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至關重要的談判
崇禎:朕本天驕,中興大明過分嗎 作者:巴山聽雨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過了幾天,熊文燦派人通知鄭芝龍,讓他去澎湖島上見孫傳庭。
鄭芝龍怕被扣留了,提出在福州見麵,孫傳庭爽快地答應了。
還是在太白居。
這一次,鄭芝龍沒有遲到,而是早早等著孫傳庭到來。
一直等了兩個時辰,孫傳庭才風塵仆仆趕來。
坐定後,鄭芝龍問道:\"孫總督,天啟七年,我與熊巡撫說好的事還算數嗎?\"
孫傳庭傲然說道:
\"朝廷當然是守信用的,這麽多年,朝廷什麽時候找過你的麻煩?倒是你,屢次違反朝廷法度,縱容部下劫掠商戶,在海上攔截過往商船,這又怎麽說?
天啟七年,你有大小船隻七百艘,每艘船上裝十二至十六門大炮。現在你有大小船隻一千二百艘,每艘船上裝十六至二十四門大炮,這也是熊文燦說好的嗎?\"
對明朝來說,與鄭芝龍的合作,不過是遼東戰事吃緊時的無奈之舉。目前鄭芝龍隻是控製了福建沿海,很快,鄭芝龍將控製整個東部沿海和南部沿海。明朝將徹底失去製海權。
對內失去印鈔權,對外失去製海權,這樣的國家有什麽前途?
鄭芝龍說道:\"陸地上的事,朝廷說了算;海上的事,我說了算。我們井水不犯河水。\"
孫傳庭大聲說道:\"你終於說出你的心裏話了,你這是在跟朝廷分庭抗禮。我奉勸你,不要以為你船多人多,就可以藐視朝廷。
皇上已經給你指出了一條金光大道。隻要你按皇上說的辦,保證你家世世代代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鄭芝龍:\"如果我不照皇上說的辦呢?朝廷是不是就會對我動武?\"
孫傳庭:\"天無二日,國無二主,朝廷不會允許國中之國的存在。你如果不想跟朝廷對抗,唯一的出路是帶著你的人,帶著你的船,帶著你的錢,遠走海外,從此之後,隻要你不踏入大明,朝廷保證不會攻打你。\"
鄭芝龍斷然說道:\"這不可能!\"
孫傳庭冷冷一笑,\"可不可能,也不是由你說了算的。福建一帶已經成了你的獨立王國了!皇上要從福建移民,開發東番島,這是利國利民的千秋偉業,你為了一己私利,硬生生攪黃了,皇上十分震怒!
你和皇上作對時,就沒有想過你的下場嗎?你以為你船多人多,朝廷就會怕你嗎?你想錯了!建州女真是什麽下場,你又不是看不到。\"‘
現場的氣氛已經緊張到極點,隨時都會爆炸,熊文燦忙出來打圓場:\"一官,孫總督說的話,你好好考慮一下。\"
孫傳庭道:\"皇上也不想和你大動幹戈,如果你通情理,知進退,就不會鬧到今天這個樣子。當海盜終究是沒有好結果的,隻有歸順朝廷,才是你唯一的出路。莫非你想學陳祖義嗎?\"
實力決定一切,鄭芝龍海上戰力一流,但陸戰能力就是垃圾。
鄭成功整軍之前,鄭家陸戰就是標準的海盜水平,隻不過福建明軍連海盜的水平也不如,才讓他們飄了。
但現在朱由檢在遼西方向己經打得建州抬不起頭來,宣大鎮的邊軍在孫傳庭的整頓之下,戰鬥力己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再加上盧象昇手下的機槍營,在陸地上,鄭芝龍根本不夠朱由檢虐的。
福建自古就是兵家不爭之地,除了分水嶺和仙霞關之外,根本無險可守。
如果鄭芝龍鐵了心要反抗朝廷,就意味著他得把陸地上的所有家業田產全部舍棄,固守金廈,一輩子當個海賊王。鄭家的勢力會受到沉重的打擊。由於失去大陸上的貨源,海上的生意也會被重創。
