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李世民的用意
大唐:我能搞錢,多娶公主合理吧 作者:九品戒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國公府。
長孫無忌的書房中。
“爹,怎麽樣了?東突厥求親的事,陛下到底是個什麽態度?”
長孫衝有些焦急的看著自己的父親。
自從東突厥的使臣提出了求親的事,每天長孫衝都來詢問自己的父親,陛下對這件事的態度。
“急什麽?”長孫無忌皺著眉,看著自己的兒子,“爹沒教過你?越是遇到大事,就越要沉著冷靜!即便泰山壓頂,也要從容不迫!”
“爹,我也想沉著冷靜,可這事兒,你讓我怎麽冷靜的下來啊?”長孫衝滿臉的惱怒,“我今天見過太子了,太子說,朝廷國庫空虛,根本無力大戰,萬一。。。萬一長樂公主真的遠嫁東突厥,我該怎麽辦?”
“爹,你可說過,要讓我娶長樂公主的!”
嫡長子,那是一個家族下一任的家主,也是家族爵位的繼承者。
而長孫衝又略有不同。
自己的姑姑那可當朝的皇後,後宮之主!
長孫一族的小輩中,姑姑最疼的就是他長孫衝。
長孫衝早就已經到了適婚年齡,但卻始終沒有娶妻,為的就是長樂公主!
長樂作為嫡長公主,是大唐新生一代女性中地位最高的一人。
長孫家因為有長孫皇後和長孫無忌,在現今的大唐,已經是貴不可言了。
作為當朝國舅,想把長孫家推到更高的地位已經很難了,他雖然沒什麽機會了,但不代表他兒子沒機會!
若是長孫衝娶了大唐的嫡長公主,他日太子李承乾登基,那這大唐,除了皇家,還有誰能與他長孫家比肩?
隻要娶了長樂,待太子登基,那五姓七望,怕是要改成六姓八望了吧?
“長樂是嫡長公主,遠嫁沒那麽容易,而且,這件事已經出現了轉機,你不用擔心。”長孫無忌說道。
“真的?!”長孫衝兩眼放光,麵頰上已經浮現出了一抹喜色。
長孫無忌頓了頓繼續說道,“過些時日長樂慶生,你進宮後先去給皇後娘娘請安,剩下的事,爹會幫你做!”
“你記住,皇後娘娘才是我長孫家最大的靠山!”
長孫衝使勁兒點頭,“爹,孩兒明白!”
長孫無忌曾經跟皇後提過,想讓長孫衝迎娶長樂的事,皇後也並不反對這件事。
隻是,嫡長公主出嫁,這事兒還是要李世民首肯,皇家無私事,曆朝曆代的公主出嫁,那都跟政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長樂身為大唐的嫡長公主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這件事才拖了這麽長時間。
不過,眼下東突厥求娶長樂,也不失為是一個機會!
李世民無心遠嫁長樂,東突厥此時逼迫李世民,對於想迎娶長樂的長孫家來說,絕對是一個契機!一個推動長樂下嫁長孫家的契機!
而且,滿朝文武,沒有哪家的子嗣比長孫衝更適合迎娶長樂。
。。。。。。
皇宮。
立政殿。
“陛下何事如此高興?還飲了這麽多酒。。。”
聞著李世民一身的酒氣,長孫皇後連忙為李世民寬去外衣。
李世民笑著攬過長孫皇後,“觀音婢,長樂不用遠嫁東突厥了!”
“陛下此言當真?”
長孫皇後愣了一下,隨即眼眶泛紅,不敢相信的看著李世民。
“朕何曾妄言過?”
李世民拉著長孫皇後坐下後,把今日房俊進宮的事,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房俊這小子點醒了朕,那東突厥求親為的無非是從我大唐拿走些好處。。。既然如此,朕給他便是!何苦還要讓長樂因此事而受苦終生?”
