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
攻破江夏的消息,第一時間就傳到了曹操這邊。
曹操招來程昱賈詡,樂嗬嗬的開口道。
“仲德,文和,司馬晨這小家夥,還是有點東西的,以後有他輔佐丕兒,想來我也能放心了。”
程昱笑道:“確實,司馬家的兩個,仲達沉穩,五方跳脫,不管如何,都為當世年輕人之中的翹楚。”
“再給他們個數年時間成長,到時候作為世子的左膀右臂,休養生息之後,想來掃滅劉備,不成問題。”
賈詡點頭道:“這次孫吳滅亡,已成定局,雖然揚州腹地我等無能為力,不過拿迴了合肥,占領了江夏,也算是得了大便宜。”
“隻是魏公還要警惕劉備,長江以南,盡歸他手,南北割據的形態已成,短時間內,是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了。”
曹操揮了揮手:“文和多慮了,他交州還沒全入手呢,就算他交州全入手,大耳賊十三州也僅得其四,與我依然有很大的差距。”
“東吳四大世家,就夠他喝上一壺的,山越人也不是簡單能平定的,揚州入手,沒個兩三年時間,根本迴不過氣來。”
“再說了,他大耳賊也年過五旬,還有多少年好活呢,我迴去以後,當奏請封王,以後的事兒就交給丕兒了。”
兩人都拱手道:“魏公明鑒。”
曹操站起身,看著遠方,緩緩道:“老夫能做的,就是在有生之年,幫丕兒掃平雍涼,入駐漢中。”
“對了,仲德,張魯那廝怎麽說,還在討價還價嗎?老夫保他一家富貴,更是允許他在關中傳那破教,他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再讓人去和他說,這是最後底線了,老夫可不是孫權那種反複橫跳之人,他張魯若是再不願意,我就讓夏侯淵,帶著大軍去和他談談。”
“老夫倒要看看,他陽平關天下雄關,能給他多少底氣。”
......
秣陵。
議政廳內,孫權的臉色很不好看,兩條消息,剛才一前一後傳了過來。
呂蒙在江陵南城,全軍覆沒,唯一的慰藉是魯肅接管了所有的降兵,然而就算是這樣的消息,孫權依舊心裏很大不滿。
“子敬什麽意思?是私底下和徐庶他們達成了什麽協議嗎?他的眼睛裏還有我這個主公嗎?”
“還有,既然收攏了敗軍,為何不迴東吳?”
下方的顧雍內心歎了口氣,這是已經急了呀,急的分寸都亂了。
眼下潰軍在江陵,廬陵建安豫章都在劉備的人手裏,怎麽迴東吳?您以為還是孫家的地盤嗎?
自從決議用曹丕換合肥開始,江東這條船就一瀉千裏,完全止不住頹勢,一年,就一年的功夫,就變成了眼下的局麵。
一年前,魯都督換迴了強弩圖紙,孫劉兩家一切和睦,放關羽出海,多好的形勢,到底是怎麽變成眼下這種局麵的?
孫權發完了火,看著下方都不開口的人,淡淡道。
“都說說吧,事已至此,該當如何?”
張昭連手都懶得抬了:“豫章,廬陵的事兒不說了,鄱陽那邊,周泰也被張飛林正外加那個法正,打的節節敗退,主公,留給你選擇的時間不多了。”
孫權皺眉道:“此言何意?”
張昭繼續說道:“明眼人都看得出,陸遜被陳慎趕出海口以後,陳慎匯合關羽,快則明天,慢則後天,就能兵臨秣陵城下。”
“我的意思是,主公若是願意投劉,就該做準備了,仿照那劉璋,還能得個雜號將軍之位。”
“以劉備的名聲,定能給主公富貴一輩子,這點還是能保障的。”
孫權心中一口老火直湧而上,怒不可遏,說話也越發的直接起來。
“你放屁,幾次三番的,你張家就隻會讓人投降嗎?”
