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帶著羌人,自臨兆附近而入,已經有數天的時間了。
曹軍沒遇到多少,遇到的也都是些小部隊輔兵,見到馬超的大部隊後,便立即四散而逃,幾乎是沒打劫到任何有用的物資。
好不容易來到天水南安附近,滿心想著要大幹一場,發現早就堅壁清野,騎兵又不擅長攻城,他不由得惱火萬分。
眼見帶來的糧食已經不多,馬超在司馬三郎的慫恿下,就準備洗劫了附近的某個村子,獲得糧草。
馬岱和龐德兩人商議後,一起入帳勸說。
馬岱開口道:“大哥,咱們打劫曹軍無妨,但若真的對隴西無辜的百姓下手,則天下以後如此看待我等?到那個時候,恐怕哪裏都去不了了。”
龐德沒有開口,但他拱手支持的神情,說明了一切。
馬超微微皺眉,這個道理他懂,但是若再不借糧,羌人就要跑了,那如何打曹軍?
一邊的司馬三郎笑道:“兩位將軍,你們可知,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當初曹公也有糧秣窘迫的時候,那摸金校尉,就是出於此處。”
馬超等三人臉色微變,摸金校尉,鼎鼎有名,除了名字不錯,真談到這個,大部分的人,都是暗地裏搖頭唾罵。
挖別人祖墳的事兒,這實在是有夠損陰德的,怎麽可能不招罵?
司馬三郎臉色不變,繼續說道:“若是無這批金銀,曹公當初如何從那兗州殺出來,並最終一統河北,雄踞中原?”
“眼下馬將軍也是如此,成功的路上,總要稍微犧牲一點人的。”
“三位應該都聽說過一句話,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就是這個道理了。”
馬岱一下抽出腰中的長劍,指著司馬三郎,淡淡開口。
“放屁!我隻說一次,此處說起曹操,隻能用曹賊二字,你若不會改口,我便送你去見你祖宗。”
“大哥!此人自曹賊處來,看似為我等出謀劃策,實則居心不良,你若是聽他所言,他日必遭大罪。”
馬超內心矛盾,他雖然不善於智計,但並非是真的無腦之人。
司馬三郎是曹操的屬下,特地從許昌跑來幫他,能有什麽好心思?這點他自然知道。
隻是眼下,確實需要借助此人的力量,至於手中有兵有糧之後,那自然是另一種說法。
想到此,他看向司馬三郎,開口道。
“這樣吧,南安等地,忽然堅壁清野,想來漢中應該有戰爭發生,先生不妨幫我謀劃謀劃,偷襲那夏侯淵的後方,如何?”
“咱們這邊,輕裝簡從,走陳倉道入漢中,順利點的話,糧草也還撐得起。”
“此計若是能成,方能顯得先生之謀,到時候先生也不必再迴去,幹脆與我就在漢中,或者幹脆投了劉皇叔,豈不美哉?”
司馬三郎臉色微變,他沒想到,馬超在這個時候,已經有了投劉的想法。
更沒想到的是,他的目的,是讓馬超對漢人下手,可不是對曹軍下手,更不能對夏侯淵下手,不然的話,他迴去以後,主君非得撕了他不成。
郭淮帶著援軍,配合馬遵在南安,天水一帶防守。
他帶的援兵,大部分都是步卒,麵對城外虎視眈眈的馬超,也是無可奈何。
雖然心知夏侯淵那邊,說不定已經十萬火急,但也不能帶著萬三步卒,去和馬超的大隊騎兵對衝,那是找死的行為。
守了兩天,好不容易馬超不見了,正準備出發,又忽然下起了幾天不斷的雨水來,因此這邊,就更遲慢了。
夏侯淵這兒,援兵久盼不到,壞消息倒是接二連三的到來,考慮到陽平關沒了,張合已經退迴南鄭,整個漢中就剩下他這邊一支孤軍在外了,不由得起了退兵之心。
大部分的精銳,都被他帶了出來,若是益州軍再打破南鄭,那定軍山下,當真變成絕路,死無葬身之地。
參軍道:“將軍,我等若退,則漢中大部分就丟了,南鄭孤城,不利於守,時間一長,必然會丟,如此怎麽對得起魏王重托。”
夏侯淵皺眉道:“你說的道理我如何不知?但在這樣下去,後路都不能確保了。”
參軍道:“明日我等,不妨讓出小半士卒來,讓他們假裝撤退,看看能不能引誘敵軍來追,若是有人來追,正好殺他一陣,重挫他等銳氣,也是好的。”
夏侯淵眼前一亮:“好,此為以退為進之妙計,明日就這樣辦。”
翌日一早,夏侯淵讓士卒作出撤退之像,駐紮在最前邊的張翼發現之後,一邊派人匯報黃忠,一邊親自點起兵馬,就準備做追擊之狀。
黃忠帶著法正,聞訊趕來,問清情況,法正趕緊攔住張翼,開口道。
“夏侯淵軍陣未亂,無故撤退,必有原因,不可莽撞。”
張翼道:“可是法軍師,若他是真的撤退,我等不作為,就此放他離去,豈不可惜?”