在沒有陸上基地的情況下,朝廷調集廣東水師、福建水師、浙江水師、登萊水師、東江水師,鄭芝龍未必能占到便宜。
孫傳庭總督福建後,鄭芝龍不是沒有想過自己的出路,歸順朝廷,做個富家翁,不是不可以,但前有汪直的例子,不能不讓他心有餘悸。
孫傳庭看出鄭芝龍在猶豫,趁機說道:\"皇上為避免生靈塗炭,對你是抱有十足誠意的,不然不會答應將公主下嫁你家。
隻要你誠心誠意歸順朝廷,皇上絕對保證你的榮華富貴,如果你不願意封公,不願意做官,你可以選擇留在福建。
你的房產、鋪麵、田莊,還是你的,你的戰船、火炮,朝廷可以花大價錢贖買。
這樣一來,你就可以平安落地了。試想,世上哪有一輩子當海寇的?\"
鄭芝龍已經有些動心了,問道:\"我從前做過很多事情,我交出船隊後,朝廷會翻舊賬嗎?\"
孫傳庭:\"皇上九五之尊,言出法隨,倘若出爾反爾,怎能取信於天下?你若不信,可以進京和皇上麵談。\"
鄭芝龍沉吟良久,說道:\"容我再想想。\"
整整一個多月的時間裏,鄭芝龍始終猶豫不決。
孫傳庭當機立斷上書,建議朝廷立即調東江水師、登萊水師,聯合福建水師,一舉攻占東番島,向鄭芝龍展示朝廷的水戰實力,促使鄭芝龍向朝廷投誠。
朱由檢接到孫傳庭的奏折後,很快召開了閣部會議。
第一是調兵的問題。
第二是籌錢籌糧的問題。
第二是三支水師的指揮問題。
孫承宗典型的重陸輕海重內輕外,他始終無法理解,朱由檢為什麽對一個荒蕪偏僻的孤島,報有如此之高的興趣。
他說道:\"東江軍牽製著建州的大後方,離福建兩三千裏,長途奔襲,不熟悉海況,給養困難。\"
畢自肅說的還是錢糧不支的問題,遼東的巨額軍費,災荒帶來的稅賦流失,使得年年出現財政赤字,調動東江軍和登萊軍南下攻打東番島,至少需要一百七十萬兩銀子,二十萬石糧食。
朱由檢說道:\"東南是國家財賦的大頭,解決了鄭芝龍的問題,每年至少可以帶七百萬兩至九百萬兩的收入,這是一件一本萬利的事。\"
楊嗣昌問:\"那麽由誰來統一指揮三支水師呢?\"
不論是荷蘭艦隊,還是西班牙艦隊,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強悍的海上軍事力量,以明朝水師的實力,不論是海上遭遇戰,還是登島作戰,都明顯不敵對手。明朝唯一能倚仗的就是主場優勢,圍而不打,以逸待勞,靠源源不斷的補給供應拖垮對手。
在東蕃島北部,西班牙殖民者修築了雞籠城和淡水城,共有兵力二千人,大型戰艦五艘,武裝商船三十艘,船上裝有遠程火炮,射程七百米。
在東蕃島西南部,荷蘭殖民者修築了大員城和赤嵌城,大型戰艦九艘,武裝商船四十艘,總兵力三千五百人,武器裝備比西班牙更先進。
朱由檢道:\"整個戰役由袁可立協同孫傳庭統一指揮,從東江鎮抽調五千精銳,一百隻戰船,由毛文龍帶領,從登萊鎮抽調一萬精銳,由袁可立帶領,與福建水師提督餘諮皋在澎湖會合之後,封鎖東藩海峽,實施為期三個月至半年的聯合軍事演習,一麵練兵,一麵圍困東藩島,逼迫荷蘭人、西班牙人要麽選擇出戰,要麽選擇投降。
兵部、戶部、工部協同,籌集軍械、船支、軍費、糧食,確保後勤供應。\"
鄭芝龍怕被扣留了,提出在福州見麵,孫傳庭爽快地答應了。
還是在太白居。
這一次,鄭芝龍沒有遲到,而是早早等著孫傳庭到來。
一直等了兩個時辰,孫傳庭才風塵仆仆趕來。
坐定後,鄭芝龍問道:\"孫總督,天啟七年,我與熊巡撫說好的事還算數嗎?\"
孫傳庭傲然說道:
\"朝廷當然是守信用的,這麽多年,朝廷什麽時候找過你的麻煩?倒是你,屢次違反朝廷法度,縱容部下劫掠商戶,在海上攔截過往商船,這又怎麽說?
