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茯苓丸治肩周炎
大小姐迴京,大佬們都求她收徒 作者:款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景初上前,給呂強把脈,又看了他的舌象,又問,“呂老板可吸煙喝酒?平時飲食比較重口味?”
呂強點頭稱是。
景初略微思量,才淡淡道,“呂老板肥頭厚腦,脖子粗短,晚上容易打唿嚕吧?”
呂強也不介意景初說他肥,點了點頭。
“為何會打唿嚕呢?因為體內痰濕濁氣重,容易阻塞唿吸道,再加上呂老板平時喜歡重口味且吸煙喝酒較多的人,所以哪怕白天咳痰多,也吐不幹淨。”
“長此累積,體內痰濁會集聚在肌肉中,這也是你肩周炎產生的原因。”
呂強這才聽得有些明白。
景初接著道,“那這些痰從哪裏來?從胃腸中來,而胃又主肌肉。”
“包主任開的茯苓丸,就像半個二陳湯化解胃腸裏的痰,在用半個承氣湯將這些痰從腸道排出,所以你服完藥後會拉肚子,其實所拉皆為堆積在你胃腸肌肉中的痰濁之物。”
“以你這肩周炎的症狀,隻要你服用茯苓丸三日,你肩周的痹痛也會因為清除痰濁而減輕,再服四日,你會身輕體健。”
呂強聽到這後悔不已,他這才知道自己聰明反被聰明誤,自以為上網查了藥方,覺得不對症就不信任,可知藥性不懂醫理,純粹就是自誤。
他站起身,對包金山滿含歉意地道,“對不起包醫生,是我太自作聰明了!實在對不起。”
包金山並不把這事放在心上,對他搖搖手,“無需如此,畢竟是入口的東西,謹慎小心點是對的。”
包金山這會的注意力還在景初那,又問她,“景醫生,你是否還有話未講完?”
景初還待開口就被呂強突然站起來道歉打斷了,包金山注意到這一點,所以想讓景初繼續講。
景初點頭,接著說,“治療肩周炎很多醫者會用通痹活血化瘀之藥,但這個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辯證。”
“胃腸是人體生痰之源,肌肉裏的痰也是胃病痰濁上泛所致,所以通降胃腸裏的痰濁就是在清除肌肉裏的痰濁,因此遇到病人因經絡血脈被痰濁堵塞而致的各種脂肪瘤或肌肉包塊,都可先通胃腸。”
景初這話是舉一反三了,眾人聽完,忍不住鼓掌叫好。
在場的人心思各異。
同是考核學子是親眼見到景初對醫理的熟稔,心中對她忌憚更深;而幾位大拿則對派景初去r國交流有了更多的信心。
至於被呂厚山和包金山帶來的幾個病人,也端正了態度,不敢因為景初年小而輕視她。
尤其是知道景初真實身份見過她天之驕女一麵的蔣博深。
他之前有聽過爺爺說起景家長女在江市學醫的事,也曾覺得景家荒謬,堂堂長女下放鄉下,能得到什麽好的教養。
如今看來,黎靜禾到底是教育界第一人,她的遠見卓識,教育子女的方式更應成為時代的楷模,所以才能狠下心將長女放在鄉下學醫,並培養得如此優秀。
蔣博深百感交集,他今日前來,不是為自己求醫,而是為家中病重的爺爺來求醫。
因此蔣博深被放在最後,隻是輪到他問診的時候,他心有遲疑,“各位醫生,我今日不是為我自己來求診的,是為我祖父而來。”
“我祖父上個星期六睡前覺得右肢麻木,隔天晨醒卻發現偏癱了。嘴向右歪斜,說話漏氣,吃飯也漏。”
“我們送到京都人民醫院治療,內科診為腦血栓,雖然也有給他進行溶血栓和高壓氧治療,但效果不明顯,依舊右邊肢體麻木,口眼歪斜,言語不清。”
蔣博深將自己爺爺的病情簡單地講述給幾位名醫聽。
劉晨鬆與黎文榮相看一眼,兩人在治療偏癱病患中頗有經驗。
蔣博深道,“我想麻煩劉醫師,能否移步到京都醫院去給我祖父看診。”
劉晨鬆問包金山,“包醫生可有去看過該患者?”
