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慎前世在某個網上,看到過很多類似的假設問題。


    若是糧食足夠,還會有黃巾之亂嗎?會造成如此大的破壞嗎?會給大漢正式的敲響喪鍾嗎?眾說紛紜,但這個答案誰都不知道。


    陳慎打心底裏覺得,就這個世道而言,沒有張角也有王角或者李角,沒別的道理,東漢確實到了該埋的時候了。


    但能確認的一點是,底層老百姓,但凡有一口口糧,張角就肯定裹挾不起,如此之多吃不飽飯的饑民的,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人少了,波及的範圍也會少點,但造成後續的局麵,並不會有什麽其他的變化。


    陳慎看著荀彧,繼續說道:“就是這樣的道理了,此番若是能在海外,尋找到更加高產的作物種子迴來,並事先培育起來。”


    “待到主公登基之時,告知天下分發良種,以為祥瑞,到了那個時候,必然人心大振,令君以為如何?”


    荀彧好奇道:“你如此有把握?我往返倭國與揚州兩次,見識到了這海上的大風大浪,壯觀的同時又暗藏危機。”


    “以往一直覺得,長江黃河波濤洶湧,已然是兇險無比,但和大海一比,那又有了明顯的差距。”


    “更為讓人絕望的是,那每年夏秋之季的颶風,更是恐怖,此等天象,絕對非人力所能抵抗。”


    “據說那出海之船,去了更遠的地方吧?眼下已經三年時間,杳無音信,更遑論到底能不能找到更好的良種了。”


    “我真的很好奇你的底氣,究竟從何而來?”


    自己的底氣從何而來?陳慎笑笑不再說話,這個是真的沒法解釋。


    一來吳林李定兩人都活得好好的,黃亭和他們是同組的,作為沒有選“一個不少”的穿越者,兩人一切正常,就足以說明問題。


    二來那圓桌會議之時,更是聯係到了他,知曉目前一切順利,若是在北美本土上找不到紅薯,他就會果斷南下中美洲甚至南美洲。


    真轉南美洲的話,沿著海岸線繞過好望角,穿過大西洋走非洲,進入印度洋,最後沿著馬六甲海峽,就能迴到南海。


    不知道黃亭到時候腦子裏,會不會響起叮的一聲,提醒他環遊世界成功,那可是真的太壯觀了。


    即使是走這條路,最多再過三四年後,也能迴返。


    “令君且在揚州,安心保重身體就是,三年左右的時間,你必然能看到那一天。”


    “說不定會有很驚人的產量,到了那個時候,當真是天佑主公,天佑大漢。”


    陳慎並沒有騙人,土豆紅薯的產量,對於這個年代的人而言,隻能用恐怖來形容。


    雖然有毒化的問題,朱婉瑩已經在著手做準備了,據說通過輪種大豆的方式,再加上有機肥,就能改善很多。


    稻子這種生物,對於水的需求性,要比土豆和紅薯高了不知道多少。


    南方水係充沛,又有各種汲水的工具,水車,筒車等等,實在不行還能用板車挑水,因此不覺得有什麽問題。


    但在遠離黃河以北地方,那難度就驟然上升。況且現在這個年代,正處於小冰期內,北方的冬天那是真的又冷又長,更不利於這種作物的生長。


    告別荀彧,陳慎來到城南不遠處,還在新造的工坊。


    此處便是給周逍的提煉坊,火藥的三種配方裏,木炭沒有太多的門檻,唯有硝石和硫磺的純度,會在本質上影響火藥的強度。


    周逍說,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硫磺可以用加熱的手段進行一定的提純,可惜陳慎當年不是理科生,這些東西早就忘得一幹二淨。


    於是此處提煉坊被迅速的蓋起,硝石和硫磺的提煉工作,都在此地,並全部由周逍負責。


    將喪子之痛埋入心中,周逍近幾日已經住在附近,他說若是一切順利,半年以後,就能見到成型的最初的黑火藥了。


    陳慎記得,如果要做大炮的話,需要煉鐵到一定的能力,不然會炸膛,不知道現在做得到做不到。


    但隻要能弄個丟出去爆炸的火藥包,應該是沒什麽問題的,說句不誇張的,在這個年代,火藥包便足以平推一切。


    周逍要人給人,要糧給糧,要錢給錢,更是從江陵阮水之濱的蒲元鍛鐵坊內,借來了二十個能工巧匠,這樣能以最快的時間,把這設施給建立起來。


    最後則是親衛,太史慈處借來五百人,簽了保密協議,直接入住在提煉坊的周圍,全天候守護。


    時光荏苒,冬去春來,到了五月份的時候,已然大半年的時間過去。


    建業新的製式武器,名為火雷,今日便是測試威力的日子。


    太史慈,甘寧,甘瑰,徐盛,丁奉,包括黃蓋等老將,都因為好奇而來到了現場。


    在船上泡了那麽久,已經習慣了海船和海戰的張合,郝昭,文聘和司馬懿,同樣來到了此地。


    陳慎帶著眾人,來到門口。


    此處四個親衛,全天守候。


    指著一邊醒目的告示牌,侍衛拱手道。


    “麻煩陳都督及諸位將軍,確認身上無任何引火之物。”


    交出隨身的火折子,陳慎迴頭道:“你們都記得,此處自我開始,任何人進入,都要交出身上的火折子打火石等物,嚴禁任何可引火之物隨身入內,此為揚州最高禁令。”


    眾人心中一凜,揚州最高禁令,意味著一旦觸犯就是死罪,沒有任何說情的機會,且不管你任何身份。


    那塊木牌上,用紅色朱砂寫著偌大的醒目字。


    “擅帶引火之物入內者,斬!”


    況且陳慎以身作則,眾人也沒得說,紛紛效從,隻是內心不解,為什麽不能帶與火相關之物入內?難道說此間真的有大玄機?


    隨著逐漸入內,隻看到不少倉庫,上麵分門別類的豎著木牌。


    “木炭(細),木炭(粗),雄黃,硫磺,硝石,丹砂,蔗糖......”


    陳慎在前麵解釋:“這些個東西,都是火雷的基本配置,通過調製配比等,用以獲得更大的威力。”


    來到後方的廣場上,陳慎提前讓人,在周圍造了個小高台,眾人都站在高台上,下方是個碩大的院子,院內被分隔成了大小不一的幾間屋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大逃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奶和青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奶和青菜並收藏三國大逃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