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啥?收這高的稅?
超級農業帝國從賣特產水果開始 作者:冬天的大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兒子所說的不能區別對待,不能隨意漲價一事,陳長皓還是比較認同的。
但是,
“但是也沒必要管他一家子的飯吧?”
要知道今天來他們這邊幹活的很多都是單獨過來的,人家家裏還有好幾個人呢,這管起飯來,得多大的代價!
對此,青玄則道:
“爸,你換個角度來想,將來要收桃的肯定很多,對不對?
那如果咱們管飯,並且還管一家子的飯,那你說誰的競爭力更大?就是誰更能拉攏到人?”
青玄父親默然不語。
這還用說嘛,肯定是他們這邊。
要知道按照自家兒子的說法,是要每天大魚大肉伺候著,而且一人幹活,全家老少都能來吃,這種生活,你就算不給工錢,一個子也不發,都能籠絡到大批人手。
更何況還給工錢了。
(高莊這邊基本沒有廠,沒有工作。待在家裏的,除了附近蓋房,裝修房子,找一些工地上的活,基本都隻能務農,在家看娃,給老人孩子做飯。
所以他們這邊很多家裏都是男人出去打工,女人留下來照看孩子老人,順便務務農。然後就沒什麽事了。
現在好了,青玄家裏直接管飯,而且還給工錢,這幾乎可以說是最好的選擇了。)
想清楚了這些,就見青玄再次開口:
“所以通過管飯,咱們完全可以把附近的人手吸引過來,哪怕外地商人來了,他也找不到對應的人手。
再說了,就比如我利平嬢家,你說同樣是賣桃,她在咱家吃,在咱家這邊工作,同樣的價格,她會優先賣給誰?
那肯定是咱麽?是不是?”
(利平嬢是陳青玄家的隔壁,也種了三畝多獼猴桃,隻不過品種不是翠香,而是海沃德)
陳長皓繼續沉默。
這種問題,還用說嘛。是他他也會賣給自家。
不然你還好意思再在這裏工作?
待遇是一個方麵,人的心理也是另一個方麵。
這時,就見青玄總結道:“所以說,咱隻要管了飯,咱基本上把咱村的這些獼猴桃就都靠下了!
桃多了,咱才能掙更多的錢。
爸你說是不是?”
“也是!咱這管飯其實也花不了幾個錢。如果管一頓飯,不,是兩頓,早上和上午,那一個人最多也就四五塊錢。
這還是有菜有肉的情況下,如果沒有肉,隻吃稀飯和麵的話,一個人最多也就兩塊。一家加起來還不到十塊,也確實麽幾個錢。”
咂摸著這些話語,陳長皓點了點頭。
一家十塊,他這邊總共還不到五十個人手,加起來也就五百塊錢,這跟一天的利潤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
更別說他們村子裏的其他獼猴桃了。
那比起來更是一個天,一個地。
隻是……
“隻是咱這樣弄,可把村裏的行情給哈了!”
(原來,青玄村子裏幫忙摘桃,都是不給工錢,不管飯的,基本都是鄰裏街坊,自家戶,互相換工。今天你幫我,明天我幫你的。
但是青玄家今天不僅摘桃子,運桃子給錢,而且還管飯,這樣以後誰家再想讓人打白工,這就有了對比,會讓人說閑話的。
所以青玄父親才說,這是把行情給弄壞了。
人家幹活的時候找不到幫忙的人了啊!主人家可不對他們怨言滿滿。)
對此,青玄卻道:“那沒辦法,咱這邊需要人手,而且還一直需要。誰有怨言,他也可以自己管飯,自己給錢!這不關咱的事!”
陳長皓聞言,笑著搖了搖頭。
自家兒子是村裏的大學生,而且還是第一個名牌大學生,確實不用管這些。
再說了,我這給人管飯是做好事,誰敢當麵說試試,看那些吃了飯的人會不會撕爛她的嘴!
這時,陳青玄又道:“還有就是,我看咱村裏很多人都是屋裏隻有一兩個人,就比如隔壁的我利平嬢,她家就她一個到屋,你還能叫我嬢嬢忙活了半天,迴去再做飯?
這一個人的飯根本就不好做,我利平嬢迴去了,估計也是胡賴麽一頓。隨便下點麵條就完事了。
再說了,咱這邊大魚大肉的,人家迴去一個人冷鍋冷灶的,也不是個事麽!
