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


    蔡邕有些遲疑的看著林安,問道:


    “林…安…你可有字?”


    林安笑著搖了搖頭,解釋道:“不知道琰兒有沒有告訴過您,之前我就是個下人, 父母早亡,也沒機會取字。”


    “現在倒是可以取一個,不過未及弱冠,所以也就沒取。”


    林安倒也覺得的確該有一個了。


    但一般取字要麽就是出生的時候和名字一起取了。


    要不然就是及冠之時取。


    前一個已經錯過了,另外一個還有兩年。


    “尚未弱冠?”


    聽到這個解釋,蔡邕更是感歎了。


    一時間竟也有一種江山代有人才出的感覺。


    不服老不行了。


    想了想,蔡邕這才道:


    “那我就直唿你名了。”


    “林安啊,這紙如若真的按照你所說的隻有那般成本,你準備如何安排呢?”


    這才是蔡邕目前最關心的問題。


    心中有所期待,但期望卻並不高。


    畢竟


    他也記得林安的身份。


    曹軍首席軍師,曹軍想要發展壯大,少不了資金的支持。


    這紙


    可是牟取暴利的好東西啊.


    看著神情有些扭捏的蔡邕,林安笑了。


    直接道:


    “紙要想普及,那就隻能通過商人了。”


    “畢竟成本再低,成千上萬之後卻也需要很多的成~本。”


    “此事我們其實已經-計劃好了。”


    “像這次我帶來的這樣品質的紙,這般的大小,每張十文錢。”


    這次去找趙雲,原本是沒打算耽擱這麽久的。


    不過現在迴來倒也剛剛好。


    糜竺這邊準備工作已經做得差不多了,倒是用不了幾天就開始在市麵上拋售了。


    “十文!”


    這話一出。


    蔡邕再次驚在了原地,不可思議的看著林安。


    林安問道:


    “嶽父覺得高了?”


    蔡邕迴過神來,連忙搖頭,頓時爽朗笑道:


    “哈哈哈,不是高,總之,怎麽說呢….”


    一時間


    蔡邕目光再次落到了林安的身上, 一時間神情再次變得嚴肅起來。


    直接站起身來。


    朝著林安便是一禮。


    “倘若此紙隻定價十文,那蔡邕在此,向天下文人,謝過賢婿了。”


    林安見狀


    連忙起身迴禮,解釋道:


    “嶽父不必多禮,能為這天下做一些綿薄小事,我林安榮幸之至。”


    蔡邕笑著搖頭,鄭重其事的道:


    “這可不是綿薄小事了。”


    “你將造紙之術改進得如此地步,又創造了這印刷之術。”


    “那是要記錄進史書的,而且還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要不是你太年輕了,我都想給你親自作傳了。”


    林安笑著搖搖頭道:


    “作傳的話還太早了。”


    想了想


    林安又道:


    “嶽父,現在紙張和書都看過了,不知滿意否?”


    蔡邕連忙點頭,“滿意,太滿意了。”


    這要是還不滿意,那就是他故意刁難了。


    林安笑著道:


    “既然嶽父滿意,那我們就談談另外一件事情吧。”


    林安說著,將那份《教育普及與改革計劃》拿了出來,再次放到了蔡邕的麵前。


    “這………”


    蔡邕目光微凝,看著林安拿出來的,甚至還是用絹布寫出來的計劃。


    看清楚上麵的內容之後,整個人更是慎重了起來。


    林安一笑,解釋道:


    “這是我的一個初步的構想,嶽父大人不妨幫我參考參考,看看哪有需要修改的地 方 ? ”


    “好!”


    蔡邕當即更加興奮了,連忙坐下,開始仔細看了起來。


    逐漸的


    蔡邕的臉上的表情開始變幻。


    從不解再到驚詫,再到震驚,再然後變成了最後的歎服。


    最終


    目光從計劃上移開,目光再次落到了林安的身上,眼裏充滿著複雜。


    “你當真擁有這樣的想法?”


    “你可知道,此事若成,那無數世家便將視你為死敵,甚至包括你自己陣營之中的 世家。”


    看完之後


    蔡邕對林安的這個計劃作了總結。


    稱之為改革都已經說是輕的,林安這是要讓整個大漢改天換地啊。


    但


    這又是一件讓無數天下人受益的事了。


    造紙、印刷、若是再加上這件事。


    真要是都做成了,林安可尊聖賢了。


    聽著蔡邕的話,林安又笑了,問道:


    “前麵縱有艱難險阻,但既然有了這個想法,又確定了這個想法的確可以實施,哪 怕粉身碎骨,又何懼之有呢?”


    要想真的根除世家之害,科舉製是途徑,這個教育改革與普及的計劃才是根本。


    隻有讓無數人像現代那樣人人都有學上,才能逐步打破世家貴族對於這個世界權利 的壟斷。


    聽著林安的話。


    蔡邕的神情更是變得無比嚴肅了起來。


    哪怕粉身碎骨,又何懼之有?


