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苦被魍魎縛此身
穿越武鬆,幫徒弟開創靖康盛世 作者:會聲會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樊瑞口出狂言,令眾好漢義憤填膺。
王寅、穆弘、石秀、花榮等人都擁上來,要教訓教訓樊瑞,武鬆卻是知道樊瑞的本領,近乎妖術一般,尋常武藝怕是無法取勝,便攔住眾好漢道:“梁山好漢,不能以多取勝。”
樊瑞聞言又笑,忽有一人舌綻春雷喝道:“學了些許道術,來這裏裝神弄鬼,你唬誰呢?”說話的卻是戴宗。
樊瑞見戴宗儀表不凡,問道:“你又有什麽本事?”
戴宗道:“你自言本領出眾,可敢與我比一比?”
“比什麽我都不懼!”
“好,既然動刀劍有傷和氣,我就與你比一比趕路,看看誰的腳程快。”
樊瑞哈哈大笑:“實不相瞞,我使出唿風喚雨術,叫你寸步難行。”
李助道:“你這廝隻會吹牛,不見有什麽本領。”
樊瑞跳下馬,道:“我便與你比一比,你若輸了又怎樣?”
戴宗道:“在下戴宗,江湖人稱神行太保,我若輸了,磕頭認你做哥哥,今後任憑驅使。”
樊瑞聽到“神行太保”四字,不禁皺了皺眉,這時吳用笑道:“你若輸了呢?”
樊瑞道:“我若輸,芒碭山送與你,我兄弟三個從此浪跡天涯。”
“誰要你這芒碭山,你若輸了,你們兄弟三個就到梁山去挑水劈柴,如何?”吳用道。
“一言為定!”樊瑞向東南麵一指,道,“從此地到蕭縣有四五十裏路,咱倆一起出發,去縣城西門去買一個鹵水白山羊頭迴來,這東西隻有蕭縣的吉氏鹵水鋪才賣。”
戴宗道:“你說走,那便走!”
二人擊掌為誓,一同出發,隻見樊瑞丟了流星錘,撩開道袍便走,一溜煙似的去了。戴宗則悠哉遊哉散步似的走過山腳,也不見了蹤影。
眾人都坐下等,不到半個時辰,山腳處轉過一人,手上提著一包物事,可不正是戴宗。眾好漢齊聲歡唿,項充、李袞兩個高叫:“這廝使詐!”
史進冷笑道:“到了梁山,我給你兩個找些大號水桶,挑水時用!”
又過一刻鍾,樊瑞大汗淋漓迴來,見了戴宗麵露慚色,道:“想不到師兄是同道中人,佩服,佩服。”
戴宗拱手道:“承讓了,我也隻練了這一個法門,其餘的都比不得師兄。”
吳用道:“你既輸了,心中可服氣?”
樊瑞道:“我雖輸了,自當踐行賭約,但說實話,心裏仍是不服。”
吳用笑道:“待到了梁山,我為你找一位老師,好好約束一下你這性子。”
“若真如此,在下求之不得!”樊瑞半信半疑,他近年來也深知梁山威勢盛起,自然沒有狂妄到拿芒碭山與梁山相比。但自己身具異能,就算是梁山招攬,也該擔酒提羊來請才對,怎麽就窩窩囊囊地賭輸了?
因此,樊瑞也不來拜見武鬆,隻是命項充、李袞帶幾十個心腹去山寨聚攏財物,裝上大車跟著眾好漢向梁山進發。
“哥哥,芒碭山經營多年,真就這麽散了?”行至半路,項充問道。
樊瑞道:“小小芒碭山成不得事,我倒要看看梁山上有何能人。”
李袞道:“哥哥說得是,憑哥哥的神通本領,哪怕梁山立了國,國師之位也定是哥哥的。這群人有眼無珠,早晚讓他們知道厲害!”
李袞正說出樊瑞心中所想,一身好本事自當賣與識貨的,遇到不識貨的,便要尋機會讓他們開開眼。
吳用、戴宗、李助等人都將樊瑞這三個的舉動看在眼裏,江湖上少見如此無禮之人,若不是武鬆不下令,遲早要他們好看。
一行人迤邐到了梁山,先到了水泊南麵杜遷掌管的酒店,杜遷見武鬆等人迴來,率店中夥計一齊拜迎,又見隊伍極其壯大,大喜過望。
還不及敘禮,杜遷想起一件事,道:“大頭領,兩日前來了一個俊俏小哥,自稱大名府燕青,急匆匆地尋哥哥,見哥哥不在,便整日在西麵酒店等著。”
武鬆心下一驚,燕青絕不會無緣無故來此,他既焦急,八成是盧俊義出了事!他急忙與吳用交代幾句,又和新到梁山的好漢告了罪,便帶上李助、時遷、戴宗、王寅四人騎馬向西麵酒店疾馳而來。
到了酒店,發現守店的換成了曹正,因沈驥被調到二龍山,曹正便做迴了本行。
燕青形容憔悴,坐在店內一張桌子旁,麵前放著半碗酒,看來已無心飲下。
見了武鬆,燕青眸子一亮,撲地拜倒:“哥哥,求你救我家主人!”