最主要的是,房俊給李世民找到了一個更好,更為冠冕堂皇,且不會給後人留下話柄,也不會讓後人詬病的理由。
錢,是借給東突厥的,是他這個大唐天子,不忍東突厥之人受凍餓之苦,而伸出的援手!
長孫皇後擦拭著眼角的淚痕,說道,“今日長樂抱小十七迴來的時候,妾發現她眼眶微紅,隱有淚痕。。。後來讓人詢問了隨行的宮女,才知道了尚食局之事。”
打從東突厥求親以來,長樂就如同貨物一樣,在朝堂上被朝臣所談論,談論如何將她遠嫁東突厥,如何用她換取大唐的和平。
而房俊,是第一個站出來為長樂說話的人,甚至是不惜得罪那些朝臣。
房俊的話,道出了長樂的悲苦,也觸動了長樂的心弦,所以長樂才會落淚。
“長樂的性子陛下知道,那孩子孝順,又懂事,自從東突厥使臣提出求親,長樂每次來立政殿,都是滿臉帶笑,從不給妾身詢問之機,也從沒在妾的身前提過此事,妾身知道,她是不想妾和陛下為難。。。”
若是換了其他公主,估計早就已經把後宮給鬧翻天了。
遠的不說,就說當年李淵初定天下之時,突厥揮兵犯唐,李淵為了穩定大唐,無奈之下,黎陽公主與突厥和親,才平息了一場大戰。
遠嫁突厥後,黎陽公主至今渺無音訊,十多年過去了,大唐連一封黎陽公主的家書都不曾收到過。
長樂是長孫皇後和李世民最貼心的女兒,也是李世民最省心的女兒。
越是聽話懂事的孩子,這種時候,也越是讓父母心疼。
作為長樂的生母,長孫皇後怎麽可能忍心看著自己的閨女也遠嫁東突厥,去過那牧馬放羊的日子?
可大唐是個什麽情況,長孫皇後心裏比誰都清楚。
此時大唐的國力,根本就沒有能力支撐大唐與東突厥一戰。
沒想到,天無絕人之路,此事竟然有了轉機!
“陛下,房俊今日之功,怎能隻授予一個九品的文散官?加之又是梁國公之子,不如借此機會,下嫁一位公主到房家,以表天恩!”
下嫁公主的事兒,其實李世民早就跟長孫皇後商量過了,倆人也大致的擬出來了一個名單。
好比房玄齡,程咬金,杜如晦,李績等等。
這些人除了都是大唐的忠臣外,同時也是李世民的心腹之臣,而且多是李世民未登基時,就跟隨在李世民身側的。
現如今,這些人多數都有國公的爵位,而且是世襲罔替的那種。
但能繼承爵位的,隻有家中的長子。
李世民雖貴為帝王,但當年打下江山的時候,李淵曾許諾,大唐的江山,將與氏族共享,所以才得到了眾多氏族的擁護。
朝堂上的那些官員,有八成以上的人,出至世家望族。
未成執掌天下之時,還不覺得什麽,可真坐上了那個位置之後,李世民才明白這盤根錯節的名門望族有多可怕,哪怕是李世民,在朝堂之上都多被掣肘。
可想打壓取締這些名門望族,又談何容易?
而借著選取駙馬的機會,為自己招攬人才,籠絡功臣,也是李世民的政治手段之一!
李世民笑了笑,“觀音婢放心,這小子必定是咱李家的駙馬。。。但朕得看看這小子是自己有本事,還是借了他爹的本事!”
其實不僅是李世民,今天所有見過房俊的人,心中都有一個猜想,那就是,房俊上早朝,都是房玄齡一手安排的。
所以,最後李世民連細鹽的提煉方法都沒去詢問,直接把這件事扔給了房俊去做。
一來,李世民想看看房俊是否有真才實學,二來,李世民也不希望細鹽提煉的事兒還有其他人知曉。
“朕得看看他能否把細鹽之事辦好,看看他是否是個可堪大用之才!”