“聽聞張,魏兩位將軍,正在猛攻南鄭,我們斷然不能放他夏侯淵迴去的。”
“否則己方部隊,便有被前後夾擊的風險了。”
黃忠搖頭道:“此處就聽孝直的便是,況且諸葛軍師那邊,也有傳信,說夏侯淵不到萬不得已,肯定不會撤退,放棄了定軍山,便是放棄了漢中。”
“等到文長和翼德,打破南鄭,那夏侯淵就是死路一條,我們的任務,就是在此處看守好他。”
“所有人都聽著,隻要他本人的大旗和山上的主力不下山,咱們就絕對不動。”
第二天,夏侯淵讓三千人,攜帶輜重,裝模作樣的假裝下山撤迴,自己領著大軍躲在半山腰,一心準備前後夾擊,殺一波大的。
誰料益州兵根本就紋絲不動,半個人影都不往前,這一番表演,屬實是看了個寂寞。
南鄭城下,南門外張飛帶著大軍,擺開雲梯,組裝衝車,眾軍士開始攻城。
西門外則是魏延,等到張飛這邊攻勢暫歇的時候,他就立即接上。
根據城內的斥候情報,眼下南鄭內,並沒有多少曹軍士卒,兩人商量以後決定如此輪攻,不出意外的話,三天時間足夠打破這座城。
南鄭城內,此時隻有夏侯淵留下的兩千人,外加張合帶迴的數百人,這才守了兩日,便已有不支的跡象。
曹軍沒遇到多少,遇到的也都是些小部隊輔兵,見到馬超的大部隊後,便立即四散而逃,幾乎是沒打劫到任何有用的物資。
好不容易來到天水南安附近,滿心想著要大幹一場,發現早就堅壁清野,騎兵又不擅長攻城,他不由得惱火萬分。
眼見帶來的糧食已經不多,馬超在司馬三郎的慫恿下,就準備洗劫了附近的某個村子,獲得糧草。
馬岱和龐德兩人商議後,一起入帳勸說。
馬岱開口道:“大哥,咱們打劫曹軍無妨,但若真的對隴西無辜的百姓下手,則天下以後如此看待我等?到那個時候,恐怕哪裏都去不了了。”
龐德沒有開口,但他拱手支持的神情,說明了一切。
馬超微微皺眉,這個道理他懂,但是若再不借糧,羌人就要跑了,那如何打曹軍?
一邊的司馬三郎笑道:“兩位將軍,你們可知,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當初曹公也有糧秣窘迫的時候,那摸金校尉,就是出於此處。”
馬超等三人臉色微變,摸金校尉,鼎鼎有名,除了名字不錯,真談到這個,大部分的人,都是暗地裏搖頭唾罵。
挖別人祖墳的事兒,這實在是有夠損陰德的,怎麽可能不招罵?
司馬三郎臉色不變,繼續說道:“若是無這批金銀,曹公當初如何從那兗州殺出來,並最終一統河北,雄踞中原?”
“眼下馬將軍也是如此,成功的路上,總要稍微犧牲一點人的。”
“三位應該都聽說過一句話,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就是這個道理了。”
馬岱一下抽出腰中的長劍,指著司馬三郎,淡淡開口。
“放屁!我隻說一次,此處說起曹操,隻能用曹賊二字,你若不會改口,我便送你去見你祖宗。”
“大哥!此人自曹賊處來,看似為我等出謀劃策,實則居心不良,你若是聽他所言,他日必遭大罪。”
馬超內心矛盾,他雖然不善於智計,但並非是真的無腦之人。
司馬三郎是曹操的屬下,特地從許昌跑來幫他,能有什麽好心思?這點他自然知道。
隻是眼下,確實需要借助此人的力量,至於手中有兵有糧之後,那自然是另一種說法。
想到此,他看向司馬三郎,開口道。
“這樣吧,南安等地,忽然堅壁清野,想來漢中應該有戰爭發生,先生不妨幫我謀劃謀劃,偷襲那夏侯淵的後方,如何?”