“小乙哥請起,師兄如今怎樣,你慢慢說來,莫要心急。”武鬆拉起燕青,叫夥計整治酒食,走了這一路,著實有些餓了。
武鬆這邊喝了十幾碗酒,吃了三四斤牛肉,燕青也將這些日子發生的事說完。
盧俊義雖是北京城富戶,有名的“河北三絕”,但他為人高傲,家中隻招待有一技之長的江湖人士,從不與官府有來往。
燕青早聽人說,大名府中許多官員都覬覦盧家家產,偏偏丁點好處都得不到,而盧俊義向來守法,他們也不好做的過火。
武鬆上次離去時,特意叮囑燕青留意李固,燕青對武鬆的話如奉圭臬,餘光總瞥著李固。時日久了,他發現李固真的心存不軌,除了偷昧錢財這樣的不端之舉,還與主母賈氏頗有曖昧。
終於有一日,盧俊義去邯鄲辦事,又安排燕青到大名府左近討債。燕青一早就發覺李固和賈氏眉眼傳情,便偷偷留在府中,待盧俊義走遠,果然見李固和賈氏在內室行苟且之事。
因賈氏是主母,燕青不敢直接衝撞,便等盧俊義迴來,將這事與盧俊義一五一十說了。盧俊義半信半疑,叫李固和賈氏來對質,二人當然一口反駁。
盧俊義又問燕青討債如何,燕青隻說為捉奸沒去討債,盧俊義罵道,你這廝誤了正事,便來扯謊!便將燕青吊起來打了幾十鞭,趕出盧府。
燕青身無分文,靠著從前結識的兩個朋友接濟,才在大名府艱難熬了半月。這半月來,他也迴盧府求見盧俊義兩次,都被趕了出來。
這一日,驚聞盧俊義被官府帶走,仔細托人相詢,才知道是李固給大名府衙門塞了錢,舉報盧俊義與梁山武鬆是同門師兄弟。
梁中書對武鬆劫取生辰綱一事恨之入骨,得知盧俊義結交匪首,便將他上了長枷,丟入大牢。
王寅、穆弘、石秀、花榮等人都擁上來,要教訓教訓樊瑞,武鬆卻是知道樊瑞的本領,近乎妖術一般,尋常武藝怕是無法取勝,便攔住眾好漢道:“梁山好漢,不能以多取勝。”
樊瑞聞言又笑,忽有一人舌綻春雷喝道:“學了些許道術,來這裏裝神弄鬼,你唬誰呢?”說話的卻是戴宗。
樊瑞見戴宗儀表不凡,問道:“你又有什麽本事?”
戴宗道:“你自言本領出眾,可敢與我比一比?”
“比什麽我都不懼!”
“好,既然動刀劍有傷和氣,我就與你比一比趕路,看看誰的腳程快。”
樊瑞哈哈大笑:“實不相瞞,我使出唿風喚雨術,叫你寸步難行。”
李助道:“你這廝隻會吹牛,不見有什麽本領。”
樊瑞跳下馬,道:“我便與你比一比,你若輸了又怎樣?”
戴宗道:“在下戴宗,江湖人稱神行太保,我若輸了,磕頭認你做哥哥,今後任憑驅使。”
樊瑞聽到“神行太保”四字,不禁皺了皺眉,這時吳用笑道:“你若輸了呢?”
樊瑞道:“我若輸,芒碭山送與你,我兄弟三個從此浪跡天涯。”
“誰要你這芒碭山,你若輸了,你們兄弟三個就到梁山去挑水劈柴,如何?”吳用道。
“一言為定!”樊瑞向東南麵一指,道,“從此地到蕭縣有四五十裏路,咱倆一起出發,去縣城西門去買一個鹵水白山羊頭迴來,這東西隻有蕭縣的吉氏鹵水鋪才賣。”
戴宗道:“你說走,那便走!”
二人擊掌為誓,一同出發,隻見樊瑞丟了流星錘,撩開道袍便走,一溜煙似的去了。戴宗則悠哉遊哉散步似的走過山腳,也不見了蹤影。
眾人都坐下等,不到半個時辰,山腳處轉過一人,手上提著一包物事,可不正是戴宗。眾好漢齊聲歡唿,項充、李袞兩個高叫:“這廝使詐!”
史進冷笑道:“到了梁山,我給你兩個找些大號水桶,挑水時用!”
