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顯功仔細咂摸黃文炳話頭,尋出些滋味來,道:“遮掩行藏,必有不可告人之處!”


    黃文炳露出一絲笑意來:“賢兄說的有理,不過並無實證,這功勞隻能眼看著,拿不到手裏。”


    唐顯功端起酒盞虛敬一杯,道:“在下既無學識也無官職,要功勞何用?黃通判若想要這功勞,我願鼎力相助。”


    黃文炳搖了搖頭,又點點頭,道:“多謝賢兄,此事容後再說。”


    二人繼續飲酒,卻幾乎不再交談,耳朵伸到了武鬆等人的兩張桌上。


    黃文炳暗暗記下了幾個名字,反複默念數遍記牢了,便和唐顯功告辭。


    離了潯陽樓,黃文炳徑直來到一條寬巷中,從一間賭坊中找到了一個叫關三兒的閑漢。


    “黃通判!是您老大駕光臨,小的莫不是眼花了?”關三兒喜道。他早年間吃過官司,托人送錢,最後搭上了黃文炳這條線,免了發配之苦。因此事,關三兒對黃文炳感恩戴德。


    黃文炳叫關三兒取紙筆來,在紙上寫下了幾個名字,道:“這些人是做什麽的,你幫我打聽打聽。”


    關三兒拿起紙來念叨著:“童氏昆仲、張順、大頭領、戴院長、榮大公子、吳軍師、沒遮攔……”


    “恩公,這些名字我隻聽過兩個,一個張順,是潯陽江上魚牙主人,但要吃好魚,隻能尋他來買。一個沒遮攔,是揭陽鎮上有名的富戶,不過隻是聽說,此人我沒見過。其餘的,容小人半日,我慢慢打聽著。”


    “對了,這個大頭領和榮大公子、吳軍師都是北方來的。”黃文炳叮囑道,“做事小心,不要被人留意。”


    與關三兒說了幾句,黃文炳又來到一間藥鋪,這是他私養的一個外室置辦的產業。藥鋪中小廝都奉他為主人,黃文炳叫來兩個夥計,給他們三兩銀子道:“潯陽樓上有兩桌江湖人,你們兩個去二樓吃酒,隻聽他們說話,待到席散,看他們都去哪裏住。”


    “千萬小心,莫被人捉住把柄。”


    兩個夥計見錢眼開,喜道:“隻是吃酒行路,誰能捉住把柄?”


    黃文炳當日便不迴無為軍,在江州城藥鋪住下,等著消息。


    約莫一個時辰後,關三兒和藥鋪兩個夥計都先後返迴。


    關三兒道:“已打探清楚,江州牢城營中有個押牢節級姓戴名宗,戴姓較為少見,這人十有八九是他。童氏昆仲名聲較響亮的,隻有販私鹽的童威、童猛兩個,他們都跟隨混江龍李俊做事。那幾個北方人卻無著落,容小人再去打聽。”


    “罷了,除了同桌之人,怕是無人識得這幾個北方人。”黃文炳賞了關三一些碎銀,叫他去了。


    一個夥計道:“小人兩個去時,樓上隻剩他們兩桌,有幾個似是醉了,小人聽他們說青州、濟州,又說起鄆城宋江、教頭林衝、王進等許多名字。”


    另一個道:“小人還記得幾個,魯提轄、青州統製秦明、唿延灼、梁山……他們人多嘴雜,小人又不敢用紙筆記錄,故此也記不得許多。這群人吃了酒便去江邊看捕魚,小人記得官人的話,不敢跟太久,便迴來了。”


    黃文炳起初眉頭微皺,聽到教頭林衝時不禁眉毛一挑,去年他曾聽人說過,太尉高俅義子被殺,這案子和一個叫林衝的東京禁軍教頭有莫大幹係。當時隻當是一件八卦軼事,沒想到在這裏又聽到了林衝的名字。


    待第二個夥計說到青州統製秦明、唿延灼、梁山時,黃文炳不由得一顆心狂跳起來。北方客人、大頭領、吳軍師、梁山……這群人居然是梁山賊寇!


    黃文炳強按捺住心中激動與狂喜,賞了兩個夥計,便急匆匆出門去了。


    這個年月,各地盜匪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哪一府、哪一路都有剿不盡殺不絕的盜匪山賊,但大多數都是癬疥之疾,隻是攔路劫財、入村鎮劫掠,罕有敢在縣城州府鬧事的。


    唯獨梁山賊寇膽大妄為,將周邊鎮子劫了個遍不說,還敢劫取梁中書送給丈人蔡太師的生辰綱。除此之外,還打退朝廷兵馬,擄掠將領為己用。


    黃文炳知道,蔡九知府每每提及此事,都要將梁山賊人罵個狗血淋頭,恨不能率兵殺上梁山去,為父親出一口惡氣。


    現在梁山幾個頭領竟來到江州,這豈不是自投羅網?而自己若將這群賊人行蹤告知蔡九知府,必定是大功一件,黃文炳想到此處,不禁喜上眉梢。


    卻說武鬆等人吃飽了酒,來到潯陽江邊閑逛,說是看捕魚,實則為張順而來。


    到了江邊,見幾十條漁船都在岸邊排開了,用麻繩係在綠楊樹上。漁人大多躺在船艙上打盹,也有幾堆聚在一條船上賭錢。


    江中也有許多漁船往來,李俊一眼看到正主,便指著一個頭係紅巾、在一條船頭立著的白淨大漢道:“那個便是浪裏白跳。”


    武鬆見張順在船頭站得極穩,雙腳釘在船上似的,讚道:“真是水上生長的。”


    待那船行到岸邊,李俊叫了一聲:“張大哥,許久不見了!”


    張順見是李俊,從船上跳下來行禮,道:“李大哥,今日得閑來江州,這些英雄人物不似本地的。”


    李俊道:“我正要與你引見,這位哥哥便是武鬆。”


    張順身子一震:“哪個武鬆?”


    李俊笑道:“還有哪個,自然是水泊梁山的武鬆。”


    “李大哥,你莫哄我!”張順嘴上不信,身子已拜了下去,“小人一見哥哥氣度,便知哥哥不是凡人,受我一拜!”


    武鬆拉起張順來還了禮,道:“張賢弟,我一到揭陽鎮便聽到你大名,特地來見,實為幸事!”


    張順滿麵羞慚,道:“哥哥羞煞我,小弟一點微薄名聲,哪裏稱得上大名,哥哥才是正午驕陽,江湖上人人稱頌。”


    李俊知道張順的胸襟,直截了當道:“張大哥,實不相瞞,我與童家兄弟已投了梁山,願在武大頭領麾下做一走卒。”


    張順一愣,反問武鬆道:“哥哥,梁山的水泊有多大?”


    武鬆哈哈大笑,道:“梁山水泊隻八百裏,哪能容得下這許多蛟龍?但若上了梁山,江湖湖海無處不可行船,天下盡可去得!”


    張順大喜,再度拜倒,唿道:“願為哥哥搖櫓撐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武鬆,幫徒弟開創靖康盛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會聲會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會聲會色並收藏穿越武鬆,幫徒弟開創靖康盛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