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嚴自從被撤除荊州都督之職後,便對劉禪、諸葛亮心生怨氣。


    但在大局麵前,他還是選擇奉命出征鎮守江夏。


    不過現在朝廷危機已解,李嚴自私自傲的一麵便又展露了出來。


    他先後七次向朝廷告病假,言明無法勝任鎮守江夏重責。


    劉禪得知後並未理會,但這老小子竟還得寸進尺。


    既然給你留臉麵你不要,那就不要怪朕翻臉無情了。


    遂,在李嚴歸府不出後,劉禪當即就下道旨意。


    那旨意大概意思就是,李嚴為大漢征戰一生、勞苦功高,所以皇帝準許他告病歸鄉養老。


    於是,李嚴的車騎將軍和尚書令的職位便被免除了。


    但劉禪也封了他一個榮譽官職,即從一品太子太傅。


    沒錯,劉禪讓他給太子做太傅去了。


    可是……劉禪立太子了嗎?


    至少近十幾年內,他是完全沒這個打算的。


    要不怎麽說這是個榮譽官職呢!


    等劉禪真想立太子了,這李嚴早不知道幹嘛去了。


    懵批的李嚴著實有點懵批!


    這就把他的實權官職全給免了?


    一個太子太傅就把自己打發了?


    皇帝竟也給賞賜個勳、爵啥的?


    而且他還隻是給了個從一品!


    諸葛亮的丞相可是正一品啊!


    氣人,當真是有點氣人!


    於是,裝病的李嚴當晚便真病了。


    劉禪知道後卻沒有幸災樂禍,而是命令太醫一日一請脈,著實是用心關懷了他一把。


    李嚴下來後,漢朝便空出了兩個高位。


    於是,黃權被任命為了尚書令,黃忠晉升為了車騎將軍。


    這兩個重要官職都給了荊州方麵的大臣,由此可見劉禪對荊州的重視程度。


    如果不是現在荊州局麵太過於敏感,劉禪甚至都想親自去荊州走一遭。


    但他現在如果過去,很怕會引起孫權的過激反應,從而影響交州戰事。


    於是,劉禪便任命黃忠暫令江夏太守,頂替李嚴鎮守江夏郡,又晉升張苞為安東將軍,接替黃忠鎮守長沙。


    荊州,江陵。


    黃權接過聖旨後內心久久無法平靜。


    因為北伐之戰荊州軍團是吃了大虧、丟了大人的。


    益州軍團旗開得勝,攻取了涼州三郡並占領了長安城。


    與這等豐功偉績對比之下,他們連個小小的樊城都沒拿下。


    所以,黃權當即封存聖旨,親自書信請罪書讓宣旨太監帶迴。


    劉禪看過書信後既欣慰又感慨,隨即決定成全這個正直之臣。


    於是,任命黃權為尚書令的聖旨被收迴,黃權降級半品,改任從二品尚書右仆射。


    話分兩頭說,孟獲、李恢軍團入南中,經過古興郡入交州交趾境內。


    負責留守交趾的士壹得信後大驚,遂命其子士匡率軍抵抗蜀漢大軍。


    但士匡也並無太多領兵經驗,僅抵抗了數日便潰不成軍。


    士匡逃迴交趾後大誇漢軍兇悍,勸說其父放棄交趾逃往九真郡投靠士徽。


    士壹多年未經戰事,對於漢軍也多有忌憚。


    於是便當即同意了兒子的建議,帶領三萬守軍不戰而逃。


    士壹這一逃可就坑苦了士?、士武、士祗、士幹、士頌等人。


    此時,這些人正率領大軍在鬱林、南寧、欽州、合浦、高涼一帶與吳郡殊死征戰呢!


    士壹父子這麽一逃,直接讓他們與統帥失去了聯係。


    如此一來,士家軍便開始有些各自為政的勢頭。


    不過這種局麵也並未持續多久,因為孟獲留下濟火鎮守交趾後,便與李恢兵分兩路往東征討而去。


    李恢攜關興、張翼、董厥、句扶、樊建等將,率領四萬漢軍往南寧、鬱林方向進兵;孟獲則帶領孟優、董茶那、阿會喃、楊鋒等將,統率四萬蠻軍往欽州、合浦方向攻伐。


    兩路大軍齊頭並進,勢如破竹般攻略交州城、縣,士家軍在前後夾擊下根本毫無戰心可言。


    南寧的士祗、欽州的士幹兩兄弟,甚至兵敗後立刻轉頭就降了漢。


    鬱林郡外,漢軍李恢大帳內。


    此時,降將士祗正在滔滔不絕講說著其叔士?的優缺點。


    關興見不得這種賣叔求榮之輩,於是聽到一半便起身抱拳大聲道。


    “將軍,無需分析太多!”


    “某願帶五千兵馬前去破城!”


    “以半月為限,若不破城,當提頭來見!”


    眾人聽到這話當即都感覺驚訝。


    董厥則是直接起身抱拳說道。


    “少將軍豪氣!”


    “董某願為副將相輔!”


    “若半月不破城,甘願共同領罪!”


    關興聞言轉身對其重重一抱拳。


    董厥看後當即笑著迴了一禮。


    士祗見漢家將軍如此傲氣,當即便啞了口站到一邊不言語了。


    你們都有能耐,那你們去打好了!


    我正好落得一個清閑。


    士祗一邊這樣想,一邊轉頭看向旁邊不再言語。


    李恢見狀當即露出一絲蔑笑,而後轉頭看向關興、董厥說道。


    “鬱林城高池深,且有八千餘眾守軍,汝等隻帶五千兵士恐難成事!”


    “這樣,我與你二人一萬兵士,二十日內破城便算有頭功一件!”


    關興、董厥聽後當即抱拳應諾。


    但很快董厥又提出了一個條件。


    “將軍,末將想借一人相助。”


    其他將軍聞言當即各個坐直了身體,雙眸之中滿是期待目光。


    李恢卻像是看穿董厥心思一般,緩緩轉頭看向偏僻處的士祗。


    “哦?”


    “汝想借何人?”


    董厥聞言連忙笑著抱拳說道。


    “末將想借士祗一用!”


    正在搖頭晃腦的士祗聞言當即一愣。


    隨即他滿是不可思議地轉頭看向董厥道。


    “借……借我一用?”


    “為……為何啊?”


    董厥聽後卻是笑而不語,李恢則是大手一揮說道。


    “好,本將準了!”


    “士祗,你便與關、董二將同去!”


    “若是破城,也算你頭功一件!”


    士祗聽後眉頭當即擰成了麻花,但還是不得不硬著頭皮應下。


    隨後,董厥拽著士祗跟隨關興一同離開帥帳,隨即領了兵馬便衝鬱林城而去。


    兩個時辰後,士祗帶著十幾個降兵親隨獨自往城池方向奔去。


    士祗一邊騎馬向前一邊怨恨亂想。


    “想讓老子幫你們賺城?”


    “這些漢軍是想贏想瘋了吧?”


    “老子進了城還能管你們死活?”


    “不對,老子可以坑死你們呀!”


    “哼哼哼,讓你們知道啥叫兵不厭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夷陵之戰,打到羅馬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心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心淚並收藏三國:從夷陵之戰,打到羅馬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