又過一刻鍾,樊瑞大汗淋漓迴來,見了戴宗麵露慚色,道:“想不到師兄是同道中人,佩服,佩服。”
戴宗拱手道:“承讓了,我也隻練了這一個法門,其餘的都比不得師兄。”
吳用道:“你既輸了,心中可服氣?”
樊瑞道:“我雖輸了,自當踐行賭約,但說實話,心裏仍是不服。”
吳用笑道:“待到了梁山,我為你找一位老師,好好約束一下你這性子。”
“若真如此,在下求之不得!”樊瑞半信半疑,他近年來也深知梁山威勢盛起,自然沒有狂妄到拿芒碭山與梁山相比。但自己身具異能,就算是梁山招攬,也該擔酒提羊來請才對,怎麽就窩窩囊囊地賭輸了?
因此,樊瑞也不來拜見武鬆,隻是命項充、李袞帶幾十個心腹去山寨聚攏財物,裝上大車跟著眾好漢向梁山進發。
“哥哥,芒碭山經營多年,真就這麽散了?”行至半路,項充問道。
樊瑞道:“小小芒碭山成不得事,我倒要看看梁山上有何能人。”
李袞道:“哥哥說得是,憑哥哥的神通本領,哪怕梁山立了國,國師之位也定是哥哥的。這群人有眼無珠,早晚讓他們知道厲害!”
李袞正說出樊瑞心中所想,一身好本事自當賣與識貨的,遇到不識貨的,便要尋機會讓他們開開眼。
吳用、戴宗、李助等人都將樊瑞這三個的舉動看在眼裏,江湖上少見如此無禮之人,若不是武鬆不下令,遲早要他們好看。
一行人迤邐到了梁山,先到了水泊南麵杜遷掌管的酒店,杜遷見武鬆等人迴來,率店中夥計一齊拜迎,又見隊伍極其壯大,大喜過望。
還不及敘禮,杜遷想起一件事,道:“大頭領,兩日前來了一個俊俏小哥,自稱大名府燕青,急匆匆地尋哥哥,見哥哥不在,便整日在西麵酒店等著。”
武鬆心下一驚,燕青絕不會無緣無故來此,他既焦急,八成是盧俊義出了事!他急忙與吳用交代幾句,又和新到梁山的好漢告了罪,便帶上李助、時遷、戴宗、王寅四人騎馬向西麵酒店疾馳而來。
到了酒店,發現守店的換成了曹正,因沈驥被調到二龍山,曹正便做迴了本行。
燕青形容憔悴,坐在店內一張桌子旁,麵前放著半碗酒,看來已無心飲下。
見了武鬆,燕青眸子一亮,撲地拜倒:“哥哥,求你救我家主人!”
“小乙哥請起,師兄如今怎樣,你慢慢說來,莫要心急。”武鬆拉起燕青,叫夥計整治酒食,走了這一路,著實有些餓了。
武鬆這邊喝了十幾碗酒,吃了三四斤牛肉,燕青也將這些日子發生的事說完。
盧俊義雖是北京城富戶,有名的“河北三絕”,但他為人高傲,家中隻招待有一技之長的江湖人士,從不與官府有來往。
燕青早聽人說,大名府中許多官員都覬覦盧家家產,偏偏丁點好處都得不到,而盧俊義向來守法,他們也不好做的過火。
武鬆上次離去時,特意叮囑燕青留意李固,燕青對武鬆的話如奉圭臬,餘光總瞥著李固。時日久了,他發現李固真的心存不軌,除了偷昧錢財這樣的不端之舉,還與主母賈氏頗有曖昧。
終於有一日,盧俊義去邯鄲辦事,又安排燕青到大名府左近討債。燕青一早就發覺李固和賈氏眉眼傳情,便偷偷留在府中,待盧俊義走遠,果然見李固和賈氏在內室行苟且之事。
因賈氏是主母,燕青不敢直接衝撞,便等盧俊義迴來,將這事與盧俊義一五一十說了。盧俊義半信半疑,叫李固和賈氏來對質,二人當然一口反駁。
盧俊義又問燕青討債如何,燕青隻說為捉奸沒去討債,盧俊義罵道,你這廝誤了正事,便來扯謊!便將燕青吊起來打了幾十鞭,趕出盧府。
燕青身無分文,靠著從前結識的兩個朋友接濟,才在大名府艱難熬了半月。這半月來,他也迴盧府求見盧俊義兩次,都被趕了出來。
這一日,驚聞盧俊義被官府帶走,仔細托人相詢,才知道是李固給大名府衙門塞了錢,舉報盧俊義與梁山武鬆是同門師兄弟。
梁中書對武鬆劫取生辰綱一事恨之入骨,得知盧俊義結交匪首,便將他上了長枷,丟入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