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林正的質問,使者支支吾吾,一時說不出話來,半晌後,才迴複道。
“此事,此事王大,他,他當初說的是,出海捕魚來著,女王也是被蒙蔽的,我等當真並不知道,他後續的那些所作所為。”
林正嗬嗬一笑,不愧是島國人,這甩鍋的本事,足足領先世界一千年,哥還可以教你一個更好的詞語,你幹脆說是臨時工得了。
近海打魚,需要造那麽多的跨海船?開國際玩笑呢?這點船你他喵開出去獵鯨都夠了,你咋不說去美洲打魚呢?
陸遜正色道:“我們不管他是打魚還是打鳥,遼東遼西死了如此之多的百姓,乃是事實。”
“發生了此等慘無人道之事,爾等還好意思說什麽友好之邦,我活了那麽些年份,還從未見過如此恬不知恥者。”
“今日不殺你,算是你有句話沒說錯,我們大漢乃是禮儀之邦。”
“你且迴去告訴你們女王,讓她仔細想想,此事該給我們個怎麽樣的答複,若是繼續這樣看輕我等,打破國都,老弱不留。”
使者戰戰兢兢的迴去了,陸遜對林正道。
“林將軍,咱們就帶了萬二人,途中因為暈船生病,還有好幾百弟兄在船上休養,又留了五百人看守。”
“陳武昨日帶了千人,押著那群女子迴返,眼下的人手有點不夠。”
“據那個老頭所說,女王主城內,有兩萬多的士卒,城牆也要比這邊,更為高大,我們還是等關將軍到了之後,再做決議。”
“並非我怕什麽,而是那麽多江東的兒郎們,通過了殘酷的海上操練,若是折損在這種地方,當真是有點不值得了。”
這點林正也是同意,雖然殺島國人很痛快,但不能建立在折損漢家二郎的身上。
他點頭道:“伯言所說,確是中肯之策,就這樣辦。”
......
京都。
(翻遍了資料,也不知道漢末那會,京都究竟叫什麽,就這樣吧。)
高坐台上的女王,聽著使者的報告,微微思索後,開口道。
“可知現在北邊登陸的那支軍隊,是哪裏的人?有亮出旗號嗎?我聽聞現在中原那邊,也和我們一樣,戰亂不休,最大的諸侯名為曹操,皇帝似乎也很支持他。”
“我有個想法,若是此次登岸的兩支兵馬,並不屬於同一邊的話,可否想辦法,引他們自相殘殺?”
使者開口:“女王此言,真乃真知灼見,屬下願親往這北邊的兵馬,說服他們去攻打南邊的。”
“漢人嗎,稍微許他們一些小利,便足夠讓他們倒戈的,先輩們留下的話,就是這樣說的。”
大阪府西北方向,兩三百公裏處,關羽帶著大軍,駐紮在此。
和林正不同的是,關羽靠岸後,帶著周泰,徐盛,丁奉,及萬人下船,往東南方向,邊走邊殺邊俘虜。
其餘的兩千多人,依舊坐船,沿著海岸線北上,由甘瑰統領,偵查地理及周邊的情況,並在需要的時候,也可以自作主張。
卻說甘瑰帶著人,往北走了幾天後,來到了後世的島根縣大田市附近。
光說這個地名,或許沒多少人清楚,但說另一個名字,則是赫赫有名,著名的石見銀山,就在這片地方。
隻能說天意如此吧,關羽走後沒幾天,甘瑰就在後世的出雲附近,遭遇了罕見的特大風暴天氣,根據當地人的話來說,十年也遇不到一次這樣的。
在這種氣候下,再繼續航行就是找死了,無奈之下,甘瑰讓人把船全部靠岸並係在一起,士兵們也都集體上岸休整。
風暴過後,有幾艘船隻,出現了輕重不一的損壞,他一邊派人就地取材,一邊讓人深入內地,聯係關羽。
有時候,運氣的事兒,就是那麽的不講道理。
陳慎,林正,本次穿越進來的所有人,石見銀山的名字大名鼎鼎,但說起具體在哪兒,在不搜索的情況下,真沒幾個人知道,至少眼下劉備陣營內的穿越者們,都不清楚。
然而就好似命中注定一般,先是十年不遇的劇烈風暴,導致了船隻的破損,之後才是無奈之下入的靠岸休整,再入林子內就地取材,好修補船隻。
好巧不巧的是,在入山取材的士卒之內,又有幾個人,曾是江東這邊的礦工出身。
之後的事兒,就水到渠成了。
聽著幾個士卒們,爭前恐後的匯報,甘瑰都有點難以置信,表情都沒控製好。
“你們說,那邊的隆起的山脈中,可能用重礦?”
