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完了兩路主力大軍後,諸葛亮讓林正帶著王平,武大兩人,押運糧草,是為後軍。
中軍他則親自帶領,陳慎隨隊,帶著其餘將官,就此出發。
成都到閬中這段路,並不難走,但從閬中北出葭萌關,從葭萌關再折入金牛道,然後最後抵達陽平關前,這條路,可就曲折的多了。
這邊近四百公裏,大軍走走停停,一周多的時間後,總算是入了漢中地界。
陽平關好打嗎?當然不好打,天下雄關開玩笑呢,原來的時空裏,要不是張魯的弟弟張衛是個徹頭徹尾的草包,外加陰差陽錯,曹軍也沒那麽容易平定漢中。
雖然陽平關並不好打,但諸葛亮早就做好了一切安排。
這次成都點將少了誰?張飛和趙雲是不是都沒露麵?那是因為兩人早就各帶著五十精銳,扮做百姓客商,米教的信徒教眾,早早的混入了陽平關內了。
張合被從荊州戰場上,調來新接手陽平關,充其量也就十來天的時間,對於人手,士卒,糧草等,亦是需要個全盤接收的時間,諸葛亮此時打的,就是這個時間差了。
幾天後,魏延帶著魯肅,領著大軍來到陽平關下,擺開陣營,等待時機。
第二天午後不久,魏延單人匹馬,來到陽平關下兩百步,讓親兵在後方拉開巨大的白色布條,上書二十個大字,單搦張合出戰。
張合初時不願,關內還沒全部清點完畢,此刻出戰,有失關的風險,然而他隨著親衛來到城樓上一看,頓時氣的暴跳如雷。
隻見那碩大的布條上,明晃晃的寫著。
“張合匹夫,荊州城下,一無所獲,草包一個,出關受死。”
這個攻擊力度,屬實是點滿了,這個時代,也沒人見過如此拉橫幅罵人的騷操作,當真是把張頜給氣了個夠嗆。
親衛勸到:“將軍,這是對方的計策,擺明了要誘你出關,他們肯定會有其他的後手,咱們可不能上當了。”
“將軍在荊州那邊,沒撈到好處,還惹了一身騷,這邊必然要穩住才行。”
經過親衛的勸說,張合逐漸冷靜下來,點頭道。
“好,不過等有朝一日,打破對麵營帳,老子定要讓那魏延小兒,認得他張爺爺。”
然而事與願違,這邊還沒消停多久呢,關內又傳出了奇怪的消息。
簡單來說,就是被人貼著臉罵了,都不敢出戰,這新來的將軍,怯戰至此,怕不是個沒卵的慫貨之類的俚語。
關內喧囂一片,到了這個地步,張合知道關內肯定也有對方的細作,但這是陽謀,再不給點反應,也不行了。
張合讓親衛在關內轉了圈,除了他帶來的人之外,其餘的原陽平關守軍,都眼巴巴的看著他,等他決斷。
張合無可奈何,事已至此,若再不出戰,關內士氣,便先低人一籌。
隻得點起本部三千人,外加三千陽平關原駐軍,讓副將帶著千人守關,看準時間,離落日還有一個多時辰。
他心中做好了計劃,這個時間點,外出廝殺上一場,然後帶兵迴返,既能不墮了士氣,還能出上一口惡氣,時間上也足夠,當真一舉數得。
想明白一切後,他便帶著人馬,下關便來戰魏延。
魯肅心中早就知曉,張飛趙雲帶人,早早的便混了進去,內心也是感歎,諸葛亮平日裏用兵,多以謹慎為主,這次居然如此出奇,當真不像他的風格。
然而成都謀此戰,足足謀劃了一年多的時間,各種拿陽平關的方法,諸葛亮早就在內心,預演了數次。
夏侯淵駐南鄭,是為漢中治所,陽平關需要有能力的主將鎮守,定然會從荊襄戰場上調來。曹仁兄弟不會輕動,夏侯惇張遼同理,那麽調來的人,不是張合,便是徐晃。
此番雖然出奇,但張,趙二人,其實並無多大的風險。
張合在荊州戰場上,打了一肚子的火氣,曹仁麵前他也不敢造次,來到漢中,自然是要擺弄些手段的。
魏延?小有名氣,但比之我昔日的河北悍將,又當如何?