天啟七年,你有大小船隻七百艘,每艘船上裝十二至十六門大炮。現在你有大小船隻一千二百艘,每艘船上裝十六至二十四門大炮,這也是熊文燦說好的嗎?\"
對明朝來說,與鄭芝龍的合作,不過是遼東戰事吃緊時的無奈之舉。目前鄭芝龍隻是控製了福建沿海,很快,鄭芝龍將控製整個東部沿海和南部沿海。明朝將徹底失去製海權。
對內失去印鈔權,對外失去製海權,這樣的國家有什麽前途?
鄭芝龍說道:\"陸地上的事,朝廷說了算;海上的事,我說了算。我們井水不犯河水。\"
孫傳庭大聲說道:\"你終於說出你的心裏話了,你這是在跟朝廷分庭抗禮。我奉勸你,不要以為你船多人多,就可以藐視朝廷。
皇上已經給你指出了一條金光大道。隻要你按皇上說的辦,保證你家世世代代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鄭芝龍:\"如果我不照皇上說的辦呢?朝廷是不是就會對我動武?\"
孫傳庭:\"天無二日,國無二主,朝廷不會允許國中之國的存在。你如果不想跟朝廷對抗,唯一的出路是帶著你的人,帶著你的船,帶著你的錢,遠走海外,從此之後,隻要你不踏入大明,朝廷保證不會攻打你。\"
鄭芝龍斷然說道:\"這不可能!\"
孫傳庭冷冷一笑,\"可不可能,也不是由你說了算的。福建一帶已經成了你的獨立王國了!皇上要從福建移民,開發東番島,這是利國利民的千秋偉業,你為了一己私利,硬生生攪黃了,皇上十分震怒!
你和皇上作對時,就沒有想過你的下場嗎?你以為你船多人多,朝廷就會怕你嗎?你想錯了!建州女真是什麽下場,你又不是看不到。\"‘
現場的氣氛已經緊張到極點,隨時都會爆炸,熊文燦忙出來打圓場:\"一官,孫總督說的話,你好好考慮一下。\"
孫傳庭道:\"皇上也不想和你大動幹戈,如果你通情理,知進退,就不會鬧到今天這個樣子。當海盜終究是沒有好結果的,隻有歸順朝廷,才是你唯一的出路。莫非你想學陳祖義嗎?\"
實力決定一切,鄭芝龍海上戰力一流,但陸戰能力就是垃圾。
鄭成功整軍之前,鄭家陸戰就是標準的海盜水平,隻不過福建明軍連海盜的水平也不如,才讓他們飄了。
但現在朱由檢在遼西方向己經打得建州抬不起頭來,宣大鎮的邊軍在孫傳庭的整頓之下,戰鬥力己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再加上盧象昇手下的機槍營,在陸地上,鄭芝龍根本不夠朱由檢虐的。
福建自古就是兵家不爭之地,除了分水嶺和仙霞關之外,根本無險可守。
如果鄭芝龍鐵了心要反抗朝廷,就意味著他得把陸地上的所有家業田產全部舍棄,固守金廈,一輩子當個海賊王。鄭家的勢力會受到沉重的打擊。由於失去大陸上的貨源,海上的生意也會被重創。
在沒有陸上基地的情況下,朝廷調集廣東水師、福建水師、浙江水師、登萊水師、東江水師,鄭芝龍未必能占到便宜。
孫傳庭總督福建後,鄭芝龍不是沒有想過自己的出路,歸順朝廷,做個富家翁,不是不可以,但前有汪直的例子,不能不讓他心有餘悸。