幾個士卒都點頭:“光是在外邊裸露的地表上,就能找到類似於銀子的物體,那應該是有一座,沒被人開發過的巨大銀礦了。”
“將軍,我等在江東,以前也是經常挖礦的,那鐵礦需要深入到好裏麵,才能取出鐵礦石來。”
“從沒有見過,這銀塊都裸露到地麵上了,這說明下邊,肯定有一座舉世罕見的,超級大礦。”
“將軍,趕緊通知關將軍吧,這地兒絕對不能讓出去,咱們這下發財了呀。”
對於挖礦的事兒,甘瑰是個外行人,但不妨礙他聽話。
聽到這個消息,立即大手一揮,一邊在手下的兩千人力尋找,但凡是幹過礦工的,全部派遣入山去確認,另一邊則再派人,去追上前次的信使,尋找關羽大部隊。
......
關羽處,看著眼前忽然到訪的使者,眼神中綿延起一絲殺意。
從使者處得到了消息,林正那邊一切順利,已經打下了大阪府,距離當前的位置,不足三百裏。
眼前這可笑的人,竟然想驅使自己去打林正,這等天真的想法,簡直就是把人大牙都給笑掉了。
關羽臉上不動聲色,淡淡道:“既然如此,爾等是不是也要拿出點誠意來。”
“比如先來個五萬石糧草?”
“就算不是同一個勢力,好歹我和他都是漢人,漢人打漢人,豈不是讓你這倭人看了笑話?”
“就憑你嘴皮子翻翻,我就要去做如此笑話之事,迴去之後,豈不被人戳著脊梁骨罵?沒這樣的道理。”
使者拱手:“這位將軍,我們京都糧草也並不多,最多隻能給你一萬,你看行不行?”
關羽也懶得再和他演了,直接哈哈大笑:“你去中原打聽打聽,驅使一萬人的軍隊,你隻給一萬石的糧草,是不是讓人笑掉大牙?滾。”
使者屁滾尿流的走了,關羽看著其他人,開口道。
“這小醜一般的使者,不用在意了。”
“咱們明天一早,便啟程,會合林正後,直接推平了這什麽女王,之後讓揚州來幾個文官,行那教化之道。”
“我會去信問問大哥,這倭國,到底是行羈縻政策,還是怎麽弄。”
“這邊的人,當真是半點戰鬥力也無,戰鬥意誌不行,戰鬥經驗欠缺,殺雞殺多了,也會覺得無聊,還是早早的迴去之後,和曹操打,更有意思。”
周泰等三人也是點頭,雖然東吳在大陸上是處於戰鬥力底端的,但在這島國上,當真是亂殺,從沒有見過如此羸弱的軍隊,甚至這都不能稱之為軍隊。
徐盛笑道:“都說一漢擋五胡,在我看來,那北邊的一個胡人,至少能頂十個這樣的倭人,這樣算來,一個漢人,能幹掉五十個倭人呢,這樣算不過分吧?’
丁奉搖搖頭:“就對方這樣的士卒,打軍團戰的話,剿滅對方一萬人,咱們但凡折損超過一百,都算是失敗的。”
關羽也笑道:“文向,不是你這樣算的,就算是北邊的胡人,也要比這邊的三寸丁,強上實在太多了。”
一慣沉默的周泰也是點頭:“這邊的矮矬子們,會騎馬的都找不出幾個,一個鎮內,連十匹馬都沒有,當真是太弱了,若是無這汪洋大海,早就被人給征伐無數次了。”
一月後,關羽,林正,兩邊各帶八千人,在京都城下擺開陣勢,下了最後通牒。
若是三天內不出來投降,則直接攻城,屆時打破城池,老少不留。
若是投降,則隻誅首惡,餘者不問。
可惜的是,攻心之策,在島國無效,因為絕大部分的本地人,都不認得你橫幅上打出來的字,對此關羽林正兩人,也是無奈。
京都的城牆比大阪府稍微好點,兩邊已經準備好了架梯,他們有自信,一天時間足夠攻進去。
林正的意思是,直接強攻進去,然後男的殺女的抓,一了百了。
關羽的意思是,這批士卒訓練不易,都通過了大海的考驗,折損在這種地方,實在是不該。
女王手下還有兩萬士卒,雖然戰鬥力拉垮,但己方真的強行攻城,對方在上麵,隻要有足夠的石塊,己方不損失個幾百上千人,都未必爬的上去。
兩人就此決定,若是女王三天內出降,則把支持王五出海的相關人員全部殺完,其餘的就放過。
若是女王拚死抵抗,那打破城池之後,就不用多說。
林正這邊,滿心等著攻城後大開殺戒,他甚至準備仿那樂進,先登城樓,作為首功。
可惜的是,兩天後,那叫做卑彌唿的女王,親自帶著人,選擇出城投降,跪伏在城門口,態度那叫一個恭敬。
“此事,此事王大,他,他當初說的是,出海捕魚來著,女王也是被蒙蔽的,我等當真並不知道,他後續的那些所作所為。”
林正嗬嗬一笑,不愧是島國人,這甩鍋的本事,足足領先世界一千年,哥還可以教你一個更好的詞語,你幹脆說是臨時工得了。
近海打魚,需要造那麽多的跨海船?開國際玩笑呢?這點船你他喵開出去獵鯨都夠了,你咋不說去美洲打魚呢?
