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未來的水軍班底
穿越武鬆,幫徒弟開創靖康盛世 作者:會聲會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狄成大喜:“演武場就在後院,我來引路!”
片刻後,十個好漢到了演武場,莊上許多漢子正在演武場練武,都被費保幾個趕到邊上去了。
這時,狄成一迴頭,不禁愣住了。剛才他從演武場提到後堂的兩個石擔,竟被史進一手一個拎了出來,看上去比自己還輕鬆幾分。
楊林在狄成肩上拍了拍,道:“史進兄弟在梁山也隻算膂力平平,強似他的,少說也有一二十個。”
狄成半信半疑:“哥哥莫要哄我。”
楊林笑道:“可曾聽過大相國寺倒拔垂楊柳的魯智深,他如今也在梁山。”
狄成有點發呆,梁山怎麽什麽人都有,倒拔垂楊柳?那豈是人力所能為之?
武鬆在演武場轉了一圈,什麽石擔石鎖都視而不見,卻看中了牆角處的一個石滾子,便走了過去。
“哥哥,那是修建演武場時平整地麵的石滾,不是練武用的。”費保低聲提醒道。
武鬆點點頭,彎下腰,單手抓住木把手,將石滾拉到空地上,他雙臂微微較力,將石滾上木架拆了下來。
“哥哥小心了,工匠曾說過,這石滾至少有六百斤。”倪雲道。
武鬆雙手扣住石滾中間圓孔,雙臂肌肉虯結而起,將石滾抱了起來,麵不更色道:“五百斤上下而已。”
眾人看得呆了,連叫好都忘了,本以為武鬆便要放下,哪知他竟將石滾舉過了頭頂,雙臂微曲,將石滾拋了半丈高。
演武場中響起轟天的喝彩聲,眼看石滾落下來,就要砸在武鬆身上,他雙手托天,硬將石滾擎住,又往前一推。石滾在空中飛出三四丈,仍落迴牆角處,砸得地上數尺深一個大坑。
狄成被武鬆震懾得三魂出竅,跪地連連叩首:“哥哥真天神也!”
吃驚的不止太湖四英,梁山上五位好漢也未見過如此神跡,一個個強自按捺心中激蕩,裝作司空見慣模樣,卻也十分難受。
重迴後堂落座,太湖四英看待武鬆的心態自然大有不同。他們想的幾乎一模一樣:凡人哪有這般氣力,武鬆哥哥這一身本領,定是天授!
酒桌上氣氛更熱烈幾分,唯有費保隻顧飲酒,話卻少了。身為太湖四英的老大,他素來想的要多些。
梁山遠在山東,太湖四英名聲又非極響亮,是入不得武鬆哥哥之眼的,若非湊巧,他們還真就沒機會到這裏來。一切都是天意啊!
武鬆哥哥有這般本事,又有比天高的誌向,還有許多英雄豪傑執鞭隨蹬、言聽計從,將來必成大事。
想通了此節,費保立刻做出決斷,舉起酒碗道:“哥哥是天上人物,費保心悅誠服,但有差遣到我們兄弟,哥哥盡管直說,但有一絲遲疑,叫我死於刀槍之下!”
武鬆麵上微微變色:“費賢兄不可如此說話,你我兄弟一見如故,意氣相投,何需誓言約束?如此倒讓武鬆難做了。”
吳用圓場道:“大頭領,費賢弟心意誠摯,你也莫見外了。”
倪雲道:“正是正是,隻要武鬆哥哥發話,刀山火海,咱們都敢趟一趟!”
武鬆笑道:“幾位都是熱血漢子,武鬆也就不客氣了。刀山火海舍不得讓你們趟,但確實有件事,非幾位莫屬。”
太湖四英均露喜色,齊聲道:“任憑哥哥差遣!”
“諸位都知,北方土地一馬平川,大江以南則水網交織。而今梁山占據水寨,深知水麵行船之緊要。然北方人駕船馭水畢竟吃力些,他日謀圖南方地界,勢必要練水軍。不如從此時開始造船操練,好過臨陣磨槍。”
“我要在太湖練一支水軍,造船自有人手,但操練軍務,還需通曉水性的人才來管。我見四位兄弟都是人中英傑,必能成事!”
費保大喜,道:“哥哥放心,從今往後,太湖便是梁山後院!太湖上連苕溪、荊溪,下通三江,可謂四通八達,但有江河處皆可抵達,此地練水軍再好不過!”