包金山點頭,“患者蔣亞康,年79,舌短,語蹇,頭暈氣短,按脈浮軟,舌淡胖有齒痕,舌左瘀斑成片。”
“我斷其腎元久虧,肝失滋榮,氣虛失運,發為偏枯,故擬補陽還五湯,固腎益氣,祛痰化瘀,蟲類通絡。”
說到這裏,他將自己的方子遞給劉晨鬆,他這方子給蔣亞康服用三天後並無明顯效果。
而在中醫界中,劉晨鬆治偏癱的高超手段遠近聞名,也因此他才建議蔣博深來找劉晨鬆給他祖父治病。
劉晨鬆看方子內容,發現是他留給中醫協會治偏癱的方子,也是他慣用的加減補陽還五湯。
他將方子遞給黎文榮,“不知師弟如何看?”
黎文榮接過方子看了看,“不如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正好大家都在,可以探討一下。”
此話一出,肖柏尚和李克有翁萊惠幾人都點頭,景初站在黎文榮身邊眼巴巴地看著自己的伯爺。
黎文榮見狀大笑,差點忘記他家的小醫癡了。
於是對其他學子道,“如果你們也好奇,可以一起去觀摩。”
其他學子聽了大喜,也起身準備跟著一起去京都人民醫院。
一行二十幾人浩浩蕩蕩地京都人民醫院心腦血管住院部。
因為是晚上,醫院突然湧進這麽多人到病房,引起了許多病人及家屬的注意,有的甚至還掏出手機錄視頻,怕錯過什麽大新聞。
幾位大拿分別給蔣亞康按脈,景初也上前按脈。
其他學子雖然也想去探一下脈象,但沒景初那麽大膽和淡定,隻能老老實實地站在一旁聽大佬們討論病情。
“我倒覺得包主任的方子沒錯,對病患的症,今日脈象來看,亦有所緩。”黎文榮道。
劉晨鬆問蔣博深,“你們用包醫生的藥方多少天了?”
“五天,今天第五天!”蔣博深連忙道。
劉晨鬆沉吟片刻,拿出筆,將補陽還五湯中的“生芪”藥量從30克增至120克。
然後遞給眾人看。
包金山大悟,自嘲,“看來我是被自己的謹慎自誤了。”
景初看到方子有些不解,問,“為何將生芪藥量增大4倍?”
其他學子也不解。
呂強點頭稱是。
景初略微思量,才淡淡道,“呂老板肥頭厚腦,脖子粗短,晚上容易打唿嚕吧?”
呂強也不介意景初說他肥,點了點頭。
“為何會打唿嚕呢?因為體內痰濕濁氣重,容易阻塞唿吸道,再加上呂老板平時喜歡重口味且吸煙喝酒較多的人,所以哪怕白天咳痰多,也吐不幹淨。”
“長此累積,體內痰濁會集聚在肌肉中,這也是你肩周炎產生的原因。”
呂強這才聽得有些明白。
景初接著道,“那這些痰從哪裏來?從胃腸中來,而胃又主肌肉。”
“包主任開的茯苓丸,就像半個二陳湯化解胃腸裏的痰,在用半個承氣湯將這些痰從腸道排出,所以你服完藥後會拉肚子,其實所拉皆為堆積在你胃腸肌肉中的痰濁之物。”
“以你這肩周炎的症狀,隻要你服用茯苓丸三日,你肩周的痹痛也會因為清除痰濁而減輕,再服四日,你會身輕體健。”
呂強聽到這後悔不已,他這才知道自己聰明反被聰明誤,自以為上網查了藥方,覺得不對症就不信任,可知藥性不懂醫理,純粹就是自誤。
他站起身,對包金山滿含歉意地道,“對不起包醫生,是我太自作聰明了!實在對不起。”
包金山並不把這事放在心上,對他搖搖手,“無需如此,畢竟是入口的東西,謹慎小心點是對的。”
包金山這會的注意力還在景初那,又問她,“景醫生,你是否還有話未講完?”