雙方陣勢擺開,張合心裏一口老火,也不多說,拍馬挺槍,直取魏延。
魏延這邊也不甘示弱,舞起大刀,上前頂住。
張合河北出身,與顏良文醜和高覽,同為河北四庭柱,四人之間,早年也多有相鬥,自然是有真材實料在身。
不說最頂尖的那一批人,但在這個年代裏,混個第一梯隊的中流,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魏延本身武藝不凡,在荊州多年,先是得了關羽親身指點,後又得了黃忠麵授機宜,近兩年自己整合後,揉捏出一套屬於他獨有的東西來。
兩人你來我往,鬥到七八十合,張合馬力欠缺,不比魏延胯下的豪華陳慎馭獸,感到逐漸吃力,架開長刀,眼見日落一半,大叫一聲。
“今日天色已晚,魏延匹夫,有種來日再鬥。”
魏延如何肯放他走?綽在後方,緊追不舍,魯肅意識到這是亂中取勝的好機會,大手一揮,全軍壓上。
自此變成雙方混戰,張合帶著親衛,左突右挪,在付出近千人的代價後,也擊殺了益州七八百士卒,這才率領著殘兵,順利的重新退入關內。
然而他沒發現,又有兩三百個生麵孔,早就暗中換好了魏軍裝扮,隨著潰兵,一起進了關內。
當夜三更,關中忽然大火冒起,北門轟然打開,外邊守候已久的魏延,帶著五百能夜視的精銳,一擁而入。
張飛趙雲,更是早就準備妥當,凡是益州兵卒,均臉上戴著奇怪的白色頭巾,用以分別,以防誤傷。
關內點起火把,雙方捉對廝殺,很快半夜過去,臨到天明,張合依舊沒能帶人搶迴主動權來,抹了一把臉上的血跡,知曉事已不濟。
果斷領著親兵,帶著三五百人,開了後門棄關而走,自此陽平關,一戰而破。
殺了半夜,眾人也是疲憊不堪,魯肅帶著大軍進入,受降俘虜,並讓張飛,趙雲,魏延三人,分別去休息,並立即報捷,給後方的諸葛亮。
卻說另一邊,黃忠法正,帶著張嶷、張翼兩人,領兵來到米倉山前,見山上已有魏軍,便在山下駐守,並散開斥候,打聽消息。
半日後,斥候前來匯報,說是眼下駐守米倉山的,乃是夏侯德,夏侯尚兩兄弟,帶著三千人,月前就駐紮在山上,不曾挪動,隻守不攻,也未曾有下山的舉動。
張嶷親自帶人查看了,山上的營寨布置等,確實還算是有條理,想通過水源之類的地方做手腳,短時間內,亦是難以辦到。
中軍他則親自帶領,陳慎隨隊,帶著其餘將官,就此出發。
成都到閬中這段路,並不難走,但從閬中北出葭萌關,從葭萌關再折入金牛道,然後最後抵達陽平關前,這條路,可就曲折的多了。
這邊近四百公裏,大軍走走停停,一周多的時間後,總算是入了漢中地界。
陽平關好打嗎?當然不好打,天下雄關開玩笑呢,原來的時空裏,要不是張魯的弟弟張衛是個徹頭徹尾的草包,外加陰差陽錯,曹軍也沒那麽容易平定漢中。
雖然陽平關並不好打,但諸葛亮早就做好了一切安排。
這次成都點將少了誰?張飛和趙雲是不是都沒露麵?那是因為兩人早就各帶著五十精銳,扮做百姓客商,米教的信徒教眾,早早的混入了陽平關內了。
張合被從荊州戰場上,調來新接手陽平關,充其量也就十來天的時間,對於人手,士卒,糧草等,亦是需要個全盤接收的時間,諸葛亮此時打的,就是這個時間差了。
幾天後,魏延帶著魯肅,領著大軍來到陽平關下,擺開陣營,等待時機。
第二天午後不久,魏延單人匹馬,來到陽平關下兩百步,讓親兵在後方拉開巨大的白色布條,上書二十個大字,單搦張合出戰。
張合初時不願,關內還沒全部清點完畢,此刻出戰,有失關的風險,然而他隨著親衛來到城樓上一看,頓時氣的暴跳如雷。
隻見那碩大的布條上,明晃晃的寫著。
“張合匹夫,荊州城下,一無所獲,草包一個,出關受死。”
這個攻擊力度,屬實是點滿了,這個時代,也沒人見過如此拉橫幅罵人的騷操作,當真是把張頜給氣了個夠嗆。
親衛勸到:“將軍,這是對方的計策,擺明了要誘你出關,他們肯定會有其他的後手,咱們可不能上當了。”
“將軍在荊州那邊,沒撈到好處,還惹了一身騷,這邊必然要穩住才行。”
經過親衛的勸說,張合逐漸冷靜下來,點頭道。
