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針鋒相對
甄嬛傳重生之純元是你嗎? 作者:許老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起來這羅卜藏丹津。他是固始汗的孫子,達什巴圖爾的兒子。固始汗那可是相當英勇的,他的父親達什巴圖爾呢,在穩定部落方麵也有著自己的貢獻。可羅卜藏丹津在承襲了父親的爵位之後,就逐漸顯露出了他那極大的野心。
羅卜藏丹津心裏早就不願意被大清王朝統治著了,尤其是雍正帝,他更是打心眼裏瞧不上。不過呢,他和十四爺允禵之間倒是有著一段不淺的淵源。
早在康熙五十三年,達什巴圖爾去世以後,羅卜藏丹津就承襲了清朝分封給他的親王爵位。
到了康熙五十五年,清朝廷下了命令,讓羅卜藏丹津與右翼貝勒察罕丹津、達顏等人,一同管理青海和碩特部蒙古右翼。
朝廷這麽做,是為了平衡青海蒙古各個派別之間的勢力,可羅卜藏丹津卻為此很是不高興。
這時候,因為擁立七世達賴喇嘛這件事,青海蒙古各部之間產生了分歧。而準噶爾汗國的策妄阿拉布坦派策零敦多布打進了拉薩,還把拉藏汗給殺死了,這麽一來,和碩特汗國就滅亡了,策零敦多布他們占據了拉薩。
康熙五十九年,清軍第二次進軍西藏,去平定準噶爾部的入侵。當清軍路過青海的時候,羅卜藏丹津就提出要求,說要在西藏恢複他家的汗庭。當時率領清軍的將領,就是康熙爺的第十四子愛新覺羅·胤禵,也就是允禵。
允禵和羅卜藏丹津在一起同吃同住了好些日子,他們還共同經曆了幾次規模不小的戰役。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彼此心裏都覺得對方是個值得敬重的人。要是他們倆沒有這樣特殊的家世背景,說不定真能成為很好的朋友呢。可是最後,允禵並沒有答應羅卜藏丹津的要求,隻是同意他跟著一起進藏協助平定叛亂。
好在這西藏平亂的戰爭最終取得了大勝。允禵因為這次戰功,在朝中得到了極大的支持,甚至有很多傳言說允禵即將即位,這些傳言也傳到了羅卜藏丹津的耳朵裏。而羅卜藏丹津因為協助清軍平亂有功,也受到了康熙爺的嘉獎和賞賜。
其實對於本來就野心勃勃的羅卜藏丹津來說,這點嘉獎賞賜根本不算什麽。但是在那個時候,他覺得十四子允禵的為人和眼界比康熙還要好。
他就想,如果真像傳聞裏說的那樣,允禵能即位的話,那自己也許就不用非得走上那條艱難又充滿風險的謀反之路了。就因為十幾年前的這一點猶豫,羅卜藏丹津侵略的計劃就暫時擱置了。
“雍正也好!十四爺也罷!本王既然來了!這次就不打算再空手而歸了!”羅卜藏丹津在心裏默默地想著,眼睛看著進宮的青石板路的另一頭,允禵正匆忙地往宮裏走。
允禵這時候也用眼角的餘光看到了從正殿走進來的羅卜藏丹津,說道:“多年未見!想不到再度迴到這個冷冰冰的皇宮裏,還能遇到你這位故友!”
羅卜藏丹津與允禵二人的身影漸漸錯開,一個轉身之後,彼此便消失在對方的視線當中。而此刻,即將踏入養心殿麵見聖上的允禵一行人,被威嚴矗立的宮殿侍衛攔在了殿外。
“嗯?”
養心殿外的侍衛們,目光如炬,其中一名侍衛更是用眼角的餘光緊緊地盯著與允禵貼身而行的止凝,眼神裏充滿了警惕與疑惑。
“這是本王今日要引薦給皇上的才女!有何不妥?”
十四爺允禵見此情形,頓時提高了聲調,厲聲反問道。那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在空曠的殿外迴蕩。
“十四爺贖罪,屬下隻是例行公事,還望王爺體諒!”
麵前的侍衛們聽到王爺的質問,紛紛單膝跪地,行禮致歉,態度恭敬而謙卑,他們隻是在履行自己保衛皇宮安全的職責,不敢有絲毫懈怠。
“無妨,現下可以放我們進去了吧!”