陸遜正色道:“我們不管他是打魚還是打鳥,遼東遼西死了如此之多的百姓,乃是事實。”
“發生了此等慘無人道之事,爾等還好意思說什麽友好之邦,我活了那麽些年份,還從未見過如此恬不知恥者。”
“今日不殺你,算是你有句話沒說錯,我們大漢乃是禮儀之邦。”
“你且迴去告訴你們女王,讓她仔細想想,此事該給我們個怎麽樣的答複,若是繼續這樣看輕我等,打破國都,老弱不留。”
使者戰戰兢兢的迴去了,陸遜對林正道。
“林將軍,咱們就帶了萬二人,途中因為暈船生病,還有好幾百弟兄在船上休養,又留了五百人看守。”
“陳武昨日帶了千人,押著那群女子迴返,眼下的人手有點不夠。”
“據那個老頭所說,女王主城內,有兩萬多的士卒,城牆也要比這邊,更為高大,我們還是等關將軍到了之後,再做決議。”
“並非我怕什麽,而是那麽多江東的兒郎們,通過了殘酷的海上操練,若是折損在這種地方,當真是有點不值得了。”
這點林正也是同意,雖然殺島國人很痛快,但不能建立在折損漢家二郎的身上。
他點頭道:“伯言所說,確是中肯之策,就這樣辦。”
......
京都。
(翻遍了資料,也不知道漢末那會,京都究竟叫什麽,就這樣吧。)
高坐台上的女王,聽著使者的報告,微微思索後,開口道。
“可知現在北邊登陸的那支軍隊,是哪裏的人?有亮出旗號嗎?我聽聞現在中原那邊,也和我們一樣,戰亂不休,最大的諸侯名為曹操,皇帝似乎也很支持他。”
“我有個想法,若是此次登岸的兩支兵馬,並不屬於同一邊的話,可否想辦法,引他們自相殘殺?”
使者開口:“女王此言,真乃真知灼見,屬下願親往這北邊的兵馬,說服他們去攻打南邊的。”
“漢人嗎,稍微許他們一些小利,便足夠讓他們倒戈的,先輩們留下的話,就是這樣說的。”
大阪府西北方向,兩三百公裏處,關羽帶著大軍,駐紮在此。
和林正不同的是,關羽靠岸後,帶著周泰,徐盛,丁奉,及萬人下船,往東南方向,邊走邊殺邊俘虜。
其餘的兩千多人,依舊坐船,沿著海岸線北上,由甘瑰統領,偵查地理及周邊的情況,並在需要的時候,也可以自作主張。
卻說甘瑰帶著人,往北走了幾天後,來到了後世的島根縣大田市附近。
光說這個地名,或許沒多少人清楚,但說另一個名字,則是赫赫有名,著名的石見銀山,就在這片地方。
隻能說天意如此吧,關羽走後沒幾天,甘瑰就在後世的出雲附近,遭遇了罕見的特大風暴天氣,根據當地人的話來說,十年也遇不到一次這樣的。
在這種氣候下,再繼續航行就是找死了,無奈之下,甘瑰讓人把船全部靠岸並係在一起,士兵們也都集體上岸休整。
風暴過後,有幾艘船隻,出現了輕重不一的損壞,他一邊派人就地取材,一邊讓人深入內地,聯係關羽。
有時候,運氣的事兒,就是那麽的不講道理。
陳慎,林正,本次穿越進來的所有人,石見銀山的名字大名鼎鼎,但說起具體在哪兒,在不搜索的情況下,真沒幾個人知道,至少眼下劉備陣營內的穿越者們,都不清楚。
然而就好似命中注定一般,先是十年不遇的劇烈風暴,導致了船隻的破損,之後才是無奈之下入的靠岸休整,再入林子內就地取材,好修補船隻。
好巧不巧的是,在入山取材的士卒之內,又有幾個人,曾是江東這邊的礦工出身。
之後的事兒,就水到渠成了。
聽著幾個士卒們,爭前恐後的匯報,甘瑰都有點難以置信,表情都沒控製好。
“你們說,那邊的隆起的山脈中,可能用重礦?”
