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士族卻也分為很多種。
一種是像張峰、高田等人一樣,任人唯親,目的就是為了27將整個山陽郡甚至整個 兗州掌握在手中。
還有一種,那自然就是唯才是舉了。
前者占少數部分,後者其實才是絕大多數世家的現狀。
畢竟
官府也有官府自己的考量,很多人哪怕是世家,從一個孝廉再到任命,卻也需要很 多年的時間。
三四十歲出仕也都是常有的事。
然而
林安的這個人才考核製度則就完全不需要擔心這些了。
隻要你有才能,就可以參加考核,考核通過,哪怕隻是擔任一縣小吏,但至少也是 入仕為官了。
開啟了這條路,以後才能有更多往上爬,並且施展自己才能抱負的機會。
聽著幾人的解釋,林安笑著點了點頭,繼續解釋道:
“這就是為了辦學專門開辟出來的一條新的道路。”
“辦學是為了培養對這個國家有幫助,對百姓有幫助的人才。”
“這個人才考核製度,就是給他們一個能夠施展抱負的途徑。”
“同時也是為了推動辦學的進程。”
眾人了然的點了點頭。
顯然都大概知道林安的意思了。
林安則繼續道:
“除了辦學,還有紙,隻可以大大提高書寫和傳播的效率,讓更多人幾乎同時可以 品讀同一本書。”
“由紙印刷成書,到時候也能夠達到教育普及的目的。”
“讓更多人對文學產生興趣,也讓更多想要求學的人更加容易得到經典典籍。”
“諸位都是求學而來的,我想對這些事情都應該深有體會吧?”
林安反問了一句。
四人幾乎都是認同的點了點頭。
路粹有些感慨的道:
“求學道路之艱辛,是我這一生最難忘之事。”
“我等慶幸,能夠遇到老師,但卻又有無數學子沒有我等這般幸運。”
“求學無門,空有一番理想抱負卻也隻能碌碌無為的度過餘生。”
身為蔡邕的學生,思想自然也會受到蔡邕的一部分影響。
林安能夠得到蔡邕的認同。
那四人自然也不會有太大的偏差。
而且
真要沒有這個心思,他們也不會在接到了蔡邕的書信之後,辭官的辭官,出仕的出 仕,直接就趕來兗州了。
聽完路粹的話,幾人都是感慨的點了點頭。
自己淋過雨,卻不想再讓後人淋雨了。
至於紙張和印刷書,來的路上蔡邕已經跟他們解釋清楚了。
再加上林安這麽一說, 一時間眾人也是有些蠢蠢欲動起來。
看著蔡邕和林安,又問道:
“老師,先生,那我們接下來該怎麽做?”
蔡邕看著林安道:
“問他吧,計劃是他定的,對於他來說,我和你們都是一樣,隻是這個計劃之中的 一枚棋子罷了。”
聽著蔡邕的解釋,林安笑著搖頭道:
“嶽父言重了,要說棋子,我們每個人都是棋子,卻也都是下棋的人。”
“這盤棋要想下好,少不了我們共同的努力。”
說著
又看向了四人道:
“四位的心情我理解,但現在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也是最難的一步。”
“第一件事,那自然就是將這個最高的學府創辦起來。”
“由嶽父擔任總院長,學府之下又分為幾個小院,四位擔任這分屬小院的分院長如 何?”
這是林安之前就已經決定了的想法。
畢竟
基本上能確定的,就隻有蔡邕和這四個學生了。
不過
四人互相看了一眼,卻都搖了搖頭道:
“我們四人,願意為老師,先生實現這一宏願衝鋒陷陣。”
“不過,以我們的學識和閱曆,做這分院長卻還是托大了。”
“不如就留給子幹先生他們吧。”
“子幹?”
林安疑惑的看著蔡邕。
蔡邕笑著解釋道:
“除了他們四個,盧子幹,潁川荀慈明,司馬德操、鄭康成幾人也都已經給了明確 的迴信,現在已經在趕來的路上了。”
“我已經留下書信,等他們到了之後,會直接到昌邑來的。”
這話一出,林安直接愣在原地。
顯然
這絕對是一個大驚喜了。
盧植字子幹,荀爽字慈明,司馬徽字德操,鄭玄字康成
這幾人
再加上蔡邕。
漢末大儒之中,完全可以稱之為行走的活字典了。
有著幾人的加入.
