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點頭,世家大族的事兒,他比誰都清楚,終於還是要麵對這個問題了,他看向左邊的二荀和陳群。
“文若,公達,長文,便說說自己的理解吧。”
這三位是潁川世家的代表人物,這個話題由他們來接,也是最合適的。
在座的人中,劉備除了血脈一無是處,早些年是真的織席販履過的,關羽出身平平無奇,還是逃犯,張飛是殺豬的。
不少人認為張飛家裏有點小錢,多少也能算個世家,對此隻能說見仁見智。
要是世家家主都淪落到去當街賣肉了,那這世家也一言難盡了。
諸葛亮雖然出身世家,但他那家庭情況,隻能說懂得都懂,空有個世家名頭,實際上什麽都沒有,沒死在亂世裏,真的就算命大。
法正家也算是祖上榮光過,但到他這一代,基本也就沒啥好說的。
在座的,隻有魯肅,陸遜,是除了荀彧荀攸和陳群外,比較有能力的世家。
荀彧準備拐杖站起身,劉備趕緊道:“文若和公達不必起身,坐著便是。”
荀彧謝過後,緩緩說道:“站在個人的立場上,世家大族現在擁有的權力確實太大了,在座諸位都知道,幾乎每個州都有這樣的世家,還不止一兩個。”
“交州士家,更是如同土皇帝一般,我聽聞他們幾年前撩撥了陳都督,現在稍微收斂點了。但依舊還有那麽大的能量,鼎盛期可見一斑。”
“若是站迴到世家的立場上,皇叔要推廣的那些個科舉的政策,壓力會很大。”
“我的意思是,壓力大也要推,若是皇叔這邊都推不出去,等到世子的時候,就更困難了。”
科舉的事兒不算太大的秘密,廳內的眾人都清楚。
劉備在登基之後,就會告知天下,兩年後將在長安舉行初次科舉。
並在各州府縣,免費分發這次要考的經學,理學,文學,算學,工學這五科的實際資料。
每個年齡適合的學子,可以登記後免費領取到對應的書冊。
要考經學的就領經學的資料,考算學的也一樣。
值得一提的是,算學的不少資料,都是鄭橋出的,裏邊有不少諸如一個池子邊放水邊注水的智障題目,定會氣的所有的算學考牙癢癢。
確定開考的日期,分發考試的資料,劉備對於這還沒開始通知的科舉,內心充滿了希望,
如此一來,世家壟斷知識的壁壘,一次性就會被打破。
本來鄭橋建議的是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來,但劉備表示,這次要反對的就這次一起來,不用等到下一次。
不過打一拳給個棗的道理,劉備還是諳熟於心,對於荊,揚,益三個州的世家,首次優待,可以拿到四成的科舉報名名額,至於其他州,抱歉,隻有三成。
當然若是最後寒門報名人數不夠,那再從世家中補充。
劉備不信在免費發放考試資料,免費報名登記,這種能最大化拉近和世家子弟差距的首次科舉,會發生湊不齊寒門考生的情況。
陳群拱手道:“皇叔的這個科舉方案,短時間內有阻力,但長遠來看,絕對是千秋之功,陳家願意鼎力支持。”
荀彧看了他一眼,你這濃眉大眼的,換陣營倒換的挺流暢的,你家家主心裏,說不定此刻就想罵人呢。
潁川陳家都表態了,荀攸也沒辦法,隻能拱手道:“荀氏也願助皇叔一臂之力。”
劉備點頭道:“好,迴頭編寫氏族誌的時候,定讓你們兩家有一席之地。”
沒錯,氏族誌,李世民的政績,陳慎等人毫不猶豫的拿來借用,現在聽話的立刻拉攏,拉攏之後就給好處,至於不聽話的嘛,嘿,真有那麽頭鐵的嗎?
鄭橋將氏族誌的事兒,大致和廳內的所有人說了一遍,意思也很明顯,現在加入是最好的,咱們自己人,最大的優待。
不管你是臨淮魯家,吳郡陸家,扶風法家,江東的張,顧,朱三家,襄陽的黃家,宜城馬家,益州的等等等,趕緊表態,迴頭就排在先列。
眾文武都是聽的眼神發亮,誰背後還沒個家族呢?
