災,二是戶部給兵部撥發糧草的時候,也會選擇一些州府內的糧倉進行調配。
“老奴也不知這彭梓瑜是如何做到的,各州府的糧倉內的存糧,全都被彭梓瑜折成了現錢,各州府的儲備糧倉,現在也都被彭梓瑜給耗空了!”
王德苦著臉,長歎了一口氣。
“陛下震怒,不但下令抄家,還屠了崔文瑞滿門。。。更是在大殿上,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直接命人砍了崔文瑞。。。”
砍崔文瑞的時候,李世民都恨不得自己親自動手了。
國庫,那可是大唐的錢袋子啊,原本還蒸蒸日上的貞觀之年,就這一下,弄的現在連耗子進去都得哭著跑出來了,李世民能不生氣?
不僅是崔文瑞滿門被屠,彭梓瑜更是被滅九族!
“陛下,臣有本奏!”
所有人的目光都望了過去。
地下躺著這位,血還沒流幹呢,這時候站出來,不是找不自在嗎?
站出來這位,名叫周祺,大理寺丞,正五品的官職,分管大理寺的各項事務。
像周祺這樣的人,在朝堂上一年到頭都說不上兩句話,今天竟然有本要奏,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
“陛下,梁國公之長子房遺直,因謀逆被捕,如今被羈押在大理獄中,因涉案之人為房大人之子,故大理寺未敢急於上報。”
“經多方查證,如今已證實了房遺直與前朝舊將張景翀來往密切,並查獲了房遺直與張景翀的來往書信。”
說著,周祺將一疊書信遞給了一旁的小太監。
“所查證的書信當中,不僅有房遺直與張景翀往來的書信,還有其父,梁國公房玄齡房大人與張景翀往來之書信,請陛下過目!”
滿朝的文武,在朝堂上摸爬滾打了這麽多年,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麽刺激的早朝!
大理寺不光查證了房遺直謀逆,現在,連房玄齡也被卷進了謀逆案中?
“臣鬥膽,向陛下請旨,封禁梁國公府,府內所有人全部打入大理寺,嚴查此事!”
聽到周祺的話,不少人的心頭都跟著使勁的跳了跳。
周祺這是查案嗎?
這是奔著抄家滅族去的啊!
“陛下!”老滾刀肉第一個從人群裏走了出來,“陛下,說別人謀逆俺相信,說房家人謀逆,俺老程第一個不信!”
張景翀算個什麽東西啊?
跟老房站一起,那都差著輩分呢!
再說,玄武門之變都是老房謀劃的,現在說老房謀逆?這不純扯淡嗎?
“謀逆乃禍滅九族之重罪!豈能如程將軍這般,僅憑個人好惡,來揣測嫌犯是否謀逆?”
“大理寺辦案,講究的是真憑實據,若是審問之後,證明房府之人並未參與謀逆,大理寺自然會還房大人一個清白!”
“若審問的結果,證實了房府確實參與謀逆,大理寺定當秉公執法,絕不姑息!”
能不能秉公執法,這個不好說,但瞧周祺這勁頭,對房府絕不姑息這一點,肯定是真的!
李世民陰沉著臉,目光掃向了李孝恭。
李孝恭略一遲疑,立刻走了出來,“陛下!”
“臣以為,其一,書信之物,有可能被造假,所以,單憑書信,無法證明房大人參與謀逆!”
“其二,如今本就證據欠缺,房大人又是我大唐的肱股之臣,封禁府邸,抓全府之人審問,此舉有欠妥當!”
“其三,謀逆大案,又涉及朝中要員,不應由大理寺獨辦,應三司會審,我刑部和禦史台應從旁督辦此案!”
李孝恭現任刑部尚書,他本就是皇親,又深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一個眼神,李孝恭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麽。
若是李世民認為房玄齡參與謀逆,不會用目光示意他李孝恭出列,而是會當場怒斥房玄齡。
如今李世民讓他出列,必然是想維護房玄齡。
這周祺是範陽盧氏的女婿,是世家之人。
房家跟範陽盧氏鬧翻了的傳聞,早就在長安城裏傳開了。
房家謀逆之事,是範陽盧氏與房家人的較量,也是李世民與世家門閥的較量。
他李孝恭既是皇親,又是李世民的近臣,自然是要站在李世民這邊。
周祺想封禁房府,那他就不讓封禁,周祺想獨審房玄齡父子,那他就要求三司會審。
反正他出列,目的就是為了攪和,先把事情拖住,下了朝,陛下自然會對此事另有定奪!
李靖的反應很快,李孝恭說完話,李靖第一個站了出來,“謀逆之案,理應三司會審,臣附議!”
緊接著,李績,老滾刀肉,高士廉,杜如晦,包括長孫無忌,李道宗等人,紛紛出列。
“臣附議!”
“臣附議!”
周祺低著頭,微微皺眉,但卻沒開口說話。
李世民看向房玄齡,“玄齡,你看呢?”
