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了,老規矩。)
被關羽堵在了南門之外,孫權的心裏是絕望的,他不是曹操,關羽沒有任何的可能,會對他高抬貴手。
讓親衛上去拚命,自己找機會溜走?先不說能不能順利跑得掉,若是有個萬一怎麽辦,黑燈瞎火的,刀劍無眼,自己現在,可隻有三十多歲。
就算能順利的跑掉,估摸著也隻能和顧雍說的,去南海外邊,當個島主了,那還不如在劉備這兒,換個雜號將軍呢。
這些事兒他心裏真的沒數嗎?不,他早就想的清清楚楚,隻是麵子上掛不下,另外還抱有不切實際的希望罷了。
都說願賭服輸,看來也是到了服輸的時候了,想明白了一切,孫權反而倒不糾結了。
攔住了想要上前拚命的親衛,孫權幹脆的下馬拱手道。
“關將軍莫要為難其他人了,我便是孫權。”
關羽也不墨跡,指著孫權道。
“有勞暫且迴歸自己的府邸,左右,暫時軟禁此人,一應要求都不得缺了,好生對待。”
“其餘人,隨我去軍營。”
關羽來到軍營之時,周亮一打二,已經將兩位老將軍逼入了角落中。
整個軍營內燈火通明,顯然是訓練有素,可惜的是麵對夜襲,吳軍本身的孱弱,混亂,依舊還是無能為力。
關羽暗歎,如此主公,當真配不上如此將軍。
關羽上前幾步,揮刀隔開雙方,這才開口。
“兩位老將軍,孫權已降,莫在作無用之舉了,江東如此多的好兒郎們,當死在建功立業的路上。”
程普長歎一聲,當初討伐董卓之時,就見過關羽,拱了拱手,棄刀下馬,並扶住一邊臉色蒼白,氣喘不斷的黃蓋。
城外的陳慎,留下五百人守船,其餘人則一起來到城門口,便看到潰逃而出的,衣甲不整的,慌亂無比的東吳士卒。
嗯,這很符合吳軍的一貫特色。
陳慎帶人入內,自此,建業已下,揚州首府被打通。
翌日一早,數道命令發出。
安撫城內百姓,吳軍各迴各位,暫時留在軍營,不得外出。
讓人帶著孫權手書,傳信鄱陽張飛林正,告知此事,並敦促周泰投降。
傳信江陵魯肅,讓他帶那邊的吳兵迴歸,一路放行。
馬良帶人帶種子,出發去往各處山越,行招降五溪蠻族之舉。
剩餘的吳郡,會稽等地,同樣是持孫權手書,也讓人去招降的流程。
兩月後,劉備傳信已至,令周亮,林正,法正三人,帶水軍本部,迴返荊州,在徐庶手下聽令。
霍峻和沙摩柯兩人,原本就是長沙武將,隸屬荊州,更不多說。
任命陳慎為建業太守,總督揚州諸事,另授便宜行事權,斬百人以內,無需請示。
劉備給了最大的尊重,陳慎也是內心感激,找到關羽,就先配合江陵奪迴江夏,還是先跨海征伐島國之間,兩人商量許久。
最終還是決定,先打島國,以絕後患。
於是兩人全力準備年後的征伐倭國之事,關羽更是留在吳郡,親自盯著港口開建,海船打造,海師訓練。
孫權帶迴江陵,依舊是南城,魯肅暫住的那個院子歸他了。
劉備做不到太過分,像關孫紹一般,時刻監視並把人當寵物關在家裏。
孫權原來的財產,姬妾,子女,奴仆,都絲毫沒動,不過侍衛,最多隻能留下十人。
這點徐庶迴頭會安排好,不用擔心。
陳慎召迴魯肅,讓他去勸服江東諸將,文臣這邊不用擔心,世家出身的舍不得,非世家出身的,願意給孫權盡忠的也不多。
