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縣山道內,山路崎嶇,怪石嶙峋。
趙雲讓馮習和張南兩人,帶著千人的輔兵隊伍,在前方行進,若有阻塞則破開,若有溪水則搭橋。
他和陳慎魯肅兩人,帶著本部在後方緩慢前進。
三人聊著聊著,說起當年赤壁的事兒,魯肅明顯來了興趣。
“陳都督,趙將軍,你們兩位或許不知道,其實當年在赤壁之後,我和公瑾也複盤過數次。”
“公瑾感慨道,若是他曹操當年,能安心在河北中原,再發展個三五年時間。”
“平複涼州在先,順便拿下漢中和益州在後,屆時再全軍順江而下,到那個時候,便是無解的死局,可惜他著急了,最終功敗垂成。”
陳慎也是有點意外,魯肅和周瑜,竟然還聊過這個?在他的印象裏,周瑜為了天下兩分的計劃,他的目光始終都在荊州。
陳慎內心承認,這個計劃確實是可行的,對於江東來說,也確實是好戰略,但在劉備崛起速度太快的前提下,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正。
對於一個優秀的統帥來說,因地製宜是必要的資質。可惜因為當年的偷襲江陵事件,導致他抑鬱在心,對此難以釋懷。
對於曹操在赤壁前的這個見解,陳慎也表示讚同。
對於赤壁之戰,後世議論很多,無論是像魯肅說的這樣,先繞一個圈子,把好啃的對手,諸如張魯馬騰劉璋等人,都先幹掉後,再拿荊揚兩州。
還是荊州整個投降後,先轉手拿益州漢中,最後再打揚州,可以說都是十拿九穩的穩贏局。
可惜的是,他當時不可避免的陷入了驕傲的情緒中,自從官渡來的連連獲勝讓他逐漸迷失。特別是荊州兵不血刃的入手後,這種心態更是膨脹到了頂點。
須知他能在官渡以弱勝強,在赤壁,同樣會成為背景板。
硬頂著士卒們的各種強烈不適應,僅僅在水上訓練半年都不到,就強攻孫劉兩家合力,最終功虧一簣。
聽著兩人的分析,趙雲也想起十年前的這場大戰,連連點頭,同時目光變得悠遠。
“沐道,子敬,前些日子,和同僚聊天,最後說起各自的家鄉來。我這才想起,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時間,沒有迴過常山了。”
“我依稀記得,當初年幼之時,最期盼之事,就是每日練武完畢後,從師傅那邊得到兩個真定的梨子,當真是喜歡的緊。”
“真定梨,甜且脆,炎炎夏日裏咬上一個,那真是唇齒留香,這個味道已經暌違許久了。”
“有生之年,若是能迴到故鄉,退隱後安穩度日,估計就是我輩武人的夢想了吧。”
看著趙雲頭上,梳的整整齊齊,也已經明顯多起來的白發,陳慎內心也是揪心,這個時空,定然會讓你迴到故鄉,彌補內心的遺憾。
“如此說來,等咱們打迴冀州後,我倒要嚐一嚐,趙將軍家鄉的梨子,看看是否真的如此可口。到那個時候,若是不像今日所說,我可要找你問道問道。”
趙雲大笑:“好,那就一言為定。”
魯肅麵露羨慕之色,功成名就,衣錦還鄉,可不隻是武人的追求,作為同樣可以騎馬馳騁的前江東大都督,他也不甘人後。
現在每每迴想前事,最過可惜的,便是當初沒能勸住周瑜,海外之地如此廣袤,若是能一起的話,那可太美妙了,著實可惜。
……
陝縣西南方向,百裏左右的距離。
徐晃天還未亮便出軍,更是鋪開斥候,打探消息。經過一天的時間,他現在確信了,潼關確實已經失陷。
雖然內心對於“地龍翻身把整個城門都翻沒了”,這種離譜說法嗤之以鼻,他內心也是充滿疑問,難道說真的是蔣濟投降所致?
此時,親衛來報。
“將軍,有確認的軍情。”
徐晃點頭:“說吧。”
親衛道:“兩天前,在南邊的商縣山道內,有劉備軍大部隊進入的蹤跡。”
“旗號是陳,趙,魯,騎兵和步卒的混合編製,估計在萬人左右。”
徐晃讓人拿來輿圖,作為曾經的宛城守將,這條山道他也諳熟於心,這是宛城到關東的一條捷徑。
雖然略有崎嶇,但大軍在內緩行,確實可以,並無太大的風險。
親衛道:“另外再遠一點的地方,有劉備斥候的出沒,具體人數未知,將軍怎麽打算?”