張昭嘴角抽搐,臉色微變,拱了拱手,不再開口。到了這個地步,既然還認不清現實,那多說一句都是浪費。
孫權甩了甩手,看向顧雍,問道。
“元歎,你覺得如何?此事是否還有轉機?”
顧雍一臉無奈,這個點就隻有投降了呀,還能如何?就算你爹和你哥都活過來,現在也翻不過盤子來了。
顧雍拱拱手:“主公若是不願降劉,可願降曹?”
“若是都不願,那隻能帶兵出海,以待時機了。”
孫權皺眉道:“出海,去往何處?”
顧雍道:“南邊,建安對麵,有巨島,已經被劉備占領並駐兵,這次豫章建安,丟的如此之快,就是因為此地既能駐軍,離得又近。”
“根據漁民們的消息,從南海郡再往南,有連片的島嶼,陸地麵積也很大,若是主公想的話,可帶著將軍士卒輜重物資等,去往那等島嶼上,整軍育民,休養生息,打造海船,以待天時。”
“若是十數年後,交州中原動亂,或者北方胡人入侵,那就有機會。”
孫權想了想,依舊搖頭:“不可,父兄基業,孫氏祖墓,都在此地,如何能棄之?”
顧雍苦笑:“若是如此,便隻有與這秣陵共存亡了,還請主公召程普,黃蓋兩位老將軍,駐守城防吧。”
“隻是主公,眼下長江天塹已無,軍無戰心,卒無士氣,當真是守不了多久的。”
孫權擺了擺手:“召二位將軍前來,令陳武也帶兵迴歸,會稽不用管了。”
“還有,改此地名為建業,寓意建功立業之意,諸位隨我拚死一搏,當有勝機。”
“哦對了,陸伯言那廝,私放陳慎出海,罪不可赦,先去廬江,拿了他全家老小,收監起來,再做決斷。”
張昭麵露譏諷之色,朱家已經投了,張家你不喜歡,陸家還要得罪,看來這江東,的確是時候,該換個好說話的主人了。
劉備…名氣比姓孫的要好多了,也確實是個好選擇,就是稍微雄才大略了一點,肯定也不怎麽好說話。
不過這不是問題,他年紀也很大了,一代雄主還能代代雄主嗎?到時候看看他的兒子,是不是好說話就是。
......
長江口,關羽陳慎兩人合兵一處,自此長江航道已通,再無後顧之憂。
看著滿臉風霜的關羽,陳慎表示有點心疼二爺,畢竟也五十左右了,整天待在船上,確實辛苦。
“關將軍要不要先迴柴桑,休息上兩日?反正長江航道已通,打秣陵早晚幾日都沒事。”
關羽擺了擺手:“沐道不用擔心,前幾日都是駐紮在陸地上的,這兩天風比較大,故而看起來有點狼狽,實際上無事。”
“早早的掃清了東吳,我還要去信大哥,申請出海,給那倭國誅族滅種呢,關某可不能在這邊,再多浪費時間了。”
陳慎點頭道:“好,那我們明天一早,立即出發。”
經過兩天時間,已經來到了建業岸邊。
看著岸上不遠處的販夫走卒們,開始驚慌失措四散奔逃,關羽和陳慎兩人都露出了笑容。
“所有船隻,橫身擺開,待到百姓跑完,咱們給建業來一發大的,給他孫權,好好打個招唿。”
城頭,孫權帶著人已經來到此處。
手握孫堅孫策,當年留下的佩劍,雖然內心慌張,臉色依舊不變。
左右是兩位須發皆白的老將軍,正是程普黃蓋二人。
黃蓋自從赤壁之後,就損了元氣,一直在修養,至今也不見好,這次強行披甲,家人都是暗自垂淚。
望著不遠處的巨艦,孫權舉劍斜指,沉聲道。
“諸位,如今建業危機,我等自當奮勇,人人都有守城之責。”
“今日自我以下,並肩作戰,誓與建業共存亡。”
程普小聲道:“主公,此處近了些,上次魯肅帶迴的弩,足有五百步射程,主公最好還是去城樓以下,以防萬一。”
孫權自信道:“當初那弩,也試射過幾次,兩百步左右還行,三百步外就隻能隨緣,眼下那些個船隻,離開咱們至少也有六百步了,無事....”