林安的心跳加速了起來。
那至少管理型的人才,哪怕打下整個大漢都已經不需要擔心了。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有了幾人坐鎮兗州。
天下大半的文人士子估計都會朝著兗州湧來了。
迴過神來
林安直接朝著蔡邕行了一禮道:
“小子在此,先謝過嶽父了。”
蔡邕笑著擺了擺手道:
“不必謝我,我頂多也就是寫了封信,送了幾套書罷了。”
“真正吸引他們的,卻還是你的紙和書,以及你的那個計劃。”
“不過,他們卻也是有條件的。”
“勢力之爭,他們不參與,將來無論如何,你也要保證他們有一個安寧的做學問的環境。”
“這一點,我替你答應他們了。”
“不過,如果你不答應的話,到時候,他們很可能會離開。”
蔡邕解釋了一句。
林安點了點頭道:
“嶽父放心吧,爭霸天下有另外一些人會去做。”
“像你們還有其他的諸多大儒,隻需要安心將傳承教育做好就行。”
“我也好,大哥也罷,都不會強求的。”
“當然,如果你們願意再一展拳腳的話,卻也可以給諸位先生安排。”
林安最後這話是對著王璨四人說的。
蔡邕等人,高官厚祿都已經做過了,現在的想法大多都是注經釋學,傳承經典典籍 了。
但四人卻不一樣。
如果他們願意,林安也好,曹操也罷,更願意讓他們入仕。
四人也聽出了林安話中的含義,抬手道:
“如此,便多謝先生了。”
“不過現在,我們還是先將學院和如何辦學之事弄好再說吧。”
顯然
四人能來, 一部分是因為蔡邕,還有一部分卻也是想為林安的這個辦學計劃出一份力。
林安點了點頭,直接道:
“城東外五裏,依山傍水之處,半個多月前我便已經讓人開始建造學院了,不過學
院建成卻也不是一朝一夕。”
“州牧府旁邊還有許多備用的,嶽父還有四位若是不嫌棄,可先到那邊辦公。”
“著書,粗淺入門的書,進階掌握的書,還有更高一個層次的書,以及諸位的求學 心得,治國之道等等都需要提前準備起來。”
“然後整理經典,解釋經典,並且保存經典。”
“書院之中,到時候會擁有一個藏書館。”
“諸位手中要是擁有殘本,孤本的書籍願意分享出來,到時候會讓印刷部那邊著手 印刷出來,放在藏書館之中供給學子閱讀。”
“同時,半個月前我就已經下令。”
“讓人前往各地收集流落在外的殘本、孤本、野籍,到時候匯聚起來。”
“幾位審核勘驗之後,覺得有所價值的,就全部派發的印刷部之中。”
“一部分售賣出去, 一部分收藏起來,傳播的同時也能更好的保存。”
這話一出,幾人的目光頓時火熱了起來。
這種事
一般隻有皇家朝廷才會願意去做。
現在這個情況
哪怕是朝廷都已經沒有做過這種古籍保護幾十年了。
至於諸侯,能夠不輕視書籍或者有所扶持就已經很不錯了。
像林安、曹操這樣的,可從未聽說過啊。
王璨四人,互相對視了一眼,直接朝著林安行了一禮道:
“我等,替天下士子,謝過先生了。”
林安所做之事,利國利民,並且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林安笑著擺了擺手道:
“諸位不必多禮,都是為了能讓傳承不斷,典籍不再蒙塵。”
“讓這片土地上的同袍百姓過得更好罷了。”
“此事任重道遠,還請諸君與我負重前行。”190
四人目光堅定起來,幾乎異口同聲的道:
“敢不效死力。”
一番寒暄過後,曹操收到消息也趕了迴來。
之後自然也少不了一番暢談。
王璨四人不比蔡邕,四人顯然已經表現出了繼續為官的意圖了。
而且
抵達兗州之後,特別是東郡,他們總感覺無形之中多了許多東西一般。
讓人莫名的心安,走在街上,甚至連空氣都清新了不少。
說實話。
曹軍施行的一係列政策,他們其實也是想切身的去親身體會體會的。
當然
身為蔡邕的學生,而且這次來主要也是為了幫助蔡邕將這新的天下第一學府成立起 來的。
為官的事,等這件事結束了再說也不遲。
暢聊之後,幾人便被安排到了州牧府左側的一處院子之中。
準確來說是兩處院子,不過直接被合並到了一起。
這些院子,都是原本高家、張家的產業。
現如今兩家被查封, 一時間還真的空出了許多豪華的大院子。