長孫無忌的書房中。
“爹,怎麽樣了?東突厥求親的事,陛下到底是個什麽態度?”
長孫衝有些焦急的看著自己的父親。
自從東突厥的使臣提出了求親的事,每天長孫衝都來詢問自己的父親,陛下對這件事的態度。
“急什麽?”長孫無忌皺著眉,看著自己的兒子,“爹沒教過你?越是遇到大事,就越要沉著冷靜!即便泰山壓頂,也要從容不迫!”
“爹,我也想沉著冷靜,可這事兒,你讓我怎麽冷靜的下來啊?”長孫衝滿臉的惱怒,“我今天見過太子了,太子說,朝廷國庫空虛,根本無力大戰,萬一。。。萬一長樂公主真的遠嫁東突厥,我該怎麽辦?”
“爹,你可說過,要讓我娶長樂公主的!”
嫡長子,那是一個家族下一任的家主,也是家族爵位的繼承者。
而長孫衝又略有不同。
自己的姑姑那可當朝的皇後,後宮之主!
長孫一族的小輩中,姑姑最疼的就是他長孫衝。
長孫衝早就已經到了適婚年齡,但卻始終沒有娶妻,為的就是長樂公主!
長樂作為嫡長公主,是大唐新生一代女性中地位最高的一人。
長孫家因為有長孫皇後和長孫無忌,在現今的大唐,已經是貴不可言了。
作為當朝國舅,想把長孫家推到更高的地位已經很難了,他雖然沒什麽機會了,但不代表他兒子沒機會!
若是長孫衝娶了大唐的嫡長公主,他日太子李承乾登基,那這大唐,除了皇家,還有誰能與他長孫家比肩?
隻要娶了長樂,待太子登基,那五姓七望,怕是要改成六姓八望了吧?
“長樂是嫡長公主,遠嫁沒那麽容易,而且,這件事已經出現了轉機,你不用擔心。”長孫無忌說道。
“真的?!”長孫衝兩眼放光,麵頰上已經浮現出了一抹喜色。
長孫無忌頓了頓繼續說道,“過些時日長樂慶生,你進宮後先去給皇後娘娘請安,剩下的事,爹會幫你做!”
“你記住,皇後娘娘才是我長孫家最大的靠山!”
長孫衝使勁兒點頭,“爹,孩兒明白!”
長孫無忌曾經跟皇後提過,想讓長孫衝迎娶長樂的事,皇後也並不反對這件事。
隻是,嫡長公主出嫁,這事兒還是要李世民首肯,皇家無私事,曆朝曆代的公主出嫁,那都跟政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長樂身為大唐的嫡長公主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這件事才拖了這麽長時間。
不過,眼下東突厥求娶長樂,也不失為是一個機會!
李世民無心遠嫁長樂,東突厥此時逼迫李世民,對於想迎娶長樂的長孫家來說,絕對是一個契機!一個推動長樂下嫁長孫家的契機!
而且,滿朝文武,沒有哪家的子嗣比長孫衝更適合迎娶長樂。
。。。。。。
皇宮。
立政殿。
“陛下何事如此高興?還飲了這麽多酒。。。”
聞著李世民一身的酒氣,長孫皇後連忙為李世民寬去外衣。
李世民笑著攬過長孫皇後,“觀音婢,長樂不用遠嫁東突厥了!”
“陛下此言當真?”
長孫皇後愣了一下,隨即眼眶泛紅,不敢相信的看著李世民。
“朕何曾妄言過?”
李世民拉著長孫皇後坐下後,把今日房俊進宮的事,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房俊這小子點醒了朕,那東突厥求親為的無非是從我大唐拿走些好處。。。既然如此,朕給他便是!何苦還要讓長樂因此事而受苦終生?”