“咱們這邊,輕裝簡從,走陳倉道入漢中,順利點的話,糧草也還撐得起。”
“此計若是能成,方能顯得先生之謀,到時候先生也不必再迴去,幹脆與我就在漢中,或者幹脆投了劉皇叔,豈不美哉?”
司馬三郎臉色微變,他沒想到,馬超在這個時候,已經有了投劉的想法。
更沒想到的是,他的目的,是讓馬超對漢人下手,可不是對曹軍下手,更不能對夏侯淵下手,不然的話,他迴去以後,主君非得撕了他不成。
郭淮帶著援軍,配合馬遵在南安,天水一帶防守。
他帶的援兵,大部分都是步卒,麵對城外虎視眈眈的馬超,也是無可奈何。
雖然心知夏侯淵那邊,說不定已經十萬火急,但也不能帶著萬三步卒,去和馬超的大隊騎兵對衝,那是找死的行為。
守了兩天,好不容易馬超不見了,正準備出發,又忽然下起了幾天不斷的雨水來,因此這邊,就更遲慢了。
夏侯淵這兒,援兵久盼不到,壞消息倒是接二連三的到來,考慮到陽平關沒了,張合已經退迴南鄭,整個漢中就剩下他這邊一支孤軍在外了,不由得起了退兵之心。
大部分的精銳,都被他帶了出來,若是益州軍再打破南鄭,那定軍山下,當真變成絕路,死無葬身之地。
參軍道:“將軍,我等若退,則漢中大部分就丟了,南鄭孤城,不利於守,時間一長,必然會丟,如此怎麽對得起魏王重托。”
夏侯淵皺眉道:“你說的道理我如何不知?但在這樣下去,後路都不能確保了。”
參軍道:“明日我等,不妨讓出小半士卒來,讓他們假裝撤退,看看能不能引誘敵軍來追,若是有人來追,正好殺他一陣,重挫他等銳氣,也是好的。”
夏侯淵眼前一亮:“好,此為以退為進之妙計,明日就這樣辦。”
翌日一早,夏侯淵讓士卒作出撤退之像,駐紮在最前邊的張翼發現之後,一邊派人匯報黃忠,一邊親自點起兵馬,就準備做追擊之狀。
黃忠帶著法正,聞訊趕來,問清情況,法正趕緊攔住張翼,開口道。
“夏侯淵軍陣未亂,無故撤退,必有原因,不可莽撞。”
張翼道:“可是法軍師,若他是真的撤退,我等不作為,就此放他離去,豈不可惜?”
“聽聞張,魏兩位將軍,正在猛攻南鄭,我們斷然不能放他夏侯淵迴去的。”
“否則己方部隊,便有被前後夾擊的風險了。”
黃忠搖頭道:“此處就聽孝直的便是,況且諸葛軍師那邊,也有傳信,說夏侯淵不到萬不得已,肯定不會撤退,放棄了定軍山,便是放棄了漢中。”
“等到文長和翼德,打破南鄭,那夏侯淵就是死路一條,我們的任務,就是在此處看守好他。”
“所有人都聽著,隻要他本人的大旗和山上的主力不下山,咱們就絕對不動。”
第二天,夏侯淵讓三千人,攜帶輜重,裝模作樣的假裝下山撤迴,自己領著大軍躲在半山腰,一心準備前後夾擊,殺一波大的。
誰料益州兵根本就紋絲不動,半個人影都不往前,這一番表演,屬實是看了個寂寞。
南鄭城下,南門外張飛帶著大軍,擺開雲梯,組裝衝車,眾軍士開始攻城。
西門外則是魏延,等到張飛這邊攻勢暫歇的時候,他就立即接上。
根據城內的斥候情報,眼下南鄭內,並沒有多少曹軍士卒,兩人商量以後決定如此輪攻,不出意外的話,三天時間足夠打破這座城。
南鄭城內,此時隻有夏侯淵留下的兩千人,外加張合帶迴的數百人,這才守了兩日,便已有不支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