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諸葛亮和徐庶共同參詳後的方略,主要問題是,劉備目前兵力還不夠,關張趙三人手裏,目前各六千兵,剩餘輔兵六千,親兵一千,總計兩萬五的士兵。
主力部隊還是要稍微省著點用,曹仁曹洪怎麽說也是曹操親族,能讓東吳在前麵去送人頭,怎麽都是樂見其成。
陳慎舉了舉手:“軍師,若是咱們偷襲獲得江陵,那周瑜他棋輸一著沒得選,但如果是第一種,咱們南下長沙後,他不同意用南郡換江夏呢?”
徐庶笑了:“沐道,你對於地勢和位置的判斷上,還需要多多了解。”
“從輿圖上來看,隻要我們打下長沙後,江夏長沙將會連成一片,這樣南郡反而成為孤地。”
“到了那個時候,無論是補給和出兵,都要經過我們的地盤,如此必然是不行的。”
“當然南郡換長沙我們也能接受,但孫權和周瑜都不會答應,因此他們隻能接受南郡換江夏。”
原來如此,這兩位已經把周瑜算的死死的,從地理上看,江夏在上,長沙在下,南郡夾在中間。
如果江夏長沙這兩個郡,都在劉備這兒,孫權隻得個中間的南郡,那的確是很不方便。
雙方蜜裏調油的時候當然沒問題,但兩個勢力,不可能永遠關係那麽好。
等到尷尬的時候,劉備把門一關,或者幹脆派人堵路,那到時候孤零零的江陵,反而成了雞肋。
孫權和周瑜,都不會放那麽大的破綻給別人。
陳慎依稀記得,周瑜就是打南郡中了一箭,似乎還是導致他後來英年早逝的直接原因,這次會不會有變化,他很好奇。
但有一說一,對於這個時代唯一水軍資質滿分,統帥能力也第一檔的家夥,就這樣死了,實在太可惜了。
但如果想要周瑜棄孫投劉,這難度絕對突破天際,因此陳慎對周瑜還能活幾年,也沒太大的在意。周瑜不死,到時候打江東隻會更難,死就死了吧。
想到這,陳慎拱手開口:“主公,兩位軍師,既然如此,去打長沙的時候帶我一個吧。”
“長沙附近,水係繁雜,水草豐盛,我想在湘水或洞庭附近,具體考察一番,然後選個地兒,把咱們的第一個正兒八經的牧場,給定下來。”
諸葛亮有點疑惑:“為什麽要大老遠的跑去長沙,到時候在江陵周邊給你找塊地方,這邊位置更好不是麽?”
這個問題早就做過預案,陳慎繼續說道:“軍師,等咱們打零陵或者桂陽的時候,我還是要讓人跟去的,據說南邊有一種矮腳馬的存在。”
“那種馬對於咱們以後入川,及以後的作戰和物資運輸,都是大有幫助的。”
“那種滇馬,雖然身材不及北方馬,但在耐力,穩健上,山路的行走上,那可是優勢不小,川中運輸,屆時可少不了這種生物。”
“我還有稍微繁衍一下騾馬,也就是騾子的想法,騾子比起駑馬,還要省糧食,吃的雜,耐勞,體力大,用來拉磨之類的會很好。”
“長沙位於整個荊州中南部,在零陵桂陽之北,距離前線不遠,距離大後方同樣不遠,是最適合建造牧場的地方。”
陳慎還有點沒說,在他的計劃裏,一旦荊州穩固之後,必須要把交州也拿下,這是重要的戰略地。
可惜的是,眼下這個時代,諸位視野頂級的戰略家,都對交州這個地方視而不見,可謂是被時代局限了眼界。
隻要有了交州,就能在南海郡開造港口,從而跨海謀劃夷州,也就是前世的台灣,為了以後打東吳做跳板,夷州必須要拿下。
就像在江東那會做的假設,有了夷州,那前後夾攻的情況下,再配以鴿子的實時通信,拿下整個揚州,真的易如反掌。
況且海路可不光光是能去夷州,能做的事兒太多了,不過眼下還沒海船,依舊是來日方長,但不妨礙一起做進計劃裏。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交州日南郡,就是古占城國所在,鼎鼎大名的占城稻,就在這邊。
土豆紅薯玉米這些東西,短期內應該是沒指望了,任何一個穿越者的係統,不出意外都產不了這些東西,原因無他,太影響平衡了。
所以這占城稻,陳慎早就做好了目標,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盡快入手。
耐寒,適應性強,生長周期短,在眼下這個時代,說句神物,都完全不過分。
但這些事兒眼下沒法和幾位大佬說,說了也沒法交代自己是怎麽知道的,因此隻能盡量把牧場,開在往南的地方,到時候再想辦法,就是陳慎眼下的決策了。
劉備撫手:“原來如此,既然這樣,那就在長沙那邊選個地方吧,孔明,在飼養一道,沐道是專家,你就別和他爭了。”
諸葛亮同意了,在這方麵的確陳慎比他更為擅長,矮腳馬他也有耳聞,騾馬隆中更是見的不少,真能量化培育,入川出川,的確能起大用。
“那就這樣決定了,看看周瑜攻打江陵的進程,咱們再做決定。”
......
