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陽魂”的提示,易磊濤緩緩閉上了雙眼,唿吸漸漸勻稱,整個身體也慢慢放鬆了下來。
片刻之後,當易磊濤再次睜開雙眼時,整個人似乎容光煥發。雙眼變得炯炯有神,隱約之間仿佛還散發出一絲光亮。而在他的額頭正中央,那塊淡淡的太陽狀印記此刻竟顯得熠熠生輝。
隨後,隻見易磊濤竟然再次使用起了“盛氣烈焰”,隻是相比之前,他這時卻是雙手同時釋放出由“陽盛之氣”凝聚而成的白球。
琳兒見狀,連忙對他十分關切地勸說道:“哥,你不要命了嗎?連續使用出兩次‘盛氣烈焰’已經是你的極限啦!”
對此,易磊濤轉過頭對一旁的琳兒笑了笑並簡潔地說道:“別擔心,磊濤他不會有事的!”
“啊?什麽……意思?!”對於易磊濤如此一句怪誕的迴應,琳兒困惑不已地說道。
然而,卻見易磊濤接著說道:“等會兒磊濤會給你解釋的……”語罷,他便再次專心致誌地繼續凝聚起自己雙手上的兩個白球了。
雖然琳兒依舊滿腹狐疑,但她終究還是不再多言,隻是默默地在一旁目不轉睛地看著易磊濤的一舉一動。
不久後,易磊濤雙手手上的白球已變得如同足球般大小,而其亮度更是光芒四射,方圓二十丈內皆被照得亮如白晝。接著,隻見他直接用力一扔,手中的白球便如同射出的箭矢般風馳電掣地朝著攻城車咆哮而去。緊接著,他又以相同的方式將另一隻手上的白球朝著另一輛攻城車擲去。
彈指一揮間,兩顆白球相繼撞上了兩輛攻城車,爆裂聲瞬間響徹雲霄。盡管此時天空中依舊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但兩輛攻城車周圍五丈內的所有物體卻盡都瞬間化為灰燼。
見此情景,無論是楊廣雄、馬明達,還是劉啟、孫良,亦或是在場的士卒們,紛紛被這場景驚得目瞪口呆。隨著烈火漸漸熄滅,戰場上的戰鬥才得以恢複如初。
看著易磊濤如同摧枯拉朽般的攻勢,正當劉啟準備下令撤退之時,“羽族”僅剩的幾輛攻城車卻已成功地越過了壕溝並來到了“鹽礦城”的城門下。隻見一位部下火速飛到劉啟麵前並一臉喜悅地向他匯報道:“稟告劉將軍,我軍攻城車已抵達城門處,如今正在破門!”
聽聞此話後,劉啟原本焦頭爛額的神色瞬間變得春風滿麵起來。隻見他欣喜若狂地說道:“好好好!如今咱們距離勝利僅僅一步之遙,眾將士加把勁,全力攻城!”
“是!”部下抱拳道。
此時的劉啟,再看易磊濤時,不再驚恐萬分,取而代之的是一臉不屑。隻見他嘲諷道:“勝負早已高下立判,區區一個小鬼,還敢在我二十萬大軍前班門弄斧,真是不自量力!”
……
就在“鹽礦城”城門即將被“羽族”的攻城車攻破之際,忽然聽得戰場的後方竟然傳來一陣雷聲滾滾般的馬蹄聲。緊接著,千軍萬馬震耳欲聾的喊殺聲緊隨其後。
“怎……怎麽迴事?這是……什麽情況?!”劉啟見狀,連忙大惑不解地向一旁的孫良問道。
然而,還未等孫良開口,後方的一位士卒便飛了過來並氣喘籲籲地對劉啟說道:“報告劉將軍,大事不好了!咱們後方遭到了另一支軍隊的偷襲,目測約有幾十萬人馬,如今我軍損傷慘重!”
“怎麽還會有另一支軍隊?!”劉啟大吃一驚道。
對此,士卒緊張地搖了搖頭並迴答道:“在下亦不知……”
此時,一旁的孫良開口向劉啟提議道:“劉將軍,雖‘鹽礦城’城門即將被我軍攻破,但咱們亦會因此而陷入腹背受敵的劣勢。若不及時撤離,局勢恐怕對咱們不利,還望劉將軍三思啊!”
劉啟考慮許久後,抬頭看了看“鹽礦城”的城門並咬牙切齒地說道:“我一定還會迴來的!”語罷,劉啟迴過頭向部下們無可奈何地緩緩說道:“眾將士聽令,朝礦區方向,撤軍!”
