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儒義去了,潁川統兵的大將有了,豫州局勢甚至要比兗州複雜,我想增兵三 萬,夏侯淵所部一共三萬五千兵馬,張義部四萬兵馬,鞏固豫州防衛。”
“如此一來,我軍總兵力也達到了二十萬人,到時候應對各種變故也能從容一些。”
林安打量著曹操,繼續問道:
“所以,大哥準備怎麽養這增加的五萬人馬呢?”
曹操麵有難色的道:
“我想……加稅。”
“不行!”
這話一出,林安直接否決了曹操,同時解釋道:
“兗州才剛剛穩定,這還沒幾個月的時間,秋收都還沒到。”
“各地局勢都不穩,這個時候加稅,這不是想讓境內大亂嘛。”
曹操滿臉苦笑,解釋道:
“目前來說,兗州和豫州三郡的稅可以說是大漢最低的了,我算過了,隻要增加兩 成左右,這五萬大軍就完全能夠從容調度了。”
“如今兗州發展態勢良好,增加兩成稅收,應該能負擔得起。”
林安依舊搖頭,直接道:
“兗州之所以發展態勢良好,就是因為賦稅低於其他州郡。”
“百姓富足了才會更有積極性,也才會有欣欣向榮的局麵。”
“倘若大哥有其他辦法搞到糧食和錢款,擴充軍隊我沒意見。”
“但如果是增加賦稅的話,我不同意。”
這或許是林安自從和曹操認識以來,第二次反駁曹操了。
第一次
自然是當初會盟大軍的時候,曹操執意要去追趕董卓的時候。
不過那一次算是曹操心中占著大義,最終林安還是同意了。
但是這一次,深知重賦的危害的林安,不可能同意曹操的這個想法。
曹操臉上已經帶著苦澀。
顯然
他之所以遲疑,就是因為擔心林安這邊不同意了。
事實也是如此。
林安真的不同意了。
看著麵露苦澀的曹操,林安又問道:
“大哥,還記得我當初跟你說過的話嗎?”
曹操愣了一下,疑惑問道:
“ 什 麽 話 ? ”
沒辦法,林安給他畫的大餅太多了,他也不知道林安現在要說的是什麽了。
“深挖洞,廣積糧,高築牆……”
這話一出,曹操神情再次一怔,哪裏還不懂林安的意思。
不過
想起這句話,曹操的心卻也直接冷靜了下來。
似乎從開始到現在,這句話都還沒有得到實施過。
林安這邊也直接道:
“這段時間,憑借著一係列的機緣巧合和算計,我軍坐擁了十二郡,治下人口幾百 萬人。”
“隨著各項技術的突破和商業的發展,再加上裝備的更換,讓我軍的實力也在突飛 猛進。”
“我軍的勢力,的確已經成為龐然大物了。”
“不過現在,我還想再問大哥?”
“這大漢,你還救嗎?”
這話一出,曹操整個人直接嚴肅了起來。
大漢
還救嗎?
這是林安隱晦的說法。
畢竟當初林安說出這件事的時候,給他定下的目標是
深挖洞,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
所以
林安真正想問他的時候,那個位置,他還想坐嗎?
不過
沒等曹操迴答,林安便直接道:
“如果想救,大可放開手腳去幹。”
“利用我們目前手底下的資源,將各路諸侯鏟除。”
“最終奉迎天子,歸於朝廷,大哥你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但如果不想救了,那這兗州十二郡,這幾百萬的百姓才是大哥以後可以依仗的底 蘊。”
“你確定,要在這個時候消耗這些底蘊嗎?”
救
那曹操的人生軌跡估計也就隻能按照原本的劇情,成為丞相, 一輩子到死都沒能達 成那個宏願0 ……
沒辦法
曹操心底是想,可是開了口子,立的人設錯了。
治下百姓還認漢室朝廷,不認他曹操,又怎麽可能邁出那一步呢?
