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鄭橋這勁爆的建議,在場眾人都是有點意外。
鄭橋向來給人的感覺,就是中規中矩,有能力但又淡泊名利(怕死),差不多和蔣琬是一個類型的人。
按照後世某個九宮格分類的數據,就是中立善良那個區域裏的,而現在一夜之間,忽然就變了個陣營一般。
這忽如其來的人設變化,讓有點不適應,你小子濃眉大眼的,看不出也是一肚子的壞水呀?
但是這個建議有可行性嗎?有!
夏侯惇究竟會不會來許昌支持大局,眾人盤算下來,一致認為可能性非常大。
既然如此,那鄭橋的這個想法就確實有可操作的空間了。
壽春來許昌,確實是走淮河沿線最快最便捷,那麽帶著咕咕,提前發現了他,再做好埋伏,嗬嗬噠。
在這樣的情況下,讓他死無葬身之地很難嗎?一點都不困難。
陳慎盤算了一下,起身道:“這事兒我來做,趙將軍陪我走上一遭,如何?”
趙雲點頭:“沒問題。”
徐庶道:“可行是可行,記得多帶點人,務必一擊必殺。”
魯肅對於這個轉變,一時間還有點轉不過彎來。
“那個你們可得做的幹淨點,千萬不能傳出風聲去。”
陳慎擺了擺手:“子敬或許不知,林正的大哥,乃是荀氏出身,他們兩個,當年就是這獨眼夏侯麾下的屯將,因為反對他們無端屠戮良民,他大哥最後被殺。”
“他孤身逃出,之後輾轉多年,後來在新野度日,最後遇到的主公。”
“至於我,和他夏侯惇那更是有生死大仇,我會讓他死的明明白白的,再把他的腦袋給帶迴來,送給許昌城內的諸位。”
陳慎的事情,劉備軍內眾人幾乎都知道,他是徐州屠殺的遺孤,和曹操有不共戴天之仇。
林正的事兒,幾位穿越者都清楚,但劉備軍內的其他人,並不知道這件事,聽聞還有這等轉折,眾人也是意外。
關羽捋了捋胡子,歎了口氣:“沒想到光旭的身世,竟然如此坎坷,如此說來,那當初可真是難為了他。”
其他人都是沉默不語,眾人想的是,潁川荀氏,到底還是有把百姓放在心上的人的,卻是可惜了他大哥。
這波屬於是新仇舊恨,國恨家仇都齊全了,眾人也不再說什麽,關羽點頭道。
“夏侯獨眼武藝上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周亮也隨你去,確保不會有萬一。”
陳慎點頭:“如此那我即刻出發,我自有三十親衛,剩餘的就用趙將軍的和周將軍兩位的了。”
很快湊出三百人來,陳慎帶著人直接往淮河方向出發,此處有鄭橋看著,火炮也不用太過擔心。
……
壽春,夏侯惇接到許昌的傳訊,看完他一臉不可置信,又對著來傳令的親衛道。
“到底怎麽迴事,子孝怎麽可能忽然暴斃?還有許昌現在是個什麽情況?”
親衛拱手:“夏侯將軍,曹將軍是在和關羽見麵的時候,突發意外,導致曹將軍當場陣亡。”
“當時跟隨他的兩個親衛也一同陣亡了,根據荀大人的推測,可能是被劉備軍叫做火藥包的新武器,偷襲而死。”
“許昌現在是戰是退,沒個定數,等你過去主持大局。”
“徐晃郭淮等人建議死守許昌,不行就撤迴河北。”
“曹休等人建議外出和關羽拚了,以謀得一線生機。”
“在屬下臨出發之時,荀大人私底下關照,他比較傾向於許昌守不住就退迴河北,中原地帶野戰打不過的情況下,再去拚命實屬不智,並讓屬下告知將軍此話。”
夏侯惇氣的火冒三丈,當場砸碎了桌上的墨硯,怒罵紅臉賊不講規矩。
然而事已至此,他在房內來迴踱步,再三思索後,擺手道。
“雖然子孝之死讓人憤恨,但公達和公明兩人的意見還是很中肯的,我知道了,你且下去休息。”
“來人,讓親衛來見我,我得親自去趟許昌。在此之前,咱們先去合肥。”
夏侯惇很快安排好一切,點出五十人,準備好幹糧淨水,星夜趕去合肥前線,麵見張遼。
......
