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不能縱馬,林正一路跑到陳慎院內,發現鄭橋和朱婉瑩,已經坐了有一會了。


    看到一頭白毛汗跑進來的大胡子,陳慎站起來扶住他。


    “你說你咋迴事,都四十好幾的人了,不年輕啦,稍微穩重點好吧。”


    林正一屁股在四人身邊坐下,憑空掏出一罐可樂就噸噸噸,半晌後才喘勻了。


    “你們兩個都在我就放心了,剛剛來了係統消息,說是要結算了,說是什麽選擇結算,你們品的出啥意思麽?”


    鄭橋開口道:“我和婉瑩過來,就是找陳慎黃悅正商量這事呢,我們目前的結論是傾向於有選擇,比如迴去的話怎麽怎麽樣,留下的話怎麽怎麽樣。”


    林正歪著腦袋想了想,然後翻了個白眼:“我感覺你等於沒說。”


    陳慎笑道:“好了好了,這事兒咱們在這憑空猜,也未必的得到正確答案,你趕緊找兩個侍從給你打水,去洗個澡別感冒了。”


    “今晚就在這兒吃火鍋,咱們兄弟幾個,說不定也沒多少天好待了,且待且珍惜。”


    當夜,五個人吃了個爽,看著子時將近,陳慎讓人撤走吃食,各自洗漱完畢,遣散下人,圍坐在屋內,坐等開始。


    很快,眾人眼前都出現一塊相同的光幕,光彩熠熠,煌煌大氣,在這夜間的屋裏,十分顯眼。


    “所有幸存者注意,當前批號0145xx次穿越。”


    “任務目標為,迴到漢末,協助任一諸侯完成統一大業,並避免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的出現。”


    “經過係統判斷和時空邏輯推演,當前任務已經提前完成。”


    “統一大業,任務完成,當前國號為漢(季漢),八王之亂已避免,五胡亂華已避免。”


    “時空邏輯推演結果如下,推演結果不得直接對本地原住民透露,違者誅殺。”


    “漢昭武帝,劉備(161~242)(212~240年在位),年號章武。”


    “漢仁帝,劉禪(207~285)(240~260年在位),年號建興,延熙。昭烈帝次子,昭武皇後甘氏之子。”


    “漢襄帝,劉諶(230~302)(260~296年在位),年號泰始,景耀。漢仁帝三子,昭敬哀皇後張氏嫡子。”


    “漢哲帝,劉敬....”


    “漢憲帝,劉定....”


    “季漢共得國四百餘年,昭武帝自亂世而起,曆經三十餘年最終統一天下。”


    “昭武終結亂世,仁帝勵精圖治,選賢任能,在襄帝三十歲壽辰之日,不顧輔政重臣諸葛瞻的勸說,一意孤行選擇禪位。”


    “自此居於後宮,整日與棋牌麻將為伴,開心的當起太上皇。”


    “襄帝繼承祖父,父親兩代人的積累,滿心雄心壯誌,帶著各種劃時代的軍械,親率大軍再出西域,為漢再度開疆拓土。”


    “十多年後,自此北囊括貝加爾湖,西抵地中海的龐大漢帝國,初次顯現於世間。”


    “這百年間,國內人民生活富足,各類科學發展走上正道,商業農業均蓬勃發展,史稱昭襄盛世。”


    “然而光彩浮華的背後,必然有隱患暗藏其中。雖然隨著書籍價格的越來越低,三年一次的科舉,世家大族的地位受到了動搖和打壓。”


    “他們在關鍵時候,懂得隱忍,在數代帝王之後,終於等來了平庸之君。”


    “漢悼帝劉乾不思積極治國,整日與女色為伴,恰好此時,朝堂內的糾錯權,落到了低調多年的司馬林身上。”


    注:糾錯權為臣子特權,在季漢立國之初,由諸葛亮協同諸多忠臣,共同參議後定下。


    昭武帝當年將此權限,納入季漢祖訓之內,後世帝王必須嚴格遵守。


    糾錯權共有三份,分別在當朝重臣,後進之臣,德高望重之親王手中。


    擁有此權限的臣子,可在帝王不作為或者有過錯之時,提出“糾錯”。


    被糾錯後,帝王需要及時改正,若不思悔改且無視,可記為“定過”。


    “定過”需要兩位擁有糾錯權的臣子共同簽署,方才生效。


    被“定過”超過五次後,三位糾正大臣齊聚的情況下,投票表決,有兩人過同意,即可行廢立之舉。


    “司馬林為司馬師的玄孫,通過科舉入仕,前二十年時間,完全是兢兢業業,低調做官的態度,獲得了同僚們的一致讚賞。”