兩天之後,魯肅迴報,江東諸將之中,除了程普黃蓋韓當,以年齡大為由,不願再次為將外,其餘都降。
韓當董襲二人,已從長沙趕迴,陳武將會稽郡內,抵抗山越的士卒,全部交接給馬良後,也已經趕到了建業。
建業太守府,陳慎站在首位,兩邊文武分立,看著下方的人,要說心裏毫無波動,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現在是正兒八經的揚州都督了,南北對峙的局麵,海外的跳梁小醜,就從你這邊開始吧。
雖然掛了荊南都督很久了,但實質上,並沒有多少個下屬。
將龐統從長沙調來,也一切順利,畢竟兩人在長沙共事三年多,很是和諧。
再說陳慎也不擅長處理比較細節上的事兒,這些事情,都是龐統拿手的。
他更喜歡待在牧場裏,眼下則是配合關羽,處理港口和海師,待明年深秋之後,避開台風季節,直接發兵島國。
自此,揚州文武班底如下。
文官,龐統,魯肅,張昭,顧雍,諸葛瑾,闞澤等東吳舊部。
武將,太史慈,甘瑰,陸遜,周泰,徐盛,丁奉,淩統,董襲,陳武。
甘寧帶人駐守柴桑,在前線防著曹操,絕對的全明星陣容了,用來滅倭,妥妥的小試牛刀。
另外朱然守豫章,朱治調到建安,並負責太史慈的南海,朱家最先投靠,當然要給點甜頭。
陳慎朗聲道:“今天我隻說一件事,也是我們揚州這邊,今年,明年唯一的重點。”
“就是東征倭國,想必大家都知道。”
“為了配合我們東征,益州,荊州戰事全麵暫停,要是我們打不好,怎麽對得起其他同僚?”
“諸位,自始皇帝以來,華夏子民,長久的受到異族人的寇邊犯境,始皇無奈,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長城。”
“一直到孝武皇帝,繼文景兩帝存下的偌大家產後,才能做到轉守為攻,大將軍衛青,冠軍侯霍去病,追殺匈奴人,打出赫赫戰功,自此流芳百世,無人不服。”
“你們記住,但凡能對異族舉起屠刀的,都會被百姓記住,都會被史官記錄,更是會被後世所歌頌。”
“以前白馬將軍公孫瓚,有一句至理名言,隻有死掉的胡人,才是好胡人,我深以為然。”
“倭國無端犯境,燒殺搶略,屠戮漢民,我和關將軍當時便說過,他殺我一個,我屠他百人。”
“遼東遼西,兩三年來因為這群垃圾,死傷漢民,何止四五千之多。”
“打破倭島,滅國絕種,本次征倭,關羽為主,全麵負責戰事,願意隨行的武將,待會至士元處申請。申請過後,即刻去吳郡,跟隨關將軍,開始在海船上操練。”
“魯肅為輔,全麵負責軍械調動,後勤物資的一應需求,張昭,顧雍,諸葛瑾三人輔助子敬完成這項任務。”
“諸位不要小看航海,特別是淡水儲存的事項,最為優先,每船多少軍士,每天消耗多少,如何取用,怎麽保存,都必須做到爛熟於心。”
“大致情況就是如此,諸位自行商討,若有建議,也可告知士元,希望諸位眾誌成城,咱們能夠一舉成功。”
說完,交代了一下龐統後,陳慎便離開議政廳,餘下眾人麵麵相覷。
魯肅苦笑道:“龐軍師,陳都督在荊南,你們也是這樣的嗎?”
這種模式,讓魯肅和一眾江東文武,覺得簡直就是天方夜譚,難道上位者不都是一言九鼎,我說什麽你們做什麽,哪有這樣大家商量著來的?
