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道上,煙塵滾滾。


    文華殿裏一片肅殺之氣。


    孫承宗從眾大臣中站了出來,\"皇上,內閣剛剛收到楊嗣昌、洪承疇來報,陝西流寇張獻忠部突然殺入秦王府,搶劫十餘車金銀,秦王全家死於大火!盧象昇來報,肅王府、慶王府也先後遭劫,孫傳庭來報,韓王府遭劫,所幸沒有人員傷亡!\"


    人群中一陣騷動。


    \"這…\"


    \"這…\"


    \"這還了得?\"


    朱由檢嘴角不經意地勾了勾,\"還有這等事?這些賊寇也太囂張了!\"


    孫承宗繼繼說道:\"三邊總督楊嗣昌、延綏巡撫孫傳庭、陝西巡撫洪承疇、寧夏巡撫盧象昇一齊向朝廷請罪,請皇上示下,該如何定罪?


    朱由檢:\"親王全家被屠,這是從未有過的事!地方軍政主官理應重罰,念在國家危難,正是用人之際,楊嗣昌、洪承疇、孫傳庭、盧象昇各罰俸半年,戴罪立功。\"


    眾臣麵麵相覷,就這?


    孫承宗:\"賊寇也太猖獗了,要不要派大軍入陝圍剿?\"


    朱由檢沉吟半晌,說道:\"陝西還是要以招撫為主,不可輕易改變策略。傳旨各地藩王,各自小心,看好自家財物。有願意遷到京師避寇亂的,上奏朝廷,經核準後來京。\"


    秦王府滿門被殺,在陝西引起了極大震動。


    楊嗣昌、洪承疇惴惴不安,兩人已經做好了下獄論死的思想準備。


    朝廷聖旨傳到西安,除罰俸半年之外,再沒別的。


    兩人感激涕零,發誓戴罪立功。


    秦王的例子就在眼前,慶王、肅王、安王、韓王著實嚇壞了,紛紛跑到西安,求楊嗣昌、孫傳庭趕緊將他們遷入北京。


    楊嗣昌、孫傳庭做夢也沒想到事情突然變得這麽順利,調動力量幫三個藩王搬家。


    忙碌了一個多月,陝西的宗室全部遷出。


    從洪武立國算起,陝西第一次不需要供養宗室。


    洪承疇、盧象昇、孫傳庭共清理出四家藩王府土地共計一百一十八萬畝。


    這一百一十八萬畝土地原來既不歸朝廷控製,又不為農民所有,現在全部釋放出來了,正好發揮巨大作用


    朱由檢命令招募十萬壯丁,將這一百一十八萬畝土地,全部開墾一遍,每個壯丁分地十一畝八分,一半種蕃薯,一半種土豆。


    工部派了很多吏員,前往陝西指導蕃薯和土豆的栽種。


    楊嗣昌、洪承疇、孫傳庭、盧象昇帶領各自治下的官吏,深入田間地頭督促墾荒、種植。


    與此同時,從全國各地征集的糧食源源不斷送到陝西。


    李自成自稱\"闖將\",鼓動了近五千人,逃到了祁連山中,那裏山勢陡峭,易守難攻,楊嗣昌、洪承疇、孫傳庭、盧象昇幾次發兵圍剿都收效甚微。


    每隔一段時間,就跑出來殺幾個豪強士紳,搶奪許多金銀、牲畜、布匹、糧食,然後遁入山中。


    時而出現在寧夏、時而出現在甘肅、時而出現在陝西或者關中,神出鬼沒,令人防不勝防。


    李自成隻劫富戶,不傷貧民,每劫掠一個富戶,必定割其頭懸於房梁上,並且在牆上寫【均田減糧】四個鮮紅的血字。


    陝西從南到北的富戶無不膽戰心驚,紛紛到三邊總督衙門、各巡撫衙門請願,請求官府剿滅賊寇。


    李自成屢剿不滅,半年不到的時間,己經聚集了七萬人,占據了甘西定遠州七縣,將那裏的官僚士紳七十多家被集體坑殺,定遠河為之變紅,然後大模大樣分田地。


    陝西全省震驚,鄉紳惶惶不可終日,紛紛卷起金銀細軟逃亡。


    楊嗣昌、洪承疇、孫傳庭、盧象昇聯合上書朝廷,要求一舉剿滅李自成。


    朱由檢批複道:


    \"李闖既然嘯聚定遠州窮山惡水之間,說不定今後不出來為害地方了。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倘若一定要將他斬盡殺絕,隻會逼著他到處亂竄,反而禍害更的地方。\"


    楊嗣昌、洪承疇、孫傳庭、盧象昇麵麵相覷,寇就是寇,怎麽可能安安生生待到一個地方不挪窩的。


    但令他們感到驚奇的是,李自成竟然在定遠州種開地,隻是常跑出來偷蕃薯苗、土豆苗,並不打劫了。


    對張獻忠,朱由檢則毫不手軟,嚴令楊嗣昌、孫傳庭、洪承疇、盧象昇,一刻不停地攻打張獻忠。


    張獻忠被打得抱頭鼠竄,苦不堪言,問高迎祥、點燈子、老迴迴,\"豬皇帝為什麽專挑我打?李自成都大模大樣種開地了,反而一點事都沒有。\"


    點燈子笑道:\"豬皇帝大概是跟你八字不合吧。″


    張獻忠在陝西被打得實在受不了了,隻好越過黃河去山西。到了山西,張獻忠先劫了晉王一道,什麽事也沒有。張獻忠也學李自成屠了幾十家豪紳地主,也在牆上寫【均田免糧】,還是什麽也沒有。張獻忠突然開竅了,在山西大殺四方。山西的大財主小財主聽見張獻忠的名字就瑟瑟發抖。


    老家陝西、山西的文武官員紛紛彈劾楊嗣昌,身為三邊總督,剿寇無能,遺害地方,依律應該革職審問。


    楊嗣昌十分委屈,指出朝廷從沒有下拔剿寇寇,又不許挪用救災款,拿什麽剿寇?


    眼看一個財政年過去了,戶部尚書畢自嚴和工部尚書畢懋康像霜打的茄子。


    畢自嚴報賬:\"自崇禎元年三月至崇禎元年九月,戶部共往陝西撥銀273萬兩,撥糧45萬石,太倉寺目前存銀隻有七萬兩,存糧隻有三萬石。\"


    畢懋康報賬:\"自崇禎元年二月至崇禎元年八月,工部共往陝西拔銀195萬兩,拔糧36萬石,太仆寺全麵虧空。\"


    徐應元也來湊熱鬧:\"皇上,內承運司共往陝西撥銀319萬兩,內帑用光光了,以後的日子隻能吃烤番薯和烤土豆了。\"


    不等徐應元說完,朱由檢喝道:\"滾一邊去!烤番薯不好吃嗎?烤土豆不好吃嗎?有得吃就不錯了,還這麽挑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朕本天驕,中興大明過分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巴山聽雨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巴山聽雨客並收藏崇禎:朕本天驕,中興大明過分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