    “先任擁有糾錯權的臣子法慶,乃是開國功臣法正的玄孫,在告老之前,依照條例,需要授予手中的糾錯權,交給他看好的下一位臣子。”


    “依照當年留下的製度,他選擇了司馬林,並對其進行三輪考核,司馬林全部通過,自此得到了糾錯權。”


    “司馬林輔佐漢肅帝二十年時間,中規中矩,德高望重,在漢肅帝去世後,漢悼帝劉乾上台,此人對朝政不管不顧,隻喜歡女色,每夜後宮,除了嬪妃外,必然還要點上三四名宮女,美其名曰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此時的司馬林已經六十高齡,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對於漢悼帝如此離經叛道的舉動,他竟然不使用糾錯權。”


    “當時另一位通過考核的後進之臣意圖糾錯,但被司馬林以‘此乃天子後宮之玩樂事’為由所阻。”


    “擁有糾錯權的臣子,無論是年長的重臣,還是後進的中堅之輩,都需要通過長時間的觀察,再經過考核後才能獲得。開國近一百五十年裏,這份權利始終沒有變質過。”


    “從未發生過的局麵發生了,兩位擁有糾錯權的臣子針鋒相對,另一位擁有糾錯權的親王,早早的和司馬林沆瀣一氣,兩票對一票,後進之臣獨木難支,無法行使糾錯之權,劉乾整日迷戀於女子,自此朝政皆歸司馬林之手。”


    “數年後,一直低調隱忍的燕王劉棣,以‘清君側,誅司馬’為由,悍然在冀州發動兵變。”


    “劉棣拿出新研製的燕兵工廠47號手雷,打的朝廷軍隊潰不成軍,雙方此戰共造成死傷一百二三十萬,最終劉棣打入京師,廢除漢悼帝劉乾,並將司馬林一家老小,連帶九族,全部誅殺。”


    “被牽連者成千上萬,最終殺了五千多人,老幼都沒有放過。”


    “劉棣靠著武力篡位,為了不再受到掣肘,強行廢除了‘糾錯’製度,自此季漢進入另一條道路。”


    “劉棣對於世家大族天然不對付,漢延康八年,在廢除丞相製改內閣製的時候,遭到世家大族集體抵製,在抵抗無果的情況下,世家第一次派出了人肉刺客,攜帶高密度火藥行玉石俱焚之舉。”


    “雖未當場成功,但成功的讓劉棣重傷,造成數十人當場死亡的巨大惡劣事件。”


    “劉棣盛怒之下大開殺戒,一時間中原地區一片血海,史稱延康世難。”


    “劉棣傷重而亡,長子劉裕繼位,其母族蘭陵蕭氏,自此登上曆史舞台。”


    “蘭陵蕭氏出自西漢禦史大夫蕭望之,托名漢丞相蕭何之後。昭武帝統一天下後,蕭氏因為和當時的第一丞相諸葛亮同鄉琅琊,故而得到了些許的優待。”


    “劉棣為劉裕留下了托孤大臣謝安,劉宣兩人共同輔政,成功的等到了劉裕成長起來。”


    “劉裕一方麵想繼續打擊世家,另一方麵對於母族蕭氏又頗為優待,蕭氏在這個時候,快速的壯大起來。”


    “在劉裕病逝的時候,蘭陵蕭氏已經和琅琊諸葛氏,潁川荀氏,潁川陳氏,潁川徐氏,襄陽黃氏,襄陽龐氏,零陵蔣家,扶風法家,天水薑家,臨淮魯家,閬中黃家,吳郡陸家等等,都為當時天下一等一的大族。”


    “這些個世家大族,經過多年低調發展 ,被譽為天下世家三十家,已然成為季漢帝國,隱藏著的最大毒瘤。”


    “又過了百多年安穩的日子,山東世家在漢獻帝明光十二年,赫然連同青,徐,豫三州共同反叛,關中世家反應緩慢,南方揚州荊州益州的世家們,均選擇作壁上觀,自此季漢分裂,進入東西漢並立時期。”


    “再過百年後滅亡,季漢滅亡時,天下大亂,隴西李家趁勢而起,李家家主李淵在征戰中中流彈而亡,長子李建成被打中腿部,成了瘸子。李家二郎李世民橫空出世,掃清寰宇,最終成為最大的贏家,進入長安,開國唐朝,史稱唐高祖。”


    (此為架空曆史,切勿硬杠,硬杠就是你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大逃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奶和青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奶和青菜並收藏三國大逃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