新蔡西側,陳慎帶著趙雲和周亮,昨天下午趕到此處,讓人探查地勢後,再結合輿圖,三人一致決定,就在這邊守株待兔。
此處往南不遠是淮水,這個季節是下水逆流,夏侯惇急著趕時間,定然不會選擇走水路。
往北不遠是山道,雖然近一些但夜間走不了,隻有這邊毗鄰官道,最適合趕路了。
此處距離壽春,正好是急行一天多的路程,經過前麵的縣城,修整後又能走小半天,之後在這附近過夜,是最好的選擇。
綜合以上幾個條件,陳慎趙雲和周亮都覺得,要是夏侯惇走這條路,必然會選此處。
當然他可能選擇走穎水方向,繞行汝陽那條路,真這樣的話,那就沒辦法了,隻能算他命大。
陳慎早早的就把咕咕給放了出去,讓他往壽春方向、若是見到十人以上,五十人以下的急行馬隊,就跟著他們並在靠近己方這邊的時候,迅速來報。
咕咕展翅高飛,騰空而去,陳慎臉色不變,內心則是少有的激動。
夏侯惇,出來混早晚要還的,差不多到你還債的時候了,可惜的是林正不在,大胡子的仇,我就替他報了!
......
合肥城下,見到張遼,告知他關羽做出的好事。
聽聞兩軍交戰,關羽在陣前交出曹仁,並用叫做火藥的武器,當場弄死了他。張遼的內心震驚不已,這實在不像是他印象中,關羽能做出來的事。
兩人商議後,張遼認為就此放棄合肥太過可惜,況且若是放棄合肥,則揚州全線可以立刻北進,於眼下大局也不利。
夏侯惇思索了一番,也認同張遼的觀點,此處堅城固若金湯,實在是沒有不戰而走的道理。
隻能告訴張遼,若是哪天作戰不利,則即刻退往中原,張遼應允。
臨走之時,張遼開口道:“夏侯都督,我有一句話你放在心上,若是對方計劃好一切,先害了曹將軍,然後再在你返迴許昌的路途之中設伏,不可不防。”
“子孝陣亡,魏王必然悲痛萬分,許昌眾人分為兩派,因此將軍不能再出任何的意外了。”
“曹休等人一心求戰,更是下策,現在可隻有將軍你,才能勸的住他們了。”
鄭橋向來給人的感覺,就是中規中矩,有能力但又淡泊名利(怕死),差不多和蔣琬是一個類型的人。
按照後世某個九宮格分類的數據,就是中立善良那個區域裏的,而現在一夜之間,忽然就變了個陣營一般。
這忽如其來的人設變化,讓有點不適應,你小子濃眉大眼的,看不出也是一肚子的壞水呀?
但是這個建議有可行性嗎?有!
夏侯惇究竟會不會來許昌支持大局,眾人盤算下來,一致認為可能性非常大。
既然如此,那鄭橋的這個想法就確實有可操作的空間了。
壽春來許昌,確實是走淮河沿線最快最便捷,那麽帶著咕咕,提前發現了他,再做好埋伏,嗬嗬噠。
在這樣的情況下,讓他死無葬身之地很難嗎?一點都不困難。
陳慎盤算了一下,起身道:“這事兒我來做,趙將軍陪我走上一遭,如何?”
趙雲點頭:“沒問題。”
徐庶道:“可行是可行,記得多帶點人,務必一擊必殺。”
魯肅對於這個轉變,一時間還有點轉不過彎來。
“那個你們可得做的幹淨點,千萬不能傳出風聲去。”
陳慎擺了擺手:“子敬或許不知,林正的大哥,乃是荀氏出身,他們兩個,當年就是這獨眼夏侯麾下的屯將,因為反對他們無端屠戮良民,他大哥最後被殺。”
“他孤身逃出,之後輾轉多年,後來在新野度日,最後遇到的主公。”
“至於我,和他夏侯惇那更是有生死大仇,我會讓他死的明明白白的,再把他的腦袋給帶迴來,送給許昌城內的諸位。”
陳慎的事情,劉備軍內眾人幾乎都知道,他是徐州屠殺的遺孤,和曹操有不共戴天之仇。
林正的事兒,幾位穿越者都清楚,但劉備軍內的其他人,並不知道這件事,聽聞還有這等轉折,眾人也是意外。
關羽捋了捋胡子,歎了口氣:“沒想到光旭的身世,竟然如此坎坷,如此說來,那當初可真是難為了他。”
其他人都是沉默不語,眾人想的是,潁川荀氏,到底還是有把百姓放在心上的人的,卻是可惜了他大哥。
這波屬於是新仇舊恨,國恨家仇都齊全了,眾人也不再說什麽,關羽點頭道。
“夏侯獨眼武藝上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周亮也隨你去,確保不會有萬一。”
陳慎點頭:“如此那我即刻出發,我自有三十親衛,剩餘的就用趙將軍的和周將軍兩位的了。”
很快湊出三百人來,陳慎帶著人直接往淮河方向出發,此處有鄭橋看著,火炮也不用太過擔心。
……
壽春,夏侯惇接到許昌的傳訊,看完他一臉不可置信,又對著來傳令的親衛道。
“到底怎麽迴事,子孝怎麽可能忽然暴斃?還有許昌現在是個什麽情況?”