龐統笑著點頭道:“其實是這樣的,我一開始也很不習慣來著,不過相處多了,就會發現這樣其實很好。”
“荊南這邊,一向都是他提出大方向,其餘的細節都是下邊的人,商量之後再補充,隻要是合理的,沐道都不會反駁。”
“對統而言,沐道最讓人敬佩的就是,他不戀權,他奉行的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避免外行指點內行,要從根本上杜絕掉,紙上談兵的人執掌軍事大權的可能性。”
魯肅內心感歎,這就是劉備軍能如此和諧,如此團結的重要原因了。
以後怎麽樣不知道,但就目前陳慎的這種格局而言,絕對能讓下邊的人齊心協力。
張昭顧雍和諸葛瑾三人,也是心服口服,上位者就怕眼光不行還要乾綱獨斷,最後就是下邊的執行者倒黴,孫權和呂蒙,就是最好的例子。
被關羽堵在了南門之外,孫權的心裏是絕望的,他不是曹操,關羽沒有任何的可能,會對他高抬貴手。
讓親衛上去拚命,自己找機會溜走?先不說能不能順利跑得掉,若是有個萬一怎麽辦,黑燈瞎火的,刀劍無眼,自己現在,可隻有三十多歲。
就算能順利的跑掉,估摸著也隻能和顧雍說的,去南海外邊,當個島主了,那還不如在劉備這兒,換個雜號將軍呢。
這些事兒他心裏真的沒數嗎?不,他早就想的清清楚楚,隻是麵子上掛不下,另外還抱有不切實際的希望罷了。
都說願賭服輸,看來也是到了服輸的時候了,想明白了一切,孫權反而倒不糾結了。
攔住了想要上前拚命的親衛,孫權幹脆的下馬拱手道。
“關將軍莫要為難其他人了,我便是孫權。”
關羽也不墨跡,指著孫權道。
“有勞暫且迴歸自己的府邸,左右,暫時軟禁此人,一應要求都不得缺了,好生對待。”
“其餘人,隨我去軍營。”
關羽來到軍營之時,周亮一打二,已經將兩位老將軍逼入了角落中。
整個軍營內燈火通明,顯然是訓練有素,可惜的是麵對夜襲,吳軍本身的孱弱,混亂,依舊還是無能為力。
關羽暗歎,如此主公,當真配不上如此將軍。
關羽上前幾步,揮刀隔開雙方,這才開口。
“兩位老將軍,孫權已降,莫在作無用之舉了,江東如此多的好兒郎們,當死在建功立業的路上。”
程普長歎一聲,當初討伐董卓之時,就見過關羽,拱了拱手,棄刀下馬,並扶住一邊臉色蒼白,氣喘不斷的黃蓋。
城外的陳慎,留下五百人守船,其餘人則一起來到城門口,便看到潰逃而出的,衣甲不整的,慌亂無比的東吳士卒。
嗯,這很符合吳軍的一貫特色。
陳慎帶人入內,自此,建業已下,揚州首府被打通。
翌日一早,數道命令發出。
安撫城內百姓,吳軍各迴各位,暫時留在軍營,不得外出。
讓人帶著孫權手書,傳信鄱陽張飛林正,告知此事,並敦促周泰投降。
傳信江陵魯肅,讓他帶那邊的吳兵迴歸,一路放行。
馬良帶人帶種子,出發去往各處山越,行招降五溪蠻族之舉。
剩餘的吳郡,會稽等地,同樣是持孫權手書,也讓人去招降的流程。
兩月後,劉備傳信已至,令周亮,林正,法正三人,帶水軍本部,迴返荊州,在徐庶手下聽令。
霍峻和沙摩柯兩人,原本就是長沙武將,隸屬荊州,更不多說。
任命陳慎為建業太守,總督揚州諸事,另授便宜行事權,斬百人以內,無需請示。
劉備給了最大的尊重,陳慎也是內心感激,找到關羽,就先配合江陵奪迴江夏,還是先跨海征伐島國之間,兩人商量許久。
最終還是決定,先打島國,以絕後患。
於是兩人全力準備年後的征伐倭國之事,關羽更是留在吳郡,親自盯著港口開建,海船打造,海師訓練。
孫權帶迴江陵,依舊是南城,魯肅暫住的那個院子歸他了。
劉備做不到太過分,像關孫紹一般,時刻監視並把人當寵物關在家裏。
孫權原來的財產,姬妾,子女,奴仆,都絲毫沒動,不過侍衛,最多隻能留下十人。
這點徐庶迴頭會安排好,不用擔心。
陳慎召迴魯肅,讓他去勸服江東諸將,文臣這邊不用擔心,世家出身的舍不得,非世家出身的,願意給孫權盡忠的也不多。
兩天之後,魯肅迴報,江東諸將之中,除了程普黃蓋韓當,以年齡大為由,不願再次為將外,其餘都降。