    大丈夫理應如此啊!


    看著蔡邕,林安深邃的繼續問道:


    “就是不知道,嶽父是如何想的呢?”


    “讓如今糜爛之風繼續荼毒這個國家?”


    “還是破釜沉舟,劈開一條新的道路來?”


    “我……”


    蔡邕再次陷入了艱難的選擇之中。


    林安在一旁繼續道:


    “我不相信,以嶽父您的眼界學識,會不知道大漢糜爛根源的症結到底在哪?”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隻是一部分人不願意承認, 一部分人沒有辦法。”


    “我不知道嶽父屬於哪一種人,但現在,辦法已經有了。”


    “但這個辦法,同樣許多像嶽父這樣聞名天下的大儒名士來號召推動。”


    “現在,曹軍隻占據了幾郡之地,卻也正好可以通過幾郡之地進行試驗和小規模的 推廣。”


    “以小博大,等將來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此事是一定能成的。”


    “改革我是來準備的,所以嶽父倒也不必擔心以後會引來世家的針對。”


    “那些世家,就算要針對也會首先針對我。”


    林安目光真摯的看著蔡邕。


    心中更是知道,這個計劃要是蔡邕不點頭,對於他來說將毫無意義。


    畢竟


    沒有一個名震海內的大儒來牽頭號召。


    他林安縱然是曹軍的首席軍師,舉手投足可以調動數萬兵馬。


    但百姓也好,文人士子也好,根本不會聽他的。


    這個計劃也根本實施不起來。


    蔡邕苦笑著搖搖頭道:


    “你都不怕,我蔡邕又豈是那種貪生怕死之徒。”


    “但此事關係重大,牽一發而動全身,真要準備做了,卻也得準備一個周全的計劃 才是。”


    蔡邕這話一出,林安眼前卻又是一亮,驚喜道:


    “這麽說,嶽父這是答應了?”


    蔡邕苦笑著道:


    “你先將具體準備怎麽做說說吧,就這麽一些內容,我就算是想也不敢答應你啊。”


    蔡邕雖然沒有明確答應,但這話的意思,其實也和答應差不多了。


    林安笑著道:


    “詳細的計劃自然是有的,這第一步自然就是將紙推廣起來了,同時開設書局,將 一些惠民的藏書以及文人喜愛的書都印刷出來。”


    “定價不高的話,也算給了那些求書無門,有心好學之人提供了一個途徑。”


    “當然,少不了嶽父您需要親自編撰出幾套供給天下學子不同階段學習的書了。”


    計劃


    早在寫的時候林安的腦子裏就已經在完善了。


    現在都過了一個多月了,基本上前期能做些什麽都已經想得差不多了。


    就剩下實施了。


    蔡邕聽完,卻也認同的點了點頭。


    這第一步,絕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的,而且其實看到這紙和在知道了印刷術之 後,蔡邕也有了寫一本心得的打算。


    見蔡邕點頭,林安繼續道:


    “這是第一步,當然,第二步其實可以同時籌備,那就是教育了。”


    “如今天下紛亂,無數士子求學更是異常艱難,官學難入,私學更是難入,很多名 流大儒原本開設的學院也因為這亂世的到來沒有再招收學生。”


    “—來,求學的人少了。”


    “二來,安全得不到保障。”


    “如此一來,教育的底子除了家族私人的教書先生,或者言傳身教,其他的路子基 本上都沒了。”


    蔡邕認同的點了點頭。


    這一點他自然知道,而且深感無力和遺憾。


    “所以,你想創辦學院?”


    說到這些,蔡邕也大概知道林安到底在想些什麽了。


    林安笑著點了點頭,繼續解釋道:


    “以官府的名義出錢創辦學院,吸納天下廣大學子前來求學。”


    “同時,又根據他們的學問程度,分為初中高三個等級。”


    “過初級考試學術考試者,可進中級學府學習深造,過中級學術考試者,可進高級 學府學習深造。”


    “考試!”


    蔡邕若有所思的呢喃著,這個主意倒是挺不錯的。


    讓人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畢竟


    現在求學的方式,除了都城設置的太學之外,其他的基本上就隻是私塾了。


    郡縣雖然偶有太守縣令會設學府,但也都是需要有人推薦才能入學府學習的。


    一般人根本沒有這個機會。


    按照林安現在這個意思,是說所有人都有這個機會嗎?


    林安繼續道:


    “初級學府人數肯定會多,所以開創的數量也相對要多一些,可以普及到各個鄉 鎮。”


    “中級學府按照每個縣設置一所。”


    “高級學府每個郡一所。”


    “然後還有一個最終學府,就像官府創辦的太學一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與曹操拜把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豬豬霞1983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豬豬霞1983並收藏三國:與曹操拜把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