倪雲道:“唯有一點不好,就是太湖水淺,但我等自有深港,若真造出巨船,也可設法將船拖出。”
武鬆點點頭,他也知道太湖水淺,最淺處似乎還不到兩米,但據他估算,吃水兩米的船,在這年頭應屬巨輪了,具體細節還要和孟康商議。
“我也不是行家裏手,待造船的行家來,咱們再仔細商量。”武鬆道。
三言兩語定下這件事,桌上便是一家人了,吳用、花榮等人不禁都佩服武鬆的魄力,來太湖四英處造訪隻是一時興起,就能布局幾年之後的大事,真不知道大頭領每天都在想什麽。
再一深想,梁山大軍將來真的能打到太湖?那可真是……驚世駭俗啊!
次日,費保等人帶著武鬆六人乘船去遊太湖,行過浩浩蕩蕩湖麵,史進不禁感歎:“我以為八百裏水泊就是最大的水麵了,真是見識淺。”
狄成道:“實不相瞞,小弟也曾以為,天底下就屬我力氣最大,唉……”
史進強忍住笑:“要不,你隨我去梁山走一遭?”
“隻要大哥同意,我就去。”
迴了莊園,吳用寫了封書信,費保命兩個心腹即刻啟程,快馬朝梁山趕去。信中叫孟康與阮氏兄弟一同隨費保的心腹趕往太湖,到此商議大事。
六人在太湖停留了三日,既然決定在太湖紮下水軍根基,武鬆便和吳用、費保每日商議細節,所費錢財、何處建港、從哪裏伐木等等。
倪雲、卜青和狄成則與花榮、史進幾個討教武藝,花榮也小試身手,用一張尋常描金弓施展自己的神射絕技,太湖四英又驚掉了一次下巴。
離了太湖,武鬆心情大好,帶著錦鯉出行就是不一樣,凡事都順風順水。
又行數日,眼看到了江州地界,這一日行在大路上,正覺有些饑渴,見前麵隱現幾座青瓦房屋,扯出一麵酒旗來。
六人大喜,到酒店前拴好馬,步入店中,忽見店內站起三人,口唿:“哥哥,叫我們等的好苦!”
片刻後,十個好漢到了演武場,莊上許多漢子正在演武場練武,都被費保幾個趕到邊上去了。
這時,狄成一迴頭,不禁愣住了。剛才他從演武場提到後堂的兩個石擔,竟被史進一手一個拎了出來,看上去比自己還輕鬆幾分。
楊林在狄成肩上拍了拍,道:“史進兄弟在梁山也隻算膂力平平,強似他的,少說也有一二十個。”
狄成半信半疑:“哥哥莫要哄我。”
楊林笑道:“可曾聽過大相國寺倒拔垂楊柳的魯智深,他如今也在梁山。”
狄成有點發呆,梁山怎麽什麽人都有,倒拔垂楊柳?那豈是人力所能為之?
武鬆在演武場轉了一圈,什麽石擔石鎖都視而不見,卻看中了牆角處的一個石滾子,便走了過去。
“哥哥,那是修建演武場時平整地麵的石滾,不是練武用的。”費保低聲提醒道。
武鬆點點頭,彎下腰,單手抓住木把手,將石滾拉到空地上,他雙臂微微較力,將石滾上木架拆了下來。
“哥哥小心了,工匠曾說過,這石滾至少有六百斤。”倪雲道。
武鬆雙手扣住石滾中間圓孔,雙臂肌肉虯結而起,將石滾抱了起來,麵不更色道:“五百斤上下而已。”
眾人看得呆了,連叫好都忘了,本以為武鬆便要放下,哪知他竟將石滾舉過了頭頂,雙臂微曲,將石滾拋了半丈高。
演武場中響起轟天的喝彩聲,眼看石滾落下來,就要砸在武鬆身上,他雙手托天,硬將石滾擎住,又往前一推。石滾在空中飛出三四丈,仍落迴牆角處,砸得地上數尺深一個大坑。
狄成被武鬆震懾得三魂出竅,跪地連連叩首:“哥哥真天神也!”