“我們這邊也有足五千人,同樣是精銳,是跟進去追擊嗎?”
徐晃搖頭:“現在追已經來不及了,況且咱們兵力不夠,一旦輕易追入,後方再被劉備軍其他人堵住,則有死無生。”
“為將者,不可輕易入此險地。”
“傳我將令,立即反轉,我們迴許昌,然後迅速傳信曹仁,讓他派人去宛城附近的出口,到時候一起截殺此軍。”
對於徐晃果斷的迴程,親衛不解,但這是軍令,他立刻迴去傳令。
徐晃則是眼神凝重,陳姓將旗,真的是他想的那樣嗎?
自從在街亭打輸以後,迴到長安退迴鄴城後,徐晃沉浸下心情,托關係讓人取來各種記錄。
仔細複盤了近六七年時間,和劉備軍的數次大小戰鬥,終於讓他發現一個可怕的事實。
劉備軍有的時候,會有種近乎於作弊般的戰場掌控能力。
簡單點說,就和能在天上觀看一樣,己方如何行軍,往哪裏走,是埋伏還是撤退,他們都能預先就知道。
當年夏侯惇在博望內被埋伏,李典被擒,最後無奈用徐庶換迴。
曹仁在江陵夜間撤退時,在林間被埋伏,為了護衛曹仁等人突圍,牛金當場身死。
樂進在壓製江陵的戰役裏,初次遭遇床子弩的射擊,但他明明已經跑掉了,最後在漢水上被關羽神奇的給堵住,隨後陣亡。
曹彰在反攻樊城時候,先行在上遊修築堤壩,沒多久就被魏延趕上驅趕,最後逃出生天。
曹洪在支援宛城時,同樣被關羽在河邊再次神奇的堵住,最後身死。
夏侯淵張頜等人,在漢中那會,同樣是毫無理由的,打著打著,就陷入被動。
對方偷襲一往無利,防不勝防,而己方有什麽打算,有任何行動,基本都會被事先給洞察到,在這種情況下,根本就不可能打得贏。
趙雲讓馮習和張南兩人,帶著千人的輔兵隊伍,在前方行進,若有阻塞則破開,若有溪水則搭橋。
他和陳慎魯肅兩人,帶著本部在後方緩慢前進。
三人聊著聊著,說起當年赤壁的事兒,魯肅明顯來了興趣。
“陳都督,趙將軍,你們兩位或許不知道,其實當年在赤壁之後,我和公瑾也複盤過數次。”
“公瑾感慨道,若是他曹操當年,能安心在河北中原,再發展個三五年時間。”
“平複涼州在先,順便拿下漢中和益州在後,屆時再全軍順江而下,到那個時候,便是無解的死局,可惜他著急了,最終功敗垂成。”
陳慎也是有點意外,魯肅和周瑜,竟然還聊過這個?在他的印象裏,周瑜為了天下兩分的計劃,他的目光始終都在荊州。
陳慎內心承認,這個計劃確實是可行的,對於江東來說,也確實是好戰略,但在劉備崛起速度太快的前提下,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正。
對於一個優秀的統帥來說,因地製宜是必要的資質。可惜因為當年的偷襲江陵事件,導致他抑鬱在心,對此難以釋懷。
對於曹操在赤壁前的這個見解,陳慎也表示讚同。
對於赤壁之戰,後世議論很多,無論是像魯肅說的這樣,先繞一個圈子,把好啃的對手,諸如張魯馬騰劉璋等人,都先幹掉後,再拿荊揚兩州。
還是荊州整個投降後,先轉手拿益州漢中,最後再打揚州,可以說都是十拿九穩的穩贏局。
可惜的是,他當時不可避免的陷入了驕傲的情緒中,自從官渡來的連連獲勝讓他逐漸迷失。特別是荊州兵不血刃的入手後,這種心態更是膨脹到了頂點。
須知他能在官渡以弱勝強,在赤壁,同樣會成為背景板。
硬頂著士卒們的各種強烈不適應,僅僅在水上訓練半年都不到,就強攻孫劉兩家合力,最終功虧一簣。
聽著兩人的分析,趙雲也想起十年前的這場大戰,連連點頭,同時目光變得悠遠。
“沐道,子敬,前些日子,和同僚聊天,最後說起各自的家鄉來。我這才想起,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時間,沒有迴過常山了。”