最主要的是,房俊給李世民找到了一個更好,更為冠冕堂皇,且不會給後人留下話柄,也不會讓後人詬病的理由。
錢,是借給東突厥的,是他這個大唐天子,不忍東突厥之人受凍餓之苦,而伸出的援手!
長孫皇後擦拭著眼角的淚痕,說道,“今日長樂抱小十七迴來的時候,妾發現她眼眶微紅,隱有淚痕。。。後來讓人詢問了隨行的宮女,才知道了尚食局之事。”
打從東突厥求親以來,長樂就如同貨物一樣,在朝堂上被朝臣所談論,談論如何將她遠嫁東突厥,如何用她換取大唐的和平。
而房俊,是第一個站出來為長樂說話的人,甚至是不惜得罪那些朝臣。
房俊的話,道出了長樂的悲苦,也觸動了長樂的心弦,所以長樂才會落淚。
“長樂的性子陛下知道,那孩子孝順,又懂事,自從東突厥使臣提出求親,長樂每次來立政殿,都是滿臉帶笑,從不給妾身詢問之機,也從沒在妾的身前提過此事,妾身知道,她是不想妾和陛下為難。。。”
若是換了其他公主,估計早就已經把後宮給鬧翻天了。
遠的不說,就說當年李淵初定天下之時,突厥揮兵犯唐,李淵為了穩定大唐,無奈之下,黎陽公主與突厥和親,才平息了一場大戰。
遠嫁突厥後,黎陽公主至今渺無音訊,十多年過去了,大唐連一封黎陽公主的家書都不曾收到過。
長樂是長孫皇後和李世民最貼心的女兒,也是李世民最省心的女兒。
越是聽話懂事的孩子,這種時候,也越是讓父母心疼。
作為長樂的生母,長孫皇後怎麽可能忍心看著自己的閨女也遠嫁東突厥,去過那牧馬放羊的日子?
可大唐是個什麽情況,長孫皇後心裏比誰都清楚。
此時大唐的國力,根本就沒有能力支撐大唐與東突厥一戰。
沒想到,天無絕人之路,此事竟然有了轉機!
“陛下,房俊今日之功,怎能隻授予一個九品的文散官?加之又是梁國公之子,不如借此機會,下嫁一位公主到房家,以表天恩!”
下嫁公主的事兒,其實李世民早就跟長孫皇後商量過了,倆人也大致的擬出來了一個名單。
好比房玄齡,程咬金,杜如晦,李績等等。
這些人除了都是大唐的忠臣外,同時也是李世民的心腹之臣,而且多是李世民未登基時,就跟隨在李世民身側的。
現如今,這些人多數都有國公的爵位,而且是世襲罔替的那種。
但能繼承爵位的,隻有家中的長子。
李世民雖貴為帝王,但當年打下江山的時候,李淵曾許諾,大唐的江山,將與氏族共享,所以才得到了眾多氏族的擁護。
朝堂上的那些官員,有八成以上的人,出至世家望族。
未成執掌天下之時,還不覺得什麽,可真坐上了那個位置之後,李世民才明白這盤根錯節的名門望族有多可怕,哪怕是李世民,在朝堂之上都多被掣肘。
可想打壓取締這些名門望族,又談何容易?
而借著選取駙馬的機會,為自己招攬人才,籠絡功臣,也是李世民的政治手段之一!
李世民笑了笑,“觀音婢放心,這小子必定是咱李家的駙馬。。。但朕得看看這小子是自己有本事,還是借了他爹的本事!”
其實不僅是李世民,今天所有見過房俊的人,心中都有一個猜想,那就是,房俊上早朝,都是房玄齡一手安排的。
所以,最後李世民連細鹽的提煉方法都沒去詢問,直接把這件事扔給了房俊去做。
一來,李世民想看看房俊是否有真才實學,二來,李世民也不希望細鹽提煉的事兒還有其他人知曉。
“朕得看看他能否把細鹽之事辦好,看看他是否是個可堪大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