話音剛落,眾人隻聽到一陣的“噌噌噌”的聲,然後便感到了腳下的城牆,似乎有點微微顫抖。
孫權蹲下身,躲在城垛裏,開口道:“外邊如何?”
士卒從垛口探出頭去,仔細打量了一番,迴複道。
“主公,有幾十支弩箭,都插入到了城牆之內,尾部還在微微顫抖。”
孫權抬頭看去,後方的城牆樓上,也有一處已經被射塌了一隻角,正中還有兩個空洞。
眼見如此距離,還有如此威力,眾人都是從心的趴低了身體,恨不得這邊,能有個地洞直通樓下。
關羽看著城牆上的一切,捋著胡子開口道。
“從這一輪的弩箭來看,這座城池的堅固程度,比之江陵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估摸著,和曹仁幾次加固的襄陽,都有的一拚。”
“孫權這鼠目寸光之人,可當真是有意思,在如此腹地,竟然也鑄如此堅城。沐道伯同,你們說在這地方如此小心,他到底防誰呢?”
周亮對於江東的人,幾乎都沒好感,更是不會有好評價。
陳慎攤了攤手,典型的怕死嘛,這不寒顫,至於搞成這樣,估摸著是為了防世家吧。
孫策當初殺了個人頭滾滾,自己最後的死,也和世家分不開關係,孫權當然要防上一手。
不過有一說一的是,自從孫權大興土木,把秣陵改造成建業後,到百年後的建康,再到後邊的金陵,到大明的應天,到後世的南京,這座城的規模和地位,倒是一直在往上走。
優秀的地理位置,避開了曆史上的幾次大浩劫,衣冠南渡受益地,安史之亂影響少,秦淮兩岸發展迅速,靖康之難人口流入,南宋時列為行都,洪武年間升為京師。
政治地位越來越高,人口越來越多,城池也越來越大,在長三角區域,也變的越來越重要。
攻破江夏的消息,第一時間就傳到了曹操這邊。
曹操招來程昱賈詡,樂嗬嗬的開口道。
“仲德,文和,司馬晨這小家夥,還是有點東西的,以後有他輔佐丕兒,想來我也能放心了。”
程昱笑道:“確實,司馬家的兩個,仲達沉穩,五方跳脫,不管如何,都為當世年輕人之中的翹楚。”
“再給他們個數年時間成長,到時候作為世子的左膀右臂,休養生息之後,想來掃滅劉備,不成問題。”
賈詡點頭道:“這次孫吳滅亡,已成定局,雖然揚州腹地我等無能為力,不過拿迴了合肥,占領了江夏,也算是得了大便宜。”
“隻是魏公還要警惕劉備,長江以南,盡歸他手,南北割據的形態已成,短時間內,是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了。”
曹操揮了揮手:“文和多慮了,他交州還沒全入手呢,就算他交州全入手,大耳賊十三州也僅得其四,與我依然有很大的差距。”
“東吳四大世家,就夠他喝上一壺的,山越人也不是簡單能平定的,揚州入手,沒個兩三年時間,根本迴不過氣來。”
“再說了,他大耳賊也年過五旬,還有多少年好活呢,我迴去以後,當奏請封王,以後的事兒就交給丕兒了。”
兩人都拱手道:“魏公明鑒。”
曹操站起身,看著遠方,緩緩道:“老夫能做的,就是在有生之年,幫丕兒掃平雍涼,入駐漢中。”
“對了,仲德,張魯那廝怎麽說,還在討價還價嗎?老夫保他一家富貴,更是允許他在關中傳那破教,他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再讓人去和他說,這是最後底線了,老夫可不是孫權那種反複橫跳之人,他張魯若是再不願意,我就讓夏侯淵,帶著大軍去和他談談。”
“老夫倒要看看,他陽平關天下雄關,能給他多少底氣。”
......
