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船在“羽林江”上又航行了一段時間後,“羽林村”的全貌已清晰可見。遠遠地可以看到其房屋建築依山傍水,南北兩麵分別沿著“羽江”和“林江”而修築。隻是相比之下,北麵的房屋顯得更為精致且繁多。朝著“羽江”和“林江”分別望去,“羽林村”岸邊各式各樣的船隻幾乎全部都是來往於“羽江”的,而“林江”上則隻有寥寥可數的幾艘小漁船漂浮其中。
又過了一陣子後,客船緩緩地停靠在“羽林村”的岸邊,李龘與眾人一番告辭後便帶著一位船夫匆匆地下船並一同展開翅膀飛走了。此時客船上留下了易磊濤他們五人及剩下的三位船夫。
“小夥子們,你們可否知道李艄公此行與誰會麵?”胡迪試探性地向船上餘下的三位船夫問道。
“劉將軍唄!”其中一位體型短小精悍、有著一身肌肉的船夫毫不猶豫地迴答道。
“劉將軍也是‘羽族’的將領嗎?”胡迪繼續追問道。
“李艄公曾經是‘羽族’的將領,他向‘羽王’乞骸骨的同時也向‘羽王’引薦了劉將軍以接替他的位置。如今劉將軍常年駐守在‘羽林村’。所以,每逢來‘羽林村’時,李艄公都會親自登門拜訪劉將軍並送上一份薄禮以示問候。有傳聞說他與劉將軍曾是生死之交的戰友,曾經在戰場上麵對敵人的重重包圍時,兩人不屈不撓,硬是殺出一條血路,最終兩人以身負重傷的代價逃迴到咱們‘羽族’……”船夫詳細地對胡迪解釋道。
“竟然是他們二位?”胡迪自言自語道,腦海中浮現出十幾年前,“翼族”反攻之際,沙場上兩位“羽族”戰士浴血奮戰最終傷痕累累地突出重圍的畫麵。
“您認識他們?”船夫疑惑地向胡迪問道。
胡迪迴過神後連忙擺了擺手並說道:“不認識,不認識……”
……
“報!劉將軍,李龘請求見您!”一位士卒疾速地跑到端坐在椅子上衣著戰袍的一位中年男人麵前對他說道。
“李兄?”中年男人聽後表現出既驚喜又驚訝的神色,然後他接著向軍營內的眾人說道:“眾將士聽令,關於如何繞開‘紅葉森林’直取‘翼城’的戰術爾等私下再與我商榷,今日退堂!”語罷,中年男人朝著軍營門口的方向快步走去。
見到軍營門口站著的李龘以及身旁的隨從後,中年男人與李龘相視一眼,兩人心照不宣,就像是之前有所密謀一樣。“李兄!久別重逢,如隔三秋!”中年男人畢恭畢敬地對李龘說道。
“劉將軍,我耽擱您的時間了。一份薄禮,還望您笑納!”李龘上前作揖之後,便伸手示意隨行的船夫送上禮物。
中年男人連忙笑臉相迎道:“我劉啟能到達今天這個位置還不是托您的功勞,咱倆兄弟一場,別老叫我劉將軍,多見外啊!”
“是啊,遙想當年,咱倆單槍匹馬,從‘翼族’大軍的重重包圍中突圍出來的場景,至今我還記憶猶新。若不是那時聽了劉兄您的建議,把將領的戎裝換成了普通士卒的裝束才沒有被追擊,不然早已命喪黃泉了……”李龘感慨萬千地對劉啟說道。
“是啊,彈指一揮間十多年又過去了,咱們也都已年過半百,可眼下征伐不斷,就在李兄您來這兒之前,咱們還在商榷如何繞過‘紅葉森林’直取‘翼城’的計劃呢!”在好兄弟李龘麵前,劉啟直言不諱地說道,絲毫不懼李龘泄露軍情。
“哦?劉兄,您的意思是咱們準備對‘翼族’發起新一輪的進攻了嗎?”李龘驚訝地詢問道。
“唉,咱們現在對內百姓怨聲載道,對外又害怕‘翼族’發起反攻,可謂是內憂外患啊。‘羽王’也沒辦法,所以準備一鼓作氣、背水一戰……”劉啟唉聲歎氣道。
“劉兄,恕我直言,咱們一起去‘翼族’生活吧!你我現在都是主和派,咱們在‘羽族’可謂是希望渺茫……”李龘對劉啟坦誠地說道。
“可是現在這種情況,想逃往‘翼族’,談何容易?”劉啟不解地問道。
李龘搖了搖頭,向劉啟招了招手。劉啟見狀把耳朵湊到李龘的嘴邊,一番耳語後,劉啟懷疑地問道:“這樣能行嗎?你信得過他們?”