爸你說對不對?”
(胡賴麽:就是省事,不講究,隨便搞一下的意思)
“也是!這你利平嬢,你三娥娘,還有你秀秀媽,這都是咱自家戶,像你紅軍叔,你武周叔,你牛爺,這都是咱生活了多年的鄰居,確實叫他們迴去不好。
行,那就管飯吧,我一會兒給你媽說一下,叫她明天多準備點飯。”
說到此處,陳長皓轉頭打量了自家這個小廚房,隻見裏麵擺滿了鍋碗瓢盆,他又道:
“那估計咱這還得多叫幾個人來幫忙,光靠你媽,你那幾個嬢嬢,可忙不過來。”
“那就多叫兩人,反正咱管飯,也不差這麽點。工錢的話,就跟前麵一樣。”
“行!”
說通了此事,陳青玄又說起了稅收的事情。
隻是聽到要收百分之十一的增值稅,還要收百分之四十五的所得稅,青玄的父親直接蒙了。
“咋可能收這多的?這不可能吧!”
他有些難以置信。
這百分之十一和百分之四十五加起來都超過一半了,他有萬萬不敢相信,那賣桃的錢還沒裝進口袋,結果就沒了一大半。
對此,陳青玄則直接打開了手機百度,在上麵查出了法律條文,讓自家父親自己看。
“人家就是收這麽多!你看,人家法律上都規定了。
凡是倒買倒賣水果的,增值稅直接按百分之十一。
至於這個個人所得稅,超過八萬的直接按百分之四十五收。
咱這一天四十萬銷售額,利潤肯定在十萬以上,早都超了,更別說一個月了!”
對此,陳父不知道說什麽。
這上麵確實是這樣寫的,而且還到處都有著“依法納稅是公民的義務”的標語,這確實不是假的。
但是,這未免也太高了吧?
“沒辦法,國家就是要多收富人的錢,用來補貼窮人。咱家以前也是補貼的對象。像我爺家,還是貧困戶呢!每年好像還能拿到幾袋麵,幾壺油。
還有像咱門口這路,村上都說了多少年了,說修呢,結果湊錢湊了幾十年,都麽湊夠。
最後還不是國家發錢把這修了?
這都是咱交上去的稅收。”
“那,那咱以前咋麽聽過有人交過?”
但是,
“但是也沒必要管他一家子的飯吧?”
要知道今天來他們這邊幹活的很多都是單獨過來的,人家家裏還有好幾個人呢,這管起飯來,得多大的代價!
對此,青玄則道:
“爸,你換個角度來想,將來要收桃的肯定很多,對不對?
那如果咱們管飯,並且還管一家子的飯,那你說誰的競爭力更大?就是誰更能拉攏到人?”
青玄父親默然不語。
這還用說嘛,肯定是他們這邊。
要知道按照自家兒子的說法,是要每天大魚大肉伺候著,而且一人幹活,全家老少都能來吃,這種生活,你就算不給工錢,一個子也不發,都能籠絡到大批人手。
更何況還給工錢了。
(高莊這邊基本沒有廠,沒有工作。待在家裏的,除了附近蓋房,裝修房子,找一些工地上的活,基本都隻能務農,在家看娃,給老人孩子做飯。
所以他們這邊很多家裏都是男人出去打工,女人留下來照看孩子老人,順便務務農。然後就沒什麽事了。
現在好了,青玄家裏直接管飯,而且還給工錢,這幾乎可以說是最好的選擇了。)
想清楚了這些,就見青玄再次開口:
“所以通過管飯,咱們完全可以把附近的人手吸引過來,哪怕外地商人來了,他也找不到對應的人手。
再說了,就比如我利平嬢家,你說同樣是賣桃,她在咱家吃,在咱家這邊工作,同樣的價格,她會優先賣給誰?
那肯定是咱麽?是不是?”
(利平嬢是陳青玄家的隔壁,也種了三畝多獼猴桃,隻不過品種不是翠香,而是海沃德)
陳長皓繼續沉默。
這種問題,還用說嘛。是他他也會賣給自家。
不然你還好意思再在這裏工作?
待遇是一個方麵,人的心理也是另一個方麵。
這時,就見青玄總結道:“所以說,咱隻要管了飯,咱基本上把咱村的這些獼猴桃就都靠下了!
桃多了,咱才能掙更多的錢。
爸你說是不是?”