聽完這話,曹操再一次陷入了沉默之中。
林安笑著擺了擺手,又道:
“該說的我都已經說了。”
“無論大哥你走哪一步,我們這些人現在都已經是一條船上的人了,自然也會跟著 你一起走。”
“但最終的目的卻還是要明確好。”
“等到那些思想真的根深蒂固了之後,要想改變可就很難了。”
林安說完,擺手直接離開了。
沮授和張邰已經出發了,但林安還是得去給荀爽等人治病調理。
再然後
就是迴去忙了。
這段時間,除了將各種事情和項目安排下去之外,他都在製作機關鳥。
雖說火車已經弄出來了。
但真要想達到機關鳥的速度,卻還不知道要到什麽時候呢。
目前來說,機關鳥傳遞消息的速度絕對是最快的。
同時按照目前的狀況,曹軍勢力每郡一架機關鳥的話,至少也得十二架才能滿足曹 軍的需求。
當然
十二架
以目前林安的速度,那是幾個月都做不出來的。
當然
林安也不可能傻傻的自己來做。
從第二架開始,林安就開始從機關部那邊挑了幾個機靈的,由他自己手把手的教, 基本上都是看著他怎麽做就怎麽做的。
這樣速度雖然慢了一些,但終究還是能人幾個學做的人盡快上手的。
到時候他也不需要再這麽勞心勞神了。
林安離開
曹操在大廳之中站了良久,這才輾轉迴了書房,然後開始迅速奮筆疾書了起來。
他得傳令讓各郡聯名上書的事,同時叮囑,沒有州牧府的命令,各地不得私自增加 苛捐雜稅,動搖民心。
顯然
林安一席話,對於曹操來說如同當頭一棒。
直接打醒了曹操。
救還是不救?
曹操心中其實早就已經有了答案。
現在被林安這麽一說,他又怎麽可能去做這種傷及根本的事呢?
況且
其實也是曹操心急罷了。
等到秋收一過,擴充五萬大軍根本沒有任何問題,而且隨著各地都發展了起來,稅 收也會隨之增多。
別說五萬了,到時候十萬都不成問題。
曹操隻不過是不想浪費這幾個月的時間罷了。
或許是跟林安待久了,再加上整個曹軍似乎都進入了一種快節奏的生活。
要是以前的曹操,別說幾個月了,就是幾年他都願意等。
這次
是他心浮氣躁,有些急功近利了。
蔡府
陸陸續續的,幾個大儒已經開始將各自的書和家當搬到書院去了。
書院一部分已經建好了。
幾人駐紮昌邑,即將創辦書院的事。
雖說外州郡的人可能還不太清楚,但兗州境內的消息卻基本上傳播得差不多了。
更是有不少學子士子紛紛趕到了昌邑,排著隊等著書院開啟,跟幾位大儒求學問道 了。
幾人也想有一個安靜的環境研究學問,自然是有些迫不及待了。
後院
五人都在。
這段時間,幾個大儒倒是被林安折騰得不輕。
數理化的內容,幾人是越看越精彩,越看越震撼。
很多東西,甚至連他們都沒意識到。
然後經過一係列的驗證推理,直接得到了證實, 一個個神情更是無比激動了。
對此
林安喜聞樂見。
讓幾人幫忙翻譯和整理這些書籍,自然也是有著這一層含義在的。
要想將學問弄好,大街上隨便找幾個識字的人肯定是不行的。
荀爽幾人
可以說是目前活著的人之中學問最高的人了。
有著這些人的帶領,他那改變世界或許才可能在有生之年得以實現。
“諸位先生,有一件事諸位恐怕會感興趣。”
給眾人治療完,林安又補充了。
眾人疑惑的看著林安,問道:
“什麽事?”
“難不成你小子又搞出什麽新的花樣來了?”
林安搖了搖頭,直接道:
“董卓死了。”
“王司徒巧設連環計,被其義子呂布所殺。”.
這話一出,眾人再次陷入了詫異之中。
顯然
這個消息對於眾人來說,卻也是極為震撼的。
好一會兒,盧植這才感歎了一聲道:
“長安,又要大亂了。”
盧植的話,也將眾人的思緒拉了迴來,蔡邕也忍不住感歎道:
“董卓此人,若說手段,的確殘暴。”
“但卻也有心想要治國安邦的。”
林安無奈的笑著,看著蔡邕。
心底感歎。
也得虧蔡邕已經到了昌邑。
這裏暢所欲言,卻也沒什麽值得顧忌的。
不然
估計還是得落得跟曆史上一個下場。
當然
董卓之死提前了兩年的時間。
蔡邕的感觸卻也沒有原來那麽大了。
隻是輕輕感歎罷了。
司馬徽也微微感歎道:
“此人一死,他人掌控長安,長安百姓苦矣。”
眾人再次認同的點頭。
林安則朝著眾人又道:
“將此事告知先生,卻也是想聽聽先生們的想法。”
“董卓死了,王司徒掌控朝政,肯定會想著重振朝綱。”
“以諸位先生之才,將來必會被征召。”
“是去是留,自然全憑諸位先生所願,不過我這邊卻也好提前做好準備。”
這是林安現在就將這件事說出來的目的。
司馬徽,鄭玄二人都是閑雲野鶴,基本上處於隱居的狀態。
荀爽屬於退休的狀態。
但盧植和蔡邕卻是不一樣的。
盧植是直接辭官來的。
蔡邕算是半推半就的被夏侯惇綁來的。
哪怕蔡邕是他的嶽父,真要走,林安也攔不住。
雖說忠誠度這邊幾人都是過關的。
但有些事卻也不是忠誠度能夠決定的。
“如此一來,我軍總兵力也達到了二十萬人,到時候應對各種變故也能從容一些。”
林安打量著曹操,繼續問道:
“所以,大哥準備怎麽養這增加的五萬人馬呢?”