短時間內,哪怕是曹軍再湧入許多新人,住這些院子都夠了。
而且
直到現在,林安這才發現,幾人可都不是空手來的。
隨行而來的,還有幾十車竹簡。
大車小車的竹簡拉進了院子之中,很快就將院子的前院給堆成了小山。
其中屬蔡邕的最多,剩下的四人的匯聚起來,卻也都不是一筆小數目。
一種是像張峰、高田等人一樣,任人唯親,目的就是為了27將整個山陽郡甚至整個 兗州掌握在手中。
還有一種,那自然就是唯才是舉了。
前者占少數部分,後者其實才是絕大多數世家的現狀。
畢竟
官府也有官府自己的考量,很多人哪怕是世家,從一個孝廉再到任命,卻也需要很 多年的時間。
三四十歲出仕也都是常有的事。
然而
林安的這個人才考核製度則就完全不需要擔心這些了。
隻要你有才能,就可以參加考核,考核通過,哪怕隻是擔任一縣小吏,但至少也是 入仕為官了。
開啟了這條路,以後才能有更多往上爬,並且施展自己才能抱負的機會。
聽著幾人的解釋,林安笑著點了點頭,繼續解釋道:
“這就是為了辦學專門開辟出來的一條新的道路。”
“辦學是為了培養對這個國家有幫助,對百姓有幫助的人才。”
“這個人才考核製度,就是給他們一個能夠施展抱負的途徑。”
“同時也是為了推動辦學的進程。”
眾人了然的點了點頭。
顯然都大概知道林安的意思了。
林安則繼續道:
“除了辦學,還有紙,隻可以大大提高書寫和傳播的效率,讓更多人幾乎同時可以 品讀同一本書。”
“由紙印刷成書,到時候也能夠達到教育普及的目的。”
“讓更多人對文學產生興趣,也讓更多想要求學的人更加容易得到經典典籍。”
“諸位都是求學而來的,我想對這些事情都應該深有體會吧?”
林安反問了一句。
四人幾乎都是認同的點了點頭。
路粹有些感慨的道:
“求學道路之艱辛,是我這一生最難忘之事。”
“我等慶幸,能夠遇到老師,但卻又有無數學子沒有我等這般幸運。”
“求學無門,空有一番理想抱負卻也隻能碌碌無為的度過餘生。”
身為蔡邕的學生,思想自然也會受到蔡邕的一部分影響。
林安能夠得到蔡邕的認同。
那四人自然也不會有太大的偏差。
而且
真要沒有這個心思,他們也不會在接到了蔡邕的書信之後,辭官的辭官,出仕的出 仕,直接就趕來兗州了。
聽完路粹的話,幾人都是感慨的點了點頭。
自己淋過雨,卻不想再讓後人淋雨了。
至於紙張和印刷書,來的路上蔡邕已經跟他們解釋清楚了。
再加上林安這麽一說, 一時間眾人也是有些蠢蠢欲動起來。
看著蔡邕和林安,又問道:
“老師,先生,那我們接下來該怎麽做?”
蔡邕看著林安道:
“問他吧,計劃是他定的,對於他來說,我和你們都是一樣,隻是這個計劃之中的 一枚棋子罷了。”
聽著蔡邕的解釋,林安笑著搖頭道:
“嶽父言重了,要說棋子,我們每個人都是棋子,卻也都是下棋的人。”
“這盤棋要想下好,少不了我們共同的努力。”
說著
又看向了四人道:
“四位的心情我理解,但現在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也是最難的一步。”
“第一件事,那自然就是將這個最高的學府創辦起來。”
“由嶽父擔任總院長,學府之下又分為幾個小院,四位擔任這分屬小院的分院長如 何?”
這是林安之前就已經決定了的想法。
畢竟
基本上能確定的,就隻有蔡邕和這四個學生了。
不過
四人互相看了一眼,卻都搖了搖頭道:
“我們四人,願意為老師,先生實現這一宏願衝鋒陷陣。”
“不過,以我們的學識和閱曆,做這分院長卻還是托大了。”
“不如就留給子幹先生他們吧。”
“子幹?”
林安疑惑的看著蔡邕。
蔡邕笑著解釋道:
“除了他們四個,盧子幹,潁川荀慈明,司馬德操、鄭康成幾人也都已經給了明確 的迴信,現在已經在趕來的路上了。”
“我已經留下書信,等他們到了之後,會直接到昌邑來的。”
這話一出,林安直接愣在原地。
顯然
這絕對是一個大驚喜了。
盧植字子幹,荀爽字慈明,司馬徽字德操,鄭玄字康成
這幾人
再加上蔡邕。
漢末大儒之中,完全可以稱之為行走的活字典了。
有著幾人的加入.