秣陵。
議政廳內,孫權的臉色很不好看,兩條消息,剛才一前一後傳了過來。
呂蒙在江陵南城,全軍覆沒,唯一的慰藉是魯肅接管了所有的降兵,然而就算是這樣的消息,孫權依舊心裏很大不滿。
“子敬什麽意思?是私底下和徐庶他們達成了什麽協議嗎?他的眼睛裏還有我這個主公嗎?”
“還有,既然收攏了敗軍,為何不迴東吳?”
下方的顧雍內心歎了口氣,這是已經急了呀,急的分寸都亂了。
眼下潰軍在江陵,廬陵建安豫章都在劉備的人手裏,怎麽迴東吳?您以為還是孫家的地盤嗎?
自從決議用曹丕換合肥開始,江東這條船就一瀉千裏,完全止不住頹勢,一年,就一年的功夫,就變成了眼下的局麵。
一年前,魯都督換迴了強弩圖紙,孫劉兩家一切和睦,放關羽出海,多好的形勢,到底是怎麽變成眼下這種局麵的?
孫權發完了火,看著下方都不開口的人,淡淡道。
“都說說吧,事已至此,該當如何?”
張昭連手都懶得抬了:“豫章,廬陵的事兒不說了,鄱陽那邊,周泰也被張飛林正外加那個法正,打的節節敗退,主公,留給你選擇的時間不多了。”
孫權皺眉道:“此言何意?”
張昭繼續說道:“明眼人都看得出,陸遜被陳慎趕出海口以後,陳慎匯合關羽,快則明天,慢則後天,就能兵臨秣陵城下。”
“我的意思是,主公若是願意投劉,就該做準備了,仿照那劉璋,還能得個雜號將軍之位。”
“以劉備的名聲,定能給主公富貴一輩子,這點還是能保障的。”
孫權心中一口老火直湧而上,怒不可遏,說話也越發的直接起來。
“你放屁,幾次三番的,你張家就隻會讓人投降嗎?”
張昭嘴角抽搐,臉色微變,拱了拱手,不再開口。到了這個地步,既然還認不清現實,那多說一句都是浪費。
孫權甩了甩手,看向顧雍,問道。
“元歎,你覺得如何?此事是否還有轉機?”
顧雍一臉無奈,這個點就隻有投降了呀,還能如何?就算你爹和你哥都活過來,現在也翻不過盤子來了。
顧雍拱拱手:“主公若是不願降劉,可願降曹?”
“若是都不願,那隻能帶兵出海,以待時機了。”
孫權皺眉道:“出海,去往何處?”
顧雍道:“南邊,建安對麵,有巨島,已經被劉備占領並駐兵,這次豫章建安,丟的如此之快,就是因為此地既能駐軍,離得又近。”
“根據漁民們的消息,從南海郡再往南,有連片的島嶼,陸地麵積也很大,若是主公想的話,可帶著將軍士卒輜重物資等,去往那等島嶼上,整軍育民,休養生息,打造海船,以待天時。”
“若是十數年後,交州中原動亂,或者北方胡人入侵,那就有機會。”
孫權想了想,依舊搖頭:“不可,父兄基業,孫氏祖墓,都在此地,如何能棄之?”
顧雍苦笑:“若是如此,便隻有與這秣陵共存亡了,還請主公召程普,黃蓋兩位老將軍,駐守城防吧。”
“隻是主公,眼下長江天塹已無,軍無戰心,卒無士氣,當真是守不了多久的。”
孫權擺了擺手:“召二位將軍前來,令陳武也帶兵迴歸,會稽不用管了。”
“還有,改此地名為建業,寓意建功立業之意,諸位隨我拚死一搏,當有勝機。”
“哦對了,陸伯言那廝,私放陳慎出海,罪不可赦,先去廬江,拿了他全家老小,收監起來,再做決斷。”
張昭麵露譏諷之色,朱家已經投了,張家你不喜歡,陸家還要得罪,看來這江東,的確是時候,該換個好說話的主人了。
劉備…名氣比姓孫的要好多了,也確實是個好選擇,就是稍微雄才大略了一點,肯定也不怎麽好說話。
不過這不是問題,他年紀也很大了,一代雄主還能代代雄主嗎?到時候看看他的兒子,是不是好說話就是。
......