老房笑了笑,“臣聽陛下安排。”
李世民點了點頭,“那便委屈玄齡,去大理寺小住幾日。”
“臣遵旨。”老房躬了躬身,應道。
很快,一隊禦林軍便候在了大殿之外,老房出了大殿,便在一隊禦林軍的押送下,去了大理寺。
所有人都以為,今日的早朝就這麽結束了。
誰都沒想到,就在李世民準備退朝的時候,範陽盧氏的族長盧廣德竟然親自上了大殿。
盧廣德一現身,幾乎震動了整個朝堂。
上殿這一路,有七成的官員都朝著盧廣德施禮,看的李世民滿心怒火,眉頭都跟著直跳。
“來人,給盧老看座!”
李世民衝著身旁的太監擺了擺手,小太監趕忙取了個軟蹲。
“盧老今日親登大寶,可是有事?”
古人有留須的習慣,所以才有的那句‘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歇後語。
盧廣德還不到六十歲,雖說不是很老,但確實不年輕了,不過盧廣德身體很硬朗,配上那縷山羊胡,確實是一副小老頭的模樣。
“陛下。”盧廣德給李世民見了個禮,但卻沒坐下,“最近在長安城興起的禦珍坊,想必陛下也聽說過!”
李世民皺了下眉,隨即點了點頭,“知道。”
盧廣德也不廢話,連客氣都懶得跟李世民客氣,直奔主題。
“禦珍坊售賣的香皂,水晶糖,水晶鹽等物,皆為我範陽盧氏之物!”
“陛下,老朽今日上殿,正是為此事而來!”
老滾刀肉瞅了瞅身旁的李靖,又看了看一旁的李績,略一思索,直接出列上前。
“盧老爺子,說話可得講理啊,那禦珍坊裏賣的東西,怎麽就成你們盧家的了?”
盧廣德看都沒去看程咬金,隻是淡淡的開口道,“老朽說那些事物為我範陽盧氏之物,自然是有證據的!”
“懇請陛下降旨,明日早朝,老朽要與禦珍坊的東家房俊,當堂對峙!”
“屆時,諸位自然會知道,為何老朽會說那些事物為我範陽盧氏之物!”
總不能,整個戶部的錢,都讓一個戶部侍郎給敗光了吧?
結果,派人一查問,戶部的情況,竟然跟崔文瑞說的一樣,整個戶部的賬上,現錢隻剩下了幾百文!
房俊疑惑的看著王德,“王叔,國庫的錢糧,應該沒都放在長安城吧?”
國庫裏的錢,那是都在長安城了,但糧食不是,長安城裏的糧食,隻是整個國庫的一小部分,大唐治下的各州府中,都設有朝廷的糧倉。
這種糧食,一般有兩個用途,一是民間有災情的時候,方便近距離調配賑災,二是戶部給兵部撥發糧草的時候,也會選擇一些州府內的糧倉進行調配。
“老奴也不知這彭梓瑜是如何做到的,各州府的糧倉內的存糧,全都被彭梓瑜折成了現錢,各州府的儲備糧倉,現在也都被彭梓瑜給耗空了!”
王德苦著臉,長歎了一口氣。
“陛下震怒,不但下令抄家,還屠了崔文瑞滿門。。。更是在大殿上,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直接命人砍了崔文瑞。。。”
砍崔文瑞的時候,李世民都恨不得自己親自動手了。
國庫,那可是大唐的錢袋子啊,原本還蒸蒸日上的貞觀之年,就這一下,弄的現在連耗子進去都得哭著跑出來了,李世民能不生氣?
不僅是崔文瑞滿門被屠,彭梓瑜更是被滅九族!
“陛下,臣有本奏!”
所有人的目光都望了過去。
地下躺著這位,血還沒流幹呢,這時候站出來,不是找不自在嗎?
站出來這位,名叫周祺,大理寺丞,正五品的官職,分管大理寺的各項事務。
像周祺這樣的人,在朝堂上一年到頭都說不上兩句話,今天竟然有本要奏,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
“陛下,梁國公之長子房遺直,因謀逆被捕,如今被羈押在大理獄中,因涉案之人為房大人之子,故大理寺未敢急於上報。”
“經多方查證,如今已證實了房遺直與前朝舊將張景翀來往密切,並查獲了房遺直與張景翀的來往書信。”
說著,周祺將一疊書信遞給了一旁的小太監。
“所查證的書信當中,不僅有房遺直與張景翀往來的書信,還有其父,梁國公房玄齡房大人與張景翀往來之書信,請陛下過目!”
滿朝的文武,在朝堂上摸爬滾打了這麽多年,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麽刺激的早朝!
大理寺不光查證了房遺直謀逆,現在,連房玄齡也被卷進了謀逆案中?
“臣鬥膽,向陛下請旨,封禁梁國公府,府內所有人全部打入大理寺,嚴查此事!”
聽到周祺的話,不少人的心頭都跟著使勁的跳了跳。
周祺這是查案嗎?