從議事廳出來,陳慎撓了撓頭,轉而去了鄭橋朱婉瑩他們那邊,眼下三畝試驗田內的水稻,長勢很是出色。
附近種了大半輩子地,有經驗的老農來參觀過以後,都忍不住嘖嘖稱奇。
並準備來年播種的時候,有樣學樣,至於跟著一個剛成年的女孩子學習,達者為師,隻要能增產,那根本不算事。
劉備聽說這個消息以後,也已經讓孫乾跟著此事,安排專人看著,就等兩月後的實際產量。最近朱婉瑩都不需要親自下田,在田埂邊指導即可。
在院子內找到鄭橋,他正在個木桶內研究著什麽,同時一邊的桌上鋪開的草紙上,也寫著什麽。
沒錯,因為蔡侯紙金貴,而左伯紙差不多就是在這個年代誕生而出,眼見赤壁大獲全勝,鄭橋這家夥,總算是下定決心做點事。
陳慎看著一臉倦意的鄭橋,調侃道。
“兄弟,你也別太拚了,你每天這樣的高強度,即使有我送你的貓給你恢複體力,也頂不住的。”
“話說你不會真的想把左伯紙,變成鄭伯紙吧。”
鄭橋抬起頭,抹了把頭上的汗水,麵露嫌棄。
“有事說事,現在咱們這六個人,林大帶兵,武大賣食,我妹種田,我搞研發,就你和你老婆最空,人家在忙著時候,你過來串門子說風涼話,也不害臊。”
陳慎笑道:“咱們要講道理好吧,我和我老婆現在可是婚假內,前世誰婚假內上班,那高低得評個勞模好吧。”
吐槽了兩句,陳慎正兒八經的開口道:“過幾日估摸著要兵發長沙,我和林正都會隨軍,這邊就拜托你當個主心骨了。”
“對了,我昨天晚上臨時想到的,好像有個叫綁腿的玩意,據說綁起來之後,能增加行軍人員的體力和耐力,你迴頭讓人試試,真有效記得提交上去。”
鄭橋微微皺眉:“綁腿是吧…確實有這個東西,我有印象,那些個抗日劇裏士兵都有做,這個不難我記著了。”
“林正跟著你也好,至少安全上有保障,對了曹軍黑刀的事,你應該知道了吧?”
陳慎點頭:“知道了,剛在議政廳得到的消息,他喵的,以為曹軍那邊,就程慶一個廢物呢,結果還是有其他人藏在背後,藏的真夠深的。”
鄭橋一聲不吭,反身迴到屋內,又掏出幾張草紙,遞給陳慎。
“這是你前幾天忙著結婚的時候,我和老林還有武大,三個人討論的,眼下八組共計二十五人的情況,我們結合了你,我,老林,武大,四組人的情報進行了大致的預判。”
陳慎拿起紙,好在黃悅係統產的這草紙,質量還是挺好的,拿炭筆輕輕寫,還是能當正兒八經的紙用。
已確定:劉備軍
組1:陳慎,黃悅,已死亡。
組2:鄭橋,朱婉瑩,已死亡。
組3:林正,已死亡,已死亡。
組4:武大,未知,已死亡。
已確定:曹操軍
組5:程慶,未知,未知。
存疑:
濮陽鍛鐵,鄴城肥皂,合肥染布。
陳慎看了看:“武大他們這組,這個未知是什麽情況?”