曹操麵有難色的道:
“我想……加稅。”
“不行!”
這話一出,林安直接否決了曹操,同時解釋道:
“兗州才剛剛穩定,這還沒幾個月的時間,秋收都還沒到。”
“各地局勢都不穩,這個時候加稅,這不是想讓境內大亂嘛。”
曹操滿臉苦笑,解釋道:
“目前來說,兗州和豫州三郡的稅可以說是大漢最低的了,我算過了,隻要增加兩 成左右,這五萬大軍就完全能夠從容調度了。”
“如今兗州發展態勢良好,增加兩成稅收,應該能負擔得起。”
林安依舊搖頭,直接道:
“兗州之所以發展態勢良好,就是因為賦稅低於其他州郡。”
“百姓富足了才會更有積極性,也才會有欣欣向榮的局麵。”
“倘若大哥有其他辦法搞到糧食和錢款,擴充軍隊我沒意見。”
“但如果是增加賦稅的話,我不同意。”
這或許是林安自從和曹操認識以來,第二次反駁曹操了。
第一次
自然是當初會盟大軍的時候,曹操執意要去追趕董卓的時候。
不過那一次算是曹操心中占著大義,最終林安還是同意了。
但是這一次,深知重賦的危害的林安,不可能同意曹操的這個想法。
曹操臉上已經帶著苦澀。
顯然
他之所以遲疑,就是因為擔心林安這邊不同意了。
事實也是如此。
林安真的不同意了。
看著麵露苦澀的曹操,林安又問道:
“大哥,還記得我當初跟你說過的話嗎?”
曹操愣了一下,疑惑問道:
“ 什 麽 話 ? ”
沒辦法,林安給他畫的大餅太多了,他也不知道林安現在要說的是什麽了。
“深挖洞,廣積糧,高築牆……”
這話一出,曹操神情再次一怔,哪裏還不懂林安的意思。
不過
想起這句話,曹操的心卻也直接冷靜了下來。
似乎從開始到現在,這句話都還沒有得到實施過。
林安這邊也直接道:
“這段時間,憑借著一係列的機緣巧合和算計,我軍坐擁了十二郡,治下人口幾百 萬人。”
“隨著各項技術的突破和商業的發展,再加上裝備的更換,讓我軍的實力也在突飛 猛進。”
“我軍的勢力,的確已經成為龐然大物了。”
“不過現在,我還想再問大哥?”
“這大漢,你還救嗎?”
這話一出,曹操整個人直接嚴肅了起來。
大漢
還救嗎?
這是林安隱晦的說法。
畢竟當初林安說出這件事的時候,給他定下的目標是
深挖洞,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
所以
林安真正想問他的時候,那個位置,他還想坐嗎?
不過
沒等曹操迴答,林安便直接道:
“如果想救,大可放開手腳去幹。”
“利用我們目前手底下的資源,將各路諸侯鏟除。”
“最終奉迎天子,歸於朝廷,大哥你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但如果不想救了,那這兗州十二郡,這幾百萬的百姓才是大哥以後可以依仗的底 蘊。”
“你確定,要在這個時候消耗這些底蘊嗎?”
救
那曹操的人生軌跡估計也就隻能按照原本的劇情,成為丞相, 一輩子到死都沒能達 成那個宏願0 ……
沒辦法
曹操心底是想,可是開了口子,立的人設錯了。
治下百姓還認漢室朝廷,不認他曹操,又怎麽可能邁出那一步呢?
聽完這話,曹操再一次陷入了沉默之中。
林安笑著擺了擺手,又道:
“該說的我都已經說了。”
“無論大哥你走哪一步,我們這些人現在都已經是一條船上的人了,自然也會跟著 你一起走。”
“但最終的目的卻還是要明確好。”
“等到那些思想真的根深蒂固了之後,要想改變可就很難了。”
林安說完,擺手直接離開了。
沮授和張邰已經出發了,但林安還是得去給荀爽等人治病調理。
再然後
就是迴去忙了。
這段時間,除了將各種事情和項目安排下去之外,他都在製作機關鳥。
雖說火車已經弄出來了。
但真要想達到機關鳥的速度,卻還不知道要到什麽時候呢。
目前來說,機關鳥傳遞消息的速度絕對是最快的。
同時按照目前的狀況,曹軍勢力每郡一架機關鳥的話,至少也得十二架才能滿足曹 軍的需求。
當然
十二架
以目前林安的速度,那是幾個月都做不出來的。
當然
林安也不可能傻傻的自己來做。
從第二架開始,林安就開始從機關部那邊挑了幾個機靈的,由他自己手把手的教, 基本上都是看著他怎麽做就怎麽做的。
這樣速度雖然慢了一些,但終究還是能人幾個學做的人盡快上手的。
到時候他也不需要再這麽勞心勞神了。
林安離開
曹操在大廳之中站了良久,這才輾轉迴了書房,然後開始迅速奮筆疾書了起來。
他得傳令讓各郡聯名上書的事,同時叮囑,沒有州牧府的命令,各地不得私自增加 苛捐雜稅,動搖民心。
顯然
林安一席話,對於曹操來說如同當頭一棒。
直接打醒了曹操。
救還是不救?