林安的心跳加速了起來。
那至少管理型的人才,哪怕打下整個大漢都已經不需要擔心了。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有了幾人坐鎮兗州。
天下大半的文人士子估計都會朝著兗州湧來了。
迴過神來
林安直接朝著蔡邕行了一禮道:
“小子在此,先謝過嶽父了。”
蔡邕笑著擺了擺手道:
“不必謝我,我頂多也就是寫了封信,送了幾套書罷了。”
“真正吸引他們的,卻還是你的紙和書,以及你的那個計劃。”
“不過,他們卻也是有條件的。”
“勢力之爭,他們不參與,將來無論如何,你也要保證他們有一個安寧的做學問的環境。”
“這一點,我替你答應他們了。”
“不過,如果你不答應的話,到時候,他們很可能會離開。”
蔡邕解釋了一句。
林安點了點頭道:
“嶽父放心吧,爭霸天下有另外一些人會去做。”
“像你們還有其他的諸多大儒,隻需要安心將傳承教育做好就行。”
“我也好,大哥也罷,都不會強求的。”
“當然,如果你們願意再一展拳腳的話,卻也可以給諸位先生安排。”
林安最後這話是對著王璨四人說的。
蔡邕等人,高官厚祿都已經做過了,現在的想法大多都是注經釋學,傳承經典典籍 了。
但四人卻不一樣。
如果他們願意,林安也好,曹操也罷,更願意讓他們入仕。
四人也聽出了林安話中的含義,抬手道:
“如此,便多謝先生了。”
“不過現在,我們還是先將學院和如何辦學之事弄好再說吧。”
顯然
四人能來, 一部分是因為蔡邕,還有一部分卻也是想為林安的這個辦學計劃出一份力。
林安點了點頭,直接道:
“城東外五裏,依山傍水之處,半個多月前我便已經讓人開始建造學院了,不過學
院建成卻也不是一朝一夕。”
“州牧府旁邊還有許多備用的,嶽父還有四位若是不嫌棄,可先到那邊辦公。”
“著書,粗淺入門的書,進階掌握的書,還有更高一個層次的書,以及諸位的求學 心得,治國之道等等都需要提前準備起來。”
“然後整理經典,解釋經典,並且保存經典。”
“書院之中,到時候會擁有一個藏書館。”
“諸位手中要是擁有殘本,孤本的書籍願意分享出來,到時候會讓印刷部那邊著手 印刷出來,放在藏書館之中供給學子閱讀。”
“同時,半個月前我就已經下令。”
“讓人前往各地收集流落在外的殘本、孤本、野籍,到時候匯聚起來。”
“幾位審核勘驗之後,覺得有所價值的,就全部派發的印刷部之中。”
“一部分售賣出去, 一部分收藏起來,傳播的同時也能更好的保存。”
這話一出,幾人的目光頓時火熱了起來。
這種事
一般隻有皇家朝廷才會願意去做。
現在這個情況
哪怕是朝廷都已經沒有做過這種古籍保護幾十年了。
至於諸侯,能夠不輕視書籍或者有所扶持就已經很不錯了。
像林安、曹操這樣的,可從未聽說過啊。
王璨四人,互相對視了一眼,直接朝著林安行了一禮道:
“我等,替天下士子,謝過先生了。”
林安所做之事,利國利民,並且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林安笑著擺了擺手道:
“諸位不必多禮,都是為了能讓傳承不斷,典籍不再蒙塵。”
“讓這片土地上的同袍百姓過得更好罷了。”
“此事任重道遠,還請諸君與我負重前行。”190
四人目光堅定起來,幾乎異口同聲的道:
“敢不效死力。”
一番寒暄過後,曹操收到消息也趕了迴來。
之後自然也少不了一番暢談。
王璨四人不比蔡邕,四人顯然已經表現出了繼續為官的意圖了。
而且
抵達兗州之後,特別是東郡,他們總感覺無形之中多了許多東西一般。
讓人莫名的心安,走在街上,甚至連空氣都清新了不少。
說實話。
曹軍施行的一係列政策,他們其實也是想切身的去親身體會體會的。
當然
身為蔡邕的學生,而且這次來主要也是為了幫助蔡邕將這新的天下第一學府成立起 來的。
為官的事,等這件事結束了再說也不遲。
暢聊之後,幾人便被安排到了州牧府左側的一處院子之中。
準確來說是兩處院子,不過直接被合並到了一起。
這些院子,都是原本高家、張家的產業。
現如今兩家被查封, 一時間還真的空出了許多豪華的大院子。
短時間內,哪怕是曹軍再湧入許多新人,住這些院子都夠了。
而且
直到現在,林安這才發現,幾人可都不是空手來的。
隨行而來的,還有幾十車竹簡。
大車小車的竹簡拉進了院子之中,很快就將院子的前院給堆成了小山。
其中屬蔡邕的最多,剩下的四人的匯聚起來,卻也都不是一筆小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