鄭橋說道:“活著,距離五百多公裏,叫周逍,沒有其他的信息。”
陳慎在內心默默計算,以江夏為中心,五百多公裏定點畫圓,這範圍可不小。隻知道名字,唯一能從地理上排除的,肯定不是合肥的這哥們。
“濮陽鍛鐵的,鄴城肥皂,這兩人肯定是穿越者無疑,但合肥那個染布的,你們能確認是穿越者嗎?”
鄭橋點頭:“林正數年前,通過他的雷達確定的,不會有問題。”
指著紙上的字,鄭橋繼續開口:“因為同一組的人,年齡都差不太多,因此程慶那家夥,肯定不是和這三個存疑的家夥,是同一個組裏的。”
“所以程慶這廢物肯定是一個新的組,當然,也不排除他就是那個獨行者的可能性。”
“另外這三個人,都沒露過麵,但從他們發家的軌跡判斷,穿越過來,鄴城和合肥的,至少都有十五年以上的時間,濮陽那個太神秘,完全不知道啥情況。”
陳慎撓了撓頭:“哎,麻煩,好處是咱們有一半的人在一起,壞處是,未知的消息依舊太多了。”
鄭橋麵容嚴肅的開口:“陳慎,你現在在劉備軍,已經基本出名了,為了防止某些下作的事,你該有個自己的打算。”
“雖然正兒八經的出征,林正會跟著你,但他的雷達也不是萬能的,若是其他穿越者找來的刺客,他可防不了,你不能太掉以輕心。”
陳慎點頭:“行,我記著了,等你妹的田產量出來以後,你自己和主公申請,增加安防的力量,到時候咱們幾個,最好再住近點,這個等我長沙迴來以後,再一起議一議吧。”
主力部隊還是要稍微省著點用,曹仁曹洪怎麽說也是曹操親族,能讓東吳在前麵去送人頭,怎麽都是樂見其成。
陳慎舉了舉手:“軍師,若是咱們偷襲獲得江陵,那周瑜他棋輸一著沒得選,但如果是第一種,咱們南下長沙後,他不同意用南郡換江夏呢?”
徐庶笑了:“沐道,你對於地勢和位置的判斷上,還需要多多了解。”
“從輿圖上來看,隻要我們打下長沙後,江夏長沙將會連成一片,這樣南郡反而成為孤地。”
“到了那個時候,無論是補給和出兵,都要經過我們的地盤,如此必然是不行的。”
“當然南郡換長沙我們也能接受,但孫權和周瑜都不會答應,因此他們隻能接受南郡換江夏。”
原來如此,這兩位已經把周瑜算的死死的,從地理上看,江夏在上,長沙在下,南郡夾在中間。
如果江夏長沙這兩個郡,都在劉備這兒,孫權隻得個中間的南郡,那的確是很不方便。
雙方蜜裏調油的時候當然沒問題,但兩個勢力,不可能永遠關係那麽好。
等到尷尬的時候,劉備把門一關,或者幹脆派人堵路,那到時候孤零零的江陵,反而成了雞肋。
孫權和周瑜,都不會放那麽大的破綻給別人。
陳慎依稀記得,周瑜就是打南郡中了一箭,似乎還是導致他後來英年早逝的直接原因,這次會不會有變化,他很好奇。
但有一說一,對於這個時代唯一水軍資質滿分,統帥能力也第一檔的家夥,就這樣死了,實在太可惜了。
但如果想要周瑜棄孫投劉,這難度絕對突破天際,因此陳慎對周瑜還能活幾年,也沒太大的在意。周瑜不死,到時候打江東隻會更難,死就死了吧。
想到這,陳慎拱手開口:“主公,兩位軍師,既然如此,去打長沙的時候帶我一個吧。”
“長沙附近,水係繁雜,水草豐盛,我想在湘水或洞庭附近,具體考察一番,然後選個地兒,把咱們的第一個正兒八經的牧場,給定下來。”
諸葛亮有點疑惑:“為什麽要大老遠的跑去長沙,到時候在江陵周邊給你找塊地方,這邊位置更好不是麽?”
