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地碼頭出來,在終端的指引下,實習生們或者上了傳送台,或者上了穿梭車,各自去自己的實習單位報到。
和孫彧張薇薇一起去指揮部情報處的還有另外幾個同學,除了他倆是思想工作門類的外,其他幾位同學則分別是另外三個門類的學員。
“情報分析麽。”既然不是隻有他倆分到了指揮部情報處,這樣就好理解了,孫彧嘀咕著。
“我們學院似乎沒有情報專業?”一位同學說道。
大家一起看向指揮門類的那兩位同學,“有情報分析學的課程,但是我們也沒聽說有這個專業。”其中一位同學解釋道。
“我們也有數據分析的。”後勤門類的同學說道。
“我們也有數據分析。”裝備門類的同學說道。
然後大家又一起看向孫彧和張薇薇。
“我們從頭到尾都是在分析,人的、智械的各種思維模式情緒模式,這樣大概也算?”
反正都是分析,大家一起點頭,大概知道自己為什麽會被分到情報處了。
沒有什麽手續需要學員們親自去辦,在終端帶領下,學員們走進一個大廳,很常見的大廳。
前方一塊大屏幕,分區顯示著各種數據和圖像。大廳裏一排排坐席麵對著這塊大屏幕,每個坐席前方都有一個小屏幕,而在大廳後部,則是一些休閑座位和休眠艙。
“都是這個樣子啊。”張薇薇說道。
“是啊是啊。”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認同,然後各自找了個空位坐下,拿起放在台麵上的一個頭罩戴到了頭上。
沒有人過來告訴學員們應該做什麽,大家都是經曆過在這種場所的工作的,戴上頭罩,自然就會知道自己要做什麽。
有人習慣看著眼前投影出來的圖像工作,也有人習慣把麵罩合上,圖像直接投射到視網膜上,或者輪換著來,反正視覺效果都是一樣的。
所有人的工作都是看著數據,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意見。
於是實習生們落座之後,一堆資料便發了過來,至於有多少,暫時還是未知,資料都編了號,按著順序往下翻就是,至於什麽時候可以看完......該看完的時候自然就完了。
學員們對此都不陌生,於是專心看起材料來,這是他們實習的第一項工作。
材料不外乎敵情我情和當前宇宙的資料數據。
我情先放一邊,這個什麽時候都能看,敵情也先不管它,基本都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孫彧決定先看本宇宙的資料,關鍵是這算他的老本行,不論是在勘測局還是文明辦,都是在跟宇宙數據打交道,熟,而且終端也熟,初步匯總整理就讓終端處理就行。
於是貝塔罵罵咧咧的開始了工作,隨後是舒克,它倆是老搭檔了,配合處理數據那是一個高效而且有效。
其他學員發現這個情況之後,也很自覺的分了個工,幾個人分析我情,幾個人分析敵情。
讓貝塔和舒克一邊分析數據,一邊把結果同步給幾位同學,孫彧和張薇薇便悠哉遊哉的往後麵休息區走去。
“這是啥?”一位同學拉住孫彧,指著終端投射出來的宇宙數據分析圖問道。
“這是我們兒子做出來的模型。”孫彧有些得意的說道。
“你們兒子?他現在在哪裏?”
“共和國第三數學研究所,不過大兒子現在在管委會那邊不知道在幹啥,小兒子迴他們所裏了,我們也不知道他在幹啥。”
“他這,哦,他們這模型怎麽喂出來的?”
“當然是宇宙數據喂出來的啊。”
“那不是要很多很多數據?”
“是啊,我們都是勘測局出來的,宇宙數據都是我們自己搜集的第一手資料。”
“這個模型沒有公開嗎?”
“提交勘測局了的,至於勘測局怎麽處理的,我們倆離開勘測局已經很久了,不清楚,不過我們後來在文明辦,在思想工作部和設備部聯合巡查小組工作,也給喂了不少數據。”
“共享不違規吧?”