允禵皺了皺眉頭,語氣稍稍緩和了一些,他急於進宮麵聖,不想在這殿外過多地耽擱時間。
“且慢!”
就在這時,富察文宇匆匆趕來。他身為禦前侍衛總領,禦前第一帶刀侍衛,肩負著整個皇宮的安全重任。
又恰逢羅卜藏丹津進京朝賀這一特殊時期,皇宮內外的安保措施更是嚴密到了極點,他自然是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細節。
“羅卜藏丹津進宮期間,任何人出入養心殿都需要經過嚴格的盤查,還望十四爺不要讓微臣難做!”
富察文宇對著允禵行了一個標準的小禮,言辭間雖然客氣,但態度卻十分堅決。
“哼!我當是誰呢!好大的官威,原來是武英殿大學士富察家的大公子啊!本王體諒你是禦前第一帶刀侍衛,但你可知道本王是聖上親封的接待羅卜藏丹津進京一事的總司儀啊!
如今羅卜藏丹津要提前兩個時辰進宮麵聖,算算時間眼下他應該已經入宮,你卻在這耽誤本王與皇上商議大事!難不成本王會親自帶著刺客來刺殺皇上不成?”
允禵心中惱怒,話語中帶著明顯的不滿與嘲諷。他覺得富察文宇此舉分明是在故意刁難自己,在這皇宮之中,自己的身份地位也不容小覷,怎能被如此對待。
“微臣並無此意,隻是……王爺身邊這位打扮奇特的姑娘……”
富察文宇話還沒有說完,蘇培盛那尖細的嗓音便從養心殿裏麵傳了出來:“十四爺,皇上請您進殿!”
“哼!”
允禵一擺手,帶著止凝大步流星地走進了養心殿,那背影仿佛帶著一絲怒氣。
富察文宇則站在殿外,凝視著他們遠去的方向,臉上的表情意味深長,讓人難以捉摸他心中究竟在想些什麽。是對允禵的不滿,還是對止凝的懷疑,亦或是在擔憂這看似平靜的皇宮即將掀起的波瀾呢?
“富察大人不必糾結過多!都是例行公事,想來十四爺也不會計較太多!”留在門外的蘇培盛開口說道!
“多謝蘇公公指點寬慰!”
羅卜藏丹津心裏早就不願意被大清王朝統治著了,尤其是雍正帝,他更是打心眼裏瞧不上。不過呢,他和十四爺允禵之間倒是有著一段不淺的淵源。
早在康熙五十三年,達什巴圖爾去世以後,羅卜藏丹津就承襲了清朝分封給他的親王爵位。
到了康熙五十五年,清朝廷下了命令,讓羅卜藏丹津與右翼貝勒察罕丹津、達顏等人,一同管理青海和碩特部蒙古右翼。
朝廷這麽做,是為了平衡青海蒙古各個派別之間的勢力,可羅卜藏丹津卻為此很是不高興。
這時候,因為擁立七世達賴喇嘛這件事,青海蒙古各部之間產生了分歧。而準噶爾汗國的策妄阿拉布坦派策零敦多布打進了拉薩,還把拉藏汗給殺死了,這麽一來,和碩特汗國就滅亡了,策零敦多布他們占據了拉薩。
康熙五十九年,清軍第二次進軍西藏,去平定準噶爾部的入侵。當清軍路過青海的時候,羅卜藏丹津就提出要求,說要在西藏恢複他家的汗庭。當時率領清軍的將領,就是康熙爺的第十四子愛新覺羅·胤禵,也就是允禵。
允禵和羅卜藏丹津在一起同吃同住了好些日子,他們還共同經曆了幾次規模不小的戰役。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彼此心裏都覺得對方是個值得敬重的人。要是他們倆沒有這樣特殊的家世背景,說不定真能成為很好的朋友呢。可是最後,允禵並沒有答應羅卜藏丹津的要求,隻是同意他跟著一起進藏協助平定叛亂。
好在這西藏平亂的戰爭最終取得了大勝。允禵因為這次戰功,在朝中得到了極大的支持,甚至有很多傳言說允禵即將即位,這些傳言也傳到了羅卜藏丹津的耳朵裏。而羅卜藏丹津因為協助清軍平亂有功,也受到了康熙爺的嘉獎和賞賜。
其實對於本來就野心勃勃的羅卜藏丹津來說,這點嘉獎賞賜根本不算什麽。但是在那個時候,他覺得十四子允禵的為人和眼界比康熙還要好。
他就想,如果真像傳聞裏說的那樣,允禵能即位的話,那自己也許就不用非得走上那條艱難又充滿風險的謀反之路了。就因為十幾年前的這一點猶豫,羅卜藏丹津侵略的計劃就暫時擱置了。
“雍正也好!十四爺也罷!本王既然來了!這次就不打算再空手而歸了!”羅卜藏丹津在心裏默默地想著,眼睛看著進宮的青石板路的另一頭,允禵正匆忙地往宮裏走。
允禵這時候也用眼角的餘光看到了從正殿走進來的羅卜藏丹津,說道:“多年未見!想不到再度迴到這個冷冰冰的皇宮裏,還能遇到你這位故友!”