這個問題早就做過預案,陳慎繼續說道:“軍師,等咱們打零陵或者桂陽的時候,我還是要讓人跟去的,據說南邊有一種矮腳馬的存在。”
“那種馬對於咱們以後入川,及以後的作戰和物資運輸,都是大有幫助的。”
“那種滇馬,雖然身材不及北方馬,但在耐力,穩健上,山路的行走上,那可是優勢不小,川中運輸,屆時可少不了這種生物。”
“我還有稍微繁衍一下騾馬,也就是騾子的想法,騾子比起駑馬,還要省糧食,吃的雜,耐勞,體力大,用來拉磨之類的會很好。”
“長沙位於整個荊州中南部,在零陵桂陽之北,距離前線不遠,距離大後方同樣不遠,是最適合建造牧場的地方。”
陳慎還有點沒說,在他的計劃裏,一旦荊州穩固之後,必須要把交州也拿下,這是重要的戰略地。
可惜的是,眼下這個時代,諸位視野頂級的戰略家,都對交州這個地方視而不見,可謂是被時代局限了眼界。
隻要有了交州,就能在南海郡開造港口,從而跨海謀劃夷州,也就是前世的台灣,為了以後打東吳做跳板,夷州必須要拿下。
就像在江東那會做的假設,有了夷州,那前後夾攻的情況下,再配以鴿子的實時通信,拿下整個揚州,真的易如反掌。
況且海路可不光光是能去夷州,能做的事兒太多了,不過眼下還沒海船,依舊是來日方長,但不妨礙一起做進計劃裏。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交州日南郡,就是古占城國所在,鼎鼎大名的占城稻,就在這邊。
土豆紅薯玉米這些東西,短期內應該是沒指望了,任何一個穿越者的係統,不出意外都產不了這些東西,原因無他,太影響平衡了。
所以這占城稻,陳慎早就做好了目標,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盡快入手。
耐寒,適應性強,生長周期短,在眼下這個時代,說句神物,都完全不過分。
但這些事兒眼下沒法和幾位大佬說,說了也沒法交代自己是怎麽知道的,因此隻能盡量把牧場,開在往南的地方,到時候再想辦法,就是陳慎眼下的決策了。
劉備撫手:“原來如此,既然這樣,那就在長沙那邊選個地方吧,孔明,在飼養一道,沐道是專家,你就別和他爭了。”
諸葛亮同意了,在這方麵的確陳慎比他更為擅長,矮腳馬他也有耳聞,騾馬隆中更是見的不少,真能量化培育,入川出川,的確能起大用。
“那就這樣決定了,看看周瑜攻打江陵的進程,咱們再做決定。”
......