吃驚的不止太湖四英,梁山上五位好漢也未見過如此神跡,一個個強自按捺心中激蕩,裝作司空見慣模樣,卻也十分難受。
重迴後堂落座,太湖四英看待武鬆的心態自然大有不同。他們想的幾乎一模一樣:凡人哪有這般氣力,武鬆哥哥這一身本領,定是天授!
酒桌上氣氛更熱烈幾分,唯有費保隻顧飲酒,話卻少了。身為太湖四英的老大,他素來想的要多些。
梁山遠在山東,太湖四英名聲又非極響亮,是入不得武鬆哥哥之眼的,若非湊巧,他們還真就沒機會到這裏來。一切都是天意啊!
武鬆哥哥有這般本事,又有比天高的誌向,還有許多英雄豪傑執鞭隨蹬、言聽計從,將來必成大事。
想通了此節,費保立刻做出決斷,舉起酒碗道:“哥哥是天上人物,費保心悅誠服,但有差遣到我們兄弟,哥哥盡管直說,但有一絲遲疑,叫我死於刀槍之下!”
武鬆麵上微微變色:“費賢兄不可如此說話,你我兄弟一見如故,意氣相投,何需誓言約束?如此倒讓武鬆難做了。”
吳用圓場道:“大頭領,費賢弟心意誠摯,你也莫見外了。”
倪雲道:“正是正是,隻要武鬆哥哥發話,刀山火海,咱們都敢趟一趟!”
武鬆笑道:“幾位都是熱血漢子,武鬆也就不客氣了。刀山火海舍不得讓你們趟,但確實有件事,非幾位莫屬。”
太湖四英均露喜色,齊聲道:“任憑哥哥差遣!”
“諸位都知,北方土地一馬平川,大江以南則水網交織。而今梁山占據水寨,深知水麵行船之緊要。然北方人駕船馭水畢竟吃力些,他日謀圖南方地界,勢必要練水軍。不如從此時開始造船操練,好過臨陣磨槍。”
“我要在太湖練一支水軍,造船自有人手,但操練軍務,還需通曉水性的人才來管。我見四位兄弟都是人中英傑,必能成事!”
費保大喜,道:“哥哥放心,從今往後,太湖便是梁山後院!太湖上連苕溪、荊溪,下通三江,可謂四通八達,但有江河處皆可抵達,此地練水軍再好不過!”
倪雲道:“唯有一點不好,就是太湖水淺,但我等自有深港,若真造出巨船,也可設法將船拖出。”
武鬆點點頭,他也知道太湖水淺,最淺處似乎還不到兩米,但據他估算,吃水兩米的船,在這年頭應屬巨輪了,具體細節還要和孟康商議。
“我也不是行家裏手,待造船的行家來,咱們再仔細商量。”武鬆道。
三言兩語定下這件事,桌上便是一家人了,吳用、花榮等人不禁都佩服武鬆的魄力,來太湖四英處造訪隻是一時興起,就能布局幾年之後的大事,真不知道大頭領每天都在想什麽。
再一深想,梁山大軍將來真的能打到太湖?那可真是……驚世駭俗啊!
次日,費保等人帶著武鬆六人乘船去遊太湖,行過浩浩蕩蕩湖麵,史進不禁感歎:“我以為八百裏水泊就是最大的水麵了,真是見識淺。”
狄成道:“實不相瞞,小弟也曾以為,天底下就屬我力氣最大,唉……”
史進強忍住笑:“要不,你隨我去梁山走一遭?”
“隻要大哥同意,我就去。”
迴了莊園,吳用寫了封書信,費保命兩個心腹即刻啟程,快馬朝梁山趕去。信中叫孟康與阮氏兄弟一同隨費保的心腹趕往太湖,到此商議大事。
六人在太湖停留了三日,既然決定在太湖紮下水軍根基,武鬆便和吳用、費保每日商議細節,所費錢財、何處建港、從哪裏伐木等等。
倪雲、卜青和狄成則與花榮、史進幾個討教武藝,花榮也小試身手,用一張尋常描金弓施展自己的神射絕技,太湖四英又驚掉了一次下巴。
離了太湖,武鬆心情大好,帶著錦鯉出行就是不一樣,凡事都順風順水。
又行數日,眼看到了江州地界,這一日行在大路上,正覺有些饑渴,見前麵隱現幾座青瓦房屋,扯出一麵酒旗來。
六人大喜,到酒店前拴好馬,步入店中,忽見店內站起三人,口唿:“哥哥,叫我們等的好苦!”