……
其實,戰場後方忽然出現的一支軍隊,正是在“寒穀道”匯合並趕來的雲沐鴻麾下五千“翼錦軍”以及胡迪率領的二十萬“稻城”援軍。
片刻之後,當易磊濤再次睜開雙眼時,整個人似乎容光煥發。雙眼變得炯炯有神,隱約之間仿佛還散發出一絲光亮。而在他的額頭正中央,那塊淡淡的太陽狀印記此刻竟顯得熠熠生輝。
隨後,隻見易磊濤竟然再次使用起了“盛氣烈焰”,隻是相比之前,他這時卻是雙手同時釋放出由“陽盛之氣”凝聚而成的白球。
琳兒見狀,連忙對他十分關切地勸說道:“哥,你不要命了嗎?連續使用出兩次‘盛氣烈焰’已經是你的極限啦!”
對此,易磊濤轉過頭對一旁的琳兒笑了笑並簡潔地說道:“別擔心,磊濤他不會有事的!”
“啊?什麽……意思?!”對於易磊濤如此一句怪誕的迴應,琳兒困惑不已地說道。
然而,卻見易磊濤接著說道:“等會兒磊濤會給你解釋的……”語罷,他便再次專心致誌地繼續凝聚起自己雙手上的兩個白球了。
雖然琳兒依舊滿腹狐疑,但她終究還是不再多言,隻是默默地在一旁目不轉睛地看著易磊濤的一舉一動。
不久後,易磊濤雙手手上的白球已變得如同足球般大小,而其亮度更是光芒四射,方圓二十丈內皆被照得亮如白晝。接著,隻見他直接用力一扔,手中的白球便如同射出的箭矢般風馳電掣地朝著攻城車咆哮而去。緊接著,他又以相同的方式將另一隻手上的白球朝著另一輛攻城車擲去。
彈指一揮間,兩顆白球相繼撞上了兩輛攻城車,爆裂聲瞬間響徹雲霄。盡管此時天空中依舊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但兩輛攻城車周圍五丈內的所有物體卻盡都瞬間化為灰燼。
見此情景,無論是楊廣雄、馬明達,還是劉啟、孫良,亦或是在場的士卒們,紛紛被這場景驚得目瞪口呆。隨著烈火漸漸熄滅,戰場上的戰鬥才得以恢複如初。
看著易磊濤如同摧枯拉朽般的攻勢,正當劉啟準備下令撤退之時,“羽族”僅剩的幾輛攻城車卻已成功地越過了壕溝並來到了“鹽礦城”的城門下。隻見一位部下火速飛到劉啟麵前並一臉喜悅地向他匯報道:“稟告劉將軍,我軍攻城車已抵達城門處,如今正在破門!”
聽聞此話後,劉啟原本焦頭爛額的神色瞬間變得春風滿麵起來。隻見他欣喜若狂地說道:“好好好!如今咱們距離勝利僅僅一步之遙,眾將士加把勁,全力攻城!”
“是!”部下抱拳道。
此時的劉啟,再看易磊濤時,不再驚恐萬分,取而代之的是一臉不屑。隻見他嘲諷道:“勝負早已高下立判,區區一個小鬼,還敢在我二十萬大軍前班門弄斧,真是不自量力!”
……
就在“鹽礦城”城門即將被“羽族”的攻城車攻破之際,忽然聽得戰場的後方竟然傳來一陣雷聲滾滾般的馬蹄聲。緊接著,千軍萬馬震耳欲聾的喊殺聲緊隨其後。
“怎……怎麽迴事?這是……什麽情況?!”劉啟見狀,連忙大惑不解地向一旁的孫良問道。
然而,還未等孫良開口,後方的一位士卒便飛了過來並氣喘籲籲地對劉啟說道:“報告劉將軍,大事不好了!咱們後方遭到了另一支軍隊的偷襲,目測約有幾十萬人馬,如今我軍損傷慘重!”
“怎麽還會有另一支軍隊?!”劉啟大吃一驚道。
對此,士卒緊張地搖了搖頭並迴答道:“在下亦不知……”
此時,一旁的孫良開口向劉啟提議道:“劉將軍,雖‘鹽礦城’城門即將被我軍攻破,但咱們亦會因此而陷入腹背受敵的劣勢。若不及時撤離,局勢恐怕對咱們不利,還望劉將軍三思啊!”
劉啟考慮許久後,抬頭看了看“鹽礦城”的城門並咬牙切齒地說道:“我一定還會迴來的!”語罷,劉啟迴過頭向部下們無可奈何地緩緩說道:“眾將士聽令,朝礦區方向,撤軍!”
……
其實,戰場後方忽然出現的一支軍隊,正是在“寒穀道”匯合並趕來的雲沐鴻麾下五千“翼錦軍”以及胡迪率領的二十萬“稻城”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