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這支商隊百餘號人,全部就地火化後,馬超臉色陰沉的可怕。
他知道自從上次光幕之後,整個集團從上到下,對於異族的態度就隻有一個,殺!
而他作為勢力中唯一那個,身後帶著諸多羌人的將軍,不由自主的就有點如履薄冰。
雖然這是諸多曆史因素決定的,涼州這塊地方,說句自古以來民風武卒就是這樣,也沒啥不合適的,況且主公那邊,同樣也沒有說什麽。
但他馬孟起就是心裏不服!異族也是有好人的,異族也可以和漢人一家親!他馬孟起有生之年,一定要證明這一點。
最近一直想為這些個追隨已久的人,謀一點軍功在身,也就是為此。
龐德和馬岱的臉色也很不好看,他們從上黨郡來到太原,再從太原來到雁門關外,本來隻是馬超的心血來潮。
冀州的戰功沒得撈了,並州也基本安定了,那到靠北邊的地方來看看,若是有不長眼的匈奴人,正好練練兵也不錯。
結果就在雁門關外不足十裏的地方,見到了這殘忍的一幕。
詳細詢問之下才知道,曹操自從當年關羽跨海北擊,鄴城初次陷落後,就調集了並州的駐守軍隊,協防冀州,再也沒有調迴來過。
雁門守備自此衰落,北邊的拓跋鮮卑部,已經早早的把扣邊,視為一種日常行為了。
關外漢民全都早早的撤入雁門關內,關上武裝不足,也無力反攻,這等局麵,就一直維持到現在。
馬超看著費詩,強壓怒火開口道:“參軍可有什麽好的計策?”
費詩道:“先讓人送出傳信,問他拓跋力微還能不能管好手下的人,若是他管不了,迴頭咱們替他管。”
“此人若是態度恭敬,願意上門賠償,此事迴頭我們傳信再讓主公決定。”
“不過此人既然這幾年都是這個德行,想來是自持在草原上無敵,那咱們多少得教教他們什麽叫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龐德不解:“參軍,都到了這個地步,咱們還有必要和他們講道理嗎?直接把大軍開過去得了。”
費詩搖頭:“兩位將軍,一是咱們得到的軍令是穩固並州,此番私自出關,已經是越權之舉。二是主公登基在即,咱們不能在這個節點上,整什麽糟心的事兒,一切等到主公登基完了,到時候再找這群畜生算賬。”
“若我所料不錯,這拓跋力微必然不會把我等放在眼裏,迴頭師出有名,直接開殺,到那個時候,世人也沒什麽好說的。”
龐德點頭:“好,參軍深謀遠慮,將軍咱們先忍個幾天,待主公登基了,咱們出關殺他娘的。”
馬超對著遠方看了幾眼,這才點頭:“好,傳令,先退迴關內,再做計較。”
忽然想到什麽,看著雁門守將:“知道這是幽州哪家的商隊嗎?一個活口都沒留下,得給他們家裏送個口信去,另外這些骨灰也得送迴給他們。”
守將撓了撓頭:“幽州徐家的,不瞞將軍,每年都會有人前來打點,聽說家主叫什麽徐亮?”
馬超不可置信的張開嘴:“你說是誰家的???”
費詩趕緊拉過馬岱:“小馬將軍將今日之事,選個機靈點的,趕緊南下走壺關去鄴城,一五一十的上報關將軍,由他作主,暫時不要驚擾主公那邊。”
“另外,徐家主似乎也在那邊,聽聞他和關將軍是實質上的親家關係,此事讓他們自決就是,趕快!”
馬岱拱手:“喏!”
......
許昌,劉備帶著文武,浩浩蕩蕩的走汜水關,虎牢關,然後直接迴長安去了。
陳慎黃悅,鄭橋朱婉瑩都沒隨行,反倒是黃亭跟著去了,林正據說過幾天就能迴來,徐州已經全境平複。
這兩家夥也是有意思,現在有種在相互躲貓貓的既視感。
陳慎和鄭橋,私底下都找到劉備,大致意思就是,封官的時候可以將他倆往下挪挪,畢竟就要走了,實權的位置。還是留給更有作為的人吧。
朱婉瑩更是告知劉備,請求去除了她身上的官職,劉備搖頭拒絕了她,並說不管她是不是留下來,季漢的第一任大司農,非她莫屬。
隻能說劉備是真的高端玩家,朱婉瑩差點又痛哭流涕了,她甚至想著,反正迴歸後世的時間點,多半是固定的,那在這兒多幫幫備備,似乎也是可以接受的?