“沒有違規的理由吧,你們隻管問這倆終端要就是。”
“行,先忙著,迴頭再問你們要。”
“要是把這些敵情我情也用這個模型處理,你們說會不會有效果?”另外一位同學說道。
“可以先試試我情數據,這個好驗證。”又是另外一位同學說道。
“試試唄。”孫彧說道。
幾位研究我情資料的同學於是又分了個工,幾個終端從貝塔和舒克那裏複製了模型,並且開始分析資料,幾個人就在一旁對照著數據看分析結果。
看看沒自己什麽事了,孫彧和張薇薇便走到了後麵休息區,各自接了一杯茶,開始觀看大屏幕上的顯示。
大屏幕上分區顯示的是各種最新或者實時的數據,於是有些地方便刷得飛快,有的地方便一直沒有什麽變化。
看了一會兒,兩人便開始了竊竊私語。
“發現沒,部隊跟咱們釋放探測模塊的模式很不一樣啊。”
“嗯,部隊的更側重監控動態目標的數據,咱們主要是監測靜態的宇宙數據。”
“發現可疑目標就會一路跟蹤,我們可沒有裝這樣的模塊。”
“那當然,我們又不是幹這個的。”
“難道還有隱藏的敵方力量?”
“為什麽?”
“你看哈,在我們的監測網絡裏邊,整個宇宙的大質量區域或者高速物體是不可能探測不到的,但是從這些不論是定點的數據還是追蹤的數據來看,我們看不到相應的可疑的大質量區域,而且艦隊也隻是在跟蹤那些可疑目標,而不是幹脆消滅掉,不知道艦隊有什麽顧慮。”
“你是看到艦隊的行動有些不同尋常才這麽想的吧?”
“是啊,不過你說在什麽地方大質量物體才能夠隱藏起來?”
“在另一個大質量物體邊上唄。”
“鞍點呢?”
“難道你覺得艦隊會不去鞍點那裏?”
“說不定有人造的鞍點呢?”
“難道艦隊會不去探測所有的可疑點?”
“如果是兩個可疑點挨得很近,會不會被當成一個可疑點?”
“會的,不過艦隊會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
“不清楚,不知道艦隊怎麽考慮的,我們等會先看看分析結果吧。”
“可能現在就是艦隊發現了這個宇宙的情況很可疑,所以才隻是跟蹤,而不是吃掉吧。”
和孫彧張薇薇一起去指揮部情報處的還有另外幾個同學,除了他倆是思想工作門類的外,其他幾位同學則分別是另外三個門類的學員。
“情報分析麽。”既然不是隻有他倆分到了指揮部情報處,這樣就好理解了,孫彧嘀咕著。
“我們學院似乎沒有情報專業?”一位同學說道。
大家一起看向指揮門類的那兩位同學,“有情報分析學的課程,但是我們也沒聽說有這個專業。”其中一位同學解釋道。
“我們也有數據分析的。”後勤門類的同學說道。
“我們也有數據分析。”裝備門類的同學說道。
然後大家又一起看向孫彧和張薇薇。
“我們從頭到尾都是在分析,人的、智械的各種思維模式情緒模式,這樣大概也算?”
反正都是分析,大家一起點頭,大概知道自己為什麽會被分到情報處了。
沒有什麽手續需要學員們親自去辦,在終端帶領下,學員們走進一個大廳,很常見的大廳。
前方一塊大屏幕,分區顯示著各種數據和圖像。大廳裏一排排坐席麵對著這塊大屏幕,每個坐席前方都有一個小屏幕,而在大廳後部,則是一些休閑座位和休眠艙。
“都是這個樣子啊。”張薇薇說道。
“是啊是啊。”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認同,然後各自找了個空位坐下,拿起放在台麵上的一個頭罩戴到了頭上。
沒有人過來告訴學員們應該做什麽,大家都是經曆過在這種場所的工作的,戴上頭罩,自然就會知道自己要做什麽。
有人習慣看著眼前投影出來的圖像工作,也有人習慣把麵罩合上,圖像直接投射到視網膜上,或者輪換著來,反正視覺效果都是一樣的。
所有人的工作都是看著數據,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意見。
於是實習生們落座之後,一堆資料便發了過來,至於有多少,暫時還是未知,資料都編了號,按著順序往下翻就是,至於什麽時候可以看完......該看完的時候自然就完了。
學員們對此都不陌生,於是專心看起材料來,這是他們實習的第一項工作。
材料不外乎敵情我情和當前宇宙的資料數據。
我情先放一邊,這個什麽時候都能看,敵情也先不管它,基本都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孫彧決定先看本宇宙的資料,關鍵是這算他的老本行,不論是在勘測局還是文明辦,都是在跟宇宙數據打交道,熟,而且終端也熟,初步匯總整理就讓終端處理就行。
於是貝塔罵罵咧咧的開始了工作,隨後是舒克,它倆是老搭檔了,配合處理數據那是一個高效而且有效。
其他學員發現這個情況之後,也很自覺的分了個工,幾個人分析我情,幾個人分析敵情。
讓貝塔和舒克一邊分析數據,一邊把結果同步給幾位同學,孫彧和張薇薇便悠哉遊哉的往後麵休息區走去。
“這是啥?”一位同學拉住孫彧,指著終端投射出來的宇宙數據分析圖問道。
“這是我們兒子做出來的模型。”孫彧有些得意的說道。
“你們兒子?他現在在哪裏?”