光武當年的事兒已經證明過了,隻要跟著劉備成了,迴頭自己單開一頁族譜說不定都行,這可是大好消息。
世家大族的事兒暫時告一段落,削弱世家非一日之功,諸葛亮翻了翻手中的紙冊,開口道。
“那麽下一項,人口。”
“沐道,隨著天下太平,各種休養生息的政策上台,土豆紅薯玉米等物大力推廣,人口必然會快速提升。”
“你們當初說過,王朝的終極矛盾就是人地矛盾,我和主公深以為然,這個後世可有解決的辦法?”
陳慎拱手道:“主公,軍師,這個咱們普遍認為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往外打,把矛盾轉移出去,況且有了更多的地,就能容納更多的人。”
“另一種就是提高糧食的產量了,同樣數量的地,能養活更多的人。這點黃亭已經帶迴來了,這三種作物,就是咱們穿越者最後能做的。”
陳慎看了眼鄭橋,兩人讓侍衛拿進數張提前繪畫完畢的亞洲大地圖,分發給眾人。
指著印度的方向,繼續說道:“主公,軍師,諸位,這個地方,擁有世界上麵積最大的衝積平原,後世叫做印度。”
“現在應該叫身毒,可惜的是,過去的通道被喜馬拉雅山脈給擋住了,據說有個山口能過去,具體怎麽走和在哪裏,我不知道。”
“主公迴頭派人走南中古道出去探探路,看看能不能找到通往此處的陸路。”
“若是實在不行,就隻能海軍下南海繞過去了,也不算什麽太過麻煩的事。”
劉備好奇道:“這個衝積平原,能做什麽?”
鄭橋開口:“能種田,主公不會想到,這個國家後世擁有十四億的人口,還能有糧食出口的餘裕。”
廳內眾人都很想努力保持自己冷靜的神色,但不出意外的基本全都迅速垮塌。
劉備顫抖的舉起手:“多,多少?”
鄭橋道:“十四億,也就是十四萬萬,我記得這個年代,有億這個單位了呀,難道是記錯了麽?”
“文若,公達,長文,便說說自己的理解吧。”
這三位是潁川世家的代表人物,這個話題由他們來接,也是最合適的。
在座的人中,劉備除了血脈一無是處,早些年是真的織席販履過的,關羽出身平平無奇,還是逃犯,張飛是殺豬的。
不少人認為張飛家裏有點小錢,多少也能算個世家,對此隻能說見仁見智。
要是世家家主都淪落到去當街賣肉了,那這世家也一言難盡了。
諸葛亮雖然出身世家,但他那家庭情況,隻能說懂得都懂,空有個世家名頭,實際上什麽都沒有,沒死在亂世裏,真的就算命大。
法正家也算是祖上榮光過,但到他這一代,基本也就沒啥好說的。
在座的,隻有魯肅,陸遜,是除了荀彧荀攸和陳群外,比較有能力的世家。
荀彧準備拐杖站起身,劉備趕緊道:“文若和公達不必起身,坐著便是。”
荀彧謝過後,緩緩說道:“站在個人的立場上,世家大族現在擁有的權力確實太大了,在座諸位都知道,幾乎每個州都有這樣的世家,還不止一兩個。”
“交州士家,更是如同土皇帝一般,我聽聞他們幾年前撩撥了陳都督,現在稍微收斂點了。但依舊還有那麽大的能量,鼎盛期可見一斑。”
“若是站迴到世家的立場上,皇叔要推廣的那些個科舉的政策,壓力會很大。”
“我的意思是,壓力大也要推,若是皇叔這邊都推不出去,等到世子的時候,就更困難了。”
科舉的事兒不算太大的秘密,廳內的眾人都清楚。
劉備在登基之後,就會告知天下,兩年後將在長安舉行初次科舉。
並在各州府縣,免費分發這次要考的經學,理學,文學,算學,工學這五科的實際資料。
每個年齡適合的學子,可以登記後免費領取到對應的書冊。
要考經學的就領經學的資料,考算學的也一樣。
值得一提的是,算學的不少資料,都是鄭橋出的,裏邊有不少諸如一個池子邊放水邊注水的智障題目,定會氣的所有的算學考牙癢癢。
