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後最終決定,馬郡守負責“鹽礦城”城內的防守及前線與後方輜重的運輸;楊廣雄負責“鹽礦城”以東礦區的防禦工事;而胡迪則負責“寒穀道”的埋伏工作。


    所謂的“寒穀道”,正是“學塾村”通往“鹽礦城”的一條必經之路。


    議事結束後,三人各自一碗杜康下肚,胡迪與楊廣雄便率領著各自的人馬前往了事先計劃好的位置守株待兔,而馬郡守則留在“鹽礦城”城內靜候佳音。


    一個時辰後,胡迪率領著三萬五千人馬來到了“寒穀道”。


    放眼望去,這是一條鋪滿碎石的古道,道路上雜草叢生,若不是其兩側有高大險峻的崇山峻嶺形成鮮明的對比,恐怕沒有人會認為這是一條路吧。


    “寒穀道”恰如其名,行走在山穀間,寒風刺骨。馬匹車輿行走在其中,顛簸不堪,車軲轆嘎吱作響,仿佛隨時都可能掉落一樣。顯然,這是一條鮮有車輛行人行走的道路。


    “爺爺,我猜測‘羽族’經過此地時,定會輕騎隊在前,重裝隊在後,輜重、攻城車等車輛則在最後。”當易磊濤看到眼前此景後,突然開口向胡迪分析道。


    “哦?磊濤,你何出此言?”胡迪疑惑地問向易磊濤。


    易磊濤指著“寒穀道”中上下顛簸的馬輿細心地解釋道:“爺爺您看,咱們的車輛行駛其中,顛簸不已,若疾行於此,恐車毀人亡,故‘羽族’車輛經此地時必然會放緩速度。但考慮到‘羽族’此次行動為偷襲,不宜拖延,所以必將輜重、攻城車等重型車輛放置於最後,而輕騎隊等先行。”


    胡迪聽後捋著他那花白的胡須點頭讚同道:“嗯,言之有理!”


    “若不出意外的話,‘羽族’的計劃應該是先派輕騎隊偷襲攻占咱們‘鹽礦城’以東的礦區。待重裝隊及車輛通過此山穀後再與輕騎隊於‘鹽礦城’城門處會師並進攻咱們‘鹽礦城’城區。”一旁的琳兒聽到易磊濤的敘述後便推測道。


    “琳兒妹妹分析的沒錯,我意亦如此。所以我的建議是組建一支小隊作為誘餌引君入彀,我願稱之為‘誘餌隊’。‘誘餌隊’故意露出破綻使‘羽族’的輕騎隊發現了正在巡邏的‘誘餌隊’,同時‘誘餌隊’亦發現了‘羽族’的行蹤。因‘羽族’此次行動為偷襲的緣故,所以‘羽族’必定會追上來殺人滅口以防走漏風聲。此時,小隊將‘羽族’的輕騎隊引至早已做好防禦工事的楊將軍那裏。至此,輕騎隊便與重裝隊及輜重、攻城車等車隊脫節,然後咱們再在此山穀圍剿重裝隊及輜重、攻城車等車隊。楊將軍若能在礦區圍困輕騎隊三至五日,輕騎隊定會因補給不足而缺糧少食,繼而不攻自破。待輕騎隊被盡數消滅後,楊將軍再增援咱們合力圍剿深陷‘寒穀道’進退維穀的甕中之鱉,繼而一舉拿下‘羽族’百萬大軍。”易磊濤神采飛揚地分析道。


    “妙啊,實在是妙!小小年紀竟有如此精湛的戰略天賦,實屬人間鳳毛麟角,將來必成大器!”胡迪身旁雙肩各掛四枚羽毛狀徽章的將士聽聞易磊濤的分析和建議後讚不絕口道。


    “當然咯,他可是我的哥哥!”琳兒聽到那位將士的稱讚後欣喜若狂且洋洋得意地對他說道。


    胡迪笑著捋了捋他那花白的胡須道:“不錯!不錯!磊濤,沒想到你居然有如此雄才大略,你是如何想出此番妙計的?”


    易磊濤撓了撓頭,滿臉通紅,笑著不知如何迴答。因為易磊濤知道,這是他用《三十六計》中“欲擒故縱,引君入彀”的計策。


    見易磊濤笑而不語,於是胡迪向身旁的那位將士吩咐道:“就按照磊濤的計策辦吧,從咱們的五千精銳中選取一百人組建為‘誘餌隊’,另外派人將此消息傳言給楊將軍,其餘人馬在‘寒穀道’兩側的山林間隱蔽埋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消逝的國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之所書心之所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之所書心之所向並收藏消逝的國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