幾個士卒都點頭:“光是在外邊裸露的地表上,就能找到類似於銀子的物體,那應該是有一座,沒被人開發過的巨大銀礦了。”
“將軍,我等在江東,以前也是經常挖礦的,那鐵礦需要深入到好裏麵,才能取出鐵礦石來。”
“從沒有見過,這銀塊都裸露到地麵上了,這說明下邊,肯定有一座舉世罕見的,超級大礦。”
“將軍,趕緊通知關將軍吧,這地兒絕對不能讓出去,咱們這下發財了呀。”
對於挖礦的事兒,甘瑰是個外行人,但不妨礙他聽話。
聽到這個消息,立即大手一揮,一邊在手下的兩千人力尋找,但凡是幹過礦工的,全部派遣入山去確認,另一邊則再派人,去追上前次的信使,尋找關羽大部隊。
......
關羽處,看著眼前忽然到訪的使者,眼神中綿延起一絲殺意。
從使者處得到了消息,林正那邊一切順利,已經打下了大阪府,距離當前的位置,不足三百裏。
眼前這可笑的人,竟然想驅使自己去打林正,這等天真的想法,簡直就是把人大牙都給笑掉了。
關羽臉上不動聲色,淡淡道:“既然如此,爾等是不是也要拿出點誠意來。”
“比如先來個五萬石糧草?”
“就算不是同一個勢力,好歹我和他都是漢人,漢人打漢人,豈不是讓你這倭人看了笑話?”
“就憑你嘴皮子翻翻,我就要去做如此笑話之事,迴去之後,豈不被人戳著脊梁骨罵?沒這樣的道理。”
使者拱手:“這位將軍,我們京都糧草也並不多,最多隻能給你一萬,你看行不行?”
關羽也懶得再和他演了,直接哈哈大笑:“你去中原打聽打聽,驅使一萬人的軍隊,你隻給一萬石的糧草,是不是讓人笑掉大牙?滾。”
使者屁滾尿流的走了,關羽看著其他人,開口道。
“這小醜一般的使者,不用在意了。”
“咱們明天一早,便啟程,會合林正後,直接推平了這什麽女王,之後讓揚州來幾個文官,行那教化之道。”
“我會去信問問大哥,這倭國,到底是行羈縻政策,還是怎麽弄。”
“這邊的人,當真是半點戰鬥力也無,戰鬥意誌不行,戰鬥經驗欠缺,殺雞殺多了,也會覺得無聊,還是早早的迴去之後,和曹操打,更有意思。”
周泰等三人也是點頭,雖然東吳在大陸上是處於戰鬥力底端的,但在這島國上,當真是亂殺,從沒有見過如此羸弱的軍隊,甚至這都不能稱之為軍隊。
徐盛笑道:“都說一漢擋五胡,在我看來,那北邊的一個胡人,至少能頂十個這樣的倭人,這樣算來,一個漢人,能幹掉五十個倭人呢,這樣算不過分吧?’
丁奉搖搖頭:“就對方這樣的士卒,打軍團戰的話,剿滅對方一萬人,咱們但凡折損超過一百,都算是失敗的。”
關羽也笑道:“文向,不是你這樣算的,就算是北邊的胡人,也要比這邊的三寸丁,強上實在太多了。”
一慣沉默的周泰也是點頭:“這邊的矮矬子們,會騎馬的都找不出幾個,一個鎮內,連十匹馬都沒有,當真是太弱了,若是無這汪洋大海,早就被人給征伐無數次了。”
一月後,關羽,林正,兩邊各帶八千人,在京都城下擺開陣勢,下了最後通牒。
若是三天內不出來投降,則直接攻城,屆時打破城池,老少不留。
若是投降,則隻誅首惡,餘者不問。
可惜的是,攻心之策,在島國無效,因為絕大部分的本地人,都不認得你橫幅上打出來的字,對此關羽林正兩人,也是無奈。
京都的城牆比大阪府稍微好點,兩邊已經準備好了架梯,他們有自信,一天時間足夠攻進去。
林正的意思是,直接強攻進去,然後男的殺女的抓,一了百了。
關羽的意思是,這批士卒訓練不易,都通過了大海的考驗,折損在這種地方,實在是不該。
女王手下還有兩萬士卒,雖然戰鬥力拉垮,但己方真的強行攻城,對方在上麵,隻要有足夠的石塊,己方不損失個幾百上千人,都未必爬的上去。
兩人就此決定,若是女王三天內出降,則把支持王五出海的相關人員全部殺完,其餘的就放過。
若是女王拚死抵抗,那打破城池之後,就不用多說。
林正這邊,滿心等著攻城後大開殺戒,他甚至準備仿那樂進,先登城樓,作為首功。
可惜的是,兩天後,那叫做卑彌唿的女王,親自帶著人,選擇出城投降,跪伏在城門口,態度那叫一個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