“也是!咱這管飯其實也花不了幾個錢。如果管一頓飯,不,是兩頓,早上和上午,那一個人最多也就四五塊錢。
這還是有菜有肉的情況下,如果沒有肉,隻吃稀飯和麵的話,一個人最多也就兩塊。一家加起來還不到十塊,也確實麽幾個錢。”
咂摸著這些話語,陳長皓點了點頭。
一家十塊,他這邊總共還不到五十個人手,加起來也就五百塊錢,這跟一天的利潤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
更別說他們村子裏的其他獼猴桃了。
那比起來更是一個天,一個地。
隻是……
“隻是咱這樣弄,可把村裏的行情給哈了!”
(原來,青玄村子裏幫忙摘桃,都是不給工錢,不管飯的,基本都是鄰裏街坊,自家戶,互相換工。今天你幫我,明天我幫你的。
但是青玄家今天不僅摘桃子,運桃子給錢,而且還管飯,這樣以後誰家再想讓人打白工,這就有了對比,會讓人說閑話的。
所以青玄父親才說,這是把行情給弄壞了。
人家幹活的時候找不到幫忙的人了啊!主人家可不對他們怨言滿滿。)
對此,青玄卻道:“那沒辦法,咱這邊需要人手,而且還一直需要。誰有怨言,他也可以自己管飯,自己給錢!這不關咱的事!”
陳長皓聞言,笑著搖了搖頭。
自家兒子是村裏的大學生,而且還是第一個名牌大學生,確實不用管這些。
再說了,我這給人管飯是做好事,誰敢當麵說試試,看那些吃了飯的人會不會撕爛她的嘴!
這時,陳青玄又道:“還有就是,我看咱村裏很多人都是屋裏隻有一兩個人,就比如隔壁的我利平嬢,她家就她一個到屋,你還能叫我嬢嬢忙活了半天,迴去再做飯?
這一個人的飯根本就不好做,我利平嬢迴去了,估計也是胡賴麽一頓。隨便下點麵條就完事了。
再說了,咱這邊大魚大肉的,人家迴去一個人冷鍋冷灶的,也不是個事麽!
爸你說對不對?”
(胡賴麽:就是省事,不講究,隨便搞一下的意思)
“也是!這你利平嬢,你三娥娘,還有你秀秀媽,這都是咱自家戶,像你紅軍叔,你武周叔,你牛爺,這都是咱生活了多年的鄰居,確實叫他們迴去不好。
行,那就管飯吧,我一會兒給你媽說一下,叫她明天多準備點飯。”
說到此處,陳長皓轉頭打量了自家這個小廚房,隻見裏麵擺滿了鍋碗瓢盆,他又道:
“那估計咱這還得多叫幾個人來幫忙,光靠你媽,你那幾個嬢嬢,可忙不過來。”
“那就多叫兩人,反正咱管飯,也不差這麽點。工錢的話,就跟前麵一樣。”
“行!”
說通了此事,陳青玄又說起了稅收的事情。
隻是聽到要收百分之十一的增值稅,還要收百分之四十五的所得稅,青玄的父親直接蒙了。
“咋可能收這多的?這不可能吧!”
他有些難以置信。
這百分之十一和百分之四十五加起來都超過一半了,他有萬萬不敢相信,那賣桃的錢還沒裝進口袋,結果就沒了一大半。
對此,陳青玄則直接打開了手機百度,在上麵查出了法律條文,讓自家父親自己看。
“人家就是收這麽多!你看,人家法律上都規定了。
凡是倒買倒賣水果的,增值稅直接按百分之十一。
至於這個個人所得稅,超過八萬的直接按百分之四十五收。
咱這一天四十萬銷售額,利潤肯定在十萬以上,早都超了,更別說一個月了!”
對此,陳父不知道說什麽。
這上麵確實是這樣寫的,而且還到處都有著“依法納稅是公民的義務”的標語,這確實不是假的。
但是,這未免也太高了吧?
“沒辦法,國家就是要多收富人的錢,用來補貼窮人。咱家以前也是補貼的對象。像我爺家,還是貧困戶呢!每年好像還能拿到幾袋麵,幾壺油。
還有像咱門口這路,村上都說了多少年了,說修呢,結果湊錢湊了幾十年,都麽湊夠。
最後還不是國家發錢把這修了?
這都是咱交上去的稅收。”
“那,那咱以前咋麽聽過有人交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