親衛拱手:“夏侯將軍,曹將軍是在和關羽見麵的時候,突發意外,導致曹將軍當場陣亡。”
“當時跟隨他的兩個親衛也一同陣亡了,根據荀大人的推測,可能是被劉備軍叫做火藥包的新武器,偷襲而死。”
“許昌現在是戰是退,沒個定數,等你過去主持大局。”
“徐晃郭淮等人建議死守許昌,不行就撤迴河北。”
“曹休等人建議外出和關羽拚了,以謀得一線生機。”
“在屬下臨出發之時,荀大人私底下關照,他比較傾向於許昌守不住就退迴河北,中原地帶野戰打不過的情況下,再去拚命實屬不智,並讓屬下告知將軍此話。”
夏侯惇氣的火冒三丈,當場砸碎了桌上的墨硯,怒罵紅臉賊不講規矩。
然而事已至此,他在房內來迴踱步,再三思索後,擺手道。
“雖然子孝之死讓人憤恨,但公達和公明兩人的意見還是很中肯的,我知道了,你且下去休息。”
“來人,讓親衛來見我,我得親自去趟許昌。在此之前,咱們先去合肥。”
夏侯惇很快安排好一切,點出五十人,準備好幹糧淨水,星夜趕去合肥前線,麵見張遼。
......
新蔡西側,陳慎帶著趙雲和周亮,昨天下午趕到此處,讓人探查地勢後,再結合輿圖,三人一致決定,就在這邊守株待兔。
此處往南不遠是淮水,這個季節是下水逆流,夏侯惇急著趕時間,定然不會選擇走水路。
往北不遠是山道,雖然近一些但夜間走不了,隻有這邊毗鄰官道,最適合趕路了。
此處距離壽春,正好是急行一天多的路程,經過前麵的縣城,修整後又能走小半天,之後在這附近過夜,是最好的選擇。
綜合以上幾個條件,陳慎趙雲和周亮都覺得,要是夏侯惇走這條路,必然會選此處。
當然他可能選擇走穎水方向,繞行汝陽那條路,真這樣的話,那就沒辦法了,隻能算他命大。
陳慎早早的就把咕咕給放了出去,讓他往壽春方向、若是見到十人以上,五十人以下的急行馬隊,就跟著他們並在靠近己方這邊的時候,迅速來報。
咕咕展翅高飛,騰空而去,陳慎臉色不變,內心則是少有的激動。
夏侯惇,出來混早晚要還的,差不多到你還債的時候了,可惜的是林正不在,大胡子的仇,我就替他報了!
......
合肥城下,見到張遼,告知他關羽做出的好事。
聽聞兩軍交戰,關羽在陣前交出曹仁,並用叫做火藥的武器,當場弄死了他。張遼的內心震驚不已,這實在不像是他印象中,關羽能做出來的事。
兩人商議後,張遼認為就此放棄合肥太過可惜,況且若是放棄合肥,則揚州全線可以立刻北進,於眼下大局也不利。
夏侯惇思索了一番,也認同張遼的觀點,此處堅城固若金湯,實在是沒有不戰而走的道理。
隻能告訴張遼,若是哪天作戰不利,則即刻退往中原,張遼應允。
臨走之時,張遼開口道:“夏侯都督,我有一句話你放在心上,若是對方計劃好一切,先害了曹將軍,然後再在你返迴許昌的路途之中設伏,不可不防。”
“子孝陣亡,魏王必然悲痛萬分,許昌眾人分為兩派,因此將軍不能再出任何的意外了。”
“曹休等人一心求戰,更是下策,現在可隻有將軍你,才能勸的住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