羅卜藏丹津與允禵二人的身影漸漸錯開,一個轉身之後,彼此便消失在對方的視線當中。而此刻,即將踏入養心殿麵見聖上的允禵一行人,被威嚴矗立的宮殿侍衛攔在了殿外。
“嗯?”
養心殿外的侍衛們,目光如炬,其中一名侍衛更是用眼角的餘光緊緊地盯著與允禵貼身而行的止凝,眼神裏充滿了警惕與疑惑。
“這是本王今日要引薦給皇上的才女!有何不妥?”
十四爺允禵見此情形,頓時提高了聲調,厲聲反問道。那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在空曠的殿外迴蕩。
“十四爺贖罪,屬下隻是例行公事,還望王爺體諒!”
麵前的侍衛們聽到王爺的質問,紛紛單膝跪地,行禮致歉,態度恭敬而謙卑,他們隻是在履行自己保衛皇宮安全的職責,不敢有絲毫懈怠。
“無妨,現下可以放我們進去了吧!”
允禵皺了皺眉頭,語氣稍稍緩和了一些,他急於進宮麵聖,不想在這殿外過多地耽擱時間。
“且慢!”
就在這時,富察文宇匆匆趕來。他身為禦前侍衛總領,禦前第一帶刀侍衛,肩負著整個皇宮的安全重任。
又恰逢羅卜藏丹津進京朝賀這一特殊時期,皇宮內外的安保措施更是嚴密到了極點,他自然是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細節。
“羅卜藏丹津進宮期間,任何人出入養心殿都需要經過嚴格的盤查,還望十四爺不要讓微臣難做!”
富察文宇對著允禵行了一個標準的小禮,言辭間雖然客氣,但態度卻十分堅決。
“哼!我當是誰呢!好大的官威,原來是武英殿大學士富察家的大公子啊!本王體諒你是禦前第一帶刀侍衛,但你可知道本王是聖上親封的接待羅卜藏丹津進京一事的總司儀啊!
如今羅卜藏丹津要提前兩個時辰進宮麵聖,算算時間眼下他應該已經入宮,你卻在這耽誤本王與皇上商議大事!難不成本王會親自帶著刺客來刺殺皇上不成?”
允禵心中惱怒,話語中帶著明顯的不滿與嘲諷。他覺得富察文宇此舉分明是在故意刁難自己,在這皇宮之中,自己的身份地位也不容小覷,怎能被如此對待。
“微臣並無此意,隻是……王爺身邊這位打扮奇特的姑娘……”
富察文宇話還沒有說完,蘇培盛那尖細的嗓音便從養心殿裏麵傳了出來:“十四爺,皇上請您進殿!”
“哼!”
允禵一擺手,帶著止凝大步流星地走進了養心殿,那背影仿佛帶著一絲怒氣。
富察文宇則站在殿外,凝視著他們遠去的方向,臉上的表情意味深長,讓人難以捉摸他心中究竟在想些什麽。是對允禵的不滿,還是對止凝的懷疑,亦或是在擔憂這看似平靜的皇宮即將掀起的波瀾呢?
“富察大人不必糾結過多!都是例行公事,想來十四爺也不會計較太多!”留在門外的蘇培盛開口說道!
“多謝蘇公公指點寬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