曹操心中其實早就已經有了答案。
現在被林安這麽一說,他又怎麽可能去做這種傷及根本的事呢?
況且
其實也是曹操心急罷了。
等到秋收一過,擴充五萬大軍根本沒有任何問題,而且隨著各地都發展了起來,稅 收也會隨之增多。
別說五萬了,到時候十萬都不成問題。
曹操隻不過是不想浪費這幾個月的時間罷了。
或許是跟林安待久了,再加上整個曹軍似乎都進入了一種快節奏的生活。
要是以前的曹操,別說幾個月了,就是幾年他都願意等。
這次
是他心浮氣躁,有些急功近利了。
蔡府
陸陸續續的,幾個大儒已經開始將各自的書和家當搬到書院去了。
書院一部分已經建好了。
幾人駐紮昌邑,即將創辦書院的事。
雖說外州郡的人可能還不太清楚,但兗州境內的消息卻基本上傳播得差不多了。
更是有不少學子士子紛紛趕到了昌邑,排著隊等著書院開啟,跟幾位大儒求學問道 了。
幾人也想有一個安靜的環境研究學問,自然是有些迫不及待了。
後院
五人都在。
這段時間,幾個大儒倒是被林安折騰得不輕。
數理化的內容,幾人是越看越精彩,越看越震撼。
很多東西,甚至連他們都沒意識到。
然後經過一係列的驗證推理,直接得到了證實, 一個個神情更是無比激動了。
對此
林安喜聞樂見。
讓幾人幫忙翻譯和整理這些書籍,自然也是有著這一層含義在的。
要想將學問弄好,大街上隨便找幾個識字的人肯定是不行的。
荀爽幾人
可以說是目前活著的人之中學問最高的人了。
有著這些人的帶領,他那改變世界或許才可能在有生之年得以實現。
“諸位先生,有一件事諸位恐怕會感興趣。”
給眾人治療完,林安又補充了。
眾人疑惑的看著林安,問道:
“什麽事?”
“難不成你小子又搞出什麽新的花樣來了?”
林安搖了搖頭,直接道:
“董卓死了。”
“王司徒巧設連環計,被其義子呂布所殺。”.
這話一出,眾人再次陷入了詫異之中。
顯然
這個消息對於眾人來說,卻也是極為震撼的。
好一會兒,盧植這才感歎了一聲道:
“長安,又要大亂了。”
盧植的話,也將眾人的思緒拉了迴來,蔡邕也忍不住感歎道:
“董卓此人,若說手段,的確殘暴。”
“但卻也有心想要治國安邦的。”
林安無奈的笑著,看著蔡邕。
心底感歎。
也得虧蔡邕已經到了昌邑。
這裏暢所欲言,卻也沒什麽值得顧忌的。
不然
估計還是得落得跟曆史上一個下場。
當然
董卓之死提前了兩年的時間。
蔡邕的感觸卻也沒有原來那麽大了。
隻是輕輕感歎罷了。
司馬徽也微微感歎道:
“此人一死,他人掌控長安,長安百姓苦矣。”
眾人再次認同的點頭。
林安則朝著眾人又道:
“將此事告知先生,卻也是想聽聽先生們的想法。”
“董卓死了,王司徒掌控朝政,肯定會想著重振朝綱。”
“以諸位先生之才,將來必會被征召。”
“是去是留,自然全憑諸位先生所願,不過我這邊卻也好提前做好準備。”
這是林安現在就將這件事說出來的目的。
司馬徽,鄭玄二人都是閑雲野鶴,基本上處於隱居的狀態。
荀爽屬於退休的狀態。
但盧植和蔡邕卻是不一樣的。
盧植是直接辭官來的。
蔡邕算是半推半就的被夏侯惇綁來的。
哪怕蔡邕是他的嶽父,真要走,林安也攔不住。
雖說忠誠度這邊幾人都是過關的。
但有些事卻也不是忠誠度能夠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