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迎麵走來、笑容滿麵的李龘,沈浩風卻隻是表情冷漠且語氣平靜地迴應道:“劉啟死了……”


    此言一出,李龘的笑容連同著他的身體瞬間凝固了。僅僅四字,他不敢相信,也不願相信自己的耳朵。於是,他連忙向沈浩風詢問道:“親王殿下,恕在下年歲已高,耳背沒聽清您方才所言,可否再說一遍?”


    對此,卻見沈浩風不勝其煩地說道:“怎麽?李將軍不願接受事實麽?那好,本王就再告訴你一遍,劉啟(劉將軍)他已經死了!”


    聽聞此話後,李龘此刻猶如五雷轟頂,雙腳隨即變得顫顫巍巍起來。


    沉默了許久,李龘才踉踉蹌蹌地走到沈浩風麵前並萬分悲痛地向他追問道:“親王殿下,您能否告訴在下,劉兄是如何犧牲的?”


    然而這時,沈浩風卻冷笑一聲道:“犧牲?你未免也太高看劉啟了吧?”


    對於沈浩風的這句反問,李龘困惑不已地接著猜測道:“劉兄難道……叛逃了?”


    對此,沈浩風擺了擺手道:“這倒也不至於……”


    “那劉兄究竟是怎麽了?他現在是死是活?”李龘百思不解且急切地追問道。


    這時,沈浩風不再藏話,而是坦然地迴答道:“本王實話告訴你吧!劉啟如今已駕鶴西去,但他並非戰死沙場,而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


    聽聞沈浩風的這番話語後,李龘痛心疾首地怒吼道:“自己人?是何人如此猖狂、卑鄙?竟敢殺害我兄弟?若這小人還活著,老夫一定親手斬了他,替劉兄報仇雪恨!”


    然而,話音剛落,卻見沈浩風隨即再次冷笑一聲道:“嗬,卑鄙?相比之下,恐怕劉啟還更卑鄙些吧?”


    “啊?親王殿下,您何出此言?”李龘見狀,連忙大惑不解地追問道。


    “劉啟是被孫良所殺的……”這時,沈浩風緩緩開口道。


    聽聞這個陌生的名字後,李龘在自己的腦海中搜尋了許久,卻一直沒有找到有關他的任何記憶。於是,李龘眉頭緊鎖地向沈浩風追問道:“孫良?在下怎麽……未曾耳聞?他是‘翼族’派來的奸細麽?”


    對此,沈浩風擺了擺手並迴應道:“孫良這個名字的確不為人知,本王之前也從未聽聞……”說到此時,沈浩風故意頓了頓,接著提高了嗓音道:“不過,其父親的姓名,你一定知道……”


    “他的父親……朝中姓孫的……”說到此時,李龘不禁驟然一驚道:“難不成是已故去的孫俊?!”


    話音剛落,沈浩風便麵無表情地點了點頭道:“正是!”


    一瞬間,之前所有關於孫俊的迴憶此刻全部湧入了李龘的腦海裏。孫俊之死,不僅與劉啟栽贓陷害有關,同時李龘為之出謀劃策也脫不了幹係。


    思索片刻後,為了撇清關係,隻見李龘故作疑惑地向沈浩風詢問道:“在下隻聽聞孫俊因上次戰事失利而掉了腦袋,可這與劉兄有何關係?其子為何要殺害劉兄?!”


    看著李龘一頭霧水的模樣,沈浩風便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全部向他講述了一遍。


    聽完沈浩風的一番敘述後,李龘裝作一臉驚訝地表情道:“這麽說來,孫俊是被劉啟陷害而死;其子孫良則是替父報仇而在決鬥之時殺掉了劉啟?”


    “不錯,事實正是如此。這也是本王為何之前說劉啟比孫良更為卑鄙的原因……”沈浩風點了點頭道。


    見此情景,李龘連忙裝作聲色俱厲的模樣說道:“將自己釀成的錯誤諉過於人;劉啟罪有應得,死有餘辜!”說到此時,李龘頓了頓,隨後話鋒一轉道:“對了,親王殿下,在下如今手中還有您離港之時留下的一萬精銳,您看?”


    話音未落,卻見沈浩風嚴肅且果斷地迴絕道:“本王與胡迪承諾已定,國與國之間,不可言而無信!”


    聽聞此話後,李龘心領神會,隻見他恭敬地抱拳道:“親王殿下,其實,一時的失利亦不是壞事,找出其中的不足之處,改過自新,重振旗鼓。待兩年後,‘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對此,沈浩風也開口道:“揮刀舞劍數十載,一朝比武亮鋒芒。在這次倉促應戰的狀態下,咱們的兵力損耗亦能與之持平。兩年之後,看本王一舉踏平‘翼族’!”


    語罷,兩人紛紛狂笑不止,仿佛此刻已經看到了兩年後的景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消逝的國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之所書心之所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之所書心之所向並收藏消逝的國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