長江口,關羽陳慎兩人合兵一處,自此長江航道已通,再無後顧之憂。
看著滿臉風霜的關羽,陳慎表示有點心疼二爺,畢竟也五十左右了,整天待在船上,確實辛苦。
“關將軍要不要先迴柴桑,休息上兩日?反正長江航道已通,打秣陵早晚幾日都沒事。”
關羽擺了擺手:“沐道不用擔心,前幾日都是駐紮在陸地上的,這兩天風比較大,故而看起來有點狼狽,實際上無事。”
“早早的掃清了東吳,我還要去信大哥,申請出海,給那倭國誅族滅種呢,關某可不能在這邊,再多浪費時間了。”
陳慎點頭道:“好,那我們明天一早,立即出發。”
經過兩天時間,已經來到了建業岸邊。
看著岸上不遠處的販夫走卒們,開始驚慌失措四散奔逃,關羽和陳慎兩人都露出了笑容。
“所有船隻,橫身擺開,待到百姓跑完,咱們給建業來一發大的,給他孫權,好好打個招唿。”
城頭,孫權帶著人已經來到此處。
手握孫堅孫策,當年留下的佩劍,雖然內心慌張,臉色依舊不變。
左右是兩位須發皆白的老將軍,正是程普黃蓋二人。
黃蓋自從赤壁之後,就損了元氣,一直在修養,至今也不見好,這次強行披甲,家人都是暗自垂淚。
望著不遠處的巨艦,孫權舉劍斜指,沉聲道。
“諸位,如今建業危機,我等自當奮勇,人人都有守城之責。”
“今日自我以下,並肩作戰,誓與建業共存亡。”
程普小聲道:“主公,此處近了些,上次魯肅帶迴的弩,足有五百步射程,主公最好還是去城樓以下,以防萬一。”
孫權自信道:“當初那弩,也試射過幾次,兩百步左右還行,三百步外就隻能隨緣,眼下那些個船隻,離開咱們至少也有六百步了,無事....”
話音剛落,眾人隻聽到一陣的“噌噌噌”的聲,然後便感到了腳下的城牆,似乎有點微微顫抖。
孫權蹲下身,躲在城垛裏,開口道:“外邊如何?”
士卒從垛口探出頭去,仔細打量了一番,迴複道。
“主公,有幾十支弩箭,都插入到了城牆之內,尾部還在微微顫抖。”
孫權抬頭看去,後方的城牆樓上,也有一處已經被射塌了一隻角,正中還有兩個空洞。
眼見如此距離,還有如此威力,眾人都是從心的趴低了身體,恨不得這邊,能有個地洞直通樓下。
關羽看著城牆上的一切,捋著胡子開口道。
“從這一輪的弩箭來看,這座城池的堅固程度,比之江陵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估摸著,和曹仁幾次加固的襄陽,都有的一拚。”
“孫權這鼠目寸光之人,可當真是有意思,在如此腹地,竟然也鑄如此堅城。沐道伯同,你們說在這地方如此小心,他到底防誰呢?”
周亮對於江東的人,幾乎都沒好感,更是不會有好評價。
陳慎攤了攤手,典型的怕死嘛,這不寒顫,至於搞成這樣,估摸著是為了防世家吧。
孫策當初殺了個人頭滾滾,自己最後的死,也和世家分不開關係,孫權當然要防上一手。
不過有一說一的是,自從孫權大興土木,把秣陵改造成建業後,到百年後的建康,再到後邊的金陵,到大明的應天,到後世的南京,這座城的規模和地位,倒是一直在往上走。
優秀的地理位置,避開了曆史上的幾次大浩劫,衣冠南渡受益地,安史之亂影響少,秦淮兩岸發展迅速,靖康之難人口流入,南宋時列為行都,洪武年間升為京師。
政治地位越來越高,人口越來越多,城池也越來越大,在長三角區域,也變的越來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