確定開考的日期,分發考試的資料,劉備對於這還沒開始通知的科舉,內心充滿了希望,
如此一來,世家壟斷知識的壁壘,一次性就會被打破。
本來鄭橋建議的是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來,但劉備表示,這次要反對的就這次一起來,不用等到下一次。
不過打一拳給個棗的道理,劉備還是諳熟於心,對於荊,揚,益三個州的世家,首次優待,可以拿到四成的科舉報名名額,至於其他州,抱歉,隻有三成。
當然若是最後寒門報名人數不夠,那再從世家中補充。
劉備不信在免費發放考試資料,免費報名登記,這種能最大化拉近和世家子弟差距的首次科舉,會發生湊不齊寒門考生的情況。
陳群拱手道:“皇叔的這個科舉方案,短時間內有阻力,但長遠來看,絕對是千秋之功,陳家願意鼎力支持。”
荀彧看了他一眼,你這濃眉大眼的,換陣營倒換的挺流暢的,你家家主心裏,說不定此刻就想罵人呢。
潁川陳家都表態了,荀攸也沒辦法,隻能拱手道:“荀氏也願助皇叔一臂之力。”
劉備點頭道:“好,迴頭編寫氏族誌的時候,定讓你們兩家有一席之地。”
沒錯,氏族誌,李世民的政績,陳慎等人毫不猶豫的拿來借用,現在聽話的立刻拉攏,拉攏之後就給好處,至於不聽話的嘛,嘿,真有那麽頭鐵的嗎?
鄭橋將氏族誌的事兒,大致和廳內的所有人說了一遍,意思也很明顯,現在加入是最好的,咱們自己人,最大的優待。
不管你是臨淮魯家,吳郡陸家,扶風法家,江東的張,顧,朱三家,襄陽的黃家,宜城馬家,益州的等等等,趕緊表態,迴頭就排在先列。
眾文武都是聽的眼神發亮,誰背後還沒個家族呢?
光武當年的事兒已經證明過了,隻要跟著劉備成了,迴頭自己單開一頁族譜說不定都行,這可是大好消息。
世家大族的事兒暫時告一段落,削弱世家非一日之功,諸葛亮翻了翻手中的紙冊,開口道。
“那麽下一項,人口。”
“沐道,隨著天下太平,各種休養生息的政策上台,土豆紅薯玉米等物大力推廣,人口必然會快速提升。”
“你們當初說過,王朝的終極矛盾就是人地矛盾,我和主公深以為然,這個後世可有解決的辦法?”
陳慎拱手道:“主公,軍師,這個咱們普遍認為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往外打,把矛盾轉移出去,況且有了更多的地,就能容納更多的人。”
“另一種就是提高糧食的產量了,同樣數量的地,能養活更多的人。這點黃亭已經帶迴來了,這三種作物,就是咱們穿越者最後能做的。”
陳慎看了眼鄭橋,兩人讓侍衛拿進數張提前繪畫完畢的亞洲大地圖,分發給眾人。
指著印度的方向,繼續說道:“主公,軍師,諸位,這個地方,擁有世界上麵積最大的衝積平原,後世叫做印度。”
“現在應該叫身毒,可惜的是,過去的通道被喜馬拉雅山脈給擋住了,據說有個山口能過去,具體怎麽走和在哪裏,我不知道。”
“主公迴頭派人走南中古道出去探探路,看看能不能找到通往此處的陸路。”
“若是實在不行,就隻能海軍下南海繞過去了,也不算什麽太過麻煩的事。”
劉備好奇道:“這個衝積平原,能做什麽?”
鄭橋開口:“能種田,主公不會想到,這個國家後世擁有十四億的人口,還能有糧食出口的餘裕。”
廳內眾人都很想努力保持自己冷靜的神色,但不出意外的基本全都迅速垮塌。
劉備顫抖的舉起手:“多,多少?”
鄭橋道:“十四億,也就是十四萬萬,我記得這個年代,有億這個單位了呀,難道是記錯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