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慎詳細羅列了徐黃二人的信息,並組織了一番語言,這才說道。


    “徐亮和黃鶴兩位老爺子,他們最初是在公孫瓚麾下,界橋之戰後到了袁紹麾下。”


    “但可惜的是,因為兩人的地位實在不高,平日裏見不到袁紹,見不到當家做主的,又如何能改變什麽?”


    “黃鶴告訴我,他們當初無奈之下,選擇花錢,買通了田豐家裏的人,登門給田豐提了不少的建議。”


    “就那還是很坎坷的,從田家的門房,到田家的管家,不知道花了多少的冤枉錢,最終才見到了田豐本人。”


    “好在田豐還算是能說通,三人聊了幾次後,田豐覺得確實有可取之處。”


    “把兩人的方案刪刪減減後,再美化一番,把能說的東西,都告知了袁紹,但最後袁紹表示,我就是不聽,你能奈我何?”


    “至此之後,就沒有下文了,袁紹的結局諸位都知曉,徐亮老爺子護下部分田氏族人,自此留在鄴城發展北方。”


    “黃鶴老爺子四處尋覓,最後定居到合肥,掌控淮河和揚州的商道,並為了後續再做準備。”


    聽到這個地步,廳內眾人無不歎息。


    幾個激進的文官和武將都在內心怒罵,袁本初,當真是個廢物!如此好的機會,都沒能把握住,很難想象有穿越者在他的陣營,烏巢那把火都能順利的燒起來。


    鄭橋補充道:“所以大家都明白了吧,這些個坐到高位的,都不是很容易能聽進別人勸的。”


    “就虛心納諫這一點來說,就足夠圈死這個世界上八成以上的諸侯了。”


    荀彧開口道:“當初我在袁本初手下仔細觀察過,此人雖然色厲內荏,但相對來說,他已經算是比較好說話的人了。”


    “若是他都無法說動的話,那袁公路就更不用說了,還有呂布等人。如此一說,中原和北方的諸侯們,幾乎都是不好說話的。”


    “好說話的諸如劉璋,劉表這些人,似乎又沒有銳意進取的心思,對你們而言,那確實也挺難的。”


    張飛忽然想到什麽,開口問道。


    “不對啊,為啥一定要這樣迂迴呢?你們難道不能主動劇透嗎?”


    \"隻要跑去告訴他袁本初,啊,袁紹小兒,我知道你會在烏巢那邊,被曹操一把火燒個底朝天,然後三個兒子被曹操全部逐個擊破,這樣他再怎麽傻,也定然會重視你們。”


    鄭橋笑道:“張將軍,真要這樣的話,十有八九會被他當場砍了,直接讓人叉出去的那種。”


    “真要是這樣說話,無論是戰袁術還是找呂布找其他人,估摸著也差不到哪去,隻會被人當瘋子。”


    “我要是赤壁之後告訴你,你會死在兩個親兵的手裏,你作何感想?”


    張飛傻了眼,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


    廳內頓時都哄笑了起來,充滿了和諧的空氣。


    諸葛亮想了想:“莫非你們有所限製?比如不得向我們透露必然發生的某些事?”


    陳慎拱手道:“軍師慧眼如炬,其實穿越者看著玄乎,但在咱們無法主動公布這事兒的前提下,充其量也就是‘目光長遠‘的普通人罷了。”


    “主公軍師不妨細想,我,老林,鄭橋三人,雖然立誌於改變掉大部分不好的事情,但我們並沒有主動說過任何東西,因為那是被規則所不允許的,這是所有穿越者的共同限製。”


    龐統捂著下巴,一臉的若有所思:“也就是說,隻能通過旁敲側擊的方式?”


    陳慎搖頭:“總之並不好辦,因為是規矩,也沒有人會去無端試探,到底能做到什麽地步,那是作死的行為。”


    “張將軍應該記得,我前幾年在荊州那會,有一次找到你,想要調離範疆和張達,實際的理由我沒法和你說,隻能用南邊缺人這樣的借口。”


    這件事張飛可是印象深刻,他點頭道。


    “這樣說的話,我就明白了,可以通過其他手段避開,但不能實話實說。”


    龐統哭笑不得:“別人你好歹還想想理由,找找借口,到了我這兒,就是死活不允許我上前線。”


    “我算是明白了,原來是這樣一迴事,整整十年了,你知道我是怎麽過來的嗎?”


    陳慎撓了撓頭,最終還是哼哼道:“別人我或許有做還有欠缺,但你龐士元,我當真是問心無愧哈。”


    龐統吐槽了兩句,又暗暗歎了口氣,看著諸葛亮的結局和身後名,再看看他死於落鳳坡,作為齊名的兩人,他表示真的是無法接受,心疼的不行。


    他也很想說出那一句:“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龐統收拾笑容,很認真的給陳慎拱手並鞠躬。


    “沐道,多謝了,一切盡在不言中。”


    陳慎點頭:“嘿嘿,一切盡在不言中。”


    此時諸葛亮忽然想到什麽,笑罵道。


    “我記得你那會在咱們,自漢中初入隴西的時候,第一時間就讓武大給你去找薑維了是吧。”


    “最後還找個特別蹩腳的爛借口,把伯約給讓給我,虧我為了這事兒,暗地裏感激了你至少十多天。”


    “我後來就琢磨著這事兒,還想著你怎麽如此好心,感情伯約本來就是我徒弟。”


    聽到諸葛亮的抱怨,廳內頓時大笑,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大家都知道了薑維本來就是諸葛亮的衣缽傳人。


    陳慎這一手先截胡再送人的手法,就讓人非常的無語。


    陳慎也笑道:“那不是沒辦法嘛,我也不知道早了這近十年的光景,青年薑維究竟是個什麽情況,這才特地叮囑了武大把這事兒放心上。”


    “既然他魏國和薑維這等人才無緣,那咱們就得早早的抓住機會才是。”


    眾人皆是感慨,如薑維這般文武雙全,資質優秀,悟性通達的少年人,當真是不多見。


    劉備也笑道:“孔明,你們再培養伯約幾年時間,然後給他外放去前線曆練,告訴他無需心急,還年輕著。”


    自從隴西到關中,每場戰役,青年薑維的眼神中都充斥著熾熱,劉備也都看在眼裏。


    隻不過,眾人都很疑惑,到了這個地步,以後還有前線可言嗎?前線在哪兒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大逃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奶和青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奶和青菜並收藏三國大逃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