鄴城,一周後。
關羽看著馬超讓人傳來的信,登時怒發衝冠。
“好哇,本來想大哥登基在即,先不對爾等動手,這可是你們自找的。”
“來人,去找徐家主過來,就說我有要事相商。”
徐亮很快邁步而入:“君侯,你找我?”
關羽將信遞給他:“此處無外人,你我便表字相稱好了,另外,還請節哀。”
徐亮很快過目完畢,歎了口氣:“不瞞君侯,我早就知道,這支商隊會出事。”
關羽很是好奇:“為何?”
徐亮道:“雖然他們掛著我家的旗幟,其實是當年田豐的遺孤在操作,確切點說,是他的次子。”
“君侯也知道,我等從商之人,四處必須都提前打點完畢,才可能暢通無阻,否則的話,但凡到個關卡就被攔下,那豈不是費時費事?”
“整個幽州冀州境內,並州的雁門關和壺關,我都是打點完畢的了,當然這個打點的錢,每支商隊每次通行,也必須出一部分。”
“聽聞你們荊州那邊,鄭橋那小子也讓人這樣搞過,就是和買路錢一個道理的。”
“但有時候即便是打點好了的,遇到關卡那邊的守將或者校尉囊中羞澀的時候,吃拿卡要依舊是沒少過。”
“田家次子的這支,他為了多賺點錢,每每的想從關外走。他認為靠著國境,沿著長城,便能免於災禍。”
“我告誡過他幾次,這個錢省不得,他們家若是真有困難,盡管來找我就是。”
“外邊不太平,如此這般,早晚要出事的。”
“可惜他的性子和當年他爹一樣,幾次沒出事以後,反倒來怪我多事,並大肆宣揚他的省錢之道。”
“自此以後,我也就不再多言了,隻是沒想到,竟然一個人都沒跑出來。”
他知道自從上次光幕之後,整個集團從上到下,對於異族的態度就隻有一個,殺!
而他作為勢力中唯一那個,身後帶著諸多羌人的將軍,不由自主的就有點如履薄冰。
雖然這是諸多曆史因素決定的,涼州這塊地方,說句自古以來民風武卒就是這樣,也沒啥不合適的,況且主公那邊,同樣也沒有說什麽。
但他馬孟起就是心裏不服!異族也是有好人的,異族也可以和漢人一家親!他馬孟起有生之年,一定要證明這一點。
最近一直想為這些個追隨已久的人,謀一點軍功在身,也就是為此。
龐德和馬岱的臉色也很不好看,他們從上黨郡來到太原,再從太原來到雁門關外,本來隻是馬超的心血來潮。
冀州的戰功沒得撈了,並州也基本安定了,那到靠北邊的地方來看看,若是有不長眼的匈奴人,正好練練兵也不錯。
結果就在雁門關外不足十裏的地方,見到了這殘忍的一幕。
詳細詢問之下才知道,曹操自從當年關羽跨海北擊,鄴城初次陷落後,就調集了並州的駐守軍隊,協防冀州,再也沒有調迴來過。
雁門守備自此衰落,北邊的拓跋鮮卑部,已經早早的把扣邊,視為一種日常行為了。
關外漢民全都早早的撤入雁門關內,關上武裝不足,也無力反攻,這等局麵,就一直維持到現在。
馬超看著費詩,強壓怒火開口道:“參軍可有什麽好的計策?”