從議事廳出來,陳慎撓了撓頭,轉而去了鄭橋朱婉瑩他們那邊,眼下三畝試驗田內的水稻,長勢很是出色。
附近種了大半輩子地,有經驗的老農來參觀過以後,都忍不住嘖嘖稱奇。
並準備來年播種的時候,有樣學樣,至於跟著一個剛成年的女孩子學習,達者為師,隻要能增產,那根本不算事。
劉備聽說這個消息以後,也已經讓孫乾跟著此事,安排專人看著,就等兩月後的實際產量。最近朱婉瑩都不需要親自下田,在田埂邊指導即可。
在院子內找到鄭橋,他正在個木桶內研究著什麽,同時一邊的桌上鋪開的草紙上,也寫著什麽。
沒錯,因為蔡侯紙金貴,而左伯紙差不多就是在這個年代誕生而出,眼見赤壁大獲全勝,鄭橋這家夥,總算是下定決心做點事。
陳慎看著一臉倦意的鄭橋,調侃道。
“兄弟,你也別太拚了,你每天這樣的高強度,即使有我送你的貓給你恢複體力,也頂不住的。”
“話說你不會真的想把左伯紙,變成鄭伯紙吧。”
鄭橋抬起頭,抹了把頭上的汗水,麵露嫌棄。
“有事說事,現在咱們這六個人,林大帶兵,武大賣食,我妹種田,我搞研發,就你和你老婆最空,人家在忙著時候,你過來串門子說風涼話,也不害臊。”
陳慎笑道:“咱們要講道理好吧,我和我老婆現在可是婚假內,前世誰婚假內上班,那高低得評個勞模好吧。”
吐槽了兩句,陳慎正兒八經的開口道:“過幾日估摸著要兵發長沙,我和林正都會隨軍,這邊就拜托你當個主心骨了。”
“對了,我昨天晚上臨時想到的,好像有個叫綁腿的玩意,據說綁起來之後,能增加行軍人員的體力和耐力,你迴頭讓人試試,真有效記得提交上去。”
鄭橋微微皺眉:“綁腿是吧…確實有這個東西,我有印象,那些個抗日劇裏士兵都有做,這個不難我記著了。”
“林正跟著你也好,至少安全上有保障,對了曹軍黑刀的事,你應該知道了吧?”
陳慎點頭:“知道了,剛在議政廳得到的消息,他喵的,以為曹軍那邊,就程慶一個廢物呢,結果還是有其他人藏在背後,藏的真夠深的。”
鄭橋一聲不吭,反身迴到屋內,又掏出幾張草紙,遞給陳慎。
“這是你前幾天忙著結婚的時候,我和老林還有武大,三個人討論的,眼下八組共計二十五人的情況,我們結合了你,我,老林,武大,四組人的情報進行了大致的預判。”
陳慎拿起紙,好在黃悅係統產的這草紙,質量還是挺好的,拿炭筆輕輕寫,還是能當正兒八經的紙用。
已確定:劉備軍
組1:陳慎,黃悅,已死亡。
組2:鄭橋,朱婉瑩,已死亡。
組3:林正,已死亡,已死亡。
組4:武大,未知,已死亡。
已確定:曹操軍
組5:程慶,未知,未知。
存疑:
濮陽鍛鐵,鄴城肥皂,合肥染布。
陳慎看了看:“武大他們這組,這個未知是什麽情況?”
鄭橋說道:“活著,距離五百多公裏,叫周逍,沒有其他的信息。”
陳慎在內心默默計算,以江夏為中心,五百多公裏定點畫圓,這範圍可不小。隻知道名字,唯一能從地理上排除的,肯定不是合肥的這哥們。
“濮陽鍛鐵的,鄴城肥皂,這兩人肯定是穿越者無疑,但合肥那個染布的,你們能確認是穿越者嗎?”
鄭橋點頭:“林正數年前,通過他的雷達確定的,不會有問題。”
指著紙上的字,鄭橋繼續開口:“因為同一組的人,年齡都差不太多,因此程慶那家夥,肯定不是和這三個存疑的家夥,是同一個組裏的。”
“所以程慶這廢物肯定是一個新的組,當然,也不排除他就是那個獨行者的可能性。”
“另外這三個人,都沒露過麵,但從他們發家的軌跡判斷,穿越過來,鄴城和合肥的,至少都有十五年以上的時間,濮陽那個太神秘,完全不知道啥情況。”
陳慎撓了撓頭:“哎,麻煩,好處是咱們有一半的人在一起,壞處是,未知的消息依舊太多了。”
鄭橋麵容嚴肅的開口:“陳慎,你現在在劉備軍,已經基本出名了,為了防止某些下作的事,你該有個自己的打算。”
“雖然正兒八經的出征,林正會跟著你,但他的雷達也不是萬能的,若是其他穿越者找來的刺客,他可防不了,你不能太掉以輕心。”
陳慎點頭:“行,我記著了,等你妹的田產量出來以後,你自己和主公申請,增加安防的力量,到時候咱們幾個,最好再住近點,這個等我長沙迴來以後,再一起議一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