“我依稀記得,當初年幼之時,最期盼之事,就是每日練武完畢後,從師傅那邊得到兩個真定的梨子,當真是喜歡的緊。”
“真定梨,甜且脆,炎炎夏日裏咬上一個,那真是唇齒留香,這個味道已經暌違許久了。”
“有生之年,若是能迴到故鄉,退隱後安穩度日,估計就是我輩武人的夢想了吧。”
看著趙雲頭上,梳的整整齊齊,也已經明顯多起來的白發,陳慎內心也是揪心,這個時空,定然會讓你迴到故鄉,彌補內心的遺憾。
“如此說來,等咱們打迴冀州後,我倒要嚐一嚐,趙將軍家鄉的梨子,看看是否真的如此可口。到那個時候,若是不像今日所說,我可要找你問道問道。”
趙雲大笑:“好,那就一言為定。”
魯肅麵露羨慕之色,功成名就,衣錦還鄉,可不隻是武人的追求,作為同樣可以騎馬馳騁的前江東大都督,他也不甘人後。
現在每每迴想前事,最過可惜的,便是當初沒能勸住周瑜,海外之地如此廣袤,若是能一起的話,那可太美妙了,著實可惜。
……
陝縣西南方向,百裏左右的距離。
徐晃天還未亮便出軍,更是鋪開斥候,打探消息。經過一天的時間,他現在確信了,潼關確實已經失陷。
雖然內心對於“地龍翻身把整個城門都翻沒了”,這種離譜說法嗤之以鼻,他內心也是充滿疑問,難道說真的是蔣濟投降所致?
此時,親衛來報。
“將軍,有確認的軍情。”
徐晃點頭:“說吧。”
親衛道:“兩天前,在南邊的商縣山道內,有劉備軍大部隊進入的蹤跡。”
“旗號是陳,趙,魯,騎兵和步卒的混合編製,估計在萬人左右。”
徐晃讓人拿來輿圖,作為曾經的宛城守將,這條山道他也諳熟於心,這是宛城到關東的一條捷徑。
雖然略有崎嶇,但大軍在內緩行,確實可以,並無太大的風險。
親衛道:“另外再遠一點的地方,有劉備斥候的出沒,具體人數未知,將軍怎麽打算?”
“我們這邊也有足五千人,同樣是精銳,是跟進去追擊嗎?”
徐晃搖頭:“現在追已經來不及了,況且咱們兵力不夠,一旦輕易追入,後方再被劉備軍其他人堵住,則有死無生。”
“為將者,不可輕易入此險地。”
“傳我將令,立即反轉,我們迴許昌,然後迅速傳信曹仁,讓他派人去宛城附近的出口,到時候一起截殺此軍。”
對於徐晃果斷的迴程,親衛不解,但這是軍令,他立刻迴去傳令。
徐晃則是眼神凝重,陳姓將旗,真的是他想的那樣嗎?
自從在街亭打輸以後,迴到長安退迴鄴城後,徐晃沉浸下心情,托關係讓人取來各種記錄。
仔細複盤了近六七年時間,和劉備軍的數次大小戰鬥,終於讓他發現一個可怕的事實。
劉備軍有的時候,會有種近乎於作弊般的戰場掌控能力。
簡單點說,就和能在天上觀看一樣,己方如何行軍,往哪裏走,是埋伏還是撤退,他們都能預先就知道。
當年夏侯惇在博望內被埋伏,李典被擒,最後無奈用徐庶換迴。
曹仁在江陵夜間撤退時,在林間被埋伏,為了護衛曹仁等人突圍,牛金當場身死。
樂進在壓製江陵的戰役裏,初次遭遇床子弩的射擊,但他明明已經跑掉了,最後在漢水上被關羽神奇的給堵住,隨後陣亡。
曹彰在反攻樊城時候,先行在上遊修築堤壩,沒多久就被魏延趕上驅趕,最後逃出生天。
曹洪在支援宛城時,同樣被關羽在河邊再次神奇的堵住,最後身死。
夏侯淵張頜等人,在漢中那會,同樣是毫無理由的,打著打著,就陷入被動。
對方偷襲一往無利,防不勝防,而己方有什麽打算,有任何行動,基本都會被事先給洞察到,在這種情況下,根本就不可能打得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