費詩道:“先讓人送出傳信,問他拓跋力微還能不能管好手下的人,若是他管不了,迴頭咱們替他管。”
“此人若是態度恭敬,願意上門賠償,此事迴頭我們傳信再讓主公決定。”
“不過此人既然這幾年都是這個德行,想來是自持在草原上無敵,那咱們多少得教教他們什麽叫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龐德不解:“參軍,都到了這個地步,咱們還有必要和他們講道理嗎?直接把大軍開過去得了。”
費詩搖頭:“兩位將軍,一是咱們得到的軍令是穩固並州,此番私自出關,已經是越權之舉。二是主公登基在即,咱們不能在這個節點上,整什麽糟心的事兒,一切等到主公登基完了,到時候再找這群畜生算賬。”
“若我所料不錯,這拓跋力微必然不會把我等放在眼裏,迴頭師出有名,直接開殺,到那個時候,世人也沒什麽好說的。”
龐德點頭:“好,參軍深謀遠慮,將軍咱們先忍個幾天,待主公登基了,咱們出關殺他娘的。”
馬超對著遠方看了幾眼,這才點頭:“好,傳令,先退迴關內,再做計較。”
忽然想到什麽,看著雁門守將:“知道這是幽州哪家的商隊嗎?一個活口都沒留下,得給他們家裏送個口信去,另外這些骨灰也得送迴給他們。”
守將撓了撓頭:“幽州徐家的,不瞞將軍,每年都會有人前來打點,聽說家主叫什麽徐亮?”
馬超不可置信的張開嘴:“你說是誰家的???”
費詩趕緊拉過馬岱:“小馬將軍將今日之事,選個機靈點的,趕緊南下走壺關去鄴城,一五一十的上報關將軍,由他作主,暫時不要驚擾主公那邊。”
“另外,徐家主似乎也在那邊,聽聞他和關將軍是實質上的親家關係,此事讓他們自決就是,趕快!”
馬岱拱手:“喏!”
......
許昌,劉備帶著文武,浩浩蕩蕩的走汜水關,虎牢關,然後直接迴長安去了。
陳慎黃悅,鄭橋朱婉瑩都沒隨行,反倒是黃亭跟著去了,林正據說過幾天就能迴來,徐州已經全境平複。
這兩家夥也是有意思,現在有種在相互躲貓貓的既視感。
陳慎和鄭橋,私底下都找到劉備,大致意思就是,封官的時候可以將他倆往下挪挪,畢竟就要走了,實權的位置。還是留給更有作為的人吧。
朱婉瑩更是告知劉備,請求去除了她身上的官職,劉備搖頭拒絕了她,並說不管她是不是留下來,季漢的第一任大司農,非她莫屬。
隻能說劉備是真的高端玩家,朱婉瑩差點又痛哭流涕了,她甚至想著,反正迴歸後世的時間點,多半是固定的,那在這兒多幫幫備備,似乎也是可以接受的?
鄴城,一周後。
關羽看著馬超讓人傳來的信,登時怒發衝冠。
“好哇,本來想大哥登基在即,先不對爾等動手,這可是你們自找的。”
“來人,去找徐家主過來,就說我有要事相商。”
徐亮很快邁步而入:“君侯,你找我?”
關羽將信遞給他:“此處無外人,你我便表字相稱好了,另外,還請節哀。”
徐亮很快過目完畢,歎了口氣:“不瞞君侯,我早就知道,這支商隊會出事。”
關羽很是好奇:“為何?”
徐亮道:“雖然他們掛著我家的旗幟,其實是當年田豐的遺孤在操作,確切點說,是他的次子。”
“君侯也知道,我等從商之人,四處必須都提前打點完畢,才可能暢通無阻,否則的話,但凡到個關卡就被攔下,那豈不是費時費事?”
“整個幽州冀州境內,並州的雁門關和壺關,我都是打點完畢的了,當然這個打點的錢,每支商隊每次通行,也必須出一部分。”
“聽聞你們荊州那邊,鄭橋那小子也讓人這樣搞過,就是和買路錢一個道理的。”
“但有時候即便是打點好了的,遇到關卡那邊的守將或者校尉囊中羞澀的時候,吃拿卡要依舊是沒少過。”
“田家次子的這支,他為了多賺點錢,每每的想從關外走。他認為靠著國境,沿著長城,便能免於災禍。”
“我告誡過他幾次,這個錢省不得,他們家若是真有困難,盡管來找我就是。”
“外邊不太平,如此這般,早晚要出事的。”
“可惜他的性子和當年他爹一樣,幾次沒出事以後,反倒來怪我多事,並大肆宣揚他的省錢之道。”
“自此以後,我也就不再多言了,隻是沒想到,竟然一個人都沒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