景初還待開口就被呂強突然站起來道歉打斷了,包金山注意到這一點,所以想讓景初繼續講。
景初點頭,接著說,“治療肩周炎很多醫者會用通痹活血化瘀之藥,但這個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辯證。”
“胃腸是人體生痰之源,肌肉裏的痰也是胃病痰濁上泛所致,所以通降胃腸裏的痰濁就是在清除肌肉裏的痰濁,因此遇到病人因經絡血脈被痰濁堵塞而致的各種脂肪瘤或肌肉包塊,都可先通胃腸。”
景初這話是舉一反三了,眾人聽完,忍不住鼓掌叫好。
在場的人心思各異。
同是考核學子是親眼見到景初對醫理的熟稔,心中對她忌憚更深;而幾位大拿則對派景初去r國交流有了更多的信心。
至於被呂厚山和包金山帶來的幾個病人,也端正了態度,不敢因為景初年小而輕視她。
尤其是知道景初真實身份見過她天之驕女一麵的蔣博深。
他之前有聽過爺爺說起景家長女在江市學醫的事,也曾覺得景家荒謬,堂堂長女下放鄉下,能得到什麽好的教養。
如今看來,黎靜禾到底是教育界第一人,她的遠見卓識,教育子女的方式更應成為時代的楷模,所以才能狠下心將長女放在鄉下學醫,並培養得如此優秀。
蔣博深百感交集,他今日前來,不是為自己求醫,而是為家中病重的爺爺來求醫。
因此蔣博深被放在最後,隻是輪到他問診的時候,他心有遲疑,“各位醫生,我今日不是為我自己來求診的,是為我祖父而來。”
“我祖父上個星期六睡前覺得右肢麻木,隔天晨醒卻發現偏癱了。嘴向右歪斜,說話漏氣,吃飯也漏。”
“我們送到京都人民醫院治療,內科診為腦血栓,雖然也有給他進行溶血栓和高壓氧治療,但效果不明顯,依舊右邊肢體麻木,口眼歪斜,言語不清。”
蔣博深將自己爺爺的病情簡單地講述給幾位名醫聽。
劉晨鬆與黎文榮相看一眼,兩人在治療偏癱病患中頗有經驗。
蔣博深道,“我想麻煩劉醫師,能否移步到京都醫院去給我祖父看診。”
劉晨鬆問包金山,“包醫生可有去看過該患者?”
包金山點頭,“患者蔣亞康,年79,舌短,語蹇,頭暈氣短,按脈浮軟,舌淡胖有齒痕,舌左瘀斑成片。”
“我斷其腎元久虧,肝失滋榮,氣虛失運,發為偏枯,故擬補陽還五湯,固腎益氣,祛痰化瘀,蟲類通絡。”
說到這裏,他將自己的方子遞給劉晨鬆,他這方子給蔣亞康服用三天後並無明顯效果。
而在中醫界中,劉晨鬆治偏癱的高超手段遠近聞名,也因此他才建議蔣博深來找劉晨鬆給他祖父治病。
劉晨鬆看方子內容,發現是他留給中醫協會治偏癱的方子,也是他慣用的加減補陽還五湯。
他將方子遞給黎文榮,“不知師弟如何看?”
黎文榮接過方子看了看,“不如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正好大家都在,可以探討一下。”
此話一出,肖柏尚和李克有翁萊惠幾人都點頭,景初站在黎文榮身邊眼巴巴地看著自己的伯爺。
黎文榮見狀大笑,差點忘記他家的小醫癡了。
於是對其他學子道,“如果你們也好奇,可以一起去觀摩。”
其他學子聽了大喜,也起身準備跟著一起去京都人民醫院。
一行二十幾人浩浩蕩蕩地京都人民醫院心腦血管住院部。
因為是晚上,醫院突然湧進這麽多人到病房,引起了許多病人及家屬的注意,有的甚至還掏出手機錄視頻,怕錯過什麽大新聞。
幾位大拿分別給蔣亞康按脈,景初也上前按脈。
其他學子雖然也想去探一下脈象,但沒景初那麽大膽和淡定,隻能老老實實地站在一旁聽大佬們討論病情。
“我倒覺得包主任的方子沒錯,對病患的症,今日脈象來看,亦有所緩。”黎文榮道。
劉晨鬆問蔣博深,“你們用包醫生的藥方多少天了?”
“五天,今天第五天!”蔣博深連忙道。
劉晨鬆沉吟片刻,拿出筆,將補陽還五湯中的“生芪”藥量從30克增至120克。
然後遞給眾人看。
包金山大悟,自嘲,“看來我是被自己的謹慎自誤了。”
景初看到方子有些不解,問,“為何將生芪藥量增大4倍?”
其他學子也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