孫傳庭看出鄭芝龍在猶豫,趁機說道:\"皇上為避免生靈塗炭,對你是抱有十足誠意的,不然不會答應將公主下嫁你家。
隻要你誠心誠意歸順朝廷,皇上絕對保證你的榮華富貴,如果你不願意封公,不願意做官,你可以選擇留在福建。
你的房產、鋪麵、田莊,還是你的,你的戰船、火炮,朝廷可以花大價錢贖買。
這樣一來,你就可以平安落地了。試想,世上哪有一輩子當海寇的?\"
鄭芝龍已經有些動心了,問道:\"我從前做過很多事情,我交出船隊後,朝廷會翻舊賬嗎?\"
孫傳庭:\"皇上九五之尊,言出法隨,倘若出爾反爾,怎能取信於天下?你若不信,可以進京和皇上麵談。\"
鄭芝龍沉吟良久,說道:\"容我再想想。\"
整整一個多月的時間裏,鄭芝龍始終猶豫不決。
孫傳庭當機立斷上書,建議朝廷立即調東江水師、登萊水師,聯合福建水師,一舉攻占東番島,向鄭芝龍展示朝廷的水戰實力,促使鄭芝龍向朝廷投誠。
朱由檢接到孫傳庭的奏折後,很快召開了閣部會議。
第一是調兵的問題。
第二是籌錢籌糧的問題。
第二是三支水師的指揮問題。
孫承宗典型的重陸輕海重內輕外,他始終無法理解,朱由檢為什麽對一個荒蕪偏僻的孤島,報有如此之高的興趣。
他說道:\"東江軍牽製著建州的大後方,離福建兩三千裏,長途奔襲,不熟悉海況,給養困難。\"
畢自肅說的還是錢糧不支的問題,遼東的巨額軍費,災荒帶來的稅賦流失,使得年年出現財政赤字,調動東江軍和登萊軍南下攻打東番島,至少需要一百七十萬兩銀子,二十萬石糧食。
朱由檢說道:\"東南是國家財賦的大頭,解決了鄭芝龍的問題,每年至少可以帶七百萬兩至九百萬兩的收入,這是一件一本萬利的事。\"
楊嗣昌問:\"那麽由誰來統一指揮三支水師呢?\"
不論是荷蘭艦隊,還是西班牙艦隊,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強悍的海上軍事力量,以明朝水師的實力,不論是海上遭遇戰,還是登島作戰,都明顯不敵對手。明朝唯一能倚仗的就是主場優勢,圍而不打,以逸待勞,靠源源不斷的補給供應拖垮對手。
在東蕃島北部,西班牙殖民者修築了雞籠城和淡水城,共有兵力二千人,大型戰艦五艘,武裝商船三十艘,船上裝有遠程火炮,射程七百米。
在東蕃島西南部,荷蘭殖民者修築了大員城和赤嵌城,大型戰艦九艘,武裝商船四十艘,總兵力三千五百人,武器裝備比西班牙更先進。
朱由檢道:\"整個戰役由袁可立協同孫傳庭統一指揮,從東江鎮抽調五千精銳,一百隻戰船,由毛文龍帶領,從登萊鎮抽調一萬精銳,由袁可立帶領,與福建水師提督餘諮皋在澎湖會合之後,封鎖東藩海峽,實施為期三個月至半年的聯合軍事演習,一麵練兵,一麵圍困東藩島,逼迫荷蘭人、西班牙人要麽選擇出戰,要麽選擇投降。
兵部、戶部、工部協同,籌集軍械、船支、軍費、糧食,確保後勤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