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後,江陵議政廳內,劉備諸葛亮徐庶三人,正在商議需準備多少糧秣,方可開始打益州的主意,忽然守衛來報,趙雲求見。


    劉備抬起頭:“子龍在長沙,若是小事不會親至,必有大事,快請進。”


    趙雲一臉風霜,和周亮兩人,一前一後,背著木盒,踏入廳內。


    劉備迎了上去:“怎麽如此滄桑,看子龍這模樣,可是從長沙一路疾馳而來?”


    周亮解下背後的盒子交給趙雲,趙雲道。


    “伯同一路辛苦,且帶著其他的兄弟們,先行去歇息吧。”


    周亮對著廳內幾人告辭,趙雲打開一個木盒,對著幾位大佬開口道。


    “主公,還請召朱婉瑩前來,這是沐道從交州日南郡,其中一個叫占城國的地方,搞來的高產良種。”


    陳慎向來有的放矢,聽聞此言,眾人都是眼睛一亮。


    諸葛亮對門口一揮手,立刻有侍衛去尋朱婉瑩,幾人這才轉過頭,看向這看起來和普通稻,長的差不多的稻種。


    劉備拿起幾顆,在手中小心撚了撚,開口道。


    “感覺起來,和普通稻種尋常,並無什麽奇異之處,沐道可有詳細說明?”


    趙雲迴憶了一番,這才說道:“他說朱婉瑩知道這東西,這叫占城稻。”


    “後來我們詳細詢問之後才得知,他在和關將軍首次下長沙之時,便帶了五個機靈的仆人,讓他們假扮商旅,去往那日南郡,尋找此等良種。”


    “五人曆經千辛萬苦,往複一年時間,最後才帶迴來這兩盒,裏麵都是精挑細選的種子。但據那五人所言,在那占城國內,此物那是漫山遍野。”


    徐庶拿起一盒感受了一番,微微搖頭。


    “若是真的話,讓家仆去,還是略有失算,這一盒還是挺沉的,當再選幾個親兵貼身護衛,使個馬車或者板車之類的。”


    “好在一路順利,沒有遇到個馬匪盜賊之流。”


    趙雲道:“我和龐軍師也問了,他說此番路途遙遠,當初也不知道到底是否找的到。”


    “且日南郡所處偏僻,往來非常不易,路線上劃地而守的土賊眾多,那占城的實際方位,他也不知,因此就沒大張旗鼓。”


    諸葛亮點頭:“日南郡即便在交州,那也是偏僻的很,亮也是隻聽說過,有這樣一個地方。”


    劉備點頭:“既然如此千辛萬苦,也要去尋找此物。這稻必然有奇異之處,是高產種糧嗎?能畝產幾何?”


    正說間,侍衛來報,朱婉瑩到了。


    快步走入廳內,朱婉瑩便見到了整整齊齊,被擺放在盒子內的稻種。


    從大學開始,及之後的工作,連續接觸了多年稻類的她,一眼便看出了,這就是當世最好的稻種之一,占城稻。


    “婉瑩見過主公,兩位軍師,趙將軍。”


    “呀,這是占城稻呀,陳慎那家夥,還真的把它從占城國給找迴來了。”


    “這可太好了,恭喜主公,有了這種子,咱們的穀物產量,又能大大提升啦。”


    屋內三位大佬,見朱婉瑩這農業專家,一眼就認出了這種種子,也是非常好奇。


    諸葛亮直接問道:“婉瑩,此物能有多高產?”


    朱婉瑩搖搖頭:“諸葛軍師,占城稻的畝產,和眼下培育的水稻相比,差不了太多,但是它最大的優勢,是它的成長周期。”


    “這種稻子,從種下到收成,僅需六十餘日,且此稻種,耐旱,適應性好,還不挑地。”


    廳內三人隻覺得胸口中一口氣就要噴薄而出,六十餘日就能成熟?這是什麽神仙莊稼?


    那豈不是說,算上土地複肥的過程,一年也說不定能種上兩三茬?