李龘此刻堅定地說道:“我相信他們,同時我也相信‘翼族’沒有未來。就算是死,我也願意豪賭一把,我的妻子和孩子都已離我而去,這世上我已無牽無掛……”
看著李龘堅定且傷感的表情,劉啟緩緩地吐出:“容我再斟酌斟酌……”
李龘聽後轉身長歎一聲並自言自語道:“‘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語罷,李龘便帶著那位船夫,一起展開翅膀頭也不迴地朝著客船的方向飛去。
望著李龘及那位船夫離去的身影,無數次同他在戰場上同生共死、衝鋒陷陣的畫麵在劉啟的腦海中飛速地放映著。劉啟的口中不斷重複著李龘走時留下的那句話:“‘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此時淚水已模糊了他的視線……
又過了一陣子後,客船緩緩地停靠在“羽林村”的岸邊,李龘與眾人一番告辭後便帶著一位船夫匆匆地下船並一同展開翅膀飛走了。此時客船上留下了易磊濤他們五人及剩下的三位船夫。
“小夥子們,你們可否知道李艄公此行與誰會麵?”胡迪試探性地向船上餘下的三位船夫問道。
“劉將軍唄!”其中一位體型短小精悍、有著一身肌肉的船夫毫不猶豫地迴答道。
“劉將軍也是‘羽族’的將領嗎?”胡迪繼續追問道。
“李艄公曾經是‘羽族’的將領,他向‘羽王’乞骸骨的同時也向‘羽王’引薦了劉將軍以接替他的位置。如今劉將軍常年駐守在‘羽林村’。所以,每逢來‘羽林村’時,李艄公都會親自登門拜訪劉將軍並送上一份薄禮以示問候。有傳聞說他與劉將軍曾是生死之交的戰友,曾經在戰場上麵對敵人的重重包圍時,兩人不屈不撓,硬是殺出一條血路,最終兩人以身負重傷的代價逃迴到咱們‘羽族’……”船夫詳細地對胡迪解釋道。
“竟然是他們二位?”胡迪自言自語道,腦海中浮現出十幾年前,“翼族”反攻之際,沙場上兩位“羽族”戰士浴血奮戰最終傷痕累累地突出重圍的畫麵。
“您認識他們?”船夫疑惑地向胡迪問道。
胡迪迴過神後連忙擺了擺手並說道:“不認識,不認識……”
……
“報!劉將軍,李龘請求見您!”一位士卒疾速地跑到端坐在椅子上衣著戰袍的一位中年男人麵前對他說道。
“李兄?”中年男人聽後表現出既驚喜又驚訝的神色,然後他接著向軍營內的眾人說道:“眾將士聽令,關於如何繞開‘紅葉森林’直取‘翼城’的戰術爾等私下再與我商榷,今日退堂!”語罷,中年男人朝著軍營門口的方向快步走去。
見到軍營門口站著的李龘以及身旁的隨從後,中年男人與李龘相視一眼,兩人心照不宣,就像是之前有所密謀一樣。“李兄!久別重逢,如隔三秋!”中年男人畢恭畢敬地對李龘說道。
“劉將軍,我耽擱您的時間了。一份薄禮,還望您笑納!”李龘上前作揖之後,便伸手示意隨行的船夫送上禮物。
中年男人連忙笑臉相迎道:“我劉啟能到達今天這個位置還不是托您的功勞,咱倆兄弟一場,別老叫我劉將軍,多見外啊!”
“是啊,遙想當年,咱倆單槍匹馬,從‘翼族’大軍的重重包圍中突圍出來的場景,至今我還記憶猶新。若不是那時聽了劉兄您的建議,把將領的戎裝換成了普通士卒的裝束才沒有被追擊,不然早已命喪黃泉了……”李龘感慨萬千地對劉啟說道。
“是啊,彈指一揮間十多年又過去了,咱們也都已年過半百,可眼下征伐不斷,就在李兄您來這兒之前,咱們還在商榷如何繞過‘紅葉森林’直取‘翼城’的計劃呢!”在好兄弟李龘麵前,劉啟直言不諱地說道,絲毫不懼李龘泄露軍情。
“哦?劉兄,您的意思是咱們準備對‘翼族’發起新一輪的進攻了嗎?”李龘驚訝地詢問道。
“唉,咱們現在對內百姓怨聲載道,對外又害怕‘翼族’發起反攻,可謂是內憂外患啊。‘羽王’也沒辦法,所以準備一鼓作氣、背水一戰……”劉啟唉聲歎氣道。
“劉兄,恕我直言,咱們一起去‘翼族’生活吧!你我現在都是主和派,咱們在‘羽族’可謂是希望渺茫……”李龘對劉啟坦誠地說道。
“可是現在這種情況,想逃往‘翼族’,談何容易?”劉啟不解地問道。
李龘搖了搖頭,向劉啟招了招手。劉啟見狀把耳朵湊到李龘的嘴邊,一番耳語後,劉啟懷疑地問道:“這樣能行嗎?你信得過他們?”
李龘此刻堅定地說道:“我相信他們,同時我也相信‘翼族’沒有未來。就算是死,我也願意豪賭一把,我的妻子和孩子都已離我而去,這世上我已無牽無掛……”
看著李龘堅定且傷感的表情,劉啟緩緩地吐出:“容我再斟酌斟酌……”
李龘聽後轉身長歎一聲並自言自語道:“‘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語罷,李龘便帶著那位船夫,一起展開翅膀頭也不迴地朝著客船的方向飛去。
望著李龘及那位船夫離去的身影,無數次同他在戰場上同生共死、衝鋒陷陣的畫麵在劉啟的腦海中飛速地放映著。劉啟的口中不斷重複著李龘走時留下的那句話:“‘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此時淚水已模糊了他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