“共和國第三數學研究所,不過大兒子現在在管委會那邊不知道在幹啥,小兒子迴他們所裏了,我們也不知道他在幹啥。”
“他這,哦,他們這模型怎麽喂出來的?”
“當然是宇宙數據喂出來的啊。”
“那不是要很多很多數據?”
“是啊,我們都是勘測局出來的,宇宙數據都是我們自己搜集的第一手資料。”
“這個模型沒有公開嗎?”
“提交勘測局了的,至於勘測局怎麽處理的,我們倆離開勘測局已經很久了,不清楚,不過我們後來在文明辦,在思想工作部和設備部聯合巡查小組工作,也給喂了不少數據。”
“共享不違規吧?”
“沒有違規的理由吧,你們隻管問這倆終端要就是。”
“行,先忙著,迴頭再問你們要。”
“要是把這些敵情我情也用這個模型處理,你們說會不會有效果?”另外一位同學說道。
“可以先試試我情數據,這個好驗證。”又是另外一位同學說道。
“試試唄。”孫彧說道。
幾位研究我情資料的同學於是又分了個工,幾個終端從貝塔和舒克那裏複製了模型,並且開始分析資料,幾個人就在一旁對照著數據看分析結果。
看看沒自己什麽事了,孫彧和張薇薇便走到了後麵休息區,各自接了一杯茶,開始觀看大屏幕上的顯示。
大屏幕上分區顯示的是各種最新或者實時的數據,於是有些地方便刷得飛快,有的地方便一直沒有什麽變化。
看了一會兒,兩人便開始了竊竊私語。
“發現沒,部隊跟咱們釋放探測模塊的模式很不一樣啊。”
“嗯,部隊的更側重監控動態目標的數據,咱們主要是監測靜態的宇宙數據。”
“發現可疑目標就會一路跟蹤,我們可沒有裝這樣的模塊。”
“那當然,我們又不是幹這個的。”
“難道還有隱藏的敵方力量?”
“為什麽?”
“你看哈,在我們的監測網絡裏邊,整個宇宙的大質量區域或者高速物體是不可能探測不到的,但是從這些不論是定點的數據還是追蹤的數據來看,我們看不到相應的可疑的大質量區域,而且艦隊也隻是在跟蹤那些可疑目標,而不是幹脆消滅掉,不知道艦隊有什麽顧慮。”
“你是看到艦隊的行動有些不同尋常才這麽想的吧?”
“是啊,不過你說在什麽地方大質量物體才能夠隱藏起來?”
“在另一個大質量物體邊上唄。”
“鞍點呢?”
“難道你覺得艦隊會不去鞍點那裏?”
“說不定有人造的鞍點呢?”
“難道艦隊會不去探測所有的可疑點?”
“如果是兩個可疑點挨得很近,會不會被當成一個可疑點?”
“會的,不過艦隊會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
“不清楚,不知道艦隊怎麽考慮的,我們等會先看看分析結果吧。”
“可能現在就是艦隊發現了這個宇宙的情況很可疑,所以才隻是跟蹤,而不是吃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