    劉備感覺他都有點語無倫次了,眼下南方的水稻,平均生長周期在四個月到五個月,且一年隻能一種。


    這就意味著,等這占城稻大規模普及以後,以後的稻產至少有五成,甚至翻倍的可能,這能多養活多少人?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徐庶將手中的一顆稻種,小心翼翼的放迴盒中,這才露出一副暴殄天物的表情。


    “此等神物,在那地方,被胡亂種的漫山遍野,無人問津。而中原數十年動亂,平民餓死者十之七八,此當真是大漢之哀也。”


    諸葛亮也是同樣的心情:“誰說不是呢,昔日孝武皇帝,若是知道日南郡有這等作物,怕不是會派數萬精兵,親自來取。”


    等兩位大佬心情平定,朱婉瑩拱了拱手。


    “主公,還請安排兩個侍衛,將這兩盒種子,幫我抬到工農部內。”


    “眼下的時節,再種上一茬也還來得及,我得迴去抓緊篩選一番後,就開始準備曬種了。”


    “隻要種完第一輪過後,咱們就有數不清的占城稻了,記得要多造兩個糧倉呀。”


    得到了傳說中的占城稻,朱婉瑩也是心情大好,甚至開口打趣了一番,拱了拱手退下了。


    趙雲安全的將東西送到,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同樣下去休息了。


    近一年時間的接連好消息,讓劉備處於持續的興奮之中,他忍不住發出感歎。


    “這天下的奇人異士,真是何其多也,那奇妙的綁腿,隻是這樣一綁,行軍效率立時提高。”


    “武大那吃食亦是如此,用他特製的麵粉,後續讓火頭兵作出的餅子,當真就要耐餓很多。”


    “鄭橋的紙張,如今穩定又便宜,靠著這東西,去歲也得了不少的稅收,我等用來記錄事項,更是要便捷不少。”


    “如今又千裏迢迢取來如此良種,兩位軍師,我越發的感覺,虧欠沐道何其多也。”


    這點諸葛亮和徐庶都十分認同,有能力的人往往有很多問題,有些人桀驁不馴,有些人野心難馴,有些人薄恩寡義,有些人孤傲不群。


    然而陳慎卻從沒這種毛病,有能力,不偷懶,待人謙和,溫文爾雅,被他看中的人,多多少少也有點與眾不同的地方。


    平日的生活中,隻要不碰他的原則,甚至基本不會和人紅臉。


    來到劉備陣營三年時間,和同僚起爭執的次數,簡直屈指可數。


    最後劉備說了一句:“三年前尚在新野蹉跎,三年後已有大半荊州,並準備對益州用兵,能遇到如此多的誌同道合之人,備何其幸也。”


    “不惑之年過半,先從隆中請得了軍師,後得沐道新野來投,之後元直複歸,士元又來投。有你們諸人齊心協力,這三興漢室,當真是越來越有希望了。”


    ......


    江夏,掃清山越,休養生息半年多後,眼看糧秣充足,士卒也有戰心,周瑜的心思,又開始活絡了起來。


    對著輿圖看了半晌後,周瑜心生戰策,暗暗推演數次後,下定決心,讓人喚來魯肅。


    “子敬,有勞你親跑一趟江陵,告知劉備,我意勸主公出兵五萬,攻取合肥。”


    “你告知劉玄德,讓他配合我們,陳兵當陽,以助軍勢,並牽製來自襄陽方向的曹軍。”


    “若我們此次,能順利的打下合肥,來年我便出兵江夏,兩家合力,助他打破襄陽。”


    魯肅對著輿圖看了半晌,也在內心思考,最後得出結論可行。


    這才開口說道:“公瑾,根據探子傳來的消息,合肥目前守將是張遼,守兵八千至一萬,出五萬兵馬,打合肥沒問題。”


    “但襄陽可不一樣,經過劉表十幾年的維護,屬實是天下一等一的堅城。”


    “曹仁兄弟帶李典鎮守,外有樂進在當陽小城,即便合兩家之力,恐怕也未必能順利。”


    周瑜拍了拍魯肅的肩膀:“子敬呀,既然要人家幫忙,即便是口頭上的,也總得給點好處不是?”


    “你就隻管去這樣說,我們兩家互為盟友,他諸葛亮也不是愚人,自然明白我的意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大逃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奶和青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奶和青菜並收藏三國大逃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