韓當董襲二人,已從長沙趕迴,陳武將會稽郡內,抵抗山越的士卒,全部交接給馬良後,也已經趕到了建業。
建業太守府,陳慎站在首位,兩邊文武分立,看著下方的人,要說心裏毫無波動,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現在是正兒八經的揚州都督了,南北對峙的局麵,海外的跳梁小醜,就從你這邊開始吧。
雖然掛了荊南都督很久了,但實質上,並沒有多少個下屬。
將龐統從長沙調來,也一切順利,畢竟兩人在長沙共事三年多,很是和諧。
再說陳慎也不擅長處理比較細節上的事兒,這些事情,都是龐統拿手的。
他更喜歡待在牧場裏,眼下則是配合關羽,處理港口和海師,待明年深秋之後,避開台風季節,直接發兵島國。
自此,揚州文武班底如下。
文官,龐統,魯肅,張昭,顧雍,諸葛瑾,闞澤等東吳舊部。
武將,太史慈,甘瑰,陸遜,周泰,徐盛,丁奉,淩統,董襲,陳武。
甘寧帶人駐守柴桑,在前線防著曹操,絕對的全明星陣容了,用來滅倭,妥妥的小試牛刀。
另外朱然守豫章,朱治調到建安,並負責太史慈的南海,朱家最先投靠,當然要給點甜頭。
陳慎朗聲道:“今天我隻說一件事,也是我們揚州這邊,今年,明年唯一的重點。”
“就是東征倭國,想必大家都知道。”
“為了配合我們東征,益州,荊州戰事全麵暫停,要是我們打不好,怎麽對得起其他同僚?”
“諸位,自始皇帝以來,華夏子民,長久的受到異族人的寇邊犯境,始皇無奈,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長城。”
“一直到孝武皇帝,繼文景兩帝存下的偌大家產後,才能做到轉守為攻,大將軍衛青,冠軍侯霍去病,追殺匈奴人,打出赫赫戰功,自此流芳百世,無人不服。”
“你們記住,但凡能對異族舉起屠刀的,都會被百姓記住,都會被史官記錄,更是會被後世所歌頌。”
“以前白馬將軍公孫瓚,有一句至理名言,隻有死掉的胡人,才是好胡人,我深以為然。”
“倭國無端犯境,燒殺搶略,屠戮漢民,我和關將軍當時便說過,他殺我一個,我屠他百人。”
“遼東遼西,兩三年來因為這群垃圾,死傷漢民,何止四五千之多。”
“打破倭島,滅國絕種,本次征倭,關羽為主,全麵負責戰事,願意隨行的武將,待會至士元處申請。申請過後,即刻去吳郡,跟隨關將軍,開始在海船上操練。”
“魯肅為輔,全麵負責軍械調動,後勤物資的一應需求,張昭,顧雍,諸葛瑾三人輔助子敬完成這項任務。”
“諸位不要小看航海,特別是淡水儲存的事項,最為優先,每船多少軍士,每天消耗多少,如何取用,怎麽保存,都必須做到爛熟於心。”
“大致情況就是如此,諸位自行商討,若有建議,也可告知士元,希望諸位眾誌成城,咱們能夠一舉成功。”
說完,交代了一下龐統後,陳慎便離開議政廳,餘下眾人麵麵相覷。
魯肅苦笑道:“龐軍師,陳都督在荊南,你們也是這樣的嗎?”
這種模式,讓魯肅和一眾江東文武,覺得簡直就是天方夜譚,難道上位者不都是一言九鼎,我說什麽你們做什麽,哪有這樣大家商量著來的?
龐統笑著點頭道:“其實是這樣的,我一開始也很不習慣來著,不過相處多了,就會發現這樣其實很好。”
“荊南這邊,一向都是他提出大方向,其餘的細節都是下邊的人,商量之後再補充,隻要是合理的,沐道都不會反駁。”
“對統而言,沐道最讓人敬佩的就是,他不戀權,他奉行的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避免外行指點內行,要從根本上杜絕掉,紙上談兵的人執掌軍事大權的可能性。”
魯肅內心感歎,這就是劉備軍能如此和諧,如此團結的重要原因了。
以後怎麽樣不知道,但就目前陳慎的這種格局而言,絕對能讓下邊的人齊心協力。
張昭顧雍和諸葛瑾三人,也是心服口服,上位者就怕眼光不行還要乾綱獨斷,最後就是下邊的執行者倒黴,孫權和呂蒙,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