這是奔著抄家滅族去的啊!
“陛下!”老滾刀肉第一個從人群裏走了出來,“陛下,說別人謀逆俺相信,說房家人謀逆,俺老程第一個不信!”
張景翀算個什麽東西啊?
跟老房站一起,那都差著輩分呢!
再說,玄武門之變都是老房謀劃的,現在說老房謀逆?這不純扯淡嗎?
“謀逆乃禍滅九族之重罪!豈能如程將軍這般,僅憑個人好惡,來揣測嫌犯是否謀逆?”
“大理寺辦案,講究的是真憑實據,若是審問之後,證明房府之人並未參與謀逆,大理寺自然會還房大人一個清白!”
“若審問的結果,證實了房府確實參與謀逆,大理寺定當秉公執法,絕不姑息!”
能不能秉公執法,這個不好說,但瞧周祺這勁頭,對房府絕不姑息這一點,肯定是真的!
李世民陰沉著臉,目光掃向了李孝恭。
李孝恭略一遲疑,立刻走了出來,“陛下!”
“臣以為,其一,書信之物,有可能被造假,所以,單憑書信,無法證明房大人參與謀逆!”
“其二,如今本就證據欠缺,房大人又是我大唐的肱股之臣,封禁府邸,抓全府之人審問,此舉有欠妥當!”
“其三,謀逆大案,又涉及朝中要員,不應由大理寺獨辦,應三司會審,我刑部和禦史台應從旁督辦此案!”
李孝恭現任刑部尚書,他本就是皇親,又深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一個眼神,李孝恭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麽。
若是李世民認為房玄齡參與謀逆,不會用目光示意他李孝恭出列,而是會當場怒斥房玄齡。
如今李世民讓他出列,必然是想維護房玄齡。
這周祺是範陽盧氏的女婿,是世家之人。
房家跟範陽盧氏鬧翻了的傳聞,早就在長安城裏傳開了。
房家謀逆之事,是範陽盧氏與房家人的較量,也是李世民與世家門閥的較量。
他李孝恭既是皇親,又是李世民的近臣,自然是要站在李世民這邊。
周祺想封禁房府,那他就不讓封禁,周祺想獨審房玄齡父子,那他就要求三司會審。
反正他出列,目的就是為了攪和,先把事情拖住,下了朝,陛下自然會對此事另有定奪!
李靖的反應很快,李孝恭說完話,李靖第一個站了出來,“謀逆之案,理應三司會審,臣附議!”
緊接著,李績,老滾刀肉,高士廉,杜如晦,包括長孫無忌,李道宗等人,紛紛出列。
“臣附議!”
“臣附議!”
周祺低著頭,微微皺眉,但卻沒開口說話。
李世民看向房玄齡,“玄齡,你看呢?”
老房笑了笑,“臣聽陛下安排。”
李世民點了點頭,“那便委屈玄齡,去大理寺小住幾日。”
“臣遵旨。”老房躬了躬身,應道。
很快,一隊禦林軍便候在了大殿之外,老房出了大殿,便在一隊禦林軍的押送下,去了大理寺。
所有人都以為,今日的早朝就這麽結束了。
誰都沒想到,就在李世民準備退朝的時候,範陽盧氏的族長盧廣德竟然親自上了大殿。
盧廣德一現身,幾乎震動了整個朝堂。
上殿這一路,有七成的官員都朝著盧廣德施禮,看的李世民滿心怒火,眉頭都跟著直跳。
“來人,給盧老看座!”
李世民衝著身旁的太監擺了擺手,小太監趕忙取了個軟蹲。
“盧老今日親登大寶,可是有事?”
古人有留須的習慣,所以才有的那句‘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的歇後語。
盧廣德還不到六十歲,雖說不是很老,但確實不年輕了,不過盧廣德身體很硬朗,配上那縷山羊胡,確實是一副小老頭的模樣。
“陛下。”盧廣德給李世民見了個禮,但卻沒坐下,“最近在長安城興起的禦珍坊,想必陛下也聽說過!”
李世民皺了下眉,隨即點了點頭,“知道。”
盧廣德也不廢話,連客氣都懶得跟李世民客氣,直奔主題。
“禦珍坊售賣的香皂,水晶糖,水晶鹽等物,皆為我範陽盧氏之物!”
“陛下,老朽今日上殿,正是為此事而來!”
老滾刀肉瞅了瞅身旁的李靖,又看了看一旁的李績,略一思索,直接出列上前。
“盧老爺子,說話可得講理啊,那禦珍坊裏賣的東西,怎麽就成你們盧家的了?”
盧廣德看都沒去看程咬金,隻是淡淡的開口道,“老朽說那些事物為我範陽盧氏之物,自然是有證據的!”
“懇請陛下降旨,明日早朝,老朽要與禦珍坊的東家房俊,當堂對峙!”
“屆時,諸位自然會知道,為何老朽會說那些事物為我範陽盧氏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