“好,不過等有朝一日,打破對麵營帳,老子定要讓那魏延小兒,認得他張爺爺。”
然而事與願違,這邊還沒消停多久呢,關內又傳出了奇怪的消息。
簡單來說,就是被人貼著臉罵了,都不敢出戰,這新來的將軍,怯戰至此,怕不是個沒卵的慫貨之類的俚語。
關內喧囂一片,到了這個地步,張合知道關內肯定也有對方的細作,但這是陽謀,再不給點反應,也不行了。
張合讓親衛在關內轉了圈,除了他帶來的人之外,其餘的原陽平關守軍,都眼巴巴的看著他,等他決斷。
張合無可奈何,事已至此,若再不出戰,關內士氣,便先低人一籌。
隻得點起本部三千人,外加三千陽平關原駐軍,讓副將帶著千人守關,看準時間,離落日還有一個多時辰。
他心中做好了計劃,這個時間點,外出廝殺上一場,然後帶兵迴返,既能不墮了士氣,還能出上一口惡氣,時間上也足夠,當真一舉數得。
想明白一切後,他便帶著人馬,下關便來戰魏延。
魯肅心中早就知曉,張飛趙雲帶人,早早的便混了進去,內心也是感歎,諸葛亮平日裏用兵,多以謹慎為主,這次居然如此出奇,當真不像他的風格。
然而成都謀此戰,足足謀劃了一年多的時間,各種拿陽平關的方法,諸葛亮早就在內心,預演了數次。
夏侯淵駐南鄭,是為漢中治所,陽平關需要有能力的主將鎮守,定然會從荊襄戰場上調來。曹仁兄弟不會輕動,夏侯惇張遼同理,那麽調來的人,不是張合,便是徐晃。
此番雖然出奇,但張,趙二人,其實並無多大的風險。
張合在荊州戰場上,打了一肚子的火氣,曹仁麵前他也不敢造次,來到漢中,自然是要擺弄些手段的。
魏延?小有名氣,但比之我昔日的河北悍將,又當如何?
雙方陣勢擺開,張合心裏一口老火,也不多說,拍馬挺槍,直取魏延。
魏延這邊也不甘示弱,舞起大刀,上前頂住。
張合河北出身,與顏良文醜和高覽,同為河北四庭柱,四人之間,早年也多有相鬥,自然是有真材實料在身。
不說最頂尖的那一批人,但在這個年代裏,混個第一梯隊的中流,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魏延本身武藝不凡,在荊州多年,先是得了關羽親身指點,後又得了黃忠麵授機宜,近兩年自己整合後,揉捏出一套屬於他獨有的東西來。
兩人你來我往,鬥到七八十合,張合馬力欠缺,不比魏延胯下的豪華陳慎馭獸,感到逐漸吃力,架開長刀,眼見日落一半,大叫一聲。
“今日天色已晚,魏延匹夫,有種來日再鬥。”
魏延如何肯放他走?綽在後方,緊追不舍,魯肅意識到這是亂中取勝的好機會,大手一揮,全軍壓上。
自此變成雙方混戰,張合帶著親衛,左突右挪,在付出近千人的代價後,也擊殺了益州七八百士卒,這才率領著殘兵,順利的重新退入關內。
然而他沒發現,又有兩三百個生麵孔,早就暗中換好了魏軍裝扮,隨著潰兵,一起進了關內。
當夜三更,關中忽然大火冒起,北門轟然打開,外邊守候已久的魏延,帶著五百能夜視的精銳,一擁而入。
張飛趙雲,更是早就準備妥當,凡是益州兵卒,均臉上戴著奇怪的白色頭巾,用以分別,以防誤傷。
關內點起火把,雙方捉對廝殺,很快半夜過去,臨到天明,張合依舊沒能帶人搶迴主動權來,抹了一把臉上的血跡,知曉事已不濟。
果斷領著親兵,帶著三五百人,開了後門棄關而走,自此陽平關,一戰而破。
殺了半夜,眾人也是疲憊不堪,魯肅帶著大軍進入,受降俘虜,並讓張飛,趙雲,魏延三人,分別去休息,並立即報捷,給後方的諸葛亮。
卻說另一邊,黃忠法正,帶著張嶷、張翼兩人,領兵來到米倉山前,見山上已有魏軍,便在山下駐守,並散開斥候,打聽消息。
半日後,斥候前來匯報,說是眼下駐守米倉山的,乃是夏侯德,夏侯尚兩兄弟,帶著三千人,月前就駐紮在山上,不曾挪動,隻守不攻,也未曾有下山的舉動。
張嶷親自帶人查看了,山上的營寨布置等,確實還算是有條理,想通